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穿越帝国-第6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天圣堂就是夏国两位九级职业者的隐居之所。夏国的两位九级职业者,一位是九级职业者,刀皇燕九天;另一位是九级职业者,箭神叶小风。
“大夏皇帝唐龙辉,拜见两位尊者!”在天圣堂内,对着空无一人的大堂,唐龙辉拱手,抱拳,行礼。
“有何事?”飘渺的声音,在大堂内的响起。
“尊敬的箭神,夏军在江州战败,损失数十万军队。此刻,大夏岌岌可危,唐龙辉恳请尊者出手一助。”唐龙辉低下了帝皇的头颅,恳求本国的顶级职业者出手。
“我们两人承诺,保护都城,所以我们不会离开都城。”叶小风说道。
“可是……”唐龙辉闻言,大失所望。
叶小风又道:“不过,既然你亲自来求助,我会给神箭门去一封给门主,让他派六七级的神箭手,狙杀兴华军高级将领。”
唐龙辉闻言,说道:“感谢叶至尊帮助。”
这时,又有一个声音响起来。
“我也会给神刀门一个口信,让他们派一些愿意建功立业的优秀门徒过来。”
“感谢燕至尊!”
唐龙辉恭敬说道。他也谢谢燕九天。燕九天的神刀门,他的门徒个个都是一流战将。神刀门愿意出手,无疑能够增强夏军的实力。
唐龙辉离开天圣堂,没有回皇宫,而是继续,前往几个小地方,邀请一些七八级的高级职业者,许诺财富地位,让他们去江州,偷袭兴华军的一切人员与物资,还是有许多职业者为了财富和地位,愿意前往江州建功立业。
因为唐龙辉的亲自出马,夏国职业者圈子内,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夏国的民间,同样,也在发生着变化。
云州失陷与江州失陷,对于大夏国平民百姓而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云州太远,对平民百姓而言,没太大的概念。江州失陷,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遥远的威胁,变成了咫尺之间。许多平民百姓,害怕江州的情况,就是他们的情况。
江州什么情况?兴华军入侵,夏军清壁坚野,百姓流离失所,难民遍地。许多人的家业,在旦夕之间,灰飞烟灭。至今,仍然有数十万江州难民在各州散布。如今,江州失陷,这些江州难民连回乡的机会都没有了,更惨了。这就是夏国平民百姓,对江州战争的印象。
现在,战火随时会蔓延至各州,各州的平民胆战心惊。
不仅如此,战争失利,还带来了最直接影响。那就是米价盐价的上升,江州的难民太多,再加上各州的粮草都运往江州战场,各地存粮也不多。日子越来越难过。这就是小民的悲哀之一。
小民的悲哀之二,各州为了修缮城防,开始征召民夫,修建城池。这种临时征召,对于某些缺乏劳动力的家庭而言,无疑是灾难的。他们几乎是要错过一季的种田,没有田地的收入,家庭会过得越来越难。
各种各样的困难,重重地压在平民百姓身上,已经让他们不堪受负。可是,官府还想要无尽地索取。
因为唐龙辉是通过武力登上皇位,杀戮太多,所以有些地方的民心,是不稳的。这次夏军战败,有些人认为这是唐龙辉失去了上天眷顾的征兆,再次酝酿着造反。
魏英才在阳城,实行了三天的军事管理,逐步接收了阳城官府留下的一些档案。他确定治安部队,彻底控制了阳城,便开始松绑。
首先,魏英才恢复的集市百货。魏英才以行政局的名义,下达命令:阳城的商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开门营业。不能正常开门营业的商铺,将难以获得营业执照。没有营业执照的商铺,不允许在集市内开业。
第八百七十章 阳城新政
虽然从明面上,正如他所颁布的命令那样,魏英才此举,是为了让阳城从战事的影响中,尽快恢复过来,早日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但其实,背后的用意颇深。
其一,魏英才之所以首先选择恢复集市百货的正常经营,甚至不惜以强势的手段,是为了率先挑选最能让阳城百姓直观感受到兴华帝国强大的层面入手,迅速树立兴华帝国的官威。
这是在战后,尤为需要的,因为此时此刻,尽管阳城的战争局势已经稳定,但城中人心涣散,民众不安,也是无可避免的事实。所以,魏英才要让兴华帝国以强势之态进驻民心,从而让阳城的民众认清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兴华帝国的威严不可撼动,阳城民众最好认清夏军已败的事实,并能自行杜绝试图反动的心思;
其二,战后接管阳城,政权和经济,是最为主要的两大命脉。
政权方面,魏英才已经彻底掌控,这方面已经不需要烦心,所以,必须强行让夏国民众接受兴华帝国制定的所有法律法规,从而尽快把握住阳城的经济。
魏英才通过强制令,迫使阳城的商铺,恢复营业,开铺做买卖,就是要通过国家法律手段,杜绝商铺有任何罢市的可能,从而加快兴华帝国掌控阳城经济的速度,也为了从经济环节首先恢复民生的正常秩序。
在魏英才实行的强势手段之下,阳城的商铺恢复营业,阳城的居民又感受到太平日子里,独有的自由购物的感受。
“只不过,行政局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商铺开业是开业了,但是他们故意提价,让阳城的居民很受伤。局长,我们要不要打击这些故意破坏市场秩序的商铺。”
阳城行政局下属的商务部门主管,向魏英才汇报了这个最新情况,并特别指出阳城商人的奸诈心思。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先不讲理!如果我们不讲理,那就中了他们的奸计。因为,一旦我们的手段不合理,就会给他们找到了机会,肆意造谣我们兴华帝国,不仅是强取豪夺的蛮横无理的国家,更是会因为政权利益,而不惜无故打压商人,到那时的话,我们政府反倒会在民众当中丢失声誉,不是个合算的做法。”魏英才说道。
魏英才说的在理,商务部主管想了想,随即问道:“局长,你有何妙计?”
魏英才笑了笑,说道:“这其实无须犯难。要知道,我们帝国最强大的是什么?是商业!这群商人,既然想要跟我们玩商业,我们就跟他们玩诚信。尽快从泰安调一批粮食,要求兴华商会运作,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去,先维持住阳城的商业秩序。另外,我们要在阳城内,实行兑换货币的行为。兴华商会,只认兴华钱币,不认夏国纸币,所以,任何想要在兴华商会购买商品的任何人,都要兑换兴华货币,只要做到以兴华货币为唯一的流通货币,那他们的挑衅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同时,治安部队要保证全城的商铺,都能够使用兴华货币,为了达到这一点,可以在必要时候采取适当的手段,比如,任何不愿意使用兴华货币的商铺,直接吊销其营业执照……”
魏英才在脑海中,早已有了一个可以抵御这等局面的策略,他是要把蓝水星的那一套商业战争,应用在阳城,所以,这一切并非是他无可预料的,也因此,他其实根本就不担心,那群阳城商人接下来会勾结在一切,做出什么抵抗兴华帝国政府的事,更加重要的是,整个阳城的权柄,就在魏英才的手上。
除此之外,商业规则又是由魏英才制定,在这种前提下,怎么可能会让一群商人占了上风?只不过反而是那群商人,没有足够的智慧,看清局势而已。
事实的确如此。
阳城刚刚解禁不久,城内的粮食商人,再次聚集在一起。在夏国仍然统治阳城的时候,城内的粮食商人,就是这样控制着城内的粮价。
“我们再控制粮价,抬高粮价,会不会惹怒兴华军?”有的粮食商人,其实倒不是立定主意非要闹事的主,只不过是,一来,他们会担心兴华帝国掌控了阳城的经济命脉之后会马上清算他们这些旧国的私营商人,而不得不反兴华帝国政府的规定;二来,他们也是受到实力更为强大一些的其他商人的怂恿而聚堆行事而已,所以,如果情况闹得太僵,他们也还是会担心凭他们的能力无法收拾残局。
“不用担心!你看兴华军进城,不仅不抢劫,还维护城内的秩序,就知道他们守规矩。守规矩的军队,你不用担心他们会乱抓乱杀。只要我们没有触犯兴华帝国的法律,我们就不会有事。”有的粮食商人想要抓法律漏洞,然后赚钱,这种商人是没有国家概念的。
“他们是侵略者,他们敢动手,绝对是失去民心,平民百姓绝对会暴乱……如今,我们有粮在手,只有他们求我们的。”
当然,还有一种商人,那就是彻底仇视兴华军,认为兴华军的入侵,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要进行报复。
这群粮食商人自认把持着阳城粮食,再加上阳城人口众多,眼下又因为战事而存在粮食不足的穷困局面,所以他们便自发地认为,他们这些粮食商家的存在,对阳城是不可或缺的,也正因如此,兴华帝国政府,是需要仰仗他们的能力。
如果换了别的国家,或许他们的思路,也不见得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这群商人却完全不明白,他们面对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官府。
除了恢复阳城的秩序,控制阳城的局势,魏英才还有许多的想法,也准备了施政纲领。他很想要努力经营阳城,为帝国打造一个重要的城市,也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魏英才用了很长的时间,写了一份施政计划,发给皇帝。
没过多久,皇帝批准的答复,便传回来。
魏英才看见皇帝的回复,心中倍感激动。这是一种被认同的感动。如今,经历不少的魏英才,把私心收起,一心想要用成绩,证明自己。
魏英才上任的第一个政策是户籍身份证,第二个政策是商业改革。商业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压制大商家,发展小商户。
“阳城的大商人,都是夏国旧式商人,他们是自私的。为了赚钱,可以肆意提高商品价格,不管他人死活。对于这种商人,我们要极力打击。主要打击的措施,包括以下三点:一、审查商铺的拥有者,要求大商铺提交地契审核,更换房地产证。没有房地产证的商铺,暂时不能获得营业执照。我们要在证件办理上面,为难他们,让他们低头,接受一般商品的官价指导。不允许大商铺没有底限地随意提高价格;二、要求大商铺提供存库数据,配合行政局的稳定市场的措施。如果大商铺不愿意提供库存信息,则不颁发营业执照。如果大商铺提供虚假库存信息,一旦查实,罚款!他们瞒多少,那就罚多少,并且吊销营业执照;三、严格控制大商铺开门营业的时间。”
“我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完全是阳城的大商人,他们还没有归心,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伤害到本国利益的事情。我的目的,就是要求他们按照我们计划去做事。愿意按照我们计划做事的商人,我们不会让他们遭受损失。这一点,你们在随后下达的通知里面,可以提一提。”
“还有发展小商户的措施。一个城市,商业是否发达,并不仅仅是大商人的发展,还包括小商户的发展。小商户越多,对帝国控制阳城,乃至控制江州,有重大的作用。其中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安排小商户,经常到一些城镇进行买卖,促进商业流通。”
“局长,你的措施不错。但是,阳城的大商人恐怕会有所反弹。”有人担心大商人会闹事,导致市场混乱。
“我们不怕他们闹事。”魏英才笑了笑,“他们也许忘记了……我会提醒他们,我们是侵略者。我们官府有一百种办法,可以让他们破产,乃至灭了这些大商人。他们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不介意动用一下官府的铁拳。”
魏英才口中的铁拳,自然就是强硬的手段推行政策。包括但不限于,打击大商人,构陷罪名等等手段。在魏英才的理解中,江州还不完全是一个兴华帝国的城市。什么时候阳城的居民认同了兴华帝国,他才会真正认同他们的兴华人。既然他们不是兴华人,有异心,魏英才就有必要使用一些手段,打击他们,把好处交给那些归心的民众。
阳城行政局,向全城的商铺,都发了一封公开信,表明魏英才要改革商业。另外,魏英才把有关于限制大商铺的通知,也单独发给了大商铺。发展小商户的通知,则是贴在全城最显眼的地方,供给所有居民观看。
这个时候,无论是好还是坏。魏英才都要强硬推行。
阳城商人的第一个反弹,是粮食商人。按照阳城行政局的要求,商人不能随意提高自己的价格,每次提价不能超过售价的百分之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