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田园食香 >

第21章

田园食香-第21章

小说: 田园食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河清自然也是没意见的,那铺子跟他本来就没啥关系。

    李氏点了点头,道:“那就过两天,你俩往镇上一趟,找个靠谱的中人在中间搭个桥,有人要租的话,就写个手续,把这事儿办了。”

    杜河清道:“知道了娘,您就放心吧!不过,咱这铺子租多少钱合适?”

    李氏想了想,道:“咱们那位置,可算不得偏,加上还带着一个后院,里外都整整齐齐的,不能租得太便宜了。”

    杜河浦点头,那些可都是祖父的心血啊!当年那条街上的房子都破败啊,是祖父花钱买下以后,重新起的地基,盖的房子。

    也就是他老人家眼光好,而后几年,那条街上的买卖,果然兴隆起来,一点也不比老街那边的生意差。

    “一年租金二十两吧!”李氏知道,这个价钱不算高,但也是不算低。

    没钱的人家,你让她拿二两银子,他一样掏不出来。

    有些家底想做买卖的,根本也不在乎这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少了点吧?”杜河清的心里价位是二十五两的样子。

    李氏摆摆手,“不少了,找个靠谱点的人家,别霍霍咱们的房子,咱也就不差这几两银子。”

    这倒也是。

    杜河清点了点头,觉得还是自家老娘想得长远。

    正在这时,一直没有出声的杜玉娘,突然抬头道:“祖母,那铺子能晚点再租吗?”

 第四十一章 没有

    (全本小说网,HTTPS://。)

    李氏听到杜玉娘的话,十分惊讶,脸上的表情也随之显露了出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当初还是玉娘提议要把铺子租出去的,现在怎么又要晚点再租了。

    “玉娘,你别跟着捣乱。”在杜河清眼里,女儿还是个小孩子。况且她又是个女孩,瞎说什么话。

    李氏根本没搭理儿子,而是问玉娘,“晚点再租也不是不行,这个时候就算写了招租启示,也未必能租出去。”过完年以后,各行各业进入淡季,铺子不好租。

    “但是玉娘,你跟祖母说,你为啥想要晚点再租铺子呢?”

    杜河清翻了个白眼,心想娘你就惯着吧!

    杜玉娘笑了笑,道:“不是马上就要到十五了吗?我想借用铺子里的灶台,做点小吃卖!”

    上元节,桃溪镇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会解除宵禁,为其三天。街上会摆起长龙摊子,形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夜市,不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出来做生意。

    重点是,不收税。

    杜玉娘就是想利用这三天时间,做点小吃练练手。

    让大家慢慢接受,她在厨艺这件事情上有天赋的事。

    “卖小吃?”

    别说杜清河了,就是李氏,也觉得这是一件挺不可思议的事。

    “杜玉娘,你别以为自己会切个萝卜丝,就了不起了,你连饭都没煮过,做什么小吃?”这孩子,都是让爹娘惯的,动不动就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杜玉娘反问他:“没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没准儿成能呢!再说了,我就是想挣几个零钱花花,怎么啦?”她问得理直气壮,仿佛真是个孩子似的。

    杜河清气得不轻,他家的这个丫头,嘴皮子利索,底气十足,偏偏还有老娘护着,一个手指头都动不得。

    不过,杜河清也就是想想罢了,他就这么一个闺女,心疼她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动手打她。

    “好,玉娘知道要挣钱了,知道过日子了,这是好事。”李氏不是那种刻板的大家长,更何况她心疼杜玉娘,所以想了一下,才出声,并没有直接拒绝。

    “玉娘,你能不能跟祖母说说,你想卖什么?”上元节可是十分热闹的,好像整个桃溪镇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了似的。新街,老街,胡同里,全是人,说是人山人海也不为过。

    上元节的灯会十分吸引人,一年才一次,人们难得出来消遣,兜里肯定会揣上一些钱,买点东西。

    小商小贩会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想尽一切办法招揽生意。

    不过,每年在上元节上被拐的孩子也不少。

    杜玉娘笑着道:“祖母,我都想好了,不过这件事情啊,我要保密,因为我还需要帮手,等我把东西做出来,再给您看。”

    李氏笑着点头,对杜河清兄弟俩道:“那成,那就听玉娘的。嗯,干脆就出了正月吧,出了正月,再往外租铺子。”

    杜河清瞪了杜玉娘一眼,能的你!

    老太太不是主意挺正的一个人吗?怎么三言两语就被小丫头片子给哄住了?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本事啊!

    杜河浦回到厢房的时候,张氏便立马窜了过来。

    “他爹,老太太跟你说啥了?”

    杜河浦往炕上一坐,不冷不热的道:“没说啥。”他这几天一直带着情绪,明显不爱搭理张氏。

    张氏心里有气,可是也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自己就算有再情绪,都得先忍着。

    杜河浦,你给老娘等着!

    于此同时,杜玉娘也找到了田氏,问她愿不愿意跟自己一起卖小吃。

    “我?”田氏手足无措的看着杜玉娘,心里却是着实吃惊不小。

    小姑子确实变了,以前她对自己爱搭不理的,根本不会主动找自己说话。现在小姑子居然主动找她说话,还一口一个大嫂的叫着……

    虽然过年这几天,田氏已经感觉到了杜玉娘的变化,但是她没有想到,杜玉娘居然会拉上她,跟她一起卖什么小吃!

    “大嫂,你愿意不愿意啊,就卖三天,挣到的钱,咱们平分。”

    田氏摆了摆手,“你想怎么弄,我帮你就是,平分就算了!”田氏也有自己的想法。

    讨好小姑子,是必要的。

    挣钱?平分?

    呵呵,能不能挣到钱,还两说着呢!

    杜玉娘也不为难她,道:“我这两天就要动手做呢!活不多,大嫂要是乐意的话,不如跟大哥商量一下,咱们做,他卖。”

    田氏好奇的问道:“玉娘,你想做啥吃的呢!”

    “红豆糕。”红豆糕是江南的点心,以前她也没听说过,后来进了贺府,才有机会吃到!

    等遇到师傅以后,杜玉娘才知道,她在贺府吃到的红豆糕,简直就是渣渣!

    “啥糕?”

    刘氏听说杜玉娘要卖点心,也吓得够呛。

    这孩子,咋想一出是一出呢!关键是婆婆不但不拦着,还大力支持。

    你说她这个当娘的,能说啥。

    “是红豆糕。”因为红豆糕的主要原料就是红豆,所以杜玉娘让刘氏帮她开了仓房,翻找家里的存货。

    红豆也叫赤小豆,一般都是煮熟了以后做馅料用的。桃溪镇这边,冬天有吃年豆包的习俗,豆包里的馅料用的就是红豆。

    家里的红豆还有剩,杜玉娘便想着把这些红豆利用起来,否则放成了陈豆子,味道就不对了。

    刘氏把一袋子红豆搬出来,又把仓房的门锁好,这才拎着袋子往上房去了。

    杜玉娘让田氏帮她挑豆子,她打算先少做一点红豆糕,让家里人尝尝。

    这个红豆糕的做法啊,其实很简单的。但是正所谓会而不难,难而不会。

    找不到其中关键诀窍,就算把红豆糕做出来,那味道也会大打折扣。

    这个道理,也是杜玉娘前世遇到她师傅以后,才明白的。

    杜玉娘把红豆洗净,用冷水浸泡,这豆子需要泡一个时辰以后方才能用。

    而且,做红豆糕最重要的步骤是,还要放两种干粉。

    一种是澄面粉,一种是马蹄粉。

    显然,这两种东西,杜家都没有!

 第四十二章 做红豆糕

    (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能难倒杜玉娘……的师傅呢!

    前世的时候,师傅已经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杜玉娘一点也不担心。全本小说网,HTTPS://。m;

    澄面粉,其实就是小麦的淀粉,是可以自己制作的。

    而马蹄粉则是可以用粘米粉来代替,而粘米粉这东西,并不难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豆子泡起来以后,杜玉娘就去准备做澄面粉了。

    她怕家里人(张氏)偷看,特意去了耳房的小厨房做饭,冷是冷了点,可是这里的空间相对封闭一些,她也能自在一点。

    杜玉娘在事先准备好的面粉中加入清水,将面粉与水搅拌,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和好的面团要放置一会儿,才能开始第二步。

    等面团松软时,就开始洗面了。

    准备一大碗清水,将面团放进去反复搓洗,就像洗衣服那样,碗里的清水很快就会变成浓稠的白色。将这些白色的水,全都倒入盆里,并且反复搓洗剩下的面团,直到面团变成面筋,再也搓洗不出白色的水为止。

    将所有白色的水倒在一起,静置。

    等淀粉沉淀以后,水的颜色会慢慢变清,至于与清水无异。这时候要小心翼翼的清水倒掉,然后把盆放好,重新静置。

    反复几次,直到盆里剩下的全是面糊状的面粉糊时,这便是澄粉的最初原型了。

    最后,将澄粉糊糊倒入锅中,控制火候不停搅拌,等澄粉糊糊形成一个面粉时,就可以关火了。

    在这期间,火候的掌握特别重要。火大了,澄粉糊糊容易粘锅,火小了,澄粉糊糊受热不均,只有掌握好火候,才会做出完美的澄粉面团。

    这时,红豆也泡得差不多了。

    杜玉娘从刘氏手里按过红豆后,就开始撵人:“娘,你去陪祖母,我这里不用你帮忙!”

    “小没良心的,我还不是怕你把咱家的房子点着了。”

    杜玉娘不理她,转身把房门关上了。

    刘氏无功而返,回到东屋跟李氏道:“一眼都没瞧见,捂得那叫一个严实。”

    李氏只道:“只要玉娘不出事,随她折腾吧!”

    刘氏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心道难怪老二家的说老太太信心,玉娘糟蹋粮食她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别的事了?

    与此同时,张氏也好奇的问杜河浦,“呃,他爹,你说这又开仓房,又开厨房的,这是作哪样呢?”

    乡下人家,盖房子时都会把两边耳房留出来,一间做仓房,一间做厨房。

    一年三个季节,都是要在仓房做饭的。等到了冬天,就要到堂屋里烧大锅做饭。这样一来,既做了饭,又烧了炕,能省下不少柴火呢!

    所以说,乡下人还是很精明的。

    眼下也没到开仓房做饭的时候啊,咋就跑仓房去了呢!

    张氏觉得,大房一家子有事儿瞒着她。

    “不行,我得去看看去。”张氏抬脚就要往晚走,愣是被杜河浦拦了下来。

    “你消停点吧!老太太的火气可是还没下去呢!”这事儿虽然翻篇了,可是杜河浦知道,老娘的气并没有消。

    张氏想了想,低声骂了两句,便老老实实地坐了回去。

    此时,杜玉娘已经红豆放入锅中了,加入适量的水,盖上盖子大火烧开。等水开以后再滚一会儿,便撤火,改成中火,煮大概半个时辰左右。

    这时豆子已经变软了,但是不能揭锅看,还要再加柴,改大火,煮一刻钟的时间。

    熄火后,锅中的红豆已经非常软烂了,锅底还会残留一小碗的汤汁。

    杜玉娘看到那些汤汁的时候,不由得会心一笑。

    她的手艺还在。

    这碗红豆汤汁,是很重要的。

    杜玉娘把澄面团和沾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调和成粉浆,调和粉浆需要用到的不是水,而是之前的那一碗红豆汤汁。

    在煮软的红豆中,拌入红糖和油,使其融化,再慢慢倒入调和好的粉浆,不停地朝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所有的材料都均匀成一体。

    这是个很费力气的活,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缓,要掌握好节奏。

    这时候,杜玉娘的身上已经见汗了。她这副小身材,才十三岁,将这一连气的活计做下来,着实不太轻松。

    粉浆打好后,杜玉娘将锅烧热,放上笼屉。

    她家没有那种专门做点心用的木头做的模框子,所以她就用一个比较大的深口盘子来代替。

    将盘子上刷油,慢慢倒入粉浆,并且在盘子上扣置一个浅口盘子当盖子。

    这么做是为了避免红豆糕吸收大量蒸汽,影响口感。

    为了避免红豆糕成形时,会粘到盖子上,充当盖子的盘子上,也要刷一层薄薄的油。

    杜玉娘将大锅盖子盖好,然后便搬了小凳子,坐在灶膛前面看火。这个时候,要用大火迅速加热,将红豆糕定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