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食香-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玉娘去帮田氏切菜,李氏则是穿得严严实实的,去院子里的窝棚处,看看鸡鸭。
这是她多年前养成的习惯,好像早上起来不看看这些小东西一眼,心里像缺点什么似的。
李氏将窝棚的门打开,把鸡鸭都放出来,让它们透透气。再把糠皮,谷壳和晒干切碎的蚯蚓粉末掺到一起,少添一些水,拌成微微带些潮气的鸡食。
李氏把鸡食扬在地上,十几只鸡鸭争先恐后的抢食吃,倒让清晨的小院热闹了不少。
杜河浦挑水回来时,杜河清也背个背篓,跟儿子一起回来了。
这爷俩有早起上山捡柴的习惯,顺便再看看能不能套只山鸡,给全家打打牙祭,运气好的时候,还真有收获。
“娘,咋你在这儿喂鸡呢?老二媳妇呢?”杜河清把身上的背篓摘下来,一脸不悦的问道。
正在这时,厢房的门被人推开了。
张氏一脸喜气的走了出来。
第五十三章 失望
(全本小说网,HTTPS://。)
杜小枝跟在张氏身后走出东厢房的门,自然也听到了杜河清的话。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她连忙上前从李氏手里接过装鸡食的木头盆子,乖巧地道:“祖母,外边冷,您进屋歇着,我来喂。”
杜小枝不是个躲懒的孩子,每天都早早的起来帮忙做家务,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居然比平时起了迟了。
不过李氏可不是个作威作福的大家长,孩子们有些不舒服的,晚起来一会儿也是正常的事。她能包容杜玉娘,为什么不能包容比杜玉娘还要乖巧听话的杜小枝?
只是张氏有些不对劲!
张氏并不是一个懒人,相反她这个人,还算是爱干净,每天起得也早,干活也勤快。虽然她做饭的手艺很一般,也不会下田,但是收拾屋子,洗洗涮涮这些活,都难不倒她。
以前张氏很怕杜河清,见到大伯子都恨不能绕着走。要是平时做了什么错事,不等杜河清发难,她就逃之夭夭了。
可今天,明明是她起来晚了,她却沾沾自喜地面对众人,好像当杜河清不存在似的,更没有理会杜河清的话。
李氏不动声色的进了屋,杜河清紧随其后。
杜河浦将水缸灌满后,也紧跟着进了屋。
他整个人显得有些局促,脸上还带着三分喜气。
“娘……”
自己生的儿子,李氏还不了解吗?
一看杜河浦的样子,李氏就知道,张氏这是又把老儿子给拿捏住了。
“说吧,咋回事!”
杜河浦清了清嗓子,“那个,映月好像又有了。”
李氏瞬间就明白过来了,“先吃饭,吃完请武大夫过来把个脉。”怪不得今天早上起那么晚,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杜河浦连忙应了一声,“唉,唉。”
又有了?
杜河清在一旁呆了呆,啥也没说,转身出去了。
李氏在东屋叹了一口气,心想着,老二媳妇这是仗着自己肚子鼓了,又要作妖啊!
果不其然,吃早饭的时候,张氏就开始扭捏起来了。
一会儿说玉米面发糕硬,剌嗓子,不好消化;一会儿说白菜炖豆腐不好吃,没有味,没有营养。
刘氏也知道了张氏有可能怀孕的事儿,当下对这个妯娌更不喜了几分。
这也不是张氏第一回作了。她总共生了四个孩子,哪次怀上孩子的时候,不是使劲折腾啊?
她也不想想,自己又不是新媳妇了,矫情什么劲儿?
谁还不知道秀水沟老张家的事啊,一家子光棍,穷得丁当三响,当年连玉米面都吃不上呢!现在好吃好喝的供着她,居然嫌东嫌西的挑剔起来了!
刘氏愤愤不平的想,看来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太安生了。
虽说他们大房不用买二房的账,但是两房人毕竟没有分家嘛,十几口人掺和到一起,怎么可能分得那么清楚。多干点活倒是没什么,她就怕张氏没事找事,仗着自己的肚子找不痛快。
毕竟,她的性子可算不上是讨喜的。
好不容易吃完了饭,张氏就赖在东屋的炕上不走了。
杜河浦去请大夫,杜河清和杜安康都躲了出去。杜安兴也回自己的屋子了,连小虎子,也被刘氏打发出去,找同村的小伙伴们玩去了。
杜小枝带着杜小叶在堂屋里刷碗,杜小叶闷闷不乐的问她:“大姐,娘真又怀小弟弟了?”张氏表现得那么高兴,所以杜小叶下意识得觉得,张氏这次怀的,又是个男孩。
“别胡说。”这种话题,要不是没出阁的女孩子能讨论的。
留在东屋的都是女眷。
刘氏觉得,张氏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娘了,这事儿就算不请大夫,也不会有什么差错。
肯定是怀上了。
杜玉娘觉得奇怪,前世自己对家里的事情,太过不关心了吗?她不记得张氏有了身孕啊!
结果大伙儿等了半天,根本没有等到武大夫。
杜河浦是一路小跑着回来的。
“娘,武大夫不在家,听说出诊去了。”
啊,这么巧。
“去哪儿了?”
“下河县,听说是有个重伤的病患,请了好多大夫,实在没辙了,就把十里八村能请的大夫都请过去了。”
杜玉娘心里犯了嘀咕,不过,前世好像还真有这么一件事。听说重伤的人是一个老财主的独子,出事以后,找了许多大夫给他看伤,好像赏金还不少。不过杜玉娘恍惚记得,这个人好像没活成,拖了几天,到最后还是死了。
李氏却觉得挺正常的。
武大夫医术不错,人品也很好。这十里八乡的人家,都愿意讲他过去瞧病。有时候他一走就是好几天,是专门到别的村子给请走的。
杏花沟的人,都挺敬重武大夫的,因为他的存在,却实让村里人得了不少实惠和便宜。
“啥时候走的啊,几天才能回来啊?”张氏问了这么一句。
“这个,说不准啊!”
“娘,那要不,等十五的时候,我去镇上找大夫看看得了。”张氏道:“反正离十五也没几天了。”
李氏也没多想,就同意了。
“行了,你回屋歇着去吧!等十五的时候再说。”
这就是基本同意了。
张氏笑了笑,十分得意的道:“中,娘那我回屋躺会儿了啊!”她一边说,一边朝着杜玉娘笑了一下,转身走了。
杜玉娘眨了眨眼睛,她怎么觉得张氏临走时对她笑的那一下,那么不寻常呢!
等屋里人都走干净了,李氏就迫不及待地问起杜玉娘:“玉娘,你可有梦到过你二婶这一胎?”
年纪大的人,到底是注重血脉的。媳妇再怎么不好,但是她肚子的那块肉,却是杜家的血脉。
人丁兴旺,向来是美好的。
杜玉娘摇了摇头,“我不记得了!或许,梦里的事情,也不能全然算数吧!总有一两分差错。”她重活了一回,有些事情自然就会改变。
李氏点了点头,“看样子,得等到十五去镇上,才知道准信儿了。”
到底还是期盼着,家里能够再热闹些。
杜玉娘觉得,李氏这次,怕是要失望了。
第五十四章 目的明确
(全本小说网,HTTPS://。)
因为张氏临走时的那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杜玉娘觉得,她这次的孕事,很可能是假的。(全本小说网,https://。)
张氏怀孕了,可是偏偏武大夫不在。
怎么这么巧呢!
而且,张氏在这个时候假装怀孕,对她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杜玉娘觉得,张氏根本就是冲着她的点心来的。
又或者说,是冲着她的点心方子来的。
张氏或许没有这样的脑子,但是杜安兴有啊!前世他可是个擅长钻营的高手。虽然现在他的手段稚嫩了些,但是杜玉娘还是闻出了阴谋的味道。
她暂时不想提这个事儿,反正张氏到底怀孕没怀孕,很快就能见分晓了。
让杜玉娘没有想到的是,没等张氏这边的事有什么进展呢,王氏居然又来了。
这次不但是她来了,而且她还把杜英杰给带来了。
“大娘,英杰特意来谢谢您。”王氏把穿戴一新的池英杰往李氏前面推了推。
“他身体刚好,我本来劝他再歇两天!可这孩子非说要亲自过来跟您道谢,这不,我拦都拦不住。”
池英杰穿了一条崭新的石青色直裰,腰里扎着一条绣了吉祥纹的腰带,身上披着一件八成新的棉斗篷。他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用素色方巾系于脑后,看着比平时倒是精神了两分。
张氏瞧着这样的池英杰,两眼发亮。
这可是村里出的第一个秀才呢!将来了不得啊。
“祖母,多谢您对我和我娘的照拂!”接着一揖到底,给李氏行了一个大礼。
张氏在一旁撇嘴,上赶着不是买卖,叫的那么近呼干啥?
李氏一听这个称呼,心里当下膈应了一下,她脸上挂着淡淡的,略有些疏离的笑,“好孩子,是个知礼的。快起来吧!你这身子刚好,快坐下说话。”
“是!”池英杰也觉得,李氏对他的态度还是很亲近的。
王氏听了,心里还是有几分欢喜的。当娘的人,有几个不喜欢听别人称赞自己的儿子?
母子二人落座。
李氏只道:“瞧你这气色,这是大好了?”
池英杰连忙道:“已经无碍了。武大夫医术高超,两剂药下去,就好得差不多了。”
李氏点了点头,遂对王氏道:“说起来,你们也不必如此客气!昭文(池父)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他和河清亲如兄弟,他在世的时候,也要叫我一声大娘的。”
王氏连连点头,“是是,他爹活着的时候,最稀罕你们家玉娘了……”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氏打断了。
“你爹和我儿虽是情如手足,但他们毕竟不是亲兄弟。你爹叫我一声大娘,你呢,该叫我一声族奶奶。你祖母还健在,你叫我祖母,便是不孝,以后,这个称呼莫要再提了。”
杏花沟是一个融合性很强的村子。听说,在很久以前,这里叫李家村,是李姓家族的栖息地,不容外人居住。
后来村子里发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许多上外面求助的人,都四处碰壁,找不到愿意来村里施救的人。后来有一个郎中路过此地,他看到这里的情况后,心生不忍,便留了下来,帮助村民,终于把瘟疫给治好了。
村里死伤无数,百十来户的人家,只有极少数身强力壮的人活了下来。而那个郎中也因为年纪大了,在照顾村民的时候,感染上了瘟疫,不治身亡。
或许是郎中的大公无私精神,感动了李家村的人,他们不在固步自封,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
村民们为了表示对郎中的感激和敬意,便将他葬在了山上。同时他们也向外界敞开了大门,慢慢的接纳其他姓氏的来这里落户,生息。
李家村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埋葬郎中的后山上,也长出了无数的杏树,开春时,杏花遍野,落英缤纷,十分漂亮。
李家村这才改名叫了杏花沟。
他们盖了宗祠,供奉那位郎中是他们的恩人,先祖。因为没有他,杏花沟将会变成一座无人的死村。
这事儿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但杏花沟村姓李的人家确实不少,同时,村里的所有人,都相信他们虽然不是同一个姓氏,但是却是一家人,所以不管姓什么,只要你生活在杏花沟,便都是同族之人。
所以李氏才会让池英杰,叫她族奶奶。
池英杰的脸瞬间白了起来,他连忙起身重新施礼,“族奶奶,是英杰考虑不周了。”
不孝?
他可不能戴上这顶帽子。
王氏在一旁沉了脸,觉得李氏太过小题大做了。
要知道,自打她家那死鬼把腿一伸,那老婆子可就翻脸不认人,直接把他们分了出去。当年他们母子过得多不容易啊,可是老婆子从来没帮过他们一分一毫,甚至还对别人说,是自己命硬,克死了她儿子。
等英杰考中秀才了,她倒是不要脸的贴过来了!
提起王氏的婆婆,那也是个狠角色,故而这会儿李氏说了这么几句话后,王氏的脸色才会十分难看。
杜家,这是想方设法要跟他们撇清关系呢!
“大娘,我们当小辈的,可不敢埋怨长辈。可是,可是当年我婆婆做的那些个事儿,你们也都瞧见了!当初我们母子,可是差点被逼得活不下去了!要不是有大娘在,处处帮我们一把,我们哪儿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