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塑人生三十年 >

第120章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120章

小说: 重塑人生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陈子迩说了什么?全部以股权支付?

    也就是说除了花在钱晓东那里的250万美元,只要中华网愿意,他们就能只以这么一点的现金支出就获得现在最火的门户网站的控股权?

    前段时间他们花了300万美元只获得了一家香江互联网咨询公司51%的股权。

    可捷信网不是什么劳什子咨询公司,这是一家是门户网站!很好的门户网站!现在从硅谷到香江谁闻不到门户的钞票味!

    “陈总……你是认真的嘛?!”宁雅很严肃、很认真的说。

    “认真的,不过你也先别激动,如果你们还是只愿意付出1。5的股权,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宁雅当即摇头,“当然不会。”

    陈子迩说:“看你的样子,你的领导应该没有为难你,非要你在我这里一分钱不花才行,也就是说,你们没有预案……”

    宁雅并未否认,反而是大方承认,“的确没有。”

    “不过我可以马上汇报,就现在!”

    “五分钟够吗?”

    宁雅立即下车。

    她就站在外面,陈子迩看着她对着手机讲了足足五分钟,五分钟一到他也开门下车。

    “谈的怎么样?”他以平淡语气问道。

    宁雅有些为难道:“这通电话是打通了,可这个事情得等叶总的决定,我们正在联系叶总。陈总,麻烦您再稍等一会儿,既然我们都有诚意也不差这几分钟。”

    叶总?陈子迩似乎知道了这个叶总是谁,他坐进车里决定再等等。

    又过了三四分钟,宁雅也进来了,手里的电话应该还没挂。

    “陈总,百分之四的股权。”

    400万美元给了1。5%,500万美元给了4%,算是给他陈子迩面子了。

    “电话给我。”陈子迩伸手。

    宁雅有些茫然。

    “给我。”他强调。

    宁雅递了过去。

    拿到电话,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中华网现在只是拥有网络咨询和网络广告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但现在门户是主流,捷信网之于中华网就是如虎添翼,网络咨询类的公司数不胜数,中华网没有脱颖而出的资质,而网络广告服务说到底也是建立在门户所带来的流量的基础之上的,我猜测贵公司现在在网络咨询和广告服务方面营收能力还不强,日均访问量也不高。我说的对么?”

    电话里的声音讲:“对,是这样的。”

    “可有了捷信之后这一切就会改变,中华网这个盘子就会活了,再加上贵公司在海外的力量,让我大概预测一下,到最后,中华网似乎可以成为跨越两岸三地,集门户业务、咨询业务和网络广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互联网公司。内地与捷信又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这里互联网刚刚起步,因为这里的还相对空白的市场大到无法想象。”

    电话那头说:“你现在说这些是想加价,可你都告诉我了,我记下来照着做就好了。”

    “外行人看互联网,看一点皮毛就觉得那是整个互联网。”

    外行人这词用的很狠,可那头的叶总并未生气。

    “你的确很懂,不仅仅是刚刚的真知灼见,还有早前慧眼投捷信的决断力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么中华网在你看来,除了刚刚的冰山一角,还能有什么可能性?”

    陈子迩笑着说:“如果我都告诉了你,你照着做不就好了,那我为什么还要告诉你?”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大笑,“陈总,我怎么才能拿到捷信百分之二十五的股权?”

    “四个点不够,再加四个点。”

    “最多加两个,我们的股东很多,你以个人股东身份独占8个点,为难我了。”

    陈子迩嘴角一勾,笑道:“那就多加两个,成交。”

    刚刚他是漫天要价,多少给人还价的空间吧?

    现在25变成6 ,数字一下子小了很多,但他可以套现3亿美元,赚翻了。2000年,网易上市,市值4。6亿美元,搜狐上市,市值4。9亿美元,而且时间点太尴尬,上市不久泡沫就开始破裂。更难受的是,老美有规定新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有半年的封禁期。

    可等不封禁了,娘的,那股票就是纸了好不好。

    所以陈子迩一开始就要求捷信再99年就要上市,上一世,网易搜狐多了一年发展时间,也就5亿美元的市值,捷信当然可以做的更好,可能好到哪里去?

    那百分之二十五不如这百分六值钱!

    所以陈子迩真的赚了,而且赚大了。

    他把手机扔给一脸惊讶的宁雅。

    “别去什么老地方了,回去准备合约吧,早点签完早点拿你的万元大奖。”

    宁雅现在还有些愣,刚刚还一脚刹车准备跟我拜拜,现在这就以最好的结果完事了?

    这谈判……是这么个玩法儿?

 第194章 坚决不恶心自己

    宁雅坐在座位上沉思了两分钟,她把一切理顺了,刚刚这个年轻人直接和她最大的老板敲定了方案。

    这件事……结束了?

    不对啊。

    她转头问道:“陈总,你刚刚跟我说看不到中华网的未来、发展方向,怎么忽然间又彻底的要以股换股了呢?”

    陈子迩说:“你要觉得这样不好,我也可以再跟你们叶总谈。”

    宁雅摆手,“不,我没有什么意思,就是……好奇。”

    她刚刚心里吓了一跳,这要是叶总亲自谈好的事情,想了好久现在终于到手的捷信网被她多了这么一句嘴给弄丢了,那估计她明天就会失业。

    陈子迩只是跟她开个小玩笑,逗逗她,见她这番表现没忍住咧嘴笑了笑,“这可是份大礼。”

    宁雅自然懂,“明天见,陈总,合作成功之后,我请你吃顿大餐。”

    陈子迩点头,“我明天在公司,你到我办公室来吧。”

    “好的。”

    这一夜徐炎大概还不知道,捷信已经不属于他了吧……

    陈子迩没有开车回家,他去找了蔡照溪。

    九月,中海的傍晚凉爽的特别舒适,蔡照溪穿着家居休闲服到了楼下。

    “不上去麻烦嫂子了,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坐坐嘛?”

    蔡照溪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人字拖……穿着这个见老板?算了,反正陈子迩在他的心里,朋友是多过老板的。

    他上了车,指着前面说:“右拐有个地方,我很喜欢,不知道陈总会不会喜欢。”

    没多远,蔡照溪说的是路边大排档。

    陈子迩又不是从小就家庭条件优渥,这些小馆子他也有亲切感。

    “可惜我要开车,不能陪你喝两杯。”他笑着说。

    蔡照溪讲:“那有什么关系,打个车回去就好了。”

    陈子迩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喝酒,开车不喝酒,这是铁律,另外,他也有点饿,想吃点菜。

    一盘花生米,一盘干丝加腐竹,还有一盘海带丝,两份葱油拌面,两人又以茶代酒,就在这舒适的街头傍晚,聊了起来。

    “你有兄弟姐妹嘛?”陈子迩问。

    “有的,我有两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的。”

    “我没有。”他的语气有些羡慕,“我是独生子,我特别想要个姐姐或者哥哥,有时候看别人打架我都觉得有趣。”

    蔡照溪觉得无法理解,“打架有什么有趣的?”

    “就是觉得有趣,我没有即使连续几天一直打架但依旧会和好如初的人。”

    “那可没什么趣味,我小时候挨了不少打。”

    陈子迩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简单聊了两句不相关的之后,他说起了正事,“捷信网的股份我打算卖掉了。”

    他开着玩笑道:“以后你这份工作的薪水可挣不到了。”

    蔡照溪并不在乎这个,事实上他在布丁的薪水也不低,而且最近的业绩突飞猛进,光是奖金就要拿到手软了。

    “卖给中华网了?”他有些意外的道。

    “嗯。”陈子迩点头,叹道:“过不了多久,就不会有捷信网了。”

    难道历史不可改变嘛?

    他以前没听说过这家公司,以后也不会有了。他也不会去为了证明什么‘历史到底会不会改变’这种论调而放弃这次机会,坚定的去支持捷信。

    与三亿美元相比,这点好奇心简直不值一提。

    此外……他本应该像获得谷歌的股份一样欢喜雀跃,可想到那个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瘦的跟个竹竿似的徐炎,他似乎又有点觉得事情不那么完美。

    蔡照溪看出了自己的老板兴致不高,“陈总,这是生意。”

    他讲的对,陈子迩也是这样讲的,一切的行为准则以遵守契约为准。

    再说他做都做了,现在这样子反而有些恶心的矫情,搞的他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于是他把茶当酒,跟蔡照溪碰了一杯后,就告诉自己把奇怪的想法赶紧扫进垃圾堆:光明利落的利润获取者比虚伪贪婪的黑心资本家要好的多了。

    “是我矫情了。”陈子迩不加掩饰,“我记得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过一个道德与法律的论点。他说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总是用道德的观点去解释所有问题。”

    蔡照溪说:“我之前也翻过,写的真的挺好的。我是搞财务的,对书中有一个和经济挂钩的细节印象很深:古代的皇帝要打一场战争,大臣们声泪俱下所陈述的也不过就是忠、奸的立场,吵了半天中心思想就是我是忠臣,你是奸臣,我是好人,你是坏人。”

    “却从没有人考虑过国库有多少钱,打完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就算有人说了,那些有关经济的数字也都是乱说的,有谁去真正验证过真假?”

    “我们太执着于把每一件事都在道德上分出个好坏,但有许多事本就和道德无关。”陈子迩深刻‘反省’了自己,“我刚刚就是进了这个坑,我们的文化里,讲忠孝,争是非,辩好坏,道德标准被排到了第一线,但今天的商业社会并不是好人与坏人演的电视剧,我不是说不好,但道德更应成为最后的防线而不是第一条红线。”

    蔡照溪笑着讲:“听起来像是两个要去干‘坏’事的人在互相帮助,拉低对方的道德底线。”

    “只要不违法,谁比法律还大,有能耐给我们下个标准评定,说我们做的就是坏事?”

    陈子迩心情舒畅,问道:“最近的工作有什么困难么?”

    蔡照溪笑着摆手,“我最害怕领导问我这句话,说有就有可能显得我能力不足,说没有呢,要么就是工作不上心,要么就是暗指公司现在有问题。”

    “你就说实话,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好吧。”蔡照溪倒不是真的如他所说的‘害怕’,“实话是没有,史总真的很有能力,我学到了不少。”

    “不过我得跟陈总你请个假。”

    “什么事?”陈子迩问。

    “我侄女结婚,我大姐家的。”

    陈子迩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你有那么大的侄女了?蔡思思才刚出生呢。”

    蔡照溪讲:“我大姐四十多了,你别看我闺女小,我是家里最小的,又是男的,所以从小得到偏爱很多,当然包括受教育,所以我结婚很晚。”

    陈子迩懂了,这也是普遍现象,蔡照溪小时候肯定是家里一块宝,以他的性格来看,又绝对是知恩图报了,这或许也是遇见自己的时候经济有困难的原因之一吧。

    他是两只手挣钱,十个手指缝挨个漏钱。

    分别之后,蔡照溪回到家。

    蔡太太施芬静迎上来问:“下班时间找你什么事啊?”

    “没什么事,就随便聊聊,另外我在捷信的工作没了。”

    他说的轻松,可‘没了’这词还是让妻子有不好的预感,她连忙问道:“怎么回事儿?为什么没了?”

    “陈总把捷信的股份卖了,我以后就专心做好在布丁的工作就好了。”

    “卖了?”施芬静从没想过这么一出,“卖多少钱?”

    蔡照溪讲:“我没问,不过捷信网的第二股东钱晓东卖了250万美元。”

    施芬静惊的合不拢嘴,“你这老板到底什么能耐?”

 第195章 一双眼睛(4000字)

    陈子迩不愿喝酒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还要去看看史央清的病情如何,她已经回家了,躺在床上,200多平的复式房就她一个人。

    史央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生病又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果然,开门的时候她正拿着手机和远在燕京的父母通电话。

    这次感冒不算严重,鼻音也轻,她努力表现的‘我没事’的样子,嘴里一直在说着‘看过医生了,看过医生了’。

    电话挂断之后。

    陈子迩问她,“感觉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