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心理诊所-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这个事情以后,他居然一点不知收敛,还兔子专吃窝边草,又糟蹋了几个同一小区的女孩。估计这几个小女孩,在张姐女儿出事之前,就已经被他骗了。也就是说,他居然同时跟好几个小女孩有染,而且其中两个小女孩还未满14周岁!
可能是因为冯师傅怒砸超市这件事情闹得挺大,整个小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的缘由,很多家长也开始留意起自己家女儿,所以才井喷似地一下揭出这么多起案件!
这回,这个老畜生即将受到应有的惩罚,强奸幼女的罪名他是逃不过了!
送走了张先生以后,我不禁浮想联翩。人在做,天在看,你以为自己侥幸逃脱刑责,就没事了么,报应迟早会来的!所以,人千万别作恶!
第三十七章:王楠来访
盛夏时节,这些日子越发炎热起来。全本小说网,HTTPS://。m;树上的知了不断地发出“吱吱”的叫声,让人在这闷热的夏日里,平添不少烦心情绪。
最近这些日子,诊所又开始冷清起来,连续好几天没人登门。
不过,我现在的心情还不错。此时,我正面对着挂在墙上的锦旗,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张先生刚刚送来的时候,我还真没什么感觉,尤其是那两句词,看着很扎眼。当时,在小凤的坚持下,锦旗还是被挂到了墙上。
但这几天过去了,我反倒是越看越顺眼了,每天都盯着那面锦旗看个不停。
以前看别的单位挂个锦旗什么的,我都觉得很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得到了锦旗,反而有种莫名的激动,有一种自己的工作受到了肯定的喜悦之情。
“又在那看!”小凤见我在锦旗前发呆,脸上还一副傻兮兮的笑容,冲我吼着,“以前你是天天发呆,现在你是天天对着锦旗发呆,我看你早晚得成病人!”
我转头对小凤说:“咋地,不让看啊,这是我的成绩!”
“呸!你可拉倒吧,还成绩!我问你,诊所开业都两个月了,你赚了多少钱?”小凤一脸的鄙视,继续说道。
“你咋那么拜金呢!”我讽刺了她一句,又指着墙上的锦旗说:“这是精神满足!”
“你呀,还是先抓抓物质文明吧!诊所也不来人,你不想想办法?”小凤仍然不依不饶。
我没理会她的话,转过头来继续看着锦旗。哎呀,真是越看越顺眼呐!我是满心的惬意。
“你好啊!小凤!”
“哎呀,王姐,你怎么来了!”
正沉浸在欣赏锦旗中的我,忽然听见小凤在跟一个女人打招呼!王姐?哪个王姐?是王楠吗?顿时,我心里一阵莫名地小小激动。
我赶紧转身来到外屋,一看,还真是王楠!见她来了,我竟然莫名拘束起来,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愣在了当场。
倒是人家王楠先开了口:“高医生,你好啊!”
“啊……你好,王医生。”我这才结结巴巴地赶紧跟她打招呼。也真是纳闷了,跟别人我还真不至于这样,怎么见了她,我倒像是见了杨教授的样子了。
“王姐,快坐快坐!我去沏茶啊!”小凤连忙招呼着王楠,请她坐下,又去沏茶倒水,忙活起来。
“哎!你也坐啊!”小凤端了茶水上来,见我还傻愣在一旁,对我说道。
“啊!”我这才缓过神,在王楠对面坐了下来。
“王姐,你怎么想起过来了?”小凤一边倒茶,一边问王楠道。
“我来……看看你们。”王楠言辞闪烁地回答着。
小凤这丫头冰雪聪明,立刻就心领神会。眼珠一转,满脸诡笑地说:“学长,王姐!天儿挺热的,我去买个西瓜啊!”
“不用麻烦了,小凤!小凤!”虽然王楠连忙招呼着小凤,她还是转身就出去了。
哼,什么买西瓜,她分明又是给我俩创造单独相处的机会呢!这鬼丫头!
“上次……,好久没见了哈!”我见气氛有点尴尬,强撑笑容地说道。
“你还说呢,怎么也不给我打电话?”王楠用一种抱怨的口吻说道。
“这……,忙……最近有点忙!”我吭哧瘪肚地解释着。忙?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
“哦?诊所的效益这么好?”王楠听我这么说,朝四下看了看,发现了墙上的那面锦旗。她站起身,走到那里看了看。
“不错啊,开业不久,就收到锦旗啦?”王楠撅着嘴说,“我都干了这么久医生了,连封表扬信都没收到过!”
“哈哈,那个是病人家属太客气了……”我连忙谦虚着,“表扬信,要不我给你写一封?”
她正看着锦旗,听我这样说,忽然回头,睁大了眼睛说:“你写?你又不是我的病人!”
咳,我也不知道怎么了,跟她相处的时候,总是紧张。这话让我说的。此刻,我不禁有点窘迫起来。
“喂!高新你想什么呢?”王楠忽然叫我道。我印象中,这还是她第一次喊我的名字。以前都是叫我高医生。
“没……没什么,你为什么没给我打电话呢?”一时慌神,我居然又问了个蠢问题。
王楠走了回来,手扶着沙发靠背,好好地端详了我几眼,忽然哑然失笑,“你居然想让一个女生主动给你打电话?挺大男子主义的嘛!”
咳,这个开场开的,真是失败,此刻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你也不想想,我只给你留了电话,可我并没有你的号码啊!”王楠继续抱怨地说着,“人家还等你给我打电话呢……”
啊!我这才明白过来,可不是咋地,当时她只是在我的电话存上了她的号码,并没有拨给自己。这就是刻意在等我打电话的意思嘛!谁知道我这个榆木脑袋,居然没意识到。电话也没打过,某信也不加。这事办的!
“噗!”王楠突然憋不住,笑了起来,“好啦,人家又没怪你,瞅你那样儿!”
不用照镜子我都知道我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太丢脸了。
“我是问了陆大夫,才知道你诊所的地点,这个地方挺不好找的么!”说着,王楠又环视了一下诊所的环境。
“布置得倒很好,有点心理诊所的氛围。”她开口赞道。
“哪里,瞎弄的……”我又是一脸憨笑,手摸着后脑勺,谦虚地说着。
“瞎弄都弄这么好,你要是认真点,这诊所前景一定非常好!”王楠笑着说道。还真没看出来,她倒挺会顺情说好话。其实好什么呀,锦旗就是个假象,我平时用来消磨无聊,麻痹一下神经而已。
像小凤说的,就现在这效益惨淡的样子,我还真没看出来有什么好的前景。
“今天,我还有件别的事,想……想求你帮忙。”看了一圈环境,王楠又重新坐回沙发上,面对着我,郑重地说道。
我见她这么正式,连忙正了正身子,“你说,我会尽力!”
“听说你学会催眠疗法了?”王楠问我道。
我一想,肯定是小凤那个八卦的丫头,回去告诉了老七,多嘴的老七又跟王楠提起,这她才知道的。
“是,但算不上学会,还不太熟练。怎么?需要我为谁进行催眠治疗吗?”我连忙追问道。
“唉!”王楠叹了口气,开始讲述起来。
王楠说,需要治疗的人,是她的妈妈。
王妈妈退休以前,是个公务员,在局里不大不小的也是个领导干部。早些年刚刚退下来的时候,整天就是操心她的婚事,总是打电话催她快点找对象结婚,弄得王楠不胜其烦。
最近这一年,王妈妈不再像以前那么关心她的婚事了,王楠倒是清静了不少。但说实话,因为早年被逼婚的阴影,她不敢轻易给家里打电话了,所以,和妈妈联络得比较少。
也就是最近,她才发现,原来妈妈加入了一个销售组织!
那是一个类似于分销的组织,上网一查,也还是合法的。卖的东西主要是保健品和一些保健器械。这些倒也没什么,但王楠听妈妈的介绍,越听越像是传销骗局。
她不放心了,抽空回了一次家,结果发现偌大的家里,居然被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她随便翻看了一下,都是她妈妈加入的那个组织的所谓产品。
王楠自己就是个医生,虽然是精神科医生,但对医学也是懂的。她一向对这类东西不感冒,就劝妈妈别再弄这些东西了,还告诉她这些多半都是骗子。
但王妈妈却说什么也不听,激动之下还和王楠吵了起来。
第三十八章:求我帮忙
王楠一气之下,走了,但她还是不放心妈妈。全本小说网;HTTPS://。.COm;她只是个退休公务员,一身廉洁两袖清风,一辈子下来,没有多少积蓄。要是被人把钱都给骗光了,能承受得住这样的打击么。
她不死心,有一天偷偷地回到妈妈家,拿走了两盒保健品,找了个化验室的熟人,帮忙给做一下检测。
检测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一盒所谓的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其实里面只有淀粉和蛋白面,另一盒号称可以调节血压的产品,则被检测出含有大量的降压药!而且,两盒样品里,都被检测出大肠杆菌超标,也就是说,吃了这样的保健品,非但对身体没任何好处,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
王楠气势汹汹地拿着两份检测报告,回到妈妈家,她还想呢,铁证如山,看妈妈还有什么说的。
结果,却出人意料。王妈妈非但不相信这两份检测报告,还说王楠是故意捣乱,不支持她的“事业”,她还在那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蓝图,说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就是腰缠万贯的女企业家。
但这些话,在王楠的眼里,全是疯话。母女俩又是一言不合,不欢而散。
后来,王楠又仔细地了解了一下这家所谓的保健品公司。虽然这公司一切手续都很齐全,但他们的销售模式与传销无异。买了商品的成员需要向身边的人继续推荐产品,而且,很多成员,为了“升级”,自己掏腰包,大量囤积产品,假冒销售量。说白了,就是赔钱赚吆喝。
家里堆积如山的产品,哪那么容易就卖出去,全都得砸手里。最主要的是,这些保健品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通过检验的,问题非常多。若是长期服用,对身体一点好处都没有,万一吃坏了怎么办。
王楠不甘心,屡次想劝服妈妈,但都失败了。她就像被人家给洗脑了一样,陷入了一种痴狂的程度。
王楠虽然是个医生,但她是精神科医生,不是个心理医生。虽然这两个职业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本质上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她妈妈的这个情况,她也束手无策。况且,两个人是母女关系,可能是关系太过于亲近了,反而导致了妈妈不相信她说的话。
可能大家也或多或少地有这样的感觉。
举个例子:老公跟老婆说过很多次,说《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很经典,值得一看。但老婆呢,听了很多遍,还是不想看,可能一听这个名字就不感兴趣。但忽然有一天,老婆在单位,听到同事们说这部电影很好看,结果,回家就找到这部电影看了起来。
是不是很神奇?一个跟他最亲密的人,说了n多次,她都不去看,却因为同事提起这部电影好,就立刻急不可耐地看了起来。
这就是因为,太过于熟悉的两个人,互相之间已经有了固定的认知,当亲密的人提出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人们是根据已经对这个人产生的固有认知去理解他所说的事情。或者是因为太过于熟悉了,忽视了最亲近的人给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而不那么熟悉的人,彼此不是很了解,没有一个很透彻的固有认知,所以他们说出来的话,往往更容易被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听家长的话,但却愿意听老师的话的原因所在。
王楠和母亲之间,就有点这种意思。
听完了她的讲述,我思考了一下,对她说道:
“听你所说,阿姨她是不是有点……”
“没关系,你直说吧!”王楠见我吞吞吐吐的,连忙劝我道。
“阿姨是不是有点偏执型人格障碍?”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呵呵,你跟我的看法一致!”王楠苦笑了一下。
“阿姨她是不是最近这些年,还严重了些?”我又试探着问道。有些话,我还真不敢说得太直接,怕王楠接受不了。
“是啊,你的意思是更年期带的?”王楠到底是个医生,跟她说话不费劲,一点就透。
“唉!我妈她以前就是个干部,从来说一不二的,我小时候,我和我爸都得听她的,我看,她那时候就有点偏执障碍!”王楠叹了口气,又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