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误入仙门论道群 >

第32章

误入仙门论道群-第32章

小说: 误入仙门论道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机还没能理清楚思绪,佛子却已经低喃佛号,回应道:“此乃因果,出家人渡化苍生亦渡己,不守戒律亦可,守戒则可修得善果,固有此戒。”
  芬陀利话音刚落,乔奈魔尊便笑了。
  他缓缓站起身,迤迤然地走上前,一边走,一边敲打着节拍,轻吟浅唱地道:“佛子,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
  芬陀利沉默,他本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不知为何,他却突然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一样。
  乔奈没有等待佛子的回话,反而大笑着说出了答案:“你须得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佛子啊佛子,忍字头上一把刀,这不是释然而是压抑,不忍难修明净琉璃心,忍之逆天违背人之本性,到头来还不是要举起屠刀,渡人渡己?”
  天光下黑发红眼的男子满面笑意,口中的话语却宛如恶魔的低语:
  “期盼万家生佛的佛子啊,比起劝人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你为何不拿起屠刀渡恶人重入轮回?他年你身负业障落入浮屠地狱,世间却要多出多少纯白无垢的灵魂?正如生死不过轮回,你为何不释然放下?身坠阿鼻,心向佛国,岂非大善也?”
  “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第39章 负杀业
  魔尊的话宛如一道惊雷; 惊得正道人士纷纷瞠目结舌; 无言以对。
  随同佛子一同前来的僧人们再难维持住端庄自恃的姿态,纷纷拍案而起; 怒斥道:“邪魔外道!妄图误佛!”
  佛门群情激涌,魔尊乔奈却笑得更加开心了:“你们这些秃驴也真是很有趣,口口声声说着生死轮回,要看淡也要放下; 却又偏偏将生死看得那么重。他人要行侠仗义; 你们却说来世自有业报,那缘何不在世人作恶之时斩断因果连线?送恶人先一步受惩,减少恶人业报;也护好人一世安康呢?”
  元机在旁聆听,却觉得有些不对头,这位魔尊字字句句自有条理; 分明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想出来的; 与其说是一个布局陷阱,不如说是一个完整的道统。
  众所周知; 魔道很难有流传千年百世的道统;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魔修太过随心所欲; 另一方面; 则是他们不耐烦做这些福泽后人的好事。
  就算真的有足以传承下去的道统; 魔修也不耐烦去撰写道义并整理经文; 更不耐烦去矜矜业业地开坛讲道; 比起做这种对别人有好处而自己劳心伤神的事情; 他们更喜欢做一点损人利己的事情,比如说……把别人的道统抢过来,改成自己的。
  但是又不是什么道统都能随便改成魔修可用的,想要抢夺道统,最基本的难题就是要先踏过仪师元机老祖这座大山,之后还要说服道主。
  佛门虽有怒目金刚,但那道统也是“降服”而非“抹杀”,应该是不符合魔道的要求才对的。
  而杀破道的道统,虽然至今无主,但阴朔与佛门修金刚位佛修们就是半参杀破道的,这个道统自然也被划分到了正道的范畴之内。
  元机还在思索魔道如此举动的深意,魔尊乔奈却已经踏上了论道坛的台阶,姿态一如闲庭信步,语气轻慢。
  “都说人生在世要有担当,佛子身为万家莲华,却连这点背负业障的勇气都没有吗?还是说你所谓的普渡众生的发心也不过如此?”
  魔尊笑容轻蔑:“说是慈悲,其实也不过是为了修成己身之道而独善其身。若是如此,佛子所谓的‘一日行善,其心不纯;日日为善,瑕疵不存’也不过是冠冕堂皇之言,你们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为了求得善报,修成佛果。而佛子你不愿为芸芸苍生背负业障,反而一昧劝人压抑本性,说什么‘不守戒律无妨,守戒律则可修成善果’,说得好听,但是为了不沾染业障还不是要强压天性?他人欺辱到头上还不是要忍?高高在上的佛子可有给过他人选择吗?而既然要逼迫世人强压天性,那又谈何而来的释然与放手?还是说佛门情缘将隐忍与释然混为一谈?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不过是笑话一场。”
  旁听的众人心中不免感到一阵胆寒,原来苦蕴魔尊从一开始就在给佛子下套,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串联在一起,竟成了让人无路可逃的罗网。
  如果魔尊从一开始便提出“杀人即是渡恶”,那佛子定然有千百种言论抨击他的思想观念,但是魔尊却剑走偏锋,提出了“身负业障”的理念。
  魔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告诉佛子——隐忍不是释然更不是放手,一昧奉劝世人以忍为德,为何你不为他们背负杀人恶业,以身坠阿鼻为代价而渡化众生。
  魔尊承认杀人是错误的,是沾惹业障的,但是他的观念毒就毒在渡化众生之上,以毁了佛子为代价来成全千千万万执迷不悟之人。
  若佛子应了,那必然身染杀业,日后堕入无尽苦海,生不如死;若佛子不应,那便坐实了“佛门之基自相矛盾,而佛子善心不纯”的诡辩之论。
  这种“舍己为人”的理念放在道教任何一人的身上都只会成为一场笑话,但是如果是立下发心普渡众生的佛子,却反而会动摇那颗悲悯苍生的佛心。
  在众人的瞩目与注视之下,清净洁白一如佛前莲华的佛子双手合十,微微垂眸,陷入了沉思。
  那双从诞生之初便显得过分清澈的眼眸里,第一次染上了迷茫之色。
  芬陀利扪心自问,他愿意为了天下苍生身染业障,永坠阿鼻吗?
  ——愿意的。
  只要尘世无垢无尘,世人不再煎熬于苦痛,即便再微末的生灵都能幸福安生,便是把他四分五裂喂予妖魔,又有何妨?
  佛子山海难移一如磐石般的佛心,剧烈地动摇了起来。
  “阁下此言差矣。”
  一道给众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声突兀地响起,竟无人知晓它从何处而来,神秘莫测,仿佛天外之音。
  乔奈唇角智珠在握的笑容微微一淡,他眯起一双猩红的血眸,目光在场中四处扫射,却始终没有发现声音的主人。
  正如易尘忌惮乔奈一般,乔奈对这位三言两语便点破迷障的神秘女子亦心有提防,眼见对方要坏他好事,乔奈赶忙出声道:
  “阁下究竟是何人?我等共聚苍山一同论道,阁下却始终藏头露尾不以真身示众,未免也太不将天下人放在眼底了吧?”
  魔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道德绑架,将苍山上的问道者一同绑上了“天下人”这艘贼船,就为了逼迫这蛰伏于暗处的敌人显出真形来。
  才刚刚睡醒就被元机一声叫唤吓得急忙入群一窥究竟的易尘沉默了一瞬,不得不牙疼地重新巩固了一遍自己小仙女的身份。
  “在下道号……易尘,身份所致,不能亲身而往,在下亦心头抱憾。”
  易尘忍不住捂住了脸,简直不敢想象群里整整五百人看见她那个“小仙女”头衔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番光景了。
  “小一”是易尘的乳名,小的时候父亲经常会这么称呼她,而易尘长大之后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一衣带水”,那天鬼使神差地就将乳名当做化名告诉了七位友人。
  但是如今面对着五百多位陌生人,易尘就是心在大都没办法接受所有人都喊她乳名的局面,这一时半会儿的也想不出像样的道号,干脆就用了自己的名字。
  日月为易,阴阳也;尘,久也——其名便为‘日月长久’之意。易尘偶尔也会想,父亲和她都不约而同地修了道,或许也是因为缘分所致了。
  易尘自报名号之后就准备将身陷囹圄的呆瓜佛子给抱走,但魔尊哪里能让她如愿,他自恃身份不愿与易尘争吵,身旁却自有小弟代劳:
  “我等远道而来,登上九千九百九十九阶台阶方才到达苍山云顶以示我等对道主之敬意,阁下不亲身而至,何谈论道?如此不敬道主,不配开口!”
  易尘不明所以,还没弄清楚这里面的门道,群里却突然炸开锅一样地沸腾了起来。
  【剑尊】阴朔:好大的口气,她若不配论道,尔等更不配!
  【药神】紫华:你们欺负佛子,还不让我们反击吗?明明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上君】清淮:照汝这般说法,我等皆没爬那九千九百九十九阶台阶,如今也是不配开口了。
  【仪师】元机:狂妄!
  【医仙】素问:魔尊阁下若想胜,须得堂堂正正才是,如此畏手畏脚,怕是胜之不武。
  【圣贤】时千:阁下还请慎言。
  六位仙尊几乎是同时开口,不分先后,一句话说完,彼此还面面相觑,神情都有点小复杂。
  咳咳,关心则乱,关心则乱了。
  六位仙尊觉得有些尴尬,而那位魔尊出头的魔修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居然会引来正道六位大佬的嗔怒之语,顿时腿一软,差点没往后摔去。
  场中气氛顿时有些微妙,就在所有人忍不住屏息凝视的瞬间,论道坛正中央的道主却突然开口说话了:
  “此乃问道第八仙,天外天之人。”
  少言说完这一句,便重新垂眸恢复了俨然生威的姿态,但是无论是正道还是魔道,都没有办法将道主的话当做耳边风。
  易尘没心情理会魔道那边的暗潮汹涌,而是将注意力投注在了佛子的身上。
  易尘看不见佛子的真容,自然不知晓佛子澄澈的眼眸里染上了几分因思虑而生的云翳,使得眸光黯淡了些许。
  佛子依旧安安静静地跪坐在论道坛上,即便正魔两道剑拔弩张,他也沉静一如不会流动的潭水,雪色的僧衣散在身侧,白得不染尘埃。
  “佛子,可愿与我论道?”被魔尊呛了一声,易尘便也认真地征询了佛子的意见,如果对方不同意,那她自然不会多言。
  芬陀利从茫然中回过神来,听闻这话,却是双手合十,轻声道:“女檀越但说无妨,只是贫僧心乱了,怕是不能心平气和地给女檀越讲佛理了。”
  堂堂佛子,一派大能,却乖巧纯良得有些不像话。
  易尘不知怎的,突然就想到了下雨天被人遗弃在街头巷脚里的小奶狗,爪子还软软的,耳朵焉哒哒的,扒着箱子的边缘伸着小舌头舔着雨水,可怜兮兮的。
  易尘几乎要忍不住叹气了,看着这个明明心烦意乱却还跟她诚恳道歉的佛子,易尘只觉得仿佛看见了另一个少言。
  想到少言,她只觉得心口柔软,话语都不免染上了几分情绪:“佛子可是心有困惑。”
  “然也。”芬陀利不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的,甚至很直白地宣之于口,“女檀越,贫僧若愿为檀越背负杀业,唯求檀越一心向善,修得善果,檀越可愿?”
  佛子此言一出,震惊四座,随同佛子而来的缁衣僧人齐齐跪下,甚至有人放声大哭了起来:“佛子!不可啊!”
  芬陀利对身后哀痛的泣声恍若未闻,一张眉清目秀的脸上带着平静却又近乎献祭般的虔诚,执拗地想要寻找一个足以让他心甘情愿下地狱的答案。
  易尘有些懵了。
  她突然想到,原著中曾经轻描淡写地提过一句,魔佛血莲尚未入魔时曾行走人间,随口问了街边的乞丐一个问题,之后,他就堕魔了。
  没有人知道他问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那个乞丐回答了什么,世人只知道,那天之后,佛前最为殊胜的那一朵莲华就这么染了瑕。
  易尘的神情变得郑重了起来。
  她逐字逐句地敲字道——
  【小仙女】小一:佛子,回答这个问题前,吾有一问,望佛子为我解惑。


第40章 万家灯
  “佛子; 这个问题我曾问过道主,今日也同样问你一次。”
  “依你所见; 何为众生?”
  那道声线温柔却难掩疏离感的女声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简单直白得让佛子微微一愣; 心中甚至有几分诧异。
  与魔尊乔奈那字字见血刁钻无比的问题相比; 这位问道第八仙提出的困惑却是一个渺茫而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说白了; 只要能解释清楚,无所谓你回答什么。
  何为众生呢?这个问题,大部分问道者都思考过,而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见解与答案,没有对错,亦无是非。
  佛子双手合十,沉默良久; 才仿佛叹息般呢喃道:“众生即是我; 我即是众生。”
  ——佛子既为众生,众生苦则佛子苦; 众生悲则佛子悲。
  ——众生于水火沉沦,佛子则万劫不复。
  ——大慈; 亦大悲。
  易尘又问:“众生如何?”
  佛子答曰:“众生皆苦。”
  因为众生皆苦,所以佛子才立下发心; 普渡尘世浮屠。
  芬陀利的回答都在易尘的意料之中; 于是坐在电脑前的女子微微一笑; 缓慢扣字道:“佛子既知此理; 何必心忧至此?”
  芬陀利不解其意,眉眼间困惑愈深,却听那人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