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异世穿越帝国 >

第239章

异世穿越帝国-第239章

小说: 异世穿越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知道这艘银色游艇是易星辰所有,兴许,亚瑟还是需要亲自找到易星辰,他可不想,好不容易第一次和其他人一起抢购,能够抢下,却来到留尼亚国之后,还要卡在这里,不能动弹。

    “你们先下去。”亚瑟说道。

    两名中年下属离开。

    亚瑟再次给易星辰打电话。

    嘟。。。嘟…这次电话倒是很意外的打通了。

    亚瑟微笑说道:“易星辰,好久不见了!”

    “亚瑟!是啊!好久不见了,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

    “我给你打过几次电话。可惜都没有打通。”亚瑟说道。

    “哦,真不好意思。”

    “我看见留尼亚国港口码头有一艘游艇,听说是你的游艇?”

    “确实是我的游艇。”

    “我的游艇还要几天才能过来,你的游艇能不能借给我几天?”亚瑟笑道。

    “你到留尼亚国了吗?”易星辰问道。

    “我购买了几张兴华岛巅峰乐会的门票,所以……”亚瑟答道。

    “好,借给你。我会给看管游艇的人打招呼的。”易星辰说道。

    易星辰和亚瑟两人又随意聊了几句,才挂断电话。

    亚瑟要借游艇,易星辰没拒绝。那时,他们进行合作的时候,双方的关系还是不错。而且,易星辰也认为多结交一些人,对他没什么坏处。

    兴华商城销售兴华岛巅峰音乐会的门票,所产生的效应,越来越显著。兴华岛政府也开始感受到了。

    虽然兴华岛拒绝外人登岛,但是一些购买了电子门票的商城会员,提前一步赶到,想要入住兴华酒店。

    不过,如何安排游客,是兴华岛管理层应该去考虑的事情,易星辰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亲自去掌控。

    东离国望东大决战,终于爆发了。

    一支夏国大军,突袭了望东城周围的城寨,把望东城团团围住。

    望东城的东离军几次出击,都被夏军击败,东离王朝摇摇欲坠。

    西林城城守伊莱报告,大量的望东城难民,吩咐向西移动,到西林城或者南土城避难。而且,兴华国第二军团、第三军团,两位军团长尼奥与里昂,派遣联络员,向国王与内阁请求出兵干涉。

    鉴于局势的迅速变化,内阁认为第二军团刚刚占领北沙,需要在北沙城保持军事优势,维系兴华国的统治。所以,第二军团不可主攻,应是助攻的角色。当然,内阁也不同意第三军团主攻望东城,认为第三军团实力不够强。

    兴华国的各大军团,最适合出征望东的军团,无疑就是第一军团——皇家近卫军。这是兴华国的第一军团,只有国王才能调动。

    内阁请示易星辰,易星辰决定再次出征,

    皇家近卫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实力再次大增。原本皇家近卫军只有配备冲锋枪的一千名士兵,扩增了一个迫击炮营,下辖一百门迫击炮,三百名炮兵。

    皇家近卫军,配备无数弹药,已然具备灭一小国的实力。

    望东战役,是决定兴华国未来发展的决定性战役。

    兴华国必须把握机会,占领望东城,驱逐夏军。

    只要兴华国完成吞并东离国领土的战略目标,就能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

    因而,这个战役,兴华国必须胜利。

    兴华国也必须要崛起!

    东离国望东城的城楼,东离大将思密达尔,非常郁闷地看着城外的夏军。

    曾几何时,东离大军攻破夏国南部大城,势如破竹……可是,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夏军就打到了东离国都城之下。

    思密达尔知道东离国的败落,并不是夏军的杰作。

    但是,面对着曾经的手下败军,却又无可奈何,思密达尔大将军不由得风中凌乱,几次愤怒,想要打开城门,却又因为东离王的严守命令,几次茫然,不知道路在何方。

    成外的夏军,又再一次地摆出阵势,开始骂阵。

    哗哗哗……城下,各种吵杂的骂声响起,夏军士兵一口一句一个大骂扔进思密达尔的耳朵里,思密达尔更加憋气,又忍不住想起望东城的晶能大炮。奈何,兴华国的军队曾经攻破望东城,把他们的守城大炮彻底捣毁了。要不是望东城提前一步修复城墙,他们也许连夏军都挡不住。

    唉……思绪混乱,思密达尔的内心,再次感到失落,不能控制情绪。

    “副将,你看守城门!有事再叫我。”思密达尔不想再听夏军的骂声,他要离开,他要想办法,他要去王宫,希望国王支持他,更想要望东城内的贵族们,捐出更多的钱粮与人手,增加望东城的军力。

    思密达尔是一名有见识的大将,他知道夏军暂时无法攻破望东城。从来他担心就不是夏军,而是西边的兴华军。

    下了城墙,思密达尔带着四名亲兵,沿着城内的大道,一路行走。路过自己的府邸,他想了想,决定回家见一见妻儿。

    有些事情,思密达尔需要尽早安排。他可以为国尽忠,他的妻儿却不需要为国陪葬。他要安排妻儿,暂时去一名忠仆的家里躲一躲。那里地方不大,一般士兵都不喜欢。攻城的士兵,一向喜欢的是大户人家。

    做出了决定,思密达尔大将转道,准备穿越一条小巷,就近回家。

    街道上,行人不多。以往密集的行人场景,仿佛不曾出现过,只有地上凌乱的垃圾,在风中飞舞。

    小巷子里,更是半个人都没有,一只小猫在喵喵叫。

    思密达尔带着四名亲兵,进入小巷。

    经过小猫身旁,思密达尔踢了小猫一脚。

    小猫顿时炸毛,吓了一跳,竟然躲过一脚。

    思密达尔见状,有些恼怒,又补了一脚。

    嘭!小猫被踢飞,撞到墙上。

    砰,思密达尔听见远方一声脆响,眼睛刚刚一眨,直挺挺地迎面倒在地上。

    四名亲兵大吃一惊,围过去,见到思密达尔的额头,出现了一个小血洞……

    啊!啊!

    思密达尔大将被人暗杀了!亲兵们慌了,也怒了。大将身亡,他们这些亲兵毫发无损,大人们肯定要将他们就地正法,惩罚他们保护不力。

    敌人在哪里?亲兵胡乱去找,却没有找到。他们根本就连敌人的面都没有看见!

    是暗器?是晶能枪?还是兴华国的新式武器?

    嘀嘀嘀!

    吹哨示警,求助城卫军支援!

 第四百二十五章 望东

    远处的一栋阁楼的窗户,缓缓关上。此人动作极其轻巧,因此没有人察觉到这里有异动。

    “兴华国情报局望东情报站,九月八日,清除第十三号目标成功。”

    这是个阴暗的角落。在这个光线暗淡的地方,只有一个单独的身影。这个人,正拿着一根铅笔,在一张白纸上,记录了这么一段话。

    尔后,他把白纸塞进怀里后,不再多言一句,随即就迅速离开,融入这浓浓的夜色里。

    东离国望东城朝堂上。

    此时此刻的东离王,早已无法安坐在王座上,已经站起身来,在王座附近来回踱步了好几回。前线连番传来的战报,已经接二连三地,让他的思绪陷入混乱。他心里既愤怒又恐惧,若不是身为国王的责任还在,他恐怕已经表现得六神无主了。

    想了好一会,东离王阴沉着脸,终于转向下面一众文武大臣,说道:“望东城外,夏军云集,众位文臣武将,我们该如何是好?有何应对良策?应当派何人领兵出战?”

    然而,东离王刚才沉默了这么久,一言不发的阴冷,早就让一众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事关重大,局势严峻,因此,即便国王发话,但这沉默的朝堂上,上百位大臣居然不约而同地,全都默然不语,谁都不敢首先声张,怕的是言辞稍有不妥,则当场被国王迁怒,责以重罚。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在东离王亟需得到一个中肯的意见的时候,朝堂下的官员居然各个沉默不言,这般情景,更是犹如火上浇油,让东离王几近爆发。他果然怒火朝天,当场骂道:“混账!”

    闻声,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顿时惊慌失措,慌乱下跪。

    半响,一名身材瘦弱,年近花甲的大臣,才走出来说道:“吾皇息怒。臣以为,敌军奸细,潜入城内,在城中生乱,与城外敌军里应外合,应当是我军首要解决的关键所在。只有将他们一一揪出来解决掉,断绝我军的后顾之忧,才可让我军游刃有余,出城一战。”

    “文大臣,此事不用你说,我们都知道了。可是,奸细来去无影,我们找不到他们!”一名穿着锦袍,尖嘴猴腮的中年大臣,闻言却脸藏不屑之意,出言应道。言语间,虽没直接反驳,但饱含嘲讽的意味,分明表示对方的结论没有实际作用。

    这位被唤作“文大臣”的花甲老人,只斜眼睨了对方一下,不但没有发怒,也没有出言反驳。

    “可惜,我国大将,连死五人,国中大将所剩无几。”又一名大臣接着感概道。

    兴许有人率先开了口,而国王也没有怪罪的迹象,接下来,堂上众位大臣,终于仿佛开了话匣,朝堂上显得甚是吵吵嚷嚷。然而,即便发言者众多,但这些发言里,真说哪一句是特别有用的,也不见得。

    “够了!闭嘴!”终于,在这种喧闹但极其空乏的言谈之下,东离王终于彻底发怒了,说道:“敌军围城,城内奸细不止!我想要的是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无休止的讨论!”

    “臣等有罪!”众位大臣再次下跪请罪。这一次,真的没有人还敢胡乱言语了,除非想把小命搭在这朝堂之上。

    心中怒火一经宣泄,似乎就犹如洪水泛滥无法抑制,东离王紧接着大怒道:“传令下去,在全城范围内展开大搜查,只要是身份有异之人,全都抓捕归案,严加审查。无论如何,都要给我把那些老鼠全部挖出来!”

    “大王,不可!”然而,在这无人胆敢接话的情况下,仍是有人不惜以身试法,出言劝阻东离王。而这出言阻止的人,竟然仍是那位年近花甲的文大臣。

    只不过,这一次,其他文武官也只管低头听取文大臣的进言,没有人反驳了。

    文大臣的进言,让东离王脸上怒色平添了几分。见东离王怒色起,文大臣也不拖延,连忙继续说道:“全城大搜,动静过大,眼下民间早已谣传四起,若在此时再大举搜查,必定会扰乱民生,更容易引起民心不稳。此时,敌军围城在外,臣愚见,不宜大搜,应以精悍,私下暗自细细查探。另外,城中重臣与智将,都应加派士兵守护,或是在皇宫集结,由大王宫卫守护。大将则在军中,不可离开,应能确保安全。”

    文大臣一番冒死进言,且句句在理,细细想来,确实是眼前最为适宜的安排。东离王一番深思后,总算平息了怒火,点点头,说道:“文卿家所言极是,准了。”

    “陛下,若要打胜仗,东离军还需要一样犀利的武器。”一名武将抬起头,抱拳禀告道。

    “晶能大炮修复不易,再加上能量晶石短缺,恐怕不能……”一名管理炼金武器的大臣说道。

    武将极度不满,说道:“哪怕能有一座晶能炮,我们都能给城外骂阵的敌军一个教训,重振士气!要不然,士气皆无,士兵不战而败……”

    东离王闻言,也以为然,强令道:“三天内,必须修复一门晶能炮!否则,斩!”

    “臣,遵命!”大臣不得不点头接受东离王的命令。

    望东城外,夏军营地,中央帅帐内,夏军高层正在讨论战事。

    夏军统帅——白奇,站在一张画着各种山川路线的地图面前,只见地图中央有三个字,正是望东城的城池。

    “我大夏云州军三万儿郎,自‘天云关’出,战无不胜!只要再攻下望东,就可毕其功于一役,大夏南部稳如泰山!”一名穿着军师服的中年人,拿着羽扇,夸夸其谈道。

    “窦参军,此言大好!”白奇赞了一句穿着军师服的窦文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还是有些顾虑,年前打得我大夏南部溃不成军的东离军精锐,到底去哪里了?找不到他们,我心难安。”

    “据闻,东离国西部叛军,控制了西林城,东离国精锐不得不去平叛。”另一名将军说道。

    夏军攻入东离国,东离军抵抗不力,便去抓了一些舌头,了解到东离国出现了一股叛军,至今没有被剿灭。夏军只是不知道这股叛军的势力多大,东离国的军力受到多少影响,攻击的脚步不敢大阔步,采取稳打稳扎的进攻方式,随时准备抽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