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穿越帝国-第6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军的降兵是没有人权的,魏英才也不会给他们人权。在这个苍穹大陆上,战败能够活命,就已经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所有的战俘,都应该感恩戴德。
庞大的战俘,给了兴华军巨大的压力。因而,当兴华军控制了阳城的城防,魏英才下令把城外的夏军数万俘虏,押解到泰安城,接着,关闭阳城城门。魏英才要花一些时间,整顿阳城。
阳城内,再无成规模的抵抗,易星辰命令坦克出城集结,把刚隆国的军人都带入空间通道。至于三辆步兵战车,则留在了阳城。易星辰没有进入阳城,他带着燕恩等一批皇宫侍卫与皇家近卫军通过空间通道,返回兴华城。剑关的部队,则留在阳城,听从里昂的命令,协助魏英才整理阳城。
因为是皇帝的旨意,魏英才尽心尽责,想要把阳城尽快地融入兴华帝国的城市体系。
阳城之外,还有许多的夏军残兵败将。
对于这些人,里昂和魏英才都没有轻视。他们二人,经过一番探讨,决定分工合作。
里昂派兵,扫荡夏军残兵败将,想办法驱逐他们。
夏军历经败仗,早没了反击的心思。许多士兵,本不是江州人,他们一门心思,就想着逃回家。当然,他们的将领也没多少胆气。、
魏英才花了两个多小时,从俘虏中,筛选出一万士兵,充当阳城的治安部队。魏英才挑选的标准,倒也不复杂。第一个要点,是年龄。他只要年轻人,一半江州人一半不是江州的人。年纪大的人,魏英才担心碰到老油条,这种人善于阴奉阳违,他很不喜欢。至于,为什么要控制一下不同地方出身的士兵比例,是担心治安部队会拉帮结派。
第二个要点,是反应速度。魏英才通过跑圈的方式,挑出了跑得最快的人,加入治安部队。为了保证俘虏跑步过程不弄虚作假,魏英才特意规定了跑在最后的五百人,将会一天都没有饭吃。因为兴华军的粮食有限,养不了那么多的人。
第三要点,有家累的士兵。尤其是在江州有家累的人,更容易受到魏英才的重视。这种人,可以担任治安部队的小队长之类的职位。
按照这三个要点选出来的治安部队士兵,魏英才不要求他们内心是否一定要忠于兴华帝国,他们只要能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就是好的治安部队士兵。
有了一万的治安部队,魏英才接着又把阳城划分成十个区域,每个区域一千名治安部队士兵。他们的任务,是维持本区的治安,维持秩序,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以及打击忠于夏国的残余顽固分子。
魏英才还可耻的下达了奖励令,治安部队打击夏国的残余分子,可以得到金钱的奖励。同时,保证本区没有任何麻烦,也会得到奖金。
魏英才给这些治安部队的士兵,发了特制的袖章。这种袖章有一根扣针,直接扣在袖子上,袖章上写着警察两个字。其实,它们就是兴华帝国警察的袖章。一时之间,魏英才拿不到特制的治安袖章,直接申请,从兴华城调了一批警察袖章。易星辰仍然在阳城之外,保留着空间通道,时不时地通过空间通道,运输一些物资,送给阳城城内的兴华军使用。袖章也是其中一种,用来区分敌我的标识。
扣上袖章的治安部队士兵,精神焕发,仿佛获得了新生一样。不少人,认为这是兴华国认同他们的表现。他们为了能够留在兴华军的职位,表现出了十二分的工作效力,竭尽全力维护阳城的秩序。
因为一万治安部队的加入,大大加强了兴华帝国在阳城的威势,兴华帝国的权力得以在阳城展开。之后,阳城行政局迅速成立。魏英才被易星辰任命为行政局局长,兼阳城城守。
魏英才担任阳城行政局局长的第一个命令,就是统计全城居民,建立个人档案。这是一个强硬的工作,任何阳城的居民都不得拒绝。阳城居民一旦拒绝,或者隐瞒,一切后果,都由他们自己承受。
魏英才正式在阳城建立起了地方政府。
另外,阳城议员议会,魏英才也在同步筹划中。这是兴华帝国收拢民心的利器,并且在西关城、泰安城都得到了实践。不仅如此,议员制度在泰安城实行的时间不短,魏英才相信阳城的人也清楚。
不过,阳城是百万大城市,与西关城,泰安城不同,不能以相同方式去建立议会。
第八百六十九章 施政阳城
阳城的机构设定、各行各业的稳定和修复、资源重整等等的战后事宜,非一日可定,所以,易星辰只是把这些问题交给魏英才他们去处理。
而他自己,则是将注意力转移,关注江州的整体格局。
阳城的战事结束之后,兴华帝国在夏国的局势,又更进一步了。因此,易星辰和帝国内阁,就需要重新细化江州的行政划分,以及商议江州的具体发展方针。
因此,易星辰随后就召集各位内阁大臣一并商议,并且将结果意见整理成文书,下发江州。
文书中,列出了几项具体规定。
首先,根据江州的特殊情况,以及还要全天候防御夏军的形势要求,特设立总指挥一职,以统领江州的兴华军全军,并且任命里昂将军出任江州兴华军总指挥,负责指挥兴华军作战,以及军队招募、训练、以及改制等工作;
其次,特设江州行政局,负责江州境内的民政,制度改革等工作,而主管行政局的行政总长一职,则由魏英才担任,同时,还任命魏英才兼任阳城城守一职;
最后,文书上还明示,帝国还将派遣一位监察长,以监察江州地方议会与地方法院的组建工作,同时还将监督与协助帝国政府,维持帝国的统治。
这个文书很快就传至阳城的兴华军中各位主要官员手中。
详读了文书的所有条文后,魏英才当即决定,自己不再沾手阳城的军权。一来,这是帝国帝皇和内阁的要求,作为下臣官员自然必须严格执行;二来,魏英才也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他既主持阳城的政权,又沾手军权的话,既有独揽大权的嫌疑,也有招致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的风险。
只不过,虽然魏英才不打算涉入军权,但为了方便自己施政,魏英才仍然控制着阳城守城部队与阳城警察部队的调度权,只不过是基本不干涉阳城军部的日常运作而已。
阳城的守城部队,其实就是原来的兴华军魏英才部,之后将为其配备的主要武器,是军队的制式枪械,以便守城部队执行日常的防守阳城任务;
而原来的治安部队,则转化成为阳城警察部队,主要佩戴手枪、长剑、弓弩等武器,日常的职能,则是维持阳城的内部秩序和治安等问题。
这两支部队,是魏英才在江州施政的保障,目前自然是归属他领导。
至于阳城的民众管理方面,魏英才在阳城建立了多个相应的行政分局,建立个人身份档案,发放临时身份证件,以便全面归结整理阳城民众的身份档案,并且因地适宜地推行兴华帝国的部分政策与制度。
江州阳城的行政方面是归入魏英才的管理,而里昂则是负责军权方面。
但里昂并没有把兴华军的指挥部移到阳城,他仍然选择泰安城作为江州兴华军的指挥中心。这是因为,一方面,兴华军在泰安城的经营已经基本稳定完善,有完备的补给仓库,储备大量的粮食;而另一方面,里昂与魏英才两人,既然分别作为一军一政两大首脑,那里昂将指挥中心移出阳城,并没有把军事核心部门放在同一个地方,也是为了避免发生军令与政令相冲突的尴尬局面。
阳城的夏军败兵当中,有不少人选择逃离阳城,甚至逃离江州,但也有部分夏军的将士,最后选择留下来,隐藏起来并蓄谋反攻,继续对抗兴华军。
只不过,兴华军攻破阳城,不管他们是否愿意面对,这已成为了既定事实,也已经奠定了兴华军在江州的领土上占据了绝对上风的地位,整个格局,其实已经没有逆转的可能,这些夏国的死战之士,并非真有多大的实力可以改变这个形势,甚至于,如果夏国没有相应对策的话,兴华国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统治江州。
夏军战败的消息,随着败兵的溃逃,不日就逐渐传播到夏国各地。而夏国朝堂,更是为之震惊!
夏国丢失云州,接着又丢失江州,对夏国人内心而言,是极大的震撼。
中州的夏国朝廷,也因为这个战败的消息,而长时间沉浸在一个极度阴郁的氛围当中。
这一天。
夏国,皇宫奉天大殿内,数百官员排着队伍,无人言一句,静悄悄地可怕。整个大殿的气氛非常压抑。金色的龙椅上,大夏皇帝唐龙辉脸色更是非常非常地难看。
“我堂堂大夏,百万大军,竟然连连打败仗……”唐龙辉出离地愤怒,他没想到夏军会大败,而且还丢失了江州。虽然兴华军还没有完全占据江州,但是夏国满朝上下,都明白这是时间的问题。
唐龙辉在大殿之上,发脾气,谩骂不止,无人敢言。这时候,没人敢触皇帝的霉头。
过了好一会儿,唐龙辉骂完了。
众多大臣官员,纷纷跪地,连喊几次皇帝息怒。
“你们要我怎么息怒……兵部尚书,你有什么主意可以应对兴华军?”唐龙辉点名问道。
“启禀皇上,微臣建议加强虎牢关、南岭关两大雄关的守备。”兵部尚书说道。
虎牢关、南岭关都是江州通向中州的关卡,在兴华帝国全面占据江州之后,这两个关卡要道,在夏国的战略版图上,顿时变得极为关键。
很显然,根据这两个关卡的地形条件可以判断,如果兴华军要绕过虎牢关、南岭关,自然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路长不说,因为地形崎岖而具备的天然防御条件,也会为兴华军制造出足够的进攻难度。
但更因为,在这两个关卡周围,并无他道可以辗转,因此,一般情况下,兴华军要进攻中州,最快速的办法,还是只有打通这两个关卡。
然而,这两个关卡虽然易守难攻,对兴华军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一旦真的被兴华军打通虎牢关与南岭关这两关的话,那接下来,后果将不可设想!那时候,中州的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县城,将会全部沦为兴华军的攻击范围,更重要的是,连都城都将有不保的可能。
“准了。你可有什么战胜兴华军的办法?”唐龙辉道。
“皇上,微臣不在前线,不知道前线的情况,不敢胡言乱语。唯有几点,微臣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任命督军,收拢败兵,重建江州夏军;二、督促与锻造大军所需武器装备;三、户部要保证粮草供应不断;四、下令各地县城,修缮城防;五、动员更多职业大师,猎杀兴华军官兵,破坏兴华国在江州的一切统治,绝不能让他们稳定。”兵部尚书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你有什么人选吗?”唐龙辉再问。
“请皇上恕罪,微臣没有合适的人选。”兵部尚书说道。
说实在,虽然正面对着皇帝的压力,但如果在这时候,让自己涉入推荐人选的漩涡当中,却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这本就是一件很容易得罪人的事情,兵部尚书,对此非常清楚,所以,就算心中真有适当的人选可以推荐给皇帝,他也还是宁愿被皇帝指责办事不力,都不敢多说一句。
唐龙辉没有办法,接着又看了一遍百官,再次询问一次,并且点了几个名字,有将门出身,也有勋贵出身的人物。
后来,这些人也提出了几个名字,但是他们提出的人选,都不如唐龙辉的意。只不过,军情如火,慢待不得。唐龙辉没有太好的选择之下,指定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去整顿江州夏军,想办法重建一支反击兴华国的军队。唐龙辉要求六部衙门,配合前线的战事。
至于白奇,唐龙辉没有过多的苛责,仅仅是给了一个厚葬,夺去白奇的爵位,免去白家的尊荣。因为夏国皇朝密谍的调查显示,白奇是战死的,他没有对不起皇帝。而且,白奇给后来者,留下了许多兴华军的作战秘密。
夏国朝会散朝之后,大夏皇帝唐龙辉在一群太监与侍卫的保护下,离开皇宫。他们走进了夏国都城最神秘的一个地方——天圣堂。
唐龙辉不是第一次走进天圣堂,但是每一次进入天圣堂,他都有一种难言的肃穆感觉。在这里,他仿佛不是帝王,而是一名普通的凡人,不得不向他们低头。
事实上,天圣堂就是夏国两位九级职业者的隐居之所。夏国的两位九级职业者,一位是九级职业者,刀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