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香江-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雨森总怕不想拍喜剧片,我已经答应他拍《英雄本色2》了,而且他也不擅长无厘头搞笑。”康剑飞见向骅强脸色有变,解释道,“不是我藏着不借人,强哥你要真想拍无厘头片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你推荐个导演。”
向骅强面色稍霁,问道:“谁?”
“《情圣》的场记李利持。”康剑飞说道。
“场记?”向骅强以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康剑飞点头道:“对,就是《情圣》的场记,他还是《他来自江湖》的副导演,对玩无厘头喜剧很有想法。不过李利持这个人基本功有点欠缺,你得给他配个老练的副导演。”
向骅强脑筋转了几圈,最终还是接受了康剑飞的建议,准备请李利持来导演一部无厘头喜剧。
话说向氏兄弟的永胜电影公司也是奇葩,在东方和嘉禾院线都有映片,那边档期好就上哪边。再加上尽是拍些跟风片,虽然赚得不多但也没扑街过,可谓是混得顺风顺水。
不过不管是嘉禾还是东方院线,永胜电影公司的片子都没排进过黄金档期,就连向骅强自己都没奢望过进黄金档抢票房。毕竟黄金档期虽好,但同期竞争的猛片也多,一个不小心就有扑街的风险。
打发了向骅强之后,刘振伟又跑了过来,端起酒杯说了一通祝贺的话。
“听说五洲世纪经营状况不好?”康剑飞随口问道。
“跟梦工厂比起来,五洲世纪肯定要差很多。”刘振伟绕了个圈子没承认,实际上是个人都知道他那破公司开不下去了,连续几部电影扑街不是说着玩的。
康剑飞也不去拆穿,呵呵笑道:“哪天刘经理不想在五洲世纪做了,尽管来梦工厂找我。”
俗话说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刘伟强好歹是五洲世纪的总经理,自然还想着能自己当老板。不过五洲世纪现在的情况,资金只够拍最后一部电影了,一旦这部新片扑街就得歇业,公司倒闭后去梦工厂工作似乎也是个退路。
庆功宴进行得差不多了,叶钰卿这个小姑娘拿着签名薄到处要签名,康剑飞则坐在一边跟叶志明聊着录影带发行的事情。
“《省港旗兵》的录像带卖得最好,足足卖了3万多盒,我估计在香港的录像带销量很可能达到4万。”叶志明给康剑飞分析着录像带的销售情况,“《开心鬼5》的录像带卖得就要差点了,到现在只有2万多。”
“已经很不错了。”康剑飞满意地说道。
在香港卖唱片也就几万的销量,只有一线当红歌手的唱片才能卖出十万以上。作为比唱片奢侈得多的电影录像带,能有两三万的销量已经算是非常好的成绩,这里面录像带出租厅就占了很大的购买比例。
发行一张电影录像带的利润,几乎是发行唱片的两到三倍,光卖《省港旗兵》和《开心鬼5》的录像带就能赚不少钱。
“家庭录像机的普及度还是太低啊,要是能像电视机那么普及,录像带的销量至少翻五倍以上。”叶志明感叹地说道,“特别是还有不少盗版录像带抢市场,录像带发行的生意真不好做。”
康剑飞懒得听他吐苦水,说道:“《情圣》录像带尽快发吧,不然又要被盗版了。”
……
……
《情圣》落画的第三天,其电影录像带就快速上市,随后的两个月陆陆续续卖出4万多张的销量,梦工厂获得的分红收入才30多万。
不得不说,现在真不是做电影录像带的时候,《情圣》的录像带销量已经算是极好的,但那30多万的收入跟其票房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相对于录像带的微弱收入,《情圣》的3000多万票房简直惊爆众人眼球,因为这部电影的成本实在太低了。
什么类型的片子最容易引起跟风?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低成本高票房的电影。
《情圣》刚刚结束放映,香港就有好几部跟风的无厘头电影开机,争着抢着要请周星池做男主角。请不到周星池也无所谓,《情圣》剧组其他演员也在抢夺之列,就连大傻成奎安都变得炙手可热。
与《情圣》的票房比起来,由程龙、洪金保和元彪三兄弟主演的《快餐车》,其票房数据就有些不够看了。《快餐车》的票房不但不如《情圣》,居然比许贯杰主演的《全家福》还少100多万。
反倒是王经导演的《最佳损友》,在接档《情圣》之后上映,因其带着不少无厘头的风格,跟嘉禾的《快餐车》斗得难分上下。
嘉禾公司。
邹闻怀脸色难看地问助手道:“《最佳损友》的票房出来没有?”
“已经有1500万了。”助手回答了。
“1500万……”邹闻怀颇为失望地吐了口气,《快餐车》比《最佳损友》整整早上映一周,现在的票房也不过才1900万而已。
怎么会这样?
《快餐车》汇集了香港最棒的三个功夫明星,还请来漂亮的西班牙小姐做女主角,从剧情设计到动作场面都很优秀,现在居然连小成本喜剧片都赢不了。
有些时候,电影的票房真的无法用常理来思考,优秀的电影不一定能拿到它该有的票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458 邵氏停产
“……今年暑期档电影相当精彩,各大电影公司的好片相继登场,为广大的影迷带来一场电影盛宴……
嘉禾倾力打造的《快餐车》日前已经下片,香港累积票房2146万元,暑期档只剩下王经导演的《最佳损友》还在上映当中。”
“纯以票房而论,东方梦工厂是今年暑期档最大的赢家,《省港旗兵》、《开心鬼5》、《情圣》三部影片香港总票房合计5627万,加上票房已接近2000万的《最佳损友》,暑期档总票房预计将达到7800万之多。”
“相比而言,新艺城和嘉禾就要逊色许多,除开《全家福》和《快餐测》两部电影,暑期档其他片子并无亮眼表现。梦工厂在今年暑期档的票房数据,已然相当于新艺城与嘉禾两家公司的总和,成为香港当之无愧的影坛大鳄。”
“由于去年《致命快递》的热映,嘉禾对于《快餐车》抱着极大的期望,不仅拥有程龙、洪金保、元彪三大功夫明星加盟,而且还远赴西班牙取景,总投资在2500万港币左右。但《快餐车》在上映之后,其票房情况非常出人意料,还不如之前程龙的《a计划》和洪金保的《奇谋妙计五福星》。”
邹闻怀皱着眉头翻阅报纸,只看一半就扔到一边去了。
《快餐车》在香港的票房让邹闻怀都大跌眼镜,他们现在都还没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
2146万的票房算不算好的成绩?
当然算,这个数据已经能排进目前香港年度票房榜前五了。
但它跟《快餐车》的投资成本实在不成正比,跟这部电影本身应该创造的票房相差太远。
揉了揉脸醒脑,助手很快送了一份票房分析报告进来,这是嘉禾院线送来的数据分析。
邹闻怀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遍。终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从《快餐车》的票房曲线和其他相关数据来看,这部电影的票房潜力并未完全激发出来。刚开始上映的时候,要同时面对《情圣》和《全家福》争票房,虽然干掉了强弩之末的《全家福》,但却并未压制住已经上映足足半个月的《情圣》。
而等到《情圣》的上座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东方院线又果断地将《情圣》下片,换上同样带有无厘头风格的《最佳损友》,正好满足了观众想看无厘头喜剧的要求。
《最佳损友》汇集了关芝琳、李媄凤、吴君茹、张国容、曾至伟等一批明星,对观众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再加上康剑飞刻意让王经照着《他来自江湖》的感觉拍。虽然拍出王经式的屎尿屁伪无厘头喜剧,但也足够让放映厅里笑声不止了。
也即是说,《快餐车》在上映之后,先后被三部高票房的猛片围剿。2146万的票房已经够高了,仅仅输了《全家福》100多万而已。即便是以程龙、洪金保的号召力,也实在拿不到更多的票房。
邹闻怀仔细看了一遍《快餐车》的票房分析报告。也只能自认倒霉。感叹《快餐车》生不逢时了。
“咚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邹闻怀头也没抬地说道:“进来!”
刘靓华焦急地快步走过来,刚走两步就已经开始说道:“文怀,大事不妙了。”
邹闻怀看到刘靓华慌张的样子,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问道:“又出什么事了?”
刘靓华表情严峻地说:“刚刚收到消息,邵一夫将要宣布邵氏影业停产。还要把邵氏院线打包卖给康剑飞!”
“什么?”邹闻怀闻言直接站了起来,“邵老六会把院线卖给康剑飞?他们两个的仇结那么大,卖给谁也不可能卖给康剑飞啊!”
刘靓华不由苦笑道:“嘉禾前两年也不跟邵氏合作过,你跟邵一夫之间的仇怨可比康剑飞大多了。”
“那不一样。”邹闻怀急得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说道,“合作归合作,那纯粹是商业利益。但邵一夫把戏院当成他的命根子,怎么可能卖给竞争对手?”
“可能是实在找不到买家吧,”刘靓华揣测道,“邵氏院线从前年就开始亏损,陆陆续续已经有几家戏院退出。邵一夫如果把院线一直拽在手里,只会越亏越多,打包卖出去是最好的选择。”
邹闻怀摇摇头说:“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是绝对不会把戏院卖完的。你知不知道具体的交易细节?”
“这就不清楚了。”刘靓华说道。她以前是邵氏的明星,在邵氏有不少的老朋友,所以能“很快”收到关于邵氏的消息,但具体的细节却是不好打听。
……
……
邹闻怀的疑惑并未持续多久,《东方日报》和《明报》就刊登出大新闻。
“邵一夫爵士正式宣布,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于9月10日无限期停产,结束长达24年的电影制片业务……”
“康剑飞先生与邵一夫先生日前达成协议,斥资4300万购入邵氏院线6家戏院,并耗资7000万港币获得邵氏四大龙头戏院8年的使用权……”
“东方院线成为香港规模最大的院线,影院数量将达到24家,排名第二的金公主院线只有22家戏院……”
“康剑飞先生独立创建的将军澳影视城,日前已经正式落成,东方梦工厂、东方娱乐公司、风行唱片公司、凤凰电视台总部将迁往将军澳……”
一条条消息连续蹦出来,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只是看热闹而已,但对娱乐圈的从业者而言,却无疑是香港娱乐圈的一场大地震。
邵氏影业,这个影响了一代人的电影业巨头,终于寿终正寝结束制片业务,也宣告着一个电影时代的彻底终结。
邵氏电影王国虽然崩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留下了的遗产是庞大的电影资源,而邵氏院线则是这笔遗产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无数有眼光的电影公司老板痛心疾首,要是他们能够继承邵氏院线这笔遗产的话,说不定能够成为第二个嘉禾。但这也只是想想而已,他们哪有闲钱花一亿多打包拿下邵氏院线。
邵氏的遗产当中,除了昂贵的院线之外,清水湾片场被无线tvb低价买下,部分的邵氏员工也转签加入无线电视台。
不过无线电视台是吃不下整个邵氏的,光是邵氏的那些电影拍摄器材就要不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无线台拿来拍卖掉,便宜了不少中小的电影公司。
而最最重要的却是邵氏老员工,就算是被无线电视台吸收了一些,仍旧有1000多人工作没着落。有技术的电影从业者被无线台和众多电影公司招揽后,只剩下一堆在清水湾片场混饭吃的临演和杂工。这些人一窝蜂地涌向康剑飞的将军澳影视城,算是为影视城解决了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最后还剩比较特殊的一批。那就是邵氏知名的导演和演员。比如张彻、楚原、狄龙等武侠名人。传统的武侠片早已经过时,张彻、狄龙等人是不可能进无线电视台的,因为那里没有合适他们的位置,但又没有其他公司会拍武侠片,他们将面临无片可导、无片可演的窘境。
……
张彻家中。
狄龙在沙发上坐立不安,终于忍不住问道:“师父。你有没有什么打算?”
张彻摇摇头,说道:“我年纪大了,准备休息一段时间。”
狄龙还有妻儿要养,可不能像张彻那般退休养老。他问道:“师父,你觉得我该留在香港,还是去台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