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塑人生三十年 >

第46章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46章

小说: 重塑人生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子迩皱眉:“怎么讲?”

    盛浅予迷惑,“我也说不上来,他干的具体工作我也不太懂,只是感觉布丁应该更有力量才对,这么说吧,我就觉得是布丁在带着他走,而不是他在带着布丁走。”

    “你是说他能力不够?”陈子迩说。

    盛浅予点点头。

    这个问题,其实陈子迩早就知道,孙宏有点能力不足。但他并没有打算立即换人,一来布丁是他一点一滴亲自干起来的,有一点小问题立即就给人换了,太刻薄,他不喜欢。而且布丁现在又不是不挣钱。

    二来,他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其实他一直在等史央清,可人家看不上,不同意,可是要除了史央清,合适的人他也不知道有谁。

    三来,这时候布丁正在快速扩张期,除了史央清,陈子迩随便换个人还不一定有孙宏的效果好,临阵换将确是大忌。

    他沉吟一下,说:“等过了年,我仔细考虑考虑这个问题,我是很希望咱们的孙总可以在工作中快速成长的,所以我给了他很多的时间……”

    盛浅予说:“我觉得他这个人,小聪明有余,大智慧不足。”

    陈子迩被她说的一笑,逗道:“你这个老板娘倒是挺像个样子的,点评的很犀利啊。”

    盛浅予害羞,瞪了他一眼,“谁是老板娘?!”

    陈子迩站起来绕了两圈,想了想说:“我暂时还没换孙宏的打算,我这个人与人相处,没那么苛求,只要他分善恶,知进退也就够了。”

    “善恶既分,起码品德没有大问题,知晓进退,情商也就及格了,这样的人即使有一点小毛病,问题也不大。除非……他真的没办法证明自己能胜任这个工作。而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了点。”

    盛浅予不再多嘴了。这是陈子迩工作上的事情,她一个女朋友讲个两三句也就够了,啰啰嗦嗦的总是不好的,这一点她清楚的很。

    陈子迩则问她:“认识你这么久以来,我一直不知道你的梦想是什么?”

    盛浅予说:“我也没什么梦想,就是想着将来一定要挣足够多的钱,给我妈过上好日子。”

    很现实、很顺理成章的理想。

    陈子迩现在讲她看做自己的人,那她的理想也就是自己的理想,所以说:“这个理想我现在就可以帮你实现,你点个头,明天我就帮咱妈去改善改善生活条件。”

    盛浅予羞恼的打了他一下,嗔道:“什么咱妈,那是我的妈,又不是你的。”

    陈子迩这个老流氓顺势把她搂紧怀里,说:“那还不是迟早的事嘛。”

    你还别说前后两辈子怀抱这么好看的女孩子,感觉棒极了。

    盛浅予也只是挣扎了一小下就老实了,便宜了陈子迩抱着这么清新可人的一个大姑娘。

    就在几天以前,他还在这个房子里感叹生活孤独,可这个时候那种感觉再也没有了。这让他不得不感叹,人真是感情的动物,有个自己爱的人可以抱在怀里,那种感觉就像有了全世界。

    盛浅予的小脑袋往陈子迩的脖子里挤了挤,闭着眼睛享受了了一会儿,然后悠悠的说:“谢谢你,可那是你的钱,我不能花那么多钱。”

    陈子迩不理解,说:“这有什么关系,我的钱现在已经变成了咱俩的钱。”

    盛浅予不说话。

    良久,她讲出自己的担心,“现在你喜欢我,什么都愿意给我,可是我什么也不能给你,这让我害怕,让我恐惧,万一哪天你不喜欢我了,那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而我受不了再变成那样,我好不容易靠自己给生活加入一点希望,所以我不能依赖着你。”

    陈子迩理解这个想法,他能做的只是向她承诺:“你永远也不会失去我。”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证明。

    盛浅予从他怀里爬起来,甜甜的说:“我知道,我也相信,我也会一直喜欢你。”

    可她又说:“但我比很多同龄人都更早的明白,要过上简单、安逸、自由的生活,前提就是要赚够足够令人安心的钱。”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坚硬的,我只有用努力和自我才能令它柔软。”

    “所以,不管你有多成功,你有多优秀,那也不能代表我可以不优秀,我可以不努力。”

    陈子迩早就知道,这个童年悲剧的姑娘,这个有点不够自信的姑娘,其实藏着一颗比任何人都坚定的决心。

    过去的那些困难的确是打的她遍体鳞伤,但没有真正击败她,而是让她的心中的某些地方变得更硬了。

    陈子迩自然也希望她的生活更加精彩,所以高兴的说:“我会陪你一起见证。”

    “谢谢。”盛浅予满足的说。

    她又回忆起小时候,说:“你知道吗,我爸爸脾气特别不好,小时候他一发脾气我就会被无缘无故的扇一耳光,连个解释都没有。”

    说这句话时,她竟然还露出笑容。

    陈子迩心中难受,他很心疼。

    盛浅予接着说:“但后来慢慢长大我才发现我爸爸是对的。”

    “为什么?”陈子迩完全不理解。

    “因为这个世界也是这样的,它总是会无缘无故的扇你一耳光,然后根本没有耐心跟你解释哪怕一个字。”

 第六十五章 右道加宽增道法

    22号的上午,陈子迩七点钟就起床,因为八点要考试,出门的时候正好看到一身运动装的史央清,她头上箍着白色的皮带,脸颊上沾着点滴汗珠,竟难得的从她身上散发出青春的气息。

    陈子迩心生佩服,说:“大冬天,早上还跑步啊?”

    “习惯了,不跑一下耗点体力会打断我的作息节奏。”史央清微微喘着气说。

    “好习惯,值得学习。”陈子迩举起大拇指,这真的不容易,冬天那么冷,还能坚持每天那么早的离开被窝。

    他自己也有跑步,只是到了冬天就不行了。

    史央清进门之前,问陈子迩:“你会打网球嘛?”

    他摇头,这还真没打过。

    “那你有兴趣吗?我看楼下有个网球场,一直空着。”

    “你会打?”

    “不会,最近看了几场网球比赛,觉得有点意思。”

    这没什么问题,运动有益健康,好事。陈子迩点头说:“好,那咱有空学学。”

    上午考试王教授亲自监考,任何的舞弊行为都不许有,陈子迩也没想过这个路子,昨天他可花了时间好好的看了看。

    考场上,蔡一峰问陈子迩,说:“你最近和那个盛浅予怎么回事?是不是有情况?”

    陈子迩说:“谭婉兮让你问的吧。”

    蔡一峰嘴硬,“跟她有什么关系。”

    陈子迩说:“专心考试吧,小心别挂科。”

    他不想让周梓君过早的知道,这都要过年了,最好不要有闹心的事儿。

    考试开始前王教授嘱咐陈子迩完事了去办公室一趟。

    两个小时的时间过的很快,因为陈子迩大多都还会做,写着写着时间也就过去了。

    结束之后,陈子迩把笔和书让蔡一峰带回去,自己跟着王教授去了办公室。

    到了之后王教授说:“你的论文我修改的差不多了,也应该给你看看。”

    陈子迩说:“王教授你亲自修改的那肯定没问题,你让我看我也不一定看得懂啊。”

    老教授无奈的指了指他说:“你呢,想法很多,也很聪明,怎么就对学术不感兴趣呢?”

    陈子迩装得乖乖的,说:“我看着高数就头疼,天生的,没办法。”

    “其次…我觉得城市拥堵问题可能根本就没有解决之道,学的再好最后也只能缓解罢了,治标不治本,没有什么希望。”

    王教授教训道:“搞学术怎么能畏难?你是有想法的,我知道。但怎么能悲观的就认为没有解决之道?在莱特兄弟之前,人类还无法想象征服天空呢,这么难的事情都做到了,城市拥堵怎么就解决不了了?”

    陈子迩冷静的说:“城市的空间永远是拥挤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解决拥堵,最后的出路肯定是在大容量的公共交通上,可…考虑到我们的国民性格……有车开,谁愿意转向公交?”

    王教授一顿。

    拥堵问题从大的概念来说,就是总供、需的问题,任何一座世界级的大城市交通需求绝对是大于供应的,因为人多地少,所以你只能在供需中间去找细缝。

    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可以尽量降低每个人对交通资源的平均占有。陈子迩的想法很有道理。可老百姓开车还是坐公交,你管的了?

    陈子迩说的很对,有汽车开,谁坐公交?

    而且再从城市交通的角度来说,后世的绝大多数城市公交系统也做的太差了,等一个公交不知道要多久,路上又费时间,搞不好还挤要死,大多数时候你要到的地点和站台还有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两下一对比,谁都会选择自己开车,从这个角度说,跟素质其实关系不大,公交除了价格,几乎毫无优势。

    这是个世界性难题,陈子迩想的所有办法、理念都是缓解,尽量提高一点服务水平,要想根治,太难了。

    王教授也没再说什么,有的时候他自己想想,也觉得长路漫漫。但路再难总要有人去走的。

    他还是说起陈子迩的论文,“你的这个想法,我后来仔细的推演了一下逻辑,确实觉得我们一味的追求大马路宽马路的思想有问题,尤其你那个口号提的好,不要为车修路,要为人修路,要以人为本,不能以车为本,我和几个同行都讨论过,他们对你的想法大加赞赏!”

    陈子迩谦虚道:“教授你谬赞了,我的一点小想法能给您这些学术界的前辈提供灵感,我感到很荣幸。”

    王教授把论文拿给陈子迩,“你拿回去好好看看,觉得可以的话,咱们就投稿,投国内最牛的期刊,我觉得建刊的可能性很大,你这个大二学生肯定要创纪录了。”

    陈子迩问:“创纪录,什么记录?”

    “咱们中大的交通专业,还没有大二的学生就发a类顶级期刊的先例,别说大二了,就是本科生都没有,这个荣誉可不小。”王教授忘记刚刚的争论,笑着解释道。

    陈子迩倒没想过这个事,什么a类期刊的,到底多牛逼,多难投稿他也不太清楚。

    不过他看到了,老教授还是把他的名字写成第一作者,这让他惶恐。

    陈子迩说:“教授,这论文的理论核心部分都是你完成的,我当第一作者不合适呀。”

    老教授说:“嗳,你不要说这个。现在我的很多研究生也是跟你一个想法,认为论文的核心是理论、是那些数学模型。我不这么理解,数学模型掌握的人多了去了,但好的想法,可不容易有,这个论文的思想是你提出来的,这第一作者当然是你,我做的那点工作,办公室里哪个老师都能做,你不必过分谦虚,我不要那个名头。”

    王教授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陈子迩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只是真诚的说了句‘谢谢’。

    老教授心情不错,说:“论文你拿回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硬伤,比如错别字什么的,我最近有个项目比较忙,说不准就会有疏漏,要仔细点。”

    陈子迩受教,说我一定好好看,然后告别离开。

    他刚转身,王教授摊开桌上的设计图纸,鬼使神差的问了句,“对道路交叉口的渠化处理,你有什么想法吗?”

    他最近在思考这个问题,或许是觉得陈子迩比较有想法才问的。

    所谓的交叉口的渠化就是在四岔路口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减少车辆和行人在过马路时的冲突点,这样可以增加车和人的通行效率,使得整个交叉口更加的流畅,安全。

    这些手段包括我们经常在交叉口看到的交通小岛、钢制栅栏以及一些标志等,增设这些东西使车和人进入设计者想让他们进入的车道,尽量做到每个人‘各行其道’。

    其实在城里道路中,最制约整个道路网络服务水平的就是交叉口,这即使不是这专业的人平时也能感觉到,尤其是大城市,走两步就有一个交叉口,然后一个红绿灯。

    等红灯时间比开车时间还长。

    所以专业的学者就在反复想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车辆通过交叉口。

    可以说交叉口就是城市道路这个木桶的短板,这里好一点,那么城市道路所能服务的车辆也就更多一点。

    陈子迩这些上课是听过一点,可是更高级的他也不懂,交通小岛他知道。

    只是关于渠化……

    他看了看老教授办公桌上图纸的交叉口那里,再想到在前世的时候看到的交叉口,好像哪里不对劲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