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生在唐人街 >

第173章

生在唐人街-第173章

小说: 生在唐人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bee和owo这两个使用人数超多的程序,推广新软件方便得多,还没形成苏木所构想的“互联网生态链”,但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时间过得很快,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圣诞节假期到来了,苏木带着家人们去了澳大利亚旅游,几乎每年冬天都不在硅谷度过,待了一周之后,又来到夏威夷。

    没有金钱方面的烦恼,需要考虑的无非只是怎么让自己舒服,西方国家圣诞节放假,华夏那边的产业还在稳步推进当中,1991年已经来临,当华夏那边的工厂放假,春节悄悄来临。

    1991年的春节在二月十五号这天,苏木带莉莉和儿子回了唐人街,爸妈他们也跟随着一起回来。

    唐人街许多店铺门口,早早就挂起了大红灯笼,孩子们昨天吃年夜饭拿到压岁钱,今天买来爆竹到处乱扔,身上穿着新衣服,行人们见谁第一句都是“新年快乐”。

    浓浓的年味,在这异国他乡同住在一起,平时生活压力很大,也就这几天可以稍微放松些。

    实际上,美国没有春节假期,学校也不放假,青壮年们有工作的,最多晚上赶回来吃顿年夜饭,工作地点离家远的那些人,连赶回来吃顿饭都不可能,半大年纪的学生们依旧上学,至少在苏木当时的记忆中,除了读书前快活过一阵子,高高兴兴过了些新年,后来就都是在上学期间过年,吃顿饭、聊聊天,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

    大年初一这天,街上到处都是鞭炮声,昨晚辞旧迎新留下的鞭炮碎屑还没扫干净,有穿着鲜艳红色衣服舞龙舞狮的人群,从不宽的大街上穿行而过,引来许多人驻足观望。

    在这天,有不少华人拖家带口,专程赶来唐人街看表演,两岸三地的都有,一些华人的祖先早在十九世纪,就移民来到美国,唐人街是唯一能够让他们觉得有年味的地方。

    几乎每位华人,小时候都吃年夜饭、拿红包,跟着父母去亲戚家拜访,久而久之这个节日扎根在他们心里,比如苏木,昨天突然想再感受一回春节,就乘坐直升机赶回来了。

    衣锦还乡,回到放有电台的老房子后包了数百个红包,里面装着五十美元,遇到老人和孩子就塞一个,直到发完了为止,都是些街坊邻居,特产也买了许多,家家户户一大袋宝岛香米,权当图个喜庆。

    苏木为唐人街干了些事,比如下水道全部翻新了一遍,马路也重新铺建过,以往垃圾桶隔很长时间才有人倾倒,如今几乎每天两次,周围几所华人学生众多的中学,也得到他的捐赠,包括他的母校卡斯特拉尔。

    白眼狼终究是少数,不少人都念着苏木的好,仔细说起来苏木也有些愧疚,当初想着多招些华人职工,帮忙解决就业问题,后来为了发展,把需要大量工人的趣购超级市场卖掉了,要不然解决几万、十几万个家庭的就业问题,远比修路、弄下水管道更让唐人街居民们受益,回头想想突然有些后悔了。

    商人逐利没有错,但良心上也要过得去才行,华人在海外更应该抱团,自己现在有了钱,可能一辈子都不用担心没钱花,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应该重新拾起来。

    带着礼物,去不远处的养老院拜访林老太婆,她得了老年痴呆症,完全忘记了苏木是谁,也忘记了自己是谁,见到他时候就坐在那儿目光呆滞,这种病在某种程度上,比绝症更加折磨人,尤其是对关心他们的亲人而言,得了老年痴呆症,病人自己没感觉,周围人却知道他们在一点一点忘记。

    跟养老院的院长聊天,院长是位华人,得知许多孤寡老人老无所养,养老院又没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苏木很爽快地答应捐赠一笔……

 第335章 拜年

    站在房间门口。

    苏木临行前再次停步,探望当初决定将自己帮忙追讨回来的救助金,当作遗产赠送给自己的林老太婆,观望会儿,见她坐在床边一动不动,深深叹了口气。

    前两年偶尔还有清醒的时候,最近却都是这副浑浑噩噩的痴呆神情,能不能撑过今年都要看运气,辛苦了一辈子,临老倒是享了几年福,也算是件挺幸运的事。

    听着外面的鞭炮声,苏木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的更多一些,刚才为这家疗养院捐赠了两百万美元,但是还远远不够,整个唐人街的孤寡老人何其多,光靠些救济金根本无力承担起养老院的费用,年纪大了活动不方便,没有人照顾,也没有钱去请护工,实在是悲哀。

    回去路上想了很久,刚到家就告诉老爸自己打算开一家养老院,专门照顾那些周边地区无人看护的老华人,只收取少量的钱,或者直接不收钱,就当是做慈善,也接纳些来自于其他富人或机构的捐赠,花不了多少钱,但却能让许多孤寡老人安享晚年,苏丁财当即点头,觉得这是件好事。

    没办法,许多老华人连英语都不会,也不知道自己能够享受到哪些政策上的照顾,光是苏木知道的,就有许多生活得很可怜的老人们。

    很小时候,苏木从书里看到过几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家不用苏木治理,天下也称得上安稳,自家衣食无忧不愁钱花,确实应该拿点钱出来做善事。

    光捐款可不行,这样做治标不治本。

    许多华人家庭穷困潦倒,并不是华人不勤奋,而是相对于白人、黑人等,华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哪怕有工作,裁员时候也会第一批被下岗,大多只能做些社会最底端的活。

    苏木想为这些依旧生活在贫民窟的同胞们,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哪怕自己不赚钱,只要公司不亏损,勉强能够维持好开支平衡就可以,更加后悔当时卖掉了趣购超级市场,不过就算当年留在手里,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会太多,毕竟那些超级市场分散在各地,不会有人愿意跑到几百、几千公里外去上班。

    父母他们忙着亲自动手,将老房子打扫干净,苏木则回到自己的书桌旁写写画画,老电台就放在他的桌子左边,上回太阳风暴爆发,意外从老电台里听说自己英年早逝的消息,吓得好几个月心神不宁,之后想想,觉得未来应该走向了别的发展轨迹,这才安心继续生活,社会影响力已经足够大,一个决定就可能影响到未来,从各方面来看,未来多半被改变了。

    苏木也有证据证明未来被改变,因为当时给莉莉打过电话,让她别从政之后,电台里正在播放的内容突然就变掉,这说明由于自己的决定,导致未来已经产生了变化。

    琢磨着如何解决当地华人们就业难的问题,想来想去就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适合,需要的工人数量多,而且不用具备太高的知识水平,然而一时间没想到适合的项目。

    如今那家被苏木控股的“枫叶书屋”,具备着网络购物行业的雏型,苏木知道网购行业发展前景相当广阔,现在才刚起步,这个网站的商品种类主要还是书、录像带、音乐磁带等等,通过邮寄后货到付款完成交易,等到将来可能会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卡车驾驶员、送货员之类,但如今并不需要太多人力。

    陷入了难题中,正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在附近打造一座工业园时候,有位让他意外的客人来到苏家拜年,只听见自家老头用惊喜语气喊道:“乔五,你怎么来了,老宅里什么都没有,待会儿去新家那边坐坐!”

    乔五爷,也就是当初介绍苏木去硅谷的那位,严格来说还算是苏木的恩人,假如1984年那会儿没去门洛帕克念书,能不能有现在这样的成就还很难说。

    放下手里的笔,苏木走出房门,热情打了声招呼:“五爷,新年好啊……”

    自从上次被爷爷带去他公司拜访完,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乔五爷面容苍老了许多,年纪超过五十岁,头发全都白了。没跟苏老头一样染头发,所以明明比苏老头小几岁,但看起来更加老。

    这位乔五爷对苏家挺不错,但在其他人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黑道人物,苏木听自己爷爷说起过,乔五年当年就是因为能打架、敢拼命,拉起一伙人为非作歹收保护费赚到些钱,后来又慢慢洗白做生息,赚到数千万美元身价。

    不是没被警察调查过,可他手里有钱又有人,每次人们以为他要出事,总有人站出来为他顶罪,估计是被乔五爷用钱给收买了,上了年纪后更加低调,最近这些年完全成了生意人。

    苏木排斥跟这种人交往,苏老头也不希望孙子跟乔五爷扯上关系,总归是个不得罪也不亲近的关系,穷的时候是这样,富裕了更是如此,这种涉黑身份,不是想洗就能洗干净的。

    乔五爷成了生意人没错,不去沾染那些犯罪生意,可跟在他手底下讨饭吃的混混依然有不少。

    不知道他为什么登门拜访,苏家一家人心里都泛起嘀咕,但没表示在脸上,热情得很。

    乔五爷脸上带笑,嘴里说着:“不忙,我看看你们就走,这房子我年轻时候还来过,那么些年过去变化不大。

    小苏啊,现在你可是发达了,我经常在华人商会那边提起你是我晚辈,跟着沾到光啦,哈哈!”

    “哪里的话,我该感谢您才对,念书待在硅谷那边,稀里糊涂挣到些钱,刚跟我爷爷说带些礼物去您那拜访,如今回洛杉矶的机会不多。”

    听苏木说完,心里敞亮的苏老头差点没忍住笑出来,什么去拜访,压根就没提过这事!想着做生意果然锻炼人,以前跟个闷葫芦一样,现在居然会说客气话了,笑得更加开心,招呼着说:“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我们去坐着聊,椅子刚擦完,晚上去酒楼弄顿饭……”

 第336章 为难

    拜年嘛,说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无非是聊聊都认识的朋友、聊聊以前、聊聊最近。

    苏木在一旁坐着,他压根不相信乔五爷会因为念旧,专程跑来自己家拜年,前面二十多年都没来过,苏家也没去他家拜过年,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心里总觉得是冲着自己来的,已经做好了拒绝对方向自己借钱的准备,在他看来能够被对方盯上的就只有钱。

    从小在唐人街长大,见多了有借无还的场面。

    友谊、血亲之类的东西,在钱面前都可有可无,借钱的时候好话一大堆,等还钱时候就没那么好说话了,而且关系好点的还不好意思让对方写借条,闹到最后好心被狗咬了一口,闹到法院也没辙,毕竟没办法证明对方确实借了自己的钱。

    就算有证据,对方一口咬定自己没钱还,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谁家钱是大风刮来的?只能说人心崩坏了,尤其是唐人街这个穷地方,久而久之,谁也不愿意相信谁,哪怕是亲兄弟也这样。

    苏木发财后,除了自己家人外,用钱帮过的人不算多。杜仲算一位,借给他五十万美元去投资微软股票,还有就是姑姑家,而李平安那边,算是两人合伙一起创业,当初李平安也是出了钱的。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苏木很早就懂了,以往哪家亲戚来借钱,说是借,但其实从没想过能够真正还回来,苏木可以给姑姑家买房子,帮表妹琪琪支付学费,但并不喜欢借钱,无论是借给别人,还是别人跟自己借,都不喜欢。

    有借有还固然好,可一借不还的也多,尤其是在唐人街,因为缺乏信用,导致“借钱”这个词,变成了跟“送点钱给我用用”意思差不多。主动还钱的人居然成了少数,借给对方钱的人,要钱时候反而得看借钱的人脸色行事,什么时候还、还多少,都得看欠钱者的想法。

    当年苏木奶奶重病,老爹苏丁财带着他去跟一位亲戚要债,就两千美元,借了七年多也没还钱的意思,一听老爹提到还钱,苏木到现在还记得对方脸色立马拉了下来,好像在从他身上割肉似的,从此对“借钱”深恶痛绝。

    谁家真有缺钱的时候,宁愿当做善事白给对方钱,也不愿借,要不然对方装作忘了这事不还钱,那岂不是钱拿不回来不说,还白白体验一回“人心险恶”。

    这个成语的意思苏木懂,不需要再亲身领悟,唐人街鱼龙混杂,干什么的人都有,连毒贩都有不少,最多的一次苏木遇到四五百人打群架,其中一方就是乔五爷的儿子找来,该见识的差不多都见识过了。

    老头跟乔五爷聊着,话题突然扯到了苏木身上,乔五爷问道:“听说你现在连布什总统都能扯上关系,洛杉矶的市长也认识?前几年市政厅突然关注起唐人街,据说就是因为你跟市长打了招呼,施密特市长。”

    不明白为什么问这个,苏木点点头默认了,告诉说:“联系比较少,现在生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