田园食香-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指?拳头?
李氏不解,沉思着。
“食指,一……”难道是代表了数字吗?是一吗?那拳头呢?是代表十?
一十?十一?
突然,李氏愣住。
杜玉娘垂下眼睑:二叔家的堂哥杜安兴,是冬月十一出生的。冬月,是十一月,他一个人的生辰里,占了两个十一,故而他的小名,就叫十一。
第五章 骄傲
(全本小说网,HTTPS://。)
杜玉娘觉得,自己用祖父托梦的说辞三番五次的欺骗祖母,好不孝!
但是,她不后悔。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杜安兴就是杜家的罪人!
他沾上赌?瘾以后,不但败光了家业,还与贺元庚合谋,做了许多令人不耻的事。
谁能说自己嫁给贺无庚做妾这件事,与他无关呢!
自己那短暂又不幸的一生,虽是由池英杰开始的,但最终的关键之处,却是由杜安兴一手造成的。
虽说眼下的杜安兴,兴许还没有沾染上赌?瘾,但是有话句叫:防患于未然。
若是能早早的将他好赌的一面掐死在萌芽之中,倒也是功德一件。
杜玉娘偷偷的瞧了李氏一眼,果然见她若有所思,一副十分担忧的样子。
能引起重视就好!
杜玉娘打了一个小小的哈欠。
李氏回过神来,连忙道:“吃完药是犯困的,你睡一会儿,祖母去前面瞧瞧,看看你婶子那边忙不忙。”
杜家在镇上开了一个小小的茶寮,生意还算过得去,所以平日里一家人都要围着茶寮转,想要多做一点生意,多赚一些钱。
杜玉娘钻进被子里,轻轻的点了点头。
李氏这才转身出了屋,轻轻的关上了门。
杜玉娘躺在温暖的被子里,缩成一团。她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很快就睡着了。
大概是太过疲惫的关系吧,杜玉娘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相反李氏,却是一夜难眠。
她一共生养了两个儿子。
大儿子杜河清,小儿子杜河浦。
二人各自成婚,也都有了儿女。
老头子当年,确实是被人收养的。他是父母双亡,被亲戚带过来逃难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跟亲人走散了,转而落到了人牙子手里。由于当时他的年纪小,所以对自己家里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以至于连家在哪里,父母亲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不过老头子命好,摊上了一位好养父,但含辛茹苦的把他拉扯大,又把家里的产业尽数传给了他。
杜家不是什么乡绅富户,但是相比于贫民百姓来说,又相对富足一些。
李氏想到往昔之事,不由得轻叹了一声。
老头子是个勤恳本分的人,这么多年下来,他们的小日子也算是红火。经营多年,家里的良田已经从最初的四十亩变成了六十亩,除了祖宅,他们在镇子上还有一个带后院的铺面。
这样的条件,已经算是中等人家了。
家有贤妻,夫无横祸;祖宗有德,福泽子孙。
若是家里出了不孝子孙,那可是遗祸几代的事情!
老头子给玉娘托梦,说家里有不贤不孝的子孙,指的,真的是十一吗?
李氏伸出两只手,一手抻出食指,一手握拳。左看看,右瞧瞧,实在想不出这里头还有什么别的深意。
一夜无眠。
第二天,李氏顶着疲惫神态,早早的起身了。上了年纪的人,浅眠觉少,哪怕睡得不太好,第二天也不会起迟。
李氏给杜玉娘的床下换了炭盆,又往她的被子里塞了一个汤婆子,这才披了件半新不旧的袄子,往前院去了。
日头渐高,桃溪镇这座百年古镇慢慢热闹了起来。临近年关,人们开始张罗准备过年了。
院子里叮当三响,时不时的响起几句尖酸刻薄的言语来。
杜玉娘慢慢的睁开了眼睛,仔细一听,却是不由得露出一个笑脸来。
桃溪镇的冬天,格外阴冷,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到了晚上,即便是生上了炭盆,屋子里也不会暖和多少。
冬日里早上起床这件事,对前世的杜玉娘来说,特别困难,简直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样。
那时候祖母宠她,家里的人也不敢有怨言,顶天说几句酸话便是了。
杜小叶就特别看不上她这一点,无数次指桑骂槐的说她是小姐身子丫鬟命,还真当自己是金枝玉叶了不成?
杜小叶对她的不满,由来已久。
无非觉得祖母宠爱她,有些愤愤不平罢了。
再次听到杜小叶尖酸的讽刺,杜玉娘只觉得亲切异常!
真好,除了她,其他人都还在原来的位置上。
杜玉娘的眼睛有些湿润。
她回来了,不会再走过去的老路了。这一次,她不会再让祖母失望了,她一定会保全杜家,让大家都好好的。
一定。
“我真是气都要气死了。”杜小叶把手里的木盆用力一摔,一双眼睛像刀子一样射向杜玉娘的屋子。
在这个家里,最特殊的就是杜玉娘!别人家都是稀罕小子,他们家倒好,稀罕一个赔钱货!
听听杜家女儿的名字就知道了。
杜家大房二房加起来,一共有四个女孩。
大姐叫杜小枝,她叫杜小叶,妹妹叫杜小碗,只有她杜玉娘金贵!凭什么她们都是花啊,草的,到了她哪儿,就成玉了!
“有什么好气的?她头上带着伤,起都起不来,赶紧干活~”杜小枝一向话不多,但是她要是真的板起脸来,也挺吓人的。
杜小叶性子不怎么样,却很少跟杜小枝呛声,心里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但到底是把嘴闭上了。
世界一下子清静了不少。
眼看就要过年了。
杜玉娘的嘴角不由得弯了弯,过年是要回杏花沟的,自己很快就能看到大哥,大嫂和小弟了。
有亲人在身边,真好。
前世自己不懂事,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被人算计得成了地上的烂泥,失去了儿女,亲人和尊严。到最后她清醒了,却也晚了,只能跟敌人同归于尽。
老天怜惜她,让她重活一回,她必然不会再走以前的老路。
祖母,爹,娘。
大哥,嫂子,弟弟。
这一次,换我来守护你们。
杜玉娘下定决心,她要快点好起来。
日子过得非快,时间转眼就到了小年这一天。
杜家人按着惯倒,封灶,将前面的茶寮摊子关掉,准备回杏花沟过年。
这会杜玉娘的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药不用吃了,人也能起身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了。不过经过这件事情,杜玉娘瘦了不少,巴掌大的小脸上,一双水汪汪的杏眼显得格外明亮,动人。
李氏瞧着杜玉娘,满心满眼里都是欢喜,颇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
第六章 大哥
(全本小说网,HTTPS://。)
李氏瞧着杜玉娘,满心满眼里都是欢喜,颇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全本小说网,HTTPS://。m;
李氏拿手做尺子,在杜玉娘身上比划着,张罗要给她做两身衣裳,好留着过年的时候穿。
“祖母,买那个做什么,我有衣裳穿。”杜玉娘从小爱美,对物质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不然后来她也不会被贺元庚的皮相和家世吸引,飞蛾扑火似的跟了他。
只是前世她死里逃生时,已经看明白了,这些东西,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如今重活一回,她又哪里还会在意这些?
“镇上的料子便宜,要是去县城里买,更贵哩!”李氏能够感觉到孙女的变化,心里十分开心。
祖孙俩的互动十分暖心,也很刺眼。
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张映月,她对杜玉娘的厌恶又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映月,也就是杜玉娘的二婶,娘家是秀水沟的。
张氏觉得,自己处处比大嫂刘氏(杜玉娘的娘)强。同样,她的儿子,女儿,也比大房的孩子们强,可为啥李氏的眼里,就只有杜玉娘那丫头?
别的不说,大房一家子都在杏花沟,凭啥她杜玉娘非得在镇上跟着二房生活?
虽然他们还没有分家,可是两家人的分工不同,一向是各过各的。这杜玉娘非要赖在镇上,吃穿嚼用都算是二房的,张氏能不火大吗?
“哟,娘,你可有两个儿子,四个孙女呐,这一碗水可得端平了哦!”张氏的脸上虽然挂着笑,可是眼中却带着几分像刀子一样的寒意,好像只要李氏的回答不能让她满意,她就会立刻扑上去似的。
李氏原本挺高兴的,要过年了,孙女也大好了,她对老头子也总算是有了交待。可是这股高兴劲才刚开始,小儿媳妇就跳出来了,这让她觉得十分扫兴。
“怎么,这个家轮到你当家了?”李氏板起脸来,严厉的瞪着张氏。
她最看不惯的,就是张氏这副掐尖的晚娘面孔!跟大儿媳妇比起来,小儿媳妇惯会偷奸耍滑,不是个好的。
张氏总以为自己偏心?只心疼玉娘一个!
她就偏心了,看谁能把她怎么样?
李氏颇有底气,从来不看儿媳妇的脸色。她要是真发起火来,别说是儿媳妇了,两个儿子还不是老实的跟大花猫似的?
张氏不傻,反而还有几分小聪明,一见婆婆真的发火了,哪儿还敢继续说下去?
“我这不,随便说说嘛!”张氏讪笑了两声,老实了。她不敢跟婆婆发火,却转过身,狠狠地瞪了杜玉娘一眼。
杜玉娘一直没出声,她太了解张氏的为人了,欺软怕硬不说,心里总算计着她自己的小九九!
若说重男轻女,张氏那可是头一份。
她生养了三个闺女,在张氏眼里,她们都是赔钱货。就连自己这个大房的闺女,在她眼中,亦是。
张氏最疼爱的,是她的儿子杜安兴,也就是杜玉娘的堂兄。杜安兴之所以会变成无耻的赌徒,胆大妄为到敢卖了自己的堂妹,这一切的一切,都跟张氏的溺爱有最直接的关系。
在养伤的时候,杜玉娘把前世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想了一遍,其实自己到最后会沦落为贺元庚的玩物,这里头少不了有张氏和杜安兴的推波助澜。
这母子二人的所作所为,早有预兆。
那时的她,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的狼子野心。可惜前世的杜玉娘,就像是被贺元庚迷住了心窍似的,满心满眼全是他,根本看不见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
还好,她回来了。
杜玉娘笑笑,根本没把张氏警告加挑衅的眼神放在眼里。
张氏不是不满意自己在二房过日子吗?不是不满意祖母偏疼自己吗?
她这回就让张氏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心痛。
腊月二十五,清风书院放假。
杜安兴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袱,回到了桃溪镇中的家。
这是重生以后,杜玉娘第一次见到杜安兴。
此时的杜安兴,年方十七,身上稚气未脱,还带着几分读书人特有的书卷气。跟前世那个满脸阴狠,抱上贺家大腿,动不动就要置人于死地的杜安兴比起来,显得稚嫩了许多。
杜安兴正在跟,祖母,父母寒暄,突然感觉到自己身上多了一道炙热的视线,他扭头看过去,却意外的看到一双冷清的眸子。
“玉娘啊!你的伤好点了没有?”此时的杜安兴,身上全无狠戾之气,不论是容貌还是气质,都跟杜玉娘记忆中的模样相去甚远。
杜玉娘冲着他点了点头,目光在杜安兴带回来的包袱上扫过,并没有说话,转身回了东屋。
前世这个时候,杜安兴也背了一个包袱回来,当时的她并没有留意。一切还都照着原来的轨迹运行着,这对她来说,还真是一个惊喜呢!
杜安兴,好久不见啊!
张氏冲着杜玉娘的背影狠狠的啐了一口,这小蹄子,以为她是谁?还敢这样对待她的儿子!等她家十一考中状元,大房那些不要脸的穷亲戚,一个都别想上门。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烈,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杏花沟杜家的牛车,终于晃晃悠悠的驶来了镇上。
杏花沟是杜家的根,杜恩念的坟就在杏花沟的后山上,所以过年必须要回去的。好像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一家团圆。
赶车来的,是大房杜河清父子。
因为人多,所以还向邻居借了一辆车。
杜玉娘重生以后,第一次见到她的胞兄杜安康。
思忆前世,杜玉娘不由得泪盈于睫。
她大哥是个老实人,跟大嫂一样,都是那种只知道付出,不知道埋怨,索取的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