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129章

新鸦片战争-第129章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事情,那时候四周都将出现阻击菲林上校地亚洲军队。  他现在只渴望能安全的到达雨林,雨林会为英军提供很好地掩护。  那时距离菲林上校将要完成的任务便不远了。  菲林上校就能借着雨林的掩护扫荡亚洲军队的补给,将黄种人赶出这片土地。
    他的嘴里喃喃念道:“这里只能属于大英帝国的。  任何人也不能从女王的桂冠上摘下这颗最耀眼地珍珠。  ”
    道路越来越难行,逐渐茂密的树林布满了这一带。  菲林上校在麾下一名印度籍士兵的提醒下意识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带如此宁静,没有人类进入时惊鸟的扑簌声和走兽的悉窣声。  可惜菲林上校惊觉的有些晚了,前方探路的士兵急急的跑了回来,不是碰撞着沿途地树枝,他的嘴里大声嚷嚷道:“中国人。  是中国人的骑兵。  ”
    “慌什么。  ”菲林上校大喝了一声,抽出了指挥刀。
    “所有人听我号令,准备迎战。  ”
    菲林上校的镇定安稳住了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各营的军官们忙碌起来,他们大声吆喝着口令,指挥着士兵们列阵迎敌。
    这里已经处于雨林地边缘地带,周围的树木影响了骑兵们的高速运动。  所以双方的第一波接触并没有出现骑兵集团冲锋的场面。
    直到中国骑兵的身影从树林后绕了出来,英军才发现了这些中国骑兵。  显然那身绿色的衣服让他们隐蔽的很好。  此刻他们的队形现行后,立刻让菲林上校赶到了一股压力,在他视线所及之内,中国骑兵横列成一道上千米的阵形不徐不急地压了过来,他们在马背上偏着头用乌黑黑地枪口瞄准着对面的英军。
    菲林上校并没有示弱,他地指挥刀向上一举。  英军的阵势散开迎了上去。  英军的骑兵装备也包含了一杆步枪,只不过他们使用的是恩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前装式线膛击发枪。
    双方在各自的指挥官督促下向对方接近,在这决定生死的时刻,两边的士兵都放慢了呼吸,如同抓着救命稻草一般箍紧手中的步枪。  战马却对这一切无所察觉,它们在骑手的控制下慢跑着迎了过去。  除了偶尔能听到指挥官的喝令声,战场上只有细碎的马蹄踏在泥土里的沉闷声响。  尘埃在微微的扬起,大地上一股黄尘如同轻雾一般翻滚在地面。
    300米。
    200米。
    越来越近了,一些士兵的额头冒出了冷汗,这已经是可以射杀对方的距离了。  可双方的指挥官都没有下达射击的命令。
    菲林上校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宋庆也在等待更合适的距离。双方的步枪都只有一发子弹,这第一轮的射击几乎左右着战局的结果。  倘若在此时射击。  那么大多数的枪手只不过在浪费弹药和机会。  但是射击的时机迟了,被敌人先一步射击,那便意味着后射击的一方将减少若干个射击敌人的机会。
    菲林上校和宋庆的心都绷得紧紧的,他们几乎是同时喊出:“射击!”
    此时双方的距离正好相距100米,“噼噼啪啪”的射击声顿时不绝于耳,硝烟顿时随着枪响声弥漫在战场。  伴随着这种声音的还有人栽倒在地上的闷响,以及伤者惊天动地的惨叫。
    这一轮的射击中考验的是双方战士的勇气、意志、训练度、经验度、忠诚度、士气等等的因素,从结果来看,中国兵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以印度籍士兵为主的英军。  只见阵地上英军如同熟透的果实一般,不断的栽倒在地上。  惨叫声在英军的阵形里此起彼伏,如同鬼哭狼嚎,极大的影响了英军的士气。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这里面也有枪械的原因,中**队使用的鸣箭2型后装步枪。  其实后装步枪和英军的前装步枪事实上在射程和火力强度上差距不大,区别在于金属弹壳和纸弹壳以及球形子弹和圆形子弹,金属弹壳里的火药不受气候的影响,子弹故障率低,因此提高了命中率。  至于子弹形状上,双方都采用了长圆形子弹,倒没有多大区别。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四达卡之战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四达卡之战
    第一轮的射击刚刚结束,只听见双方的冲锋号几乎同时响起。  一把把闪亮的马刀从骑兵的刀鞘里拔出,在阳光的闪耀下,白晃晃的刀光在这片稀疏的树林里闪现不停。
    “为了女王荣誉,杀!”
    “吾皇万岁,冲呀!”
    骑兵的厮杀最终还要白刃相见,这个时候容不得你有片刻时间装填子弹,除了部分未能完成射击的骑兵在寻找着机会射出枪膛里的子弹外,所有的人都在亮着马刀飞驰而上。
    只见刀光剑影,但闻马嘶人喊。  那一个个深闺梦里人,如今只是一条条血溅沙场魂。
    刀光折射出刺眼的光芒,紧跟着一声决不拖泥带水的脆响,那是肢体相互分离的声音,伤者往往感觉不到疼痛,鲜血如同倾盆一般流到大地。  无主的马匹在战场茫然的跑动着,失去了骑手的控制它们突然不知道该怎样的行动。  在这杀机四伏的战场也只有它们能无视身边的战斗。  无主的战马长长的低垂着头,嚼咕着地下沾血的嫩草。
    面对死亡和残酷,战争极大的考验着士兵的神经,这里只有智勇者才能生存。  残酷的冷兵器搏杀体现着战士的勇敢。
    在中国自古有男儿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的豪言。  可真正的战场上能做到这一点何其容易,蝼蚁尚且贪生,而何况人?军队之所以能令勇者不前。  惧者不退,靠得是体制的建立,可如此也仅仅是让战士听令而已。  真正让战士悍不畏死,需要在军队中开战长期地细致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  这就是刘寄在军队中建立了训导体系的原因,除此外刘寄还建立了军功表彰体系。  所谓军功表彰体系,便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中**队中战死的士兵将由国家发给优厚的抚恤金;家中无兄弟者将由国家抚养其父母;烈士子女由国家供养。  就冲这一条,中国士兵便敢拼命。  何况若是命大留了下来。  立功者将保送军校,出来提拔为军官。  成为军官更是这些义务兵梦寐以求地事情。  因为在实行徵兵制后,军官不仅待遇很高,而且社会地位也颇高。
    这些工作的成果现在在这支骑兵地身上体现了出来,一名印度籍英军惊恐而清楚的感受到了中**人这种悍勇。  他已经猛的一刀捅穿了一名中国骑兵的腹部,随着他的刀子拉回,这人的肚肠已经掉了出来。  中国骑兵的下身已经被变成了一条红裤子。  让这名印度籍英军害怕地事情发生了,他看见中国骑兵如同没有察觉一般。  一手兜住肚肠塞了回去,另一手一刀斩来。
    只见寒光一闪。  这名印度籍英军双手被齐齐斩断,他声嘶力竭的喊叫着,泉涌着鲜血的手臂胡乱的挥动着,他似乎是看到了一个魔鬼。  对方拖出绷带裹住自己的腹部,提刀又斩了过来。
    “啊……!”一声夹杂着恐惧,哀求,求救的喊叫从这名印度籍英军的口中喊出。  这声音虽然尖锐而走调可在纷乱的战场上并不显眼,周围有枪声、呐喊声、爆炸声、兵器地撞击声、马蹄声、哀鸣声,这些声音构成了庞大的战场交响曲,这人的叫声只不过增添了一个哀怨的音符而已。  他的颈脖又被斩了一刀,歪斜着流血不止的脖子,这人往前策马狂奔了几步。  似乎想逃离这地狱似地战场,可惜他很快倒下了马,脚跟仍然插在马蹬上被拖着一路离开了战场,他颠簸不止的头上双眼睁得大大的,瞳孔张的很开,似乎不甘心就此离去,似乎在后悔不该为了一口饭吃而加入了大英帝国的军队,可不加入大英帝国的军队他又到那里去求生,他的田地已经被英国商人收购,除了命他还能用什么生存。
    英军的阵脚已经开始不稳了。  菲林上校正要派遣出预备队。  这时后方又出现了一支军队。  他机警的向来人处望去,这一看菲林上校不由抽了一口冷气。  他的眼中又出现了一支庞大地绿色骑兵队伍。  菲林上校反应不慢,一看到不妙,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后方的预备队往北突去。
    出现在英军后方地正是李秀成亲率的五千骑,眼见一支小股英军想逃,他派遣了千骑往北追去。  同时李秀成率领余下的士兵向战场的英军杀去。
    听到身后如雷的蹄声响起,正在血战的英军这才发觉他们身后的指挥官已经逃走。  不知道谁呐喊了一声:“跑呀!”
    战场上的英军顿时四散而逃,很快溃散的英军或者被杀或者被俘,走掉的只是很少的幸运者,在幸运者的名单里也包括菲林上校。
    李秀成是在亲自听取了俘虏的口供后得知菲林上校名字的,可是整个战场上不管是尸体还是俘虏的身上都没有上校军官的服装。  菲林上校的逃脱让李秀成有些担心,这些逃散的小股英军更加难以追捕。  他们活动在军队的补给线上将对联军的补给线构成巨大的威胁。  看起来必须单独派遣人手在补给线上建立保护据点。
    ************************
    达卡城内,原莫卧尔王朝行宫,现英军前线总指挥部。
    璞鼎查揉了揉眼角,昨晚恶梦不断让他一直没有睡好,现在太阳穴还在突突的跳着。  可现在他必须打起精神来,看着手中这份报告,他确信亚洲联军又增兵了。  这份报告是城外的情报官送进城的,正好印证了璞鼎查的看法。
    可璞鼎查反倒隐隐有些兴奋,只要自己能拖住这些中国人,在过些日子雨季到来,那时中国人的补给要送到前线来将会很困难,加上自己派遣出去的骑兵的骚扰,璞鼎查觉得胜利并非是遥遥不可及的。
    ************************
    已经是1851年5月26日,天气已经有些不好,雨季随时会来临了,可达卡仍然耸立在那里。
    自昨天扬露蝉率部到达以后,联军开始了对达卡的猛烈进攻。  数十门火炮仍然重点拔除城外的堡垒,堡垒的进攻已经不分主次了,不管左右两翼,联军的人潮如汹涌的海浪一般冲击向英军的堡垒。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五达卡之战2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五达卡之战2
    随着外围的堡垒逐渐拔除,联军从三面围住了达卡城。  现在达卡城外1公里范围外的堡垒都已经攻陷了,三天的战斗拔除了十余座堡垒,同时也让联军付出了重大的损失。  这几天是战斗减员最多的几天,各部队统计的伤亡累计达到了9千多人。  其中伤亡最大的是冲锋在最前面的印度籍降兵,其次就要数缅甸等国的军队,中国士兵的伤亡也达到了上千人。
    这样的伤亡比例并不是指挥官有意如此安排的。  在战场上中国士兵同样随着其他联军士兵一起冲锋,自然而然的混杂着冷兵器的队伍必须靠近英军才能杀伤对方,同时中国士兵平时的训练也让他们很好的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而印度籍降兵之所以伤亡最大,则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以英制为主,后期弹药补给不上后,火枪成了上刺刀的长矛。
    尽管如此作为联军的总指挥官杨露蝉还是对其他国家的伤兵进行了及时的慰问和照顾,并且统一将伤员集中到属于中国陆军的随军移动病院治疗。
    在杨露蝉到达达卡后的第四天,战斗突然变得艰难起来,联军的伤亡明显比前几天更大了。
    战况的恶化是因为剩余的3座堡垒,都进入了达卡城火炮支援的范围。
    当一天的战斗结束以后,联军将军的心中沉甸甸的。  这也包括第三集团军地将军曾国藩,他站立在301高地仰望着天空。
    天空中已经出现了羊群一般的云彩。  在夕阳的照射下瑰丽的云彩幻化成千奇百怪的形状。  这些形状在曾国藩的眼中却如同鬼怪一般讨嫌。
    从高地上向达卡的城墙上望去,12磅火炮黑粗地炮管尽收眼底。  这种火炮有效射程接近1公里。  正是这种火炮带来了战斗的艰难,今天地进攻中,联军一直受到火炮的压制。  英军使用的炮弹以霰弹为主,大面积的杀伤对步兵的伤害尤其明显。  今天一整天的时候连一座堡垒也没有拿下,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成片覆盖地霰弹将联军的士兵们驱除出即将攻陷的堡垒。
    现在天上的云彩似乎是在告诉着曾国藩。  雨季即将来了,倘若雨季一来。  这仗可怎么打呀。
    向血红的战场看去,现在两军都开始收兵了。  军号有些哀鸣的撤退音符充斥着恒河大地。  受伤的士兵在战友的搀扶下蹒跚地往回走着。  在他们的身后是广袤的战场,那里躺满了死尸,燃烧着废弃的攻城器械,曾经飘扬的旗帜千疮百孔的插在草地上,伴随着满地地孤魂在风中不甘的摇曳。  只有那些收尸的士兵再往战场深处走去,他们即使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