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信用卡-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仪式由萨勒曼国王亲自主持,在全球媒体面前,萨勒曼骄傲的向世人讲述了新月城诞生的过程,其中的种种困难,最后把“奇迹之城”的称号送给了新月城。
在心里,萨勒曼把新月城当做自己的功绩。对于砂特这样一个缺少耕地的国家来讲,增加一个完全的绿洲城市意义太大了!
仪式过后,砂特政府组织来宾参观新月城。在这之前为了保密,砂特政府限制外界对该城的采访,大家只看过新月城的俯瞰图。
对这样一个崛起于沙漠的绿洲城市,外界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沙漠面积广大的国家。
“恭喜国王陛下。”看着那些匆匆离去、准备参观新月城的国家代表,卢阳对旁边的萨勒曼说道。这个仪式中,他都站在萨勒曼旁边,这是对方对他的重视和尊重。
85岁的萨勒曼今天精神还不错,不过和几年前相比已经可以看见苍老了。
“应该是我恭喜你们,有了新月城的榜样,未来会有许多国家想要和蓬莱农业集团合作。”萨勒曼笑着说道。
卢阳点头道:“这倒是,新月城确实是我们最好的宣传。不过今后不管我们有多少合作者,贵国始终是我们的朋友。”
正如萨勒曼所言,参观过新月城之后,数十个国家代表把卢阳和赵泰围了起来,显然是有意合作。赵泰见此,在新月城举行了一个项目讲座,向这些人介绍了沙漠改造的情况。
新月城的建设远远超出外界的预料,在新闻报道之前,恐怕谁也不敢相信砂特真的在沙漠中建了一座面积是利雅得近10倍的新城,而且这座城市的绿化面积达到93说是沙漠,就是在热带雨林地区的城市,能有如此的绿化率,那也是极少见的。
当天全球主要媒体的头条都留给了新月城。
“真正的奇迹之城!”
“沙漠中的希望之城!”
“人类战胜沙漠的:新月城!”
“前所未有的壮举!”
一些媒体把焦点放到了蓬莱农业集团上面,因为沙漠改造就是这家公司来完成的。
“卢阳再次创造奇迹!”
“毫无疑问,沙漠改造将是影响人类未来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深海中造陆,沙漠里造绿洲,还有什么是卢阳办不到的?”
关于新月城和蓬莱农业集团的报道很多,对于这项成果,外界的多数赞誉都落到卢阳身上。他是蓬莱农业集团的老板,又是无数奇迹的创造者,大家理所当然把成就归功于他。
在这些报道中,有一篇被华夏媒体广为转载。这篇报道是《泰晤士报》发的,标题是“卢阳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沙漠是人类最大的威胁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为“沙漠”的地方占地球陆地表面的四分之一,总面积近3370万平方公里,有5亿多人居住其中。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陆地退化为沙漠。”
“卢阳对阿拉伯沙漠的成功改造让我们看到了战胜沙漠的希望,这绝对是人类发展的福音。在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矛盾日益剧烈的今天,将沙漠改造成可耕地将会消弭人类50的战争因素,从这一点来讲,卢阳绝对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华夏人有着深厚的诺贝尔奖情节,《泰晤士报》这边报道搔到了他们的痒处,因此传播的很快。当然,这篇报道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如果能够把3370万沙漠改造成可耕地,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必然大大增加,即使人口达到100亿,生态也不会崩溃。
而且,这么多可耕地能够种多少粮食,又能够解决多少人的温饱问题!
不仅是华夏媒体转载这篇报道,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联合国秘书长亲自向卢阳发来贺电,提出对他进行表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紧接着联系卢阳,希望能够和他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对沙漠进行改造。
“卢阳的功绩远远超过任何一名政治家!”一名网友发了这样的帖子,无数人点了赞。
好事的媒体总是有很多,欧洲不少媒体采访了挪威议会,诺贝尔和平奖就是由他们评选产生。挪威议会发言人对卢阳这一成就表示称赞,认为他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挪威议会的这一表态被认为是对卢阳的承认,卢阳成为今年诺贝尔和平奖最大的热门。
华夏媒体得到这一消息非常开心,国家台专门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卢阳。
“卢先生,挪威议会表示你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外界也认为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非你莫属,请问你对此有什么感想?”记者问道。
卢阳平静的说道:“你说的新闻,这两天我也看了,对此,我没有任何感想。”
“没有任何感想?”记者奇道。
“其实也不是没有感想。”卢阳身子微微后靠,继续说道,“我只是觉得自己被侮辱了,或许应该感到生气吧。”
“侮辱?生气?”记者更迷惑了。
卢阳点点头:“对,我希望大家不要拿诺贝尔和平奖来侮辱我,这就是我的感想!”
记者愣愣说不出话来。
aa27052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百九十章采访能不能播?
(全本小说网,。)
国际台的记者怎么也想不到卢阳会说出这番话,他现在非常犹豫,这个采访是不是还要做下去。在他看来,继续采访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不管结果怎么样,国家台都不可能把这种新闻发布出去。
卢阳却没有记者的这种担心,他这话并不是随便说说的。从内心里来说,卢阳还真的看不上诺贝尔奖。对于别人,外人可以说这种心态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是卢阳,他想要获奖,随便做个什么研究就可以。而且,这种研究还不是从天道商城购买,凭他超人的智商和学识,还有如此的财力,哪个领域不能达到顶级?
记者看卢阳不像开玩笑的样子,犹豫了半天。不过他也知道,采访不是自己说中断就中断的。别说是他,就算是国家台台长来了,也得看卢阳的意思行事。
“这个……卢先生,我不是太明白。”记者讷讷道,“我能够理解,以您的成就,足以不在乎诺贝尔奖,可是,这毕竟是国际最权威的奖项,也是华夏无数人的期待。你把它视为对自己的侮辱,是不是有些……”
记者想说过分,但是没敢说出来。
卢阳倒不在意,他双手抱在胸前,直言不讳道:“对于那些国际权威的奖项,我即使不在乎,也不会厌恶,但是诺贝尔奖是个例外,特别是诺贝尔和平奖!”
“这是为什么?”记者不由问道,他也想到,卢阳虽然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但把一个知名奖项当做对自己的侮辱,这样的话他还是第一次说。卢阳拒绝国外的奖项有十数次了,包括图灵奖,但他从来没有说过这么有攻击性的话。这一次,应该是有原因的。
“对于华夏人来说,许多人恐怕还不清楚,所谓的诺贝尔和平奖,曾经两次颁给华夏人。这么说有点不太准确,两个获奖者出身华夏,但他们并不把自己当做华夏人,同时,他们也不是华裔。”卢阳说起这个,脸上的轻松之色顿时消失,变得严肃起来。
面对如此严肃的卢阳,记者心中不由的慌乱起来。卢阳现在的气场是何等强大,不逊色于超级大国的领导人,普通人面对他难免会心慌。
“这两个人我不说,大家都能在网上查得到。挪威议会连这样的人都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把该奖项作为工具,粗暴的干涉华夏内政,如此做法,能够称得上公平吗?”卢阳仿佛在斥责挪威人一样,“所谓的诺贝尔和平奖,只是某些人手中的玩物,完全配不上其国际声誉,这样的奖项,即使是提名,那也是对我本人莫大的侮辱!”
卢阳的话掷地有声,听得记者有种叫好的冲动。好在他理智尚存,把心情平复下来。
卢阳似乎说的还不过瘾,继续道:“不仅是诺贝尔和平奖,在我看来,国人根本不该把诺贝尔奖当成什么荣誉。诺贝尔本身是**大王、军火商人,我们不能说是他带来了战争和死亡,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的产品扩大了伤害,让战争变得更加残酷。他是否对世界和平有所贡献?我看没有。”
记者再次发懵,他没有想到卢阳把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批判转移到诺贝尔身上来。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能够奖励所谓‘为世界和平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这岂不是笑话吗?最可笑的还是我们自己,把这个奖项当成是自己的成就。”
记者插言道:“卢先生,诺贝尔奖只是对一些杰出人物某些领域的认可……”
“你说认可,我更愿意把它当做西方国家的认同。”卢阳顿了一下说道,“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我们还是拿诺贝尔和平奖来举例。我前面说过,挪威议会曾经将它授予了两个华夏人,这两个是什么人呢?一个在华夏搞分裂,一个无底线的贬低华夏人、吹捧西方人。毫无例外,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对华夏不利,而有利于西方的,所以他们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同,并获奖了。”
卢阳犹自愤愤不平道:“再说一下文学奖的事情,几年前我国也有作家获得了这个奖项。我对文学了解不多,不好评价他的作品,但是对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致辞,我也是看了的。什么‘他给我们展示的世界没有真相、没有常识、更没有怜悯,那里的人们都鲁莽、无助和荒谬’,什么‘在my笔下的中国,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理想具有合乎标准特征的公民’,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记者倒是个文学爱好者,也看过该作家的作品,他觉得卢阳这么评价有失偏颇,文学的事情没有这么狭隘。不过,他也没有和卢阳争辩的心思,两人看问题的角度截然不同,能够争辩出什么来?
“文学如此,电影也是如此,你看以前华夏电影在国外获奖的都是些什么内容……我也开过电影公司,对那些宣传华夏脏、乱、落后的电影很不理解,特别是这些电影还满世界的得奖。我不知道他们的艺术在哪里,但是我知道这些对华夏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卢阳话题突然扯开了,让记者有点哭笑不得:“你看棒子国的影视剧,韩流在华夏影响这么大,不就是他们的影视剧宣传的?在棒子国输入到华夏的影视剧中,你绝对不会看到棒子国有落后,卑劣,贫穷,愚昧的因素,相反,从这里你可以看到棒子国正面的国家形象,看到他们人有多礼貌,有多善良,经济有多发达,生活有多富裕……华夏那么多喜欢棒子国的,不就是受这些影响吗?”
记者不由自主连连点头,不过他很快又意识到,采访似乎跑题了。
“我们还是说诺贝尔和平奖的事情吧。”记者忍不住道。
卢阳道:“行,我们回头再看诺贝尔和平奖,我记得米国有几个总统也获得了这个奖项吧,其中有西奥多·罗斯福。虽然他调停了日俄战争,但是并不能由此认定此人是个和平主义者。大家去看看米国历史,看看他在中美洲和拉美做了什么。这样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正说明这个奖项只是西方的自娱自乐吗?”
记者此时已经无言以对,他真的没有想到卢阳对诺贝尔奖如此厌恶。原本这次采访是国家台为卢阳获奖造势,结果现在倒好,成了卢阳对诺贝尔奖的批判。
采访结束后,记者好像死了爹妈一样,脸色难看极了。别说他了,整个采访团队都有种失魂落魄的感觉。
“李导,这个采访真的能发吗?”记者问导演。
李导看了他一眼:“你觉得呢?”
“我……”记者语塞。
“其他的先不说,回台里再说吧。”李导摆摆手道。
“对了,这次采访什么时候播出?”让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卢阳忽然问了一句。
“这个……”记者欲哭无泪的看着李导,这种事情他怎么能够决定。
别说是记者,李导此时也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他原本还在想采访做成这样,八成是无法播出了,反正卢阳也不会知道:作为蓬莱岛的主人,他总不会一天到晚守着国家台看自己的采访吧?可是卢阳现在这么一问,事情就不一样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李导暗自叫苦。
要是普通人这么问,李导完全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可是对卢阳,谁敢敷衍?这可是国家领导人级别的大佬,人家接受你采访,那是给你面子,你要是连播都不播,那就是得罪人了。
得罪卢阳?别说他一个小小的导演,就算是台长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