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

第73章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73章

小说: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那里路过时,乒乒乓乓的声音会一直持续到天黑以后,等到了十月底,再经过小楼前时,整个效果也初见端倪。

    一楼临街的这一面墙,几乎被掏空,两边装上了落地玻璃,中间是对开的玻璃门,门柱被漆成红色,门头上好像也是一个红色的灯箱,上面镶着字,此时被一整块塑料布挡着,二楼也和一楼一样,也都装着大幅落地玻璃。

    整体看起来,和以前的维修部一比,真是两个天地。

    随着在老蔡那定制的桌椅全部到货,赶在家里算命先生批好的日子前两天,一切准备工作终于就绪。

    至于冯一平提出的试营业,冯振昌他们这一次没有遵从,在厨房设备安装到位以后,他们每天都在熬大锅的鸡汤煮面,反复调味,直到最后装修队来自天南地北的人都说不错,他们才定了下来。

    把他们带到省里的其它四家叫过来一起吃了餐饭,冬月初三的这天早上,放了一挂鞭炮,门头上的红布被扯下来,他们的“老家味道”面馆,正式开门迎客。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非常感谢书友龙田春响的打赏!

 第一百零八章 万事开头难

    可以的话,把书放进书架吧,方便了您,也支持了我,非常感谢!

    冯振昌和梅秋萍穿着白色的厨师服,别扭的带着高帽子,站在厨房里。(全本小说网,https://。)

    旁边不锈钢大汤锅里,小火炖着鲜香的鸡汤,此时“汨汨”作响,案板上的笊篱里,一份份的面已经放好,就等着下锅。

    通过打开的后门,可以看到后面的走廊上,排着一溜煤球炉子,里面正烙着麦饼,现在也散发着独有的焦香气。

    厨房和一楼的餐厅也是用玻璃分隔开,顾客过来取餐的时候,里面的情况可以一览无余。

    冯玉萱头上扎着红头巾,穿的侍者服也是白色,外面套着红色围裙,站在左边一个小柜台后面,两眼盯着大门。

    外面的经过的人还真不少,也有不少人停下来驻足观看,还有一些,手搭着凉棚,抵在玻璃上朝里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进来,

    “出去招呼一下啊!”梅秋萍在厨房里说。

    冯玉萱满脸堆笑的走出去,还没说话呢,那些人马上快步走开,留下她一脸错愕的站在原地。

    进门后,没好气的说,“就是怪弟弟,就一个面馆,非要装修成这个样子,比好多服装店都高档,经过的人看了,还以为一碗面有多贵呢,谁会进来?”

    冯振昌和梅秋萍也着急,不过他们刚卖糖炒板栗的时候,也算经历过一阵,因此心里多少有些谱,“刚开始的一两天都这样,急不来。”

    吃螃蟹的人还是有,他们苦等了一个多小时,一对手拉着手的年轻人在门前停了下来,两个人笑着说了几句,冯玉萱见机过去殷勤的来开门,“欢迎光临!”

    都这个样子也不好不进,两个人找了靠墙的小隔间坐下来,等着冯玉萱去招呼,冯玉萱却回到小柜台后面,“麻烦过来点餐。”

    他们看着墙上挂着的餐牌,点了一碗素面一碗鸡蛋面,感觉有些被宰,外面一碗面一般一到两块,这里素面两块,鸡蛋面要两块五,“怎么比其它家的贵?你们不会是宰人吧!”女孩子问。

    “您一吃就会知道,和别人家不一样,我们的面是用鸡汤煮的。”

    “哦,”两个人将信将疑的拿着小票,按冯玉萱示意的到取餐口,梅秋萍热情的接过去,“这个小伙子,你这一碗面吃的饱吗?我们还有手工做的麦饼,干菜肉馅的,要不要来一个?”

    “多少钱?”

    “一点都不贵,就一块钱一个,”梅秋萍到后面煤炉上拿了一个给他们看。

    “那就来一个吧,”男孩子说,也不在乎多这一块。

    等到面好了,他们端着托盘去取面的时候,马上发现这家和其它家的不同之处,面汤是奶白色,上面还泛着黄色的油光,里面还有几小块香菇。

    一进口,确实是鸡汤,和,比家里炖的味道好像还好一些,面也有劲道,火候也恰到好处。

    麦饼两面烙的焦黄,一掰开,里面包着干咸菜和肥肉末,一口咬下去,干咸菜特别想,肥肉也不腻,不但味道极好,而且很像回乡下老家时,奶奶做的麦饼的味道。

    看得出来,他们吃得很满意,反正出门的时候,他们再也不提被宰之类的。

    即便是这样,整个上午,也只卖出了不到三十碗面,麦饼也只卖出十几个,三个人吃中午饭的时候,情绪都有些低沉。

    第二天稍好些,全天加起来有近一百碗,虽然加起来有近三百块的营收,不过这当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板栗摊子生意好的时候,也有上百块一天,现在投入这么大,收入只有这么多,他们怎么满意?

    冯玉萱甚至说,“早知如此,还不如还是那个小摊子呢!”

    然后马上被爸妈骂了一顿,他们也正担心着呢,就想找个人发火,冯玉萱自觉的凑了上去,她纯粹是自找的。

    晚上关门后,梅秋萍有些愁,“要不打个电话问问一平?”

    “算了,还是不要让他也担心。”冯振昌把手里的烟在地上碾熄,“明天刚好星期六,你们两个在店里,我拉着摊子,去大学那里等等李嘉,一平暑假的时候不是说和他们学了不少,跟他们讨讨主意。”

    星期六的下午,李嘉和高志毅,带着几个同学一路走到了面馆,冯玉萱忙拉开门,他们几个却不急着进去,“这是面馆?还真不错!”

    冯振昌和梅秋萍也过来把他们朝里面迎,“都是按一平画的图装的,还是要感谢你们,一平说暑假的时候你们帮着提了不少意见。”

    “哦?”李嘉和高志毅有些疑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会就想明白了,冯一平那家伙这又是在找托辞呢。

    “哦,没什么阿姨,我们就随口说了几句。”

    把面和麦饼端上来,一人一份,同来的六个人没有一个说不好的,李嘉更是说,“这下可好,吃了你家的面,再怎么吃得下别人家清水煮的?”

    冯振昌搓着手,指着空荡荡的面馆对他们说了苦恼,高志毅又到店门外看了一会,还上了二楼一趟,“叔,我有个主意,可能要花点钱,要不要听听?”

    “只要有用,花钱没事。”梅秋萍说。

    “主要的原因还是路人看了这个装修,觉得肯定贵,这两天吃的人少,也还没宣传开,所以很简单,加强宣传就可以。”

    “宣传?”

    “你们门头这个灯箱,不是找广告公司做的吗,再找他们,印一些单页,弄两张大的,贴在一楼的玻璃上,把我们面和麦饼的照片放上去,写上店名和地址,再写几句广告语,再打上价格,这样别人就清楚了。”

    冯振昌和梅秋萍看了一眼,觉得有理,冯玉萱昨天还说,弄个电喇叭放在门口叫,“两块一碗,一碗两块!”

    这个胖同学的主意还是有档次一些。

    “另外那些小的单页,店里不忙的时候,你们几个就到外面见人就发,也给我们一些,我们带到学校帮你们发。”

    冯振昌和梅秋萍觉得他说的不错,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为了生意好,不在乎再多花一些。

    他们找到做门头灯箱的广告公司,花了一笔钱,用最好的铜版纸,加急印了四张大的,一千张小的单页。

    四张大的,就贴在一楼玻璃上,晚上关门后,店里的灯也不关,路过的人能看得清清楚楚。小单页,他们给高志毅送过去了两百张,店里的三个人,也是有空就到路上朝过往的人手里塞,冯玉萱大胆些,早上人集中出门上班的时候,她就站在附近一个小区的门口,逢人就递。

    效果很快出来,发了单页的第二天,店里早晚都能满座,到第三天,中午的时候生意也很好,到了第三天,冯振昌不要说还骑着三轮车去买糖炒板栗,连店里都忙不过来,到第四天,有些人就成了老客,每天都要来吃一次,虽然贵点,但是就怕没比较,吃了他家的,再去吃清水煮的,都不想进口。

    李嘉他们的宣传也起了作用,周围的学校也来了不少人,从早忙到晚,第五天的时候,梅秋萍只好把老二国平和老四义良都拉店里帮忙,冯振昌去找王昌宁父母,让他们把女儿王昌安也叫到省里来。

    等晚上他们把小票和装钱的抽屉拿出来结账的时候,一算,这一天,居然总共卖出去近四百碗,营收终于第一次过了一千的门坎。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非常感谢书友比杨幂还风骚、龙田春响的打赏!

 第一百零九章 意外的喜忧

    可以的话,把书放进书架吧,方便了您,也支持了我,非常感谢!

    “一千一百零三!”冯玉萱双手捏着那一叠钱,“这要是再开一家店,一天就有两千多,要是开十家店,一天就有一万多,要是开一百家店……,”

    “你做什么梦呢?干脆让全省城的人都不在家做饭,全部来吃面好不好?”梅秋萍一把从她手里把钱拿过去,顺手在她头上敲了一下。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妈,给我留三百啊,我昨天晚上看中了一件非常好看的袄子。”冯玉萱伸手去抢。

    “你没衣服穿吗?箱子里那么多衣服,还要买,还三百一件!三百我和你爸都可以买几套了。”梅秋萍毫不客气的打掉她伸过来的手。

    “要钱也不是没有,等月底给你发工资,平时一份不要动。”冯振昌说。

    冯玉萱原本倒是动了这样的心思,反正都是自家的钱,平时拿点去买卖衣服化妆品,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看了这几天晚上盘账时的情形,她就立马绝了这个心思,那一叠小票,爸妈可是来回核对了三遍,她要是动什么小心思,那一准是伸手必被捉。

    “大哥大姐,你们还是抓紧去买个和面机吧!”瘫坐在一旁的梅义良叫屈,“你看看我这手,带着塑料手套都磨破了皮。”

    靠在椅子上的梅国平也说,“我现在腰都直不起来。”

    可不是怎么的,面是外面卖现成的,麦饼得自己和面,今天一共卖了一百多个麦饼,这么多斤粉,人工揉下来,确实是个力气活,中间好几次还供应不上。

    “有这东西?”冯振昌问。

    “现在只要有钱,什么没有。”梅国平说。

    “那就买!”

    第二天,和面机买了回来,两天后,王昌宁的姐姐,王昌安也终于到了省城,梅义良把他接到了店里,店里现在固定四个人,终于轻松了些。

    不过还是忙,收钱的冯玉萱不要说门迎,高峰的时候,有时都来不及对点餐的客人说一句“欢迎光临!”。

    安安可是帮了大忙,她是个吃得了苦,又手脚勤快的人,收桌子洗碗这些事她一个人全包了,有空的时候还去厨房帮忙,简直一刻也不让自己闲下来。

    她这么勤快,冯振昌夫妇都心疼她,总叫她抽时间到后院坐着歇歇。

    自家的女儿呢,看现在能忙的过来,借口门口不能离人,等闲不往后面走,客人少的时候也懒得站在吧台后,找个位子坐下来歇脚,梅秋萍都骂了她好几次,她都不理。

    冯一平的那一撂纸里,反复强调过,哪怕店里没有客人,也不要坐在餐桌旁聊天打瞌睡,因为这对来用餐的客人来说,真不是很好的体验。

    冯一平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几次去后来开遍全国的某县小吃,装修什么的不说,价格什么的也不说,味道什么的,也不说。

    经常是他们一些人在吃着,老板娘坐在里面的一张桌子上,有时候还把一条腿抬到凳子上,大声,而且好像挺自豪的操着他们的家乡话,指导放学回来的女儿写作业,说个不停,中间还和女儿吵几句,搞得冯一平有时都搞不清,我这究竟是在小吃馆呢,还是在别人家客厅?

    他不希望自己家的店也成这样,所以反复强调,冯振昌现在对那些纸上提的,执行的很用心,有空的时候,也是去后面走廊歇歇,现在见女儿这副慵懒的样子,不由得也沉下了脸。

    看着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的表现,冯振昌和梅秋萍都觉得,至少这女儿,还真是别人家的好!

    这天下午两点多,并不是饭口的时候,店门口来了个穿皮衣的中年人,先是在外面上下左右都看了几遍,进门后点了吃的,也不坐下,楼上楼下的来回跑了两趟,还细心的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把几个人都看的莫名其妙。

    他点东西好像不是为了吃的,不过吃了一口后,一会工夫就“跐溜跐溜”的,把一碗面吃的精光,连汤也没剩几口。

    他朝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