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全能大文豪 >

第180章

重生之全能大文豪-第180章

小说: 重生之全能大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腾讯马总的支持下,这篇文章立即就登入了腾讯官网的头版头条,当网友们被这么长的题目吸引,怀着好奇的心思点开文章,读完整篇文章,再看文章所配的几分钟视频后,各个皆是义愤填膺的点赞转发。

    其他的网站见到此情景,便也是纷纷专发该文章,该文章的热度在半个小时内,便是轻而易举的超越了原先那个由“舒州趣事”所发表,显得十分“断章取义”的话题。

    如果说数据刻意造假,那网友们的评论,可就是真实可见的了。

    “果然又误会大宇了。”

    “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虽然舒宇带着少年们的报复行为看似有些不地道,但也正是这些大爷大妈们之前的过分导致的,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值得被尊重!”

    “倚老卖老,缺德无底线。”

    “我们现在的社会更需要违法必究,而不是法不责众,刑不判老。否则不仅影响社会风气,更重要的是会给年轻人做不好的示范,终使恶人层出不穷,络绎不绝!”

    “坏人一旦变老,顾忌就更少了,当年的他们敢斗老一辈的领导,今天的他们就敢打祖国的未来。世风日下,可悲可叹!”

    这篇文章,在网友们的积极响应下,竟然衍生出了另一个热点话题“扒一扒你们遇到过得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现象。”

    当一个个体现象在制度、传统文化的帮助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时,这种现象的受害者往往是一触即燃的。

    “之前坐公交车,一个老大爷让一个孕妇让座,孕妇说自己怀孕了,老大爷竟然说老弱病残孕,老排第一,孕排最后。”

    “这不算奇葩,奇葩的是我们学区房,都快高考了,还有大爷大妈跳广场舞,物业去拦立即就被围住一顿指责。”

    “不说别的,老头老太太为了早早买到便宜菜,总是在我们上班时间挤电梯,我们家三十层楼,我住十五层,不高不低,好几次三个电梯等了十几分钟终于下到十五层,满满都是推着车提着篮子的大爷大妈,害我迟到多少次。晚十几分钟去买菜,菜贩也不会走啊!”

    “楼上遭遇和我类似,我是坐公交上学,明明是203路的学生专线啊!几乎每天挤不上去,大爷大妈不管学生专线不学生专线,刷了老年卡就上去了,司机说他们,语气重了,他们就要投诉司机,语气柔了他们不当回事……苦逼了我们这些学生党。”

    “哈哈,你们这算什么,我是民政基层工作者,所对口的就是老龄补贴专项工作,我每天都能见到那些蛮不讲理的老头老太太。出了新政策,我们又是拉横幅又是贴通知的,还配合广播、电视、报纸,同时宣传,结果错过这个政策的大爷大妈,竟然怪我们没有打电话依次通知他们。他们也不想想,我们管数万个大爷大妈,工作人员就两个,我们怎么去打电话?你自己不关心政策怪谁?”

    “楼上和我算是同行,我是搞养老金的,我遇到的事比你更奇葩,就在前两天,几十个我们上个月复审打电话都联系不上的大爷大妈联合起来到我们这里闹事,说我们既然打电话打不通,就应该上门服务。我们复审是要通过专门设备的,怎么可能上门服务?我就想不明白了,国家牺牲了多少年轻人创造的财富给你们了福利,你们为什么还摆出一副我们要把钱主动送到你们手上的姿态呢?”

    “毕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我们还是说说广场舞吧,我们城市遇到最奇葩的是中老年人聚集在马路上跳广场舞,用红绳子自作主张地将马路分隔开,硬生生靠血肉之躯,将三车道改成了一车道,交通一度瘫痪。”

    “你们见过还航站楼里跳的吗,我和我小伙伴当初都惊呆了。”

    “我知道一个事,我们这有一群大爷大妈停车场跳,一个姑娘因为到了大妈们的广场舞时间,没有将车开走,老人们就把她的车牌掰弯,在挡风玻璃上留下一张字条:舞场禁止停车,违者后果自负!”

    “靠!楼上这个绝了,想不明白,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一时之间,似乎来自全国各界的人士,都开始了对这些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老人们的讨伐。

    当然,这些被宠坏的老人们,自然不愿意就此善罢甘休,毕竟这场嘴仗的成败,决定着他们未来在全国的地位会不会降低。

    而他们决定就事论事,所针对的目标,自然是这件事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当事人——舒宇。

    很快,这些老人每年通过自己的人脉,终于是找到了可以信赖的战友——中国老年舞蹈协会。

    这个协会显然是有一定“作战实力”的,很快,他们就在其官方微博上,给舒宇发表了一篇******。

    《对老人,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

    该文大打同情牌,从文章一开始,就说明与那些少年发生冲突的,是国内很是优秀的广场舞团队,为了国家的荣誉日夜辛劳,最终在第一届世界广场舞大赛中取得了冠军。

    而后,甚至扯出了舒宇在上次《同一首歌》上所配的简笔漫画,诠释“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这个主题,字里行间暗讽舒宇的行为其实打了自己的脸。

    但舒宇看到这条******后,脸上却是露出了一抹不屑一顾的笑,然后,他毫不犹豫的将前一世印度著名影星阿米尔汗的一段话改编了一下,搬到了微博对话框中。

    “没错,我们的文化中,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我理解,尊敬的是行为,而非年龄。如果一个人行为不正,无论他有多大岁数,都不能尊重他,反而要去指责他。无论你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还是意气风发、正当壮年,想要别人尊重你,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这个世界最大的恶,就是利用别人的善,尊重有关教养,而无关年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96章 我姑姑怎么了

    舒宇微博一经发出,就被快速转载传播。

    “所谓尊重,有关教养,无关年龄”更是瞬间成为了数百万人的个性签名。

    就连一线影视圈当红小生姜谨峰也是转播这条微博,并予以评论:“人们常说要尊敬老者,这个尊敬,是指尊敬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年龄,如果是一个长辈有不对的地方,我们不需要碍于人家年长去尊敬或视而不见,反而应该提出批评和指正。篮球场就是用来打球的,少年强则国强,留出一些空间给青少年强身健体有错吗?强占球场跳舞,仗着人多欺负人?”

    中国老年舞蹈协会的人,本以为自己发声,会多少扭转一下败局,至少让一些本是摇摆不定的人来为自己这方说话,哪知却是事与愿违,换来的,是更多网友无情的嘲弄和谩骂。

    中国老年舞蹈协会又哪里吃的了这种亏?心中不甘,自然是在网上邀请一些与他们同年龄段的一些名家评理。

    然而,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他们的求助并没有得到这些人的帮助,甚至有几个直脾气的老年人得知此事以后,开通了微博,对这些被惯坏了的老年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说他们丢了同辈人的脸。

    都是一副要与他们划清界限的姿态。

    仿佛一时之间,这些人成了众矢之的。

    而另一边,这件骂战真正的幕后掀起者,那个杨校长和李老师,正在一个单独的办公室中,议论着什么。

    “杨校长,没想到,舒宇那小子真录像了。”李老师小心翼翼的说着,眼角不禁偷偷撇正看着窗外的杨校长,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杨校长闻言,却是从口中发出一声无所谓的轻笑,然后转过身来,用一种高深莫测的口吻说道:“小李啊,做任何事,无论你自己的成功率有多高,也要考虑到如果不成功该怎么处理。”

    李老师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旋即终于是反应了过来,一脸惊讶的看向杨校长:“校长,您是说,您还有后手?”

    “哈哈。”杨校长颇为得意的一笑,然后对李老师招了招手,李老师立即就凑过头去,杨校长悄悄在李老师耳边窃窃私语了几句,李老师再看杨校长的目光,便是更加崇敬了。

    ……

    原本舒宇是想再多做几天“家庭教育门诊”的,但这件事情闹的那么大,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传不到徐公达耳中的。

    徐公达带着愧疚的心情回到了“公达补习学校”,说什么也不让舒宇继续帮他看店了,当然不是嫌舒宇乱搞事情,而是愧疚差点因为这些小事,毁了舒宇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好名声。

    舒宇见徐公达的语气坚决,倒是也不坚持了,毕竟“公达补习班”本身就是姑父的心血,这次事件如果没有唐雨音的那个录像视频,自己不仅不可能这么轻松的反败为胜,“公达补习班”恐怕也会连累,敌人不明,自己便不能任性。

    但是,舒宇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将姑姑也接到市里面一起生活,同时换个地方,盘下个环境更好的地方做补习班,如果资金不够的话,自己可以先垫上一些,等先锋厂计划运作以后,再从表哥的薪酬之中扣除,反正桐城地价也不贵。

    舒宇这个要求,并不是对姑父徐公达一个人提出的,也是当着表哥徐孟起的面说的,毕竟比起为了追梦可以不顾一切姑父徐公达来说,表哥徐孟起显得更加顾家一点。

    至于说是借而不是给,则是考虑到他们一家三口特别有骨气的性格,自己如果直接出资赞助,他们非但不会答应,反而会对自己心生芥蒂。

    如同舒宇所料一般,徐孟起很是爽快的答应了舒宇提出的条件,显然,徐孟起也早就觉得把其母亲一个人留在山中老家有些不好。

    交代完这些事,舒宇便是和唐雨音回到了山中老屋,原本两人回桐城,就是打算陪父母好好过个年的,却是被姑父徐公达的事情耽误了两天,故而舒宇和唐雨音商量后决定,陪父母在老屋待上天,然后带着父母去静海,与唐雨音的养父母一家一起过个元宵节。

    “同一首歌”的第二期比第一期刻意推迟了几天,安排在了元宵节那天,举办的地点是有着静海最贫困地区的静海市扶海县。

    在老屋子安安静静,其乐融融的陪了父母几天,在舒宇早就以为“广场舞事件”就此过去的时候,唐雨音对外公布的工作手机号却是接到了一个电话。

    挂断电话以后,面对舒宇询问的目光,唐雨音微微拧眉,思索了好一会,才是说道:“是我们苏省电视台的,他们很想在《同一首歌》第二期开始前,给你做一个个人直播专访。”

    “哦?关于什么的?”舒宇好奇的问。

    “他们说就是访谈,谈谈你的人生。”唐雨音回答说。

    舒宇闻言,十分不解的看着唐雨音:“哦?没问题啊,你皱个眉头做什么?”

    唐雨音想了想,还是说道:“个人访谈往往是录播的,他们却搞的是直播,难道不担心出状况吗?”

    舒宇一听唐雨音原来是疑虑这事,不由是笑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从开始接触电视节目到现在,搞得大多都是直播,且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他们作为业内人士,自然也嗅到了其中的前景,采访的又是我,故而可能就打算试试水。直播比录播增加了更多的真实性,而专业的工作人员,能有效的避免状况发生。我不是说过吗,未来是全面视频的时代,也可能是全民直播的时代啊。”

    舒宇说到这里,顿了顿,又继续说道:“看来我们的友视网不能再搁置了,被人抢到先机就闹笑话了。”

    唐雨音却是对舒宇后面说的这些话并未放在心上,而是摇了摇头,仍是一脸顾虑的模样,说道:“可是,我总有预感,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应该是你多虑了吧。”舒宇习惯性的摸了摸唐雨音的头,见唐雨音仍是没有将眉毛舒展开,便是温柔道:“放心吧,就算出了什么状况,我也会及时应对的。”

    舒宇这话似是终于起了效果,唐雨音轻轻点了点头,像是心情终于释怀了许多。

    2009年2月8日,元宵节前一天,舒宇提前唐雨音和父母率先飞往静海,他得检查一下《同一首歌》第二期的相关准备工作是否有纰漏,同时第二天一早,《同一首歌》第二期开播前,完成苏省的个人访谈。

    一日无话。

    元宵节这天,静海市扶海县,《同一首歌》租借的舞台边,临时搭起了一个小的摄影棚,四五个工作人员,快速且熟练的将各种摄影设备,器材搬入摄影棚中。

    二十分钟后,舒宇进入摄影棚。

    与主持人握了握手,闲聊了几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