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巨星来了 >

第267章

巨星来了-第267章

小说: 巨星来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多年,从北影毕业出去的导演,知名的,不知名的,都有。

    身为北影的校领导之一,张宝莹认识的导演应该不少。

    “认识是认识,张老师也只能给我们搭线。”李秋婷说道:“现在双管齐下,我们找张老师的同时。等李一柏得空,我也跟他面谈一下。”

    “行,落实导演再说,演员好找。”陈子昂点头。

    有李秋婷在,想找什么样的演员都可以找到。

    各大高校开学后,陈子昂开始勤快地往北影跑。

    听课是其次,认识新朋友才是正事。

    此外,他也找张宝莹聊。

    张宝莹认识的导演还挺多的,陈子昂还把剧本给张宝莹看了。

    但看完之后,张宝莹陷入沉思。

    良久,她说道:“偏文艺,贴近现实作品的导演,还是比较多的,因为这些都是中小成本电影,不像商业大片大制作。”

    商业大片的导演,都是有过资历的。

    毕竟那种大制作,成本动辄上亿,投资方不傻,不会把钱交给一个没资历的人去帮他们生钱,那相当于把车子方向盘交给一个没开过车的人。

    “我帮你联系一两个这类片子的导演吧。”张宝莹最后对陈子昂说道。

    她搭线的,都是她自己比较有把握不坑陈子昂的。

    因为陈子昂明确说过,伯玉娱乐要投资。

    涉及到钱,还是上千万,张宝莹不想因为自己介绍的人成了,帮陈子昂导演电影,结果却扑了。

    就这样,李秋婷在努力说服李一柏,张宝莹这边则给陈子昂搭线候选导演。

    没几天,陈子昂和李秋婷亲自上门去,请一位专拍爱情片的导演。

    这个导演有四十来岁了,拍过不少都市爱情片。

    有扑,也有火的。

    火的电影,有两亿票房,成本却只有四五千万。

    这样算来,各方包括院线等挣了一亿五千万。

    这样的投资,利润很可观。

    “孙导演好!”

    陈子昂和李秋婷登门,拜访孙正红导演——张宝莹搭线的导演。

    孙正红的名字看起来比较女性化,其实是个大老爷们。

    “你们好!”孙正红给陈子昂和李秋婷倒茶,会面地点就在他家里,冀州的省会。

    孙正红虽然也签约了影视公司,但时间宽裕。

    当初,他签约五年,至少要为公司拍三部电影,他前三年半就拍完了三部,算起来小火了一部,扑了一部,一部则不亏不赚。

    还剩一年多的时间,孙正红可以跟公司协商,出去拍别人的电影。

    “冒昧打扰孙导演了。”陈子昂坐下来,喝了口茶,然后开门见山问道:“孙导演看过剧本了吧?”

    来之前,陈子昂就把剧本交给孙正红看了。

    “嗯,看了,剧本很好。”孙正红脸上无喜无忧,做导演的,可以说是整个剧组的统治者,都比较有威严。

    “不知道孙导演有没有兴趣来执导,拉投资由我们伯玉娱乐来操劳。”陈子昂笑道。

    孙正红知道伯玉娱乐要向影视领域发展,他之前看过伯玉娱乐的一些资料。

    对方有求于自己,孙正红当然不会放过一些利益,开口说道:“可以,但我要终剪权。”

    李秋婷脸色微变。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甚至好莱坞,影片的终剪权极少有在导演手上的。

    九成以上的情况下,导演只有部分剪辑权。

    剪辑师单独存在的意义是因为剪辑本身是艺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项复杂的技术。

    如何将素材排列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依靠剪辑师多年的经验与高超的技巧。

    很多时候,剪辑师对蒙太奇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要远远超出导演本身对电影剪辑的理解水平。并且导演很多时候对影片的有些处理有着自己的执念,类似于当局者迷。

    剪辑师,是帮助导演走出这些“陷阱”的最后希望。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08章 争夺

    (全本小说网,。)

    李秋婷看向陈子昂。

    几乎每一个导演,都想独揽大权,把终剪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陈子昂理解,毕竟很多导演都把自己执导的电影当作自己的孩子。

    自己的孩子,当然想自己养,自己剪出上映终版了。

    陈子昂眉头微皱,即便导演都渴望终剪权,但他做为商人、制片方,不想把终剪权交给孙正红。

    对方靠不住的机率,是很大的。

    李隆基和天水影视都一直对没影视作品资历的陈子昂主演的《笑傲江湖》主角令狐冲心惊胆颤,从来没放心过。

    陈子昂对孙正红要终剪权,当然也不放心。

    “终剪权交给您,相当于一车子的人,把方向盘交给你,命运都交给你了。”陈子昂叹道。

    孙正红的这个要求,太高了。

    孙正红的履历中,至今没有拿到过终剪权。

    但他跟陈子昂提这个要求,显然是因为伯玉娱乐是新手。

    “在你决定把这个剧本交给我的时候,其实这部电影的命运,不是已经交给我了吗?”孙正红笑道,他有恃无恐,现在是伯玉娱乐,是陈子昂和李秋婷求他。

    陈子昂耐心劝说道:“孙导演,我们要向好莱坞制度看齐,人家能争霸世界电影圈,是有原因的,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制度流程的完善……按照好莱坞正常规矩,首先剪辑师一般都不能出现在拍摄现场,他看到的只能是最后的素材。最大程度上杜绝了导演与制作团队在拍摄过程中的决定对影片的最后剪辑产生影响。举个例子,你知道《勇者》这部电影很出名的是吧。”

    孙正红眉头一皱,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部《勇者》电影,全球票房二十多亿,投资却一个多亿而已。

    陈子昂继续说道:“拍《勇者》的时候,导演比尔·多伦特在一场战争戏里用了一个超大摇臂超大调度的长镜头,号称这一个镜头就花了三十万,他自己很得意想用在的开头。结果剪辑的时候他的剪辑师斯蒂芬觉得意境上不好,用了其他的镜头,多伦特愤怒异常问我的30万的镜头哪去了,斯蒂芬说我不知道那个镜头这么贵,而且那个镜头也不够好,你看我给你剪得。吉布森一开始老大不高兴,但是看了剪辑师的版本之后最终承认自己的镜头土的掉渣,便作罢。”

    孙正红懵逼,有这种事吗?

    如果是国内,孙正红还有可能知道这种幕后花絮。

    但那是好莱坞,我知道个鬼啊。

    所以陈子昂说得煞有其事的样子,孙正红一脸懵逼,不知道真假。

    不过孙正红知道,界内,有的剪辑师甚至不看剧本或分镜头本,而是凭借自己对影片的理解进行粗剪然后交给导演或制片。

    剪辑师不插手前期制作,但在后期剪辑过程中,有的导演会坐在剪辑师旁边。

    导演与剪辑师的权利分配也因人而异,全凭默契,并没有一定之规。

    有的导演喜欢放权给剪辑师,在初步交代完意图后,便不再做声,只在最后给予一些修改意见。甚至有的在粗剪完成前都不会出现。

    有的导演喜欢完全控制剪辑师,剪辑师就是他的工具,只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剪辑师会提出建议。

    个别时候导演会亲自操刀。

    但不管如何,最后的终版,多数不是导演能决定的。而是制片方或电影公司来拍板。

    “我所知道的,好莱坞也出现过制片方的剪辑版,跟导演剪的版本,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孙正红反驳道,他很想拿终剪权,好比他生了那么多孩子,却没一个是自己养成人的,很不甘心。

    但他也知道,以他的资历,在东家那里,是根本拿不到终剪权的。

    所以,他只能在伯玉娱乐这里争取权力,即便导演费少点,也可以商量。

    陈子昂惆怅,大多数导演的作风都是与剪辑师合作完成剪辑的,少有自己要独权。

    “我知道您也想拍出好电影,剪出好电影,不想把时间浪费剪辑摩擦上面……但这个要求,我们很难接受。”陈子昂很遗憾。

    有合作就会有分歧,业界有这么一种比喻,导演和剪辑的关系,就好像是夫妻关系一样,需要相互信任,通力合作,但是期间少不了吵吵闹闹。

    大多数大导演都有过和剪辑师拍桌子的经历,而剪辑师的职责就是把自己的专业意见告诉导演,耐心与导演一起寻找一个最佳解决方案。

    但不是所有剪辑师都是好脾气。不过大部分剪辑师脾气要比导演稍微好一点。

    无论如何,导演自己操刀剪辑是很少见的,因为哪怕最有才华的导演,对自己的作品也会有盲点,对与电影艺术,剪辑师作为一双冷静的眼睛,几乎可以说是必须的。

    有些导演本身也是剪辑师,但是也从不自己剪辑自己的片子。那种电影天皇级别的神,必须自己拍自己导自己剪,一般人真学不来。

    本身电影艺术就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人来完成,摄影,灯光,美术,服装,化妆,制景,等等等等大大小小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电影的艺术风格。

    拍摄现场导演无法分身去事无巨细全部过问,而是需要事先按照自己电影的要求和艺术构想雇佣到合适的专业人才,也就是说导演把握艺术风格的手段不是通过自己亲自去摆弄,而是通过选择和指挥别人来完成。

    在现场就很少见过导演对着灯光设计指手画脚,这些艺术上的细节早在之前的准备会议上与摄影指导沟通完毕,摄影指导去指挥灯光师完成。

    当然,对剪辑师的选择一般也是导演自己决定的。每个剪辑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与长项,而大部分导演都一般都会有自己固定的剪辑师,长期合作的结果就是剪辑师对导演风格会有很深的理解,默契到导演不需要怎么说话剪辑自己就知道怎么剪,所以许多人一合作就是一辈子。

    一个好的剪辑师的重要性,只有当过导演才能切身体会到。每一个大神级别的导演,背后必定会有一个大神级别的剪辑。没有这些大神级别的剪辑师操刀,大神导演们的艺术构思真的很难百分之百的发挥出来,有了他们,或者还可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爆发。

    陈子昂对孙正红耐心劝解道:“孙导演,好莱坞剪辑本身有着许多约定俗成的行业规则与成熟的剪辑理念和技巧,剪辑团队如何运作,各个助手与剪辑师如何配合,以及对于类型蒙太奇规范的剪辑技巧等等,但这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决定,属于好莱坞电影工业化制作范畴。在这些问题上除非导演自己有非常特殊的想法,理由强大足以说服剪辑师以外,一般都是按照剪辑师掌握的客观规律做。事实也证明经过百年发展的好莱坞剪辑手法是经得起考验的。对于艺术层面上的决定,比如故事整体的节奏,情节内在的逻辑,或者具体到某一组镜头的处理,我们都会给你发言权……我知道您想把电影拍好,但孩子生下来,就应该送它去上学,而不是留在家里自己教。”

    孙正红有些迷糊,陈子昂说得头头是道,像是电影圈的一个老手。

    这还是一个二十岁不到,应该还不是在整天打游戏,就是在到处想找女朋友的下半身动物吗?

    其实李秋婷更傻眼,她自认为对电影流程的了解和见解,甩陈子昂几条街。

    结果陈子昂说的,有些她都懵逼,但想想,也太专业了,并非唬人。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09章 从长计议

    (全本小说网,。)

    “我不管你和好莱坞的那些理论,我只要终剪权。如果可以,我们就继续谈下去。不然,还是请你们回去吧。”孙正红对终剪权很执着,不肯让步。

    李秋婷看向陈子昂。

    陈子昂才是大老板,拍板的事大老板说了算。

    李秋婷很想答应孙正红,伯玉娱乐向影视圈发展,起步之初比较艰难,忍让,退步,牺牲利益在所难免。

    “那打扰孙导演了,我们回去考虑考虑。”陈子昂却没理会李秋婷的眼神,对孙正红谦逊道,起身告别。

    李秋婷只得也站起来,跟孙正红道别。

    孙正红起身,将陈子昂和李秋婷送出门。

    等陈子昂和李秋婷走后,孙正红摇头:“还把自己当作大公司了,要不是怕你们给我剪瞎了,我也不会要终剪权啊。”

    陈子昂和李秋婷出小区,去街角咖啡店坐着聊。

    同时,他们让助理帮忙订高铁票,今天就赶回幽州。

    “子昂,说实话,我们没有专业的剪辑师,其实把终剪权交给孙正红挺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