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篇-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33章:造船厂
第233章:造船厂
第233章:造船厂
随着他一声喊,周围的人群再次欢呼起来,在这一阵阵的欢呼声中,中华帝国皇帝发明飞行器的趣事也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老百姓对于能飞上天的东西自然兴奋不已,而官方媒体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宣传皇室的好机会,《国闻报》专版介绍了此事,力求从皇室锐意革新方面得到江南改革派的共鸣。 同样,这样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洋人们的耳朵里,只是洋人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个种滑翔机将来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的震撼,在他们看来,这种东西最多只能是个娱乐工具,用途远远没有西方流行的热气球广泛。
王财偶尔展示了一下自己先知的“能力”就有如此巨大的好效果,让这位皇帝有些得意起来,而这事也让他觉得自己也许有能力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一路上他都注意于方方面面,希望能够再扮演一次“先知”的角色,可惜令皇帝遗憾的是,接下来视察的工厂他都茫无头绪,特别是在苏州兵工厂里,已经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本土技师向他介绍一件件新式武器时,皇上都不是很理解,那些稀奇古怪的武器好像与后世所流行的装备相差甚远,唯有仿制的水雷取得成功让他很兴奋,地雷、水雷这都是穷国的武器,以小搏大,正是帝国所需要的。
结束了对苏南工业的示察后,王财接着亲身探望了几户烈士遗孤。 在充分展示了皇室对烈士地关怀后,王财来到了让他放心不下的舟山造船厂。 这座造船厂从一开始动工建设到现在,王财无数次在脑海中描绘着它的壮观,一份份报告中传递回的数据让皇帝相信舟山造船厂的潜力是巨大的,这次把造船厂作为最后一站,也是想了解一下扩建水师是不是真的像徐寿说地那样困难重重,遥不可及?
进入造船厂后。 皇上才感受到英国海军的巨大破坏力,几座被炸毁地厂房还是遍地碎砖瓦砾。 到处都散落着机器的零件,这种惨状让王财非常痛心,朝廷投入巨资的造船厂就这样在英国人的炮火下损失惨重,这不但是海防炮台的严重失职,也是帝国抹不去的耻辱,想到这里,王财当场决定在这片废墟上建造一座纪念馆。 将这些耻辱的象征永久保存,让每一代地国人都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中英之战帝国损失非常大,特别是那些在海战的牺牲的士兵,至今尸骨无存,中国人是善于忘却的,也许几十年之后的人们根本想不到当年为争取国家独立而慷慨献身的烈士,王财坚信善于忘却的民族是可悲的。 善于忘却地国家永远也成不了强国,朝廷有责任把这种耻辱感一代代的传下去,让每一位国人都牢牢记住今天人们所做的一切,牢牢记住今天国家所受的屈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为国家奋斗的决心。
不过也有令皇上高兴地事情,不远处新的厂房已经开始建设。 一批新的机械设备也已经运到,特别是根据中英和约的规定,英国政府赔偿的造船设备已经于不久前运到,成箱的设备、配件正在被工人们组装,从他们的熟练度上来看都是有着几年经验的老工人了,重新修复的船台上,工人们正在技师的指导下为一艘新船铺设龙骨,口号声,机器地轰鸣声,锤凿声。 让整个工厂看起来生气勃勃。 战争打破些瓶瓶罐罐并没什么,只要人还在。 那就是有复兴地希望。
王财一边看,一边询问陪在身边的工程师造船地各种细节,对于他们放弃继续制造木壳船支,转而全力以赴于铁甲舰的想法非常满意,王财认为工程师说的很有道理,当前西方各国建造铁甲舰已经成为驱势,英、法、美等国都在着力于更新造船设备,研究铁甲舰的设计方案,如果国内造船厂仍然跟在别人后,邯郸学步,那么造船厂重建完成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所以宁可现在花大力气,集中力量在铁甲舰的设计上取得突破,也不要等几年后再花心思去追别人的脚后跟。 皇帝还兴致勃勃的看了工程师们的几份设计方案,虽然对于船只设计图王财看不懂,但是大体外形上还是有些概念的,说实话这些战舰的设计思路还是非常新颖的,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每艘船的船头水线以下都有一块突出的尖角?工程师解释说这是撞角,由于蒸汽机的大规模运行,军舰的航速有了明显的提高,理论上动能也就越大,同时舰壳外包覆铁甲使战舰吨位增大,储备浮力下降,水线以下如果被洞穿,那造成的损害也越大,而且被包了铁甲的战舰对于炮火的抵抗力也越强,因此西方造舰都强调加装撞角。
王财听了解释就更疑惑了,他分明记得当年海军舰船的船首水线部分都是球形的,好像叫“球鼻”什么的,怎么现在流行的却是不伦不类的撞角呢?随着火炮射程与威力的增大,海军舰船的主要作战方式是海上远距离炮战,怎么搞得跟碰碰车一样,要海上肉搏了呢?但是王财相信即便历史上真的出现过这种撞角战术,那没有流传到后世,就肯定有其不合理的一面,这就像很多新事物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认为他是合理的,但实际上经过时间检验后,很快就被人们所抛弃,这种撞角很可能就是类似这样的东西。
“你说西方各国都在军舰上安装撞角,那有没有撞成功的实例呢?”王财好奇的问主设计师。
“没有,据我们了解,现在正在打的美国南北双方的军舰都安装有这种撞角,但是实战中真正垂直角度的撞击并没有过。 大部分都只是擦过,”主设计师犹豫了一下,但是他马上补充道,“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撞角是战舰制胜地重要武器,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操作不当而失去撞击的机会也是有的。 但设计应该没有错。 ”
“皇上,我认为撞角在实际作战中并没有什么用处。 ”站在主设计师后的一位年青人低声说道,“正如李总设计师所说的,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哪里有时间调整好角度,完成垂直撞击呢?皇上,我做过模型实验,加装撞角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船只的航速。 ”
“哦。 这到是新鲜的说法,”王财眼睛一亮,这位年青人地说法更加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撞角技术肯定会被淘汰,“你叫什么名字?你认为用撞角不好,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年青人走出人群,朝皇上欠了欠身道:“皇上,我叫徐建寅。 我认为安装撞角纯属多余,垂直地船艏就可以了。 ”
“小小年纪怎么可以在皇上面前胡言乱语!李总设计师留洋归来,还不比你懂的多,退下!”没等王财说话,站在他身边的徐寿跳出来斥责道。
王财奇怪的看了一眼徐寿,按理说徐寿没有必要对一个设计人员的意见横加指责的。 徐寿也感觉到了皇上疑惑的目光,当下尴尬地欠了欠身道:“皇上,都是臣管教无方,这是微成不成器的二儿子。 ”
“这是你儿子?果然虎父无犬子,不错啊,眼光独到,很有创新精神,”王财非常意外,高兴的说道,“我也觉得这撞角有些不合理。 但是垂直船首应该也不是良策。 你们有没有试过别的方案?”
“有的,我……我有一个办法。 ”另一个年青人挤出人群道,“皇上,我认为应该用球形船首,我和建寅试过,同样的船体、吨位,球形船艏的比其他的船艏快……只是我们还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
王财一听,马上高兴起来:“对,你说地不错,这个球形船艏是个好主意,战舰需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三个方面,第一火力,第二速度,第三防护,这三者达到平衡就是好船,你们一定要仔细研究,到底是球形船艏速度快,还是加了撞角,或者不加撞角的船艏快,洋人都用撞角,没有理由我们也跟着去装撞角,他们认为是对的事情,没有理由我们也认为是对的,一定要通过实验去证实,”说着王财转头看了看李总设计师,“你有没有和他们俩个一样,亲自做个模型试试?我们不能迷信西方的什么都好,你要知道,早在宋朝时,世界上最好地海船那可是咱们中国人造的,咱们的祖先在大海在航行的时候,洋人还划着小皮筏捕鱼抓虾呢!”皇上的话在人群中引来一阵哄笑,王财继续道,“现在帝国还不富裕,朝廷也拿不出太多的钱来和西方海军大国比数量,但是我们每造一艘船都要是精品,数量上不足,我们就要在技术上超过他们,也许你们会觉得我的要求高了,但这是目标,做为帝国造船业的领军者,你们都要有这个意识。 ”
相关史实(不计入正文字数):
1、撞角:早期的铁甲舰几乎都安装了撞角,而实际海战中撞角唯一一次成功案例是在1886年的利萨海战中发生,当时奥地利旗舰“斐迪南德马克斯”号成功地撞击了“意大利”号地舯部侧舷,后者随即严重倾斜,最终沉没。 事实上,在美国内战后的30年时间里,西方各国都在战舰地设计上安装上撞角,以今天的眼光冷静分析,撞角其实并没有实战用处,而且他对敌人的威胁远远小于对己方舰只的威胁,1872年和1893年的两起撞击事故中,英国的“前卫”号与“维多利亚”号都被己方船只撞沉。
2、徐建寅:徐寿次子,中国近代重要的洋务科学家
3、许景澄,字竹筠,浙江嘉兴人,其编写的《外国师船图表》资料翔实、议论精辟,是近代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世界性的海军年鉴,在中国兵书发展的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第224章:专利保护
第224章:专利保护
第224章:专利保护
看着人群默不做声的严肃表情,王财突然想起件事情来,如果许景澄和徐建寅真的能把球形船艏搞成,那算上滑翔机至少国内在高科技领域有了两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吧?是不是该弄个专利局什么的?王财回想起当年国人因为轻视专利保护而吃的大大小小的闷亏,看来不但要学会利用技术,还要学会保护技术。 想到这里,他转头对徐寿说道:“咱们是不是也增设一个专利局?咱们发明的东西也要学会保护,我听说英国人就是这么干的,论创造力中国人可不比他们差。 ”
徐寿呆了一呆,他没想到皇上还知道专利这个词,其实他早就有意于此,只是一直以来国内技术水平落后,也确实找不到在工商业上有创新的发明来保护,不过既然皇帝有心,那正是一个好机会,因此也点头赞同。
“那就这样,回去之后在科技部华衡芳下面增设一个专利司,朝廷大力宣传,鼓励老百姓开动脑筋,搞创新,搞发明,首批要列入专例的是十几年作战中士兵们发明的各种武器,此外无论工业、商业甚至生活中的小创新都可以列入专列保护,对于国家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创新,朝廷的奖励,并且要鼓励他们以自主知识产权开厂,把创新变成现实,”王财想了想,“当然还有滑翔机。 ”
皇帝的这个想法在周围地洋务派中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对于他们来说。 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固然是出于报国的一腔赤贫子之心,但是如果朝廷能够肯定他们在专业上的创造那无疑让他们更有动力。 随后王财又仔细回忆了当年军舰上的一些可取之处,比如建造封闭式炮塔,加强水线以上装甲带,中轴线的火力配置,以及将炮塔设计成可悬转式等等,这些想法都对设计人员极大地启发。 唯在一点上王财与几位设计师产生了意见分歧,王财认为在速度、火力与防护三者上。 应该首先强调速度与防护,哪怕为此牺牲一些火力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是因为王财受到了二战时期德国袭击舰地影响,一艘装备11英寸火炮的袭击舰往往能够调动英国数十艘战舰满大洋的追赶,对于数量上劣势的帝国水师来说,这正是对抗英军的好办法。 但是几位设计师认为三者中火力比另两者更具有决定性,尤其在装甲战舰成为主流后。 能够有效洞穿敌舰装甲的强大火力,往往能决定最后的胜负。 在这个问题上王财并没有拿出皇帝地架子来强迫设计师,仍然是平心静气的和他们解释,但毕竟王财了解的战舰设计都是似是而非的,说到最后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了,只能无奈的让设计师们去做些实验,以实验结果来决定。 皇上这种极具学术精神的态度让在场的技术人员大为叹服,在他们眼中皇上就像他们团队中的一员。 不但对于造船颇有见地,对于作为臣子地设计师也极为尊重,甚至在讨论时几次被反驳后,也毫不动怒,更不以势压人,这让大伙都感动不已。
当皇帝一行准备离开的时候。 徐建寅悄悄的拉了拉父亲徐寿的衣袖,低声道:“父亲,您说的对,咱们的皇上是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