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食香-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听了这话,一双肉泡眼睛瞪得老大,“儿子,你啥意思?咱那茶寮摊子,还能再开起来?”
母子二人都是自私透顶的个性,已经把镇上那间铺子,看成了是他们二房的东西。
“你消停点,少闹事,才可能再开起来。”
张氏的眼睛亮了起来,忙不迭的点头,“我听你的,我听你的!”跟婆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她都能藏下那么多钱,要是能把茶寮摊子再开起来,她肯定还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藏钱。
“行行,娘都听你的,都听你的。”
杜安兴这才满意了,问张氏,“明天初二,你回门吗?”
张氏把嘴一撇,“你姥都没了那么多年了,你姥爷又瘫在炕上,我回去干什么?”她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嘴角,道:“再说我这个样子,怎么回去?”
杜安兴也道:“不去就不去吧!我那几个舅舅,没一个是好相与的,天天的想着占便宜,全都是一毛不拔的,这门亲,断了才好。”
张氏连忙附和:“就是,就是。”
就在这时,杜河浦掀了帘子进了南屋。
张氏一见自个男人,吓得哆嗦了一下,全身上下都疼了起来。
杜安兴站起身来,唤道:“爹!”
杜河浦便道:“马上就吃晚饭了,你去给大嫂搭把手。”
张氏哪敢再说别的,连忙道:“他爹,我马上就去!”
第三十七章 动静
(全本小说网,HTTPS://。)
正月初五,又叫破五日。全本小说网https://。
桃溪镇这一带的风俗,正月初五这天不出门,全家老少都要留在自己家里。这一天不能打破东西,也不能缝缝补补,行事要格外小心。
等过了初五,这里攒了几天的垃圾就可以往外扔了,又叫送穷鬼。三十开始一直到初五,家里面是不允许往外扔东西的。
十里不同俗。
杜玉娘前世,也听过其他说法,不过她现在还在杏花沟,自然也得按着杏花沟的规矩来。
破五这天,要吃饺子。
穷人家过日子,讲的是省吃俭用。平常的时候,就尽量吃一些简单易得的食物。但凡有点好东西,那都得攒到过年的时候吃,一家老少呢,也能在这个时候,往肚子里攒点油水。
谁家的米面油盐都不是白来的,天天吃饺子……
那是地主过的日子吧!
杜玉娘想起前世自己无意中听到的两个尼姑的对话,不由得会心一笑。
原本这只是一件小事,可是看在张氏眼里,却觉得杜玉娘这个笑,十分刺目。她是在嘲笑自己吗?这小贱人,到底有没有把自己这个长辈放在眼里啊!
是,过年这几天,她很没有面子。自家男人不给她好脸色,就连大房的人,对她也是带搭不理的。
这让张氏的心里很不好受!她既觉得委屈,又觉得没面子。最重要的是,她恨杜玉娘,恨出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个丫头片子,居然比家里读书的孙子还要尊贵,这老杜家的‘家风’还真是够绝的。
但是这个时候,张氏也想明白了,自己刚刚被婆婆骂完,又被丈夫打了一顿,不能再盯着杜玉娘不放了。
所以张氏很快速的低下了手,假装在忙着包饺子,实际上她是怕别人看到她狰狞的面孔。
吃完了早上这顿饺子,全家人就聚集到一起,唠嗑,扯闲篇,说点村里,镇上的事情。
杜玉娘凑到李氏跟前,问她:“祖母,咱家的铺子啥时候往外盘啊!您是想找熟人做中间人,还是想写个招租启示啊!”
张氏听了这话,把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事是大事。
李氏沉吟道:“院子里还有不少咱们的东西呢!我寻思着,等过完十五的,让你爹把车赶上,咱们先把东西拉回来。再写个招租启示贴在上头。”
张氏一边听,一边转着自己的眼珠子,心里急得不行。
这铺子要是租出去了,她可咋捞银子啊!
“也行!”杜玉娘一听李氏没有变卦的心思,就没再说别的,她主要是怕李氏立场不坚定。
李氏拍了拍她的手,“你别操心了,等十五的时候,跟祖母一起回去,咱们看完了花灯再回来。”
每年正月十五,镇子上都会开灯市,其实说白了,就是夜市,为其三天时间。卖花灯的,摆小吃摊子的,都不用交税,这也算是为老百生做了点好事,让大家有个进项。
李氏这么一说,杜玉娘也想起来了。
往事一幕幕,像流得似的在眼前划过。
“祖母,我就不去了!”灯市是挺热闹的,可是她已经不是前世那个爱看热闹的杜玉娘了。
“她不去我去!”杜小叶在一旁道:“祖母,你带我去呗!我还能帮你收拾东西呢!”说完话,还斜了杜玉娘一眼,意思是杜玉娘不能干活。
杜玉娘懒得跟她计较,也不接话。
李氏看不上杜小叶那眼皮子浅的样子,可她到底是自己的孙女,平时也怪她那个四六不分的娘,生生把孩子教坏了。
“行,到时候要是玉娘不去,就叶子去。”
杜小叶可高兴了,下巴扬得老高,恨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李氏的话。
刘氏默默的看着,一言不发。
十五她也想上镇上一趟。主要是想到庙里求个平安符,给玉娘戴着。
“娘,要不十五我跟您一起回去得了!家里东西不少呢!”刘氏想了想,开口了。
杜小叶差点炸毛,要不是前几天家里闹得不太愉快,她也跟着吃了一顿排头,有了记性,估计这会儿就要怼回去了。
李氏想了想,就道:“到时候再说,到时候再说吧!”
“唉!”刘氏倒没说什么。
可杜小叶却气坏了。
杜玉娘不是好东西,她娘也不是好东西。
田氏一看气氛有些不好,当下道:“祖母,闲着也是闲着,要不咱们打叶子牌吧!”
李氏笑道:“中,拿花生当彩头。”
气氛缓和了一下,大家玩起叶子牌来。
李氏、刘氏、张氏和田氏都会玩叶子牌,老少三辈凑到一起打会儿牌,倒也是个消遣方面。
杜玉娘给她们分花生,拿花生当彩头。
不管怎么说,这事儿算是揭过去了,要是在初五这天吵闹起来,可是很不吉利呢!
等过了初五,村里人就自然而然的就会走动起来。出工早的,已经把行囊收拾好了,准备到镇上,县里做工。
每年杜家的茶寮都是初八开张,他们家张罗的也早,现在都这个时候了,杜家还没有往镇上去的动静。
村里人的好奇劲又上来了,就想去杜家打探打探消息。是不是家里有啥事啊,咋都这个时候了,人还没开始张罗呢?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来家里打探消息的,居然会是里正。
杏华沟的里正,大名石三锁。他上头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石大锁,一个叫石二锁。
他是家里的老小,比较爱宠,上了几年学堂,会写字。姓石的人在杏花沟一带非常多,石家人也比较团结,大伙都是一个祖宗的,特别抱团。后来这里正的位置,很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三锁叔,您老咋来了,哎呀,真是稀客,稀客。”农家人,待人讲究热情。还没出正月呢,接人说客那必须有气氛,而且人家还是里正,大小也是个官儿哩。
只是有些想不通,大初五的,里正咱来了呢!
杜河清把石三锁让进了堂屋,又把过年招待客人的瓜子花生啥的捧出来两把,放到桌上。
“他娘,赶紧给三锁叔倒点水来。”
刘氏应了一声,倒水去了。
“甭忙活了,我来啊,就是问一声,每年这个时候你们家老二该往镇子上去了,今年怎么都这工夫了,还没动静呢?”
第三十八章 手艺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话,该从何说起啊!
杜河浦抿了一下嘴唇,没说话。全本小说网;HTTPS://。m;
正当这个时候,李氏已经人东屋走了出来。
“哟,老嫂子,您在呐!”每年这个时候,李氏也跟着往镇上去了,一般情况下,根本见不着人。
“里正这是体察民情来了?”李氏边说,边坐到了主人的位置上。
真论起来,当初这石三锁的里正之位,还是杜父让给他的呢!杜家虽是外来户,可是杜恩念这个人,豁达耿直,对外人的求助从来都是能帮就帮,毫无私念,所以当初这里正之位,差点变成杜父的。
可是杜恩念没有私心,就把这位置让给石三锁了。事实证明,石三锁的能力也不差,这些年,没少帮着村里人办实事。
杜父的眼光,还是很精准的。
石三锁连忙摆手,“哎哟,哎哟,可不敢说这话。”他摆了摆手,手里攥着的烟袋锅子也跟晃了晃,“老嫂子你这是埋汰我哩!”
李氏没接话,反问他道:“听里正这意思,你是今天来是……”后面的话,李氏没说。
石三锁当下道:“也没啥,就是看你们到现在还没动身,就过来看看!每年这个时候,不是早该走了吗?”
杜河清没说话,其实石三锁为什么来,家里人都清楚。
李氏脸上带着笑,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她的真实想法,“哦,今年不着急!不瞒你说,这镇上的铺子啊,我打算租出去。”
“租出去?”石三锁觉得这里头指定有事,怪不得老婆子非得催促他过来。
石三锁的妻子马氏,也不知道为什么,非要跟杜家攀比。
她从刚嫁过来的时候,瞧李氏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看在两家人有交情的份上,李氏从来就没有跟她一般见识过,可马氏就像是被猪油蒙住了心窍似的,非要跟杜家比个高矮胖瘦不可。
这么多年来,马氏是输多赢少。
她嫁过来的时候,石三锁刚当上里正,村里人都说他这个位置是杜恩念让给他的。马氏听了自然不服气,从那以后就记恨上了李氏。
或许还有别的原因,是杜家人不知道的吧!反正杜家房子气派,在镇子上还有带小院的铺面,日子过得红火,家里还有良田好几十亩,马氏挺不服气的。
杜恩念刚过世的时候,马氏确实幸灾乐祸了一阵子。
杜家的主心骨没了,她看杜家还能兴旺到几时。
可是,马氏没有想到,李氏带着两个儿子,把日子过得风声水起的。家里的买卖没扔下,地里的庄稼也没耽误,着实是把她气坏了。
不过,马氏听说初一那天杜家好像是吵吵来着,动静不算大,两边的邻居呢听得不大真切,也就没往心里去。
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
马氏觉得,这里头很肯有事儿!没准啊,杜家两个儿子闹腾起来了!当她听说杜家人今年居然没着急往镇上赶,心里就更纳闷了,说啥都非得让自己男人去杜家一趟,打听打听杜家到底出了啥事。
石三锁架不住自家婆娘的软磨硬泡,所以就过来了。
李氏心知肚明,但并不拆穿石三锁,是念在当初他和杜父有交情的份上。
但这份交情,难道没有耗尽的时候吗?
石三锁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是啊!老婆子年纪大了,也有干不动的时候。再说,我们家的姑娘都大了,也不好总在铺子里。”
石三锁:“哦,对对,可不是,一晃孩子们也该到了说亲的年纪了!老二家的安兴,是不是还读书呢!哎呀,我听说那个什么书院,可贵了。”
李氏笑着道:“读书嘛,哪是三两年就能读出来的?”李氏既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石三锁没听出来,还不住的点头,“就是,就是,读书啊,辛苦着哩!”他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老嫂子,你们忙着,我回去啦!”
李氏也起身道:“他三锁叔,你不待会儿啦?中午在这儿吃呗,我让两小子陪你喝点。”
石三锁直摆手,“不喝不喝,我走了。”他虽然是里正,但也是要脸皮的人,他和杜家两个孩子差着辈分,李氏又是守寡的,凡事得注意点。
“那行,我就不送你了。老大,送送你三锁叔。”
“呃!”杜河清应了一声,把石三锁送出了杜家。
李氏转身进了东屋,脸上的表情就有些不大好看。
杜玉娘知道马氏的事儿,便安慰她道:“祖母,她也不是第一天这样了,您消消气。”
李氏把鞋脱了,上炕道:“哼,我跟她生气,犯不上!”马翠花那点心思,她心里清楚呢!不就是当年她相中了老头子,想要嫁到杜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