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人生三十年-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宏点头,如果面积一下缩小近百分之五十的话,装修费的确可以省下不少。
饭局结束以后,孙宏就着手办开设第二家分店的事。
陈子迩和薛博华回了学校,走在路上,薛博华说:“你确实很懂怎么做生意,你的那些想法与坚持,我就说不出来。”
陈子迩说:“布丁要做成卓越的连锁便利店,最重要的不是我有多大的远见,孙宏有多大的执行力,更不是两个收银员有多么亲切的服务。”
薛博华问:“那什么才能让布丁变得卓越?”
“所谓卓越,并非指行为,而是指习惯。你不是学哲学的嘛,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可他说的是人。”
“一样的,布丁日复一日的做着的事情,最终决定了它的未来,跟我发表多少意见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习惯优秀,坚持优秀,直至卓越。”
~~~~~~~~~~~
便利店的事情陈子迩几乎都交给了孙宏,他自己又躲进了学校里面,四月的时间悄然而过。
这期间,财经类的报纸上渐渐出现了索罗斯和泰铢这样的字眼,这让陈子迩想起,今年比去年精彩多了。
5月16号的时候,谭婉兮过生日,蔡一峰绝不放过这样的机会,309和223终于又聚在了一起。
谭婉兮和周梓君她们都听说了之前陈子迩打架的事,周梓君吓的一身冷汗,好在陈子迩没出什么事。
与这件事一起被她们知道的是,刘成的选择。
姑娘们都选择了沉默,毕竟刘成是戴天天的男朋友,他只是多为自己考虑了那么点。
戴天天是个在恋爱里已经失去了智商的姑娘,她坚决为刘成辩护,认为他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们的感情。
周梓君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对于刘成,她多了一些鄙视。
生日当晚,他俩都来了,蔡一峰有些不高兴,他没有理刘成,陈子迩也没怎么理。
蔡一峰是气他,瞧不起他,陈子迩是看不上他,这种关键时候不能留着后背给他人,没有深交的必要。
刘成也算是有脸皮的,待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领着戴天天走了。
周梓君看着都担心,说:“你这个室友担当不足,我是生怕天天受了他的骗。”
陈子迩说:“各人有各自的命,即使你现在劝她,她会听你的嘛?”
周梓君黯然。
陈子迩又说:“今晚是婉兮生日,不要杞人忧天。”
周梓君点头,那两人走了之后,气氛更加热烈。
蔡一峰喝醉了,他的酒量不小,今晚还是他第一次醉,陈子迩知道他是想醉。
他跟陈子迩讲:“我失去了一个兄弟,我以前真的把他当兄弟的。”
陈子迩说:“我跟你一样,我也是。”
从酒桌上下来,回去的时候,蔡一峰还一直在说,陈子迩第一次见他话这么多。
这次他说起谭婉兮,陈子迩知道他还在追求,可是谭婉兮还抻着他呢,一直都没松口。
这件事应该让他更加辛苦。
蔡一峰搂着宋晓波,说:“老大,你不懂啊!追女孩子太累了。”
宋晓波也喝了酒,说:“你就天天笑话我不敢去追女孩子!”
蔡一峰大笑:“哈哈哈,你…你都不敢看一眼,还追!也对,我不跟你说,你不懂我跟你说啥呢,我跟三哥说。”
他过来抱住陈子迩的脖子,喊:“三哥,他妈的,女人都说女生不能主动,为啥?说女生追男生太累?我就想问问她们,难道男生追女生就他妈的不累吗?啊?扯淡!这个跟男生女生有个屁…屁的关系!嗯?有个屁的关系!要我说,求而不得,都是累!”
求而不得都是累。
那周梓君呢?
第三十二章 未来
因为刘成,309的氛围变得怪怪的,本来就不喜欢窝在宿舍的陈子迩,更少待在宿舍了。要不是马上就要放假怕麻烦,陈子迩就要去外面租房子了。
五月接近尾声,学期接近末尾,考试的压力渐渐变大了。
那个斯坦福的交换生罗伯特来找陈子迩,他说:“我在中大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希望你能来斯坦福,我们在斯坦福再次相见。”
陈子迩答应了他的邀请,说一定会去。其实最近他有想过交换生的事,大二的时候换个环境待待也不错,斯坦福很好,硅谷就在那里,可以提前去逮着几个未来的亿万富翁。
可人家好像不开设交通专业。其他的学校陈子迩也不想去,因此便不了了之。
而直到罗伯特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陈子迩才意识到,他的大一要结束了。
重生的第二年比第一年快多了,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动,一晃眼就快大二了。
这一年他赚了许多钱,认识了许多人,甚至陈子迩三个字在周围人的眼中都变得特别了起来。
重塑人生,他开了个好头。
~~~
备战期末时,盛浅予兑现了她的承诺,陈子迩的高数战备,比上学期期末要好很多。
尽管这次考试连着上学期的内容一起考,尽管陈子迩早就还给老师了,好在盛浅予还记得住,她帮了大忙了,陈子迩节省了很多时间,也避免了很多煎熬。
闲着没事,陈子迩开始关注东南亚的金融风暴,他记住的细节不多,但有一点很清晰。因为时间节点很有意思:
七月一日,香江回归。
七月二日,泰国正式取消固定汇率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陈子迩前世的时候就在想,上天的这个‘庆祝礼物’是不是有点过分了?这是对中央政府的考验嘛?
七月二日当天,泰铢大跌百分之二十,兑美元汇率由1:24跌至1:32。6,此后一蹶不振,一路狂泻,最夸张的时候兑美元汇率跌至1:55,整个泰国国家财富损失了百分之二十,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被洗劫一空!
陈子迩会错过这个机会吗?
当然不会,财富不会多也不会少,泰国少了那就是让国际炒家捞走了,谁捞不是捞?我也捞一捞。
所以陈子迩早就开始办去香江的通行证了。到这个亚洲金融中心去一趟,一方面是见证她的回归,更重要的是捞钱来了,而且捞的是笔大钱。
但他的资金都在国内银行的账上,你要把这些人民币花出去没人拦你,但你要把它们变成美元花出去,事儿就来了。
其实这些年国家对外汇一直都在控制,直到20年后,陈子迩有次去银行兑美元,兑着玩的,10美元而已,结果银行的人非要问清楚,你兑换美元拿来干什么用的?到底为什么要兑换。
当然最后陈子迩还是换到了,但这是20年前,肯定不会这么容易。
而且陈子迩这次兑换的,不是十美元,是一百万。
97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在1:8。2左右,陈子迩之前在股市里的钱差不多就值一百万美元多一点。
这事,还是得找薛博华想法子。
老薛听到陈子迩要兑换美元的时候也没太在意,他就问:“你要美元干什么?”
“马上放假了,我要出国玩玩。结果银行的人不给我换。”
“喔,你要多少?”
“一百万。”
薛博华正喝着水,一口给喷了出来,惊讶的问:“多少?”
陈子迩说:“一百万啊。”
“美元?”
“美元。”
他知道这个数字薛博华会惊讶,可是你要人帮忙,肯定得告诉人家你要多少美元呐。
薛博华觉得陈子迩在扯淡,陈子迩的背景他了解过的,上哪儿搞那么多钱来的?
“你开玩笑呢吧?”
陈子迩很正经,“我一点都不开玩笑,今天已经6月14了,我急需要在20天之内,兑换100万美元的资金。”
“不是,那你哪来的那么一大笔钱?”
陈子迩还是实话实说,“你这个天天想着做生意的人,难道都不关注国内股市的嘛?去年的大牛市,你知道不?”
薛博华点头,这事他知道,中央都说了好多次,有印象的。
“你是说从股市里赚的?那你的本金哪来的?”
陈子迩不想细细解释,说:“100万美元,行还是不行?”
薛博华点头,说:“行是行,可你要那么多美元干什么用?”
陈子迩还是坦诚,“我觉得泰铢的汇率很不稳定,近期有可能暴跌,我想做空它。”
薛博华听的一头雾水,“做什么?”
“做空啊,就是预测泰铢会贬值,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获得利润。”
薛博华看着陈子迩,露出不敢相信的神情,随后又笑着说:“你知不知道你自己要做什么?”
陈子迩吐血,“我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但是你可能不清楚我要做什么。”
随后他又说,“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有空的时候,我们去办一下。”
薛博华想叫住他仔细询问,可陈子迩走的坚决,没有拦住。思来想去,薛博华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他陈子迩一个学交通的,做生意的理论说的头头是道也就罢了,如今还要搞到泰国头上去。
晚上,薛博华抽了时间回到家。
这是关于一百万美元的事,他也把陈子迩当做自己的朋友,不搞清楚实在心中难安。
他找到了自己的父亲,那个在中海呼风唤雨的常务副市长薛立。
薛立从政已经二十多年,一直分管着中海的城市规划和经济建设工作,有很硬的经济学术的底子,这也是薛博华找他的原因。
薛立立身很正,家教也严,可能这也是薛博华没有不学无术的原因,中大的哲学系确实是他凭着实力考上去的。
他在与陈子迩、孙宏的交往中,也没有高人一等的姿态,确实与良好的家教以及父亲以身作则有关。
“今晚怎么有空回来?你上次不讲最近要考试吗?”薛立跟他儿子一样,戴着个无框的小眼镜,皮肤黝黑,眼角皱纹不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一些,有一种官威,但说话却很和蔼。
薛博华很尊敬他的父亲,他进了书房坐在父亲对面,说:“有点事,想要向你请教。”
薛立赞赏儿子的求问态度,但嘴上还是说:“什么问题这么急着回来啊?”
薛博华说什么东西一向都是开门见山,跟陈子迩谈是这样,跟他自己的父亲也是这样。
他说:“我有一个同学,他判断泰铢的汇率不稳定,要做空泰铢。”
薛立眉头一皱,他是干实事的人,不太看得上靠着资本运作得来的财富。
薛博华继续说:“看起来他很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且打算切实去做,他准备投入一百万美元的资金。”
薛立眼皮猛的一眨,“你什么同学有这么多的资金?”
这个问题也是薛博华奇怪的,“之前因为一些事情,我查过他的背景,家里没什么钱,而据他自己所说,是去年的股市里赚的。”
薛立一想:金融天才?
不对,说不定瞎猫捧着死耗子,这次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想再来一次?
薛博华最后抛出自己的疑问,“你是干经济工作的,他说泰铢汇率不稳,我就想知道做空泰铢这种事情靠谱不靠谱?”
薛立也收起轻视的心,说:“你问我靠谱不靠谱,我哪里知道,但泰铢的汇率不稳定,确实是真的。泰国自己的经济也确实有些泡沫化,但是经济上的事情太难说了,任何一个小小的因素都能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
薛博华喃喃道:“那也就是说,他说的是对的了。”
薛立却不认同:“对是对的,但这不是什么新鲜的看法,早在1994年,一个叫保罗·克鲁格曼的经济学家就已经抨击了“东南亚的所谓经济奇迹”的说法。他认为东亚的经济增长是长期以来增加资本投入的结果。然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实际上微乎其微。他认为,只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可以带来长期的繁荣,而非资本投入。我基本认同他的看法,泰国的经济,要搞好不容易。”
薛博华是学哲学的,听不懂这么专业的词汇。
薛立解释说:“也就是说,泰国本身的经济是存在一点问题的,泰铢最近也不太稳定,但是你发表一个学术文章来讨论它和拿着真金白银去炒泰铢不是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如果仅仅写篇文章,我们可以大谈特谈未来一段时间泰铢有可能出问题,但是要去炒泰铢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泰铢未来哪一天出问题?出多大问题?在某一个具体的交易日内,是涨还是跌?这都需要做到心中大致有数,而这根本没有办法预测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不能炒。”
薛博华想起陈子迩说这些的表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