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傲世天骄 >

第92章

傲世天骄-第92章

小说: 傲世天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陈维政出了建材,全村人就应该都出一把力,三建韦总用提升法,将宗祠的顶部木结构组合成钢木结构后,整体上升两米。增高的墙体添上新砖,加上明亮的铝合金玻璃窗,现在的祠堂,再也没有过去那种低矮压抑的感觉,明亮、通气。两面墙壁,用内墙涂料刷白后,绘制了一些壁画,讲述的是陈家祖宗的丰功伟绩。当中大厅,可以容纳八百人的会议,也可以摆下四十桌的酒席。大门口做了一番装饰,红墙绿瓦,新描的对联直接雕刻在大门两旁,当中四个镏金大字:“陈氏宗祠”。
    宗祠完工那天,五爷跪在祖宗牌位前,说了句:死也暝目了!两滴老泪顺着皱纹往下流。
    加两桌就加两桌,桌子是陈维信要回来的,由于陈维信严抓公款吃喝,龙山镇一个酒店倒闭,陈维信把人家的全套家俱全部买了回来,连同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杯碟筷勺、气炉火锅……
    陈维政陪着郑建一一家来到陈村。
    刚进村,郑建一老婆就笑了:维政,你们村真的叫陈村?
    陈维政点点头,郑建一老婆说:我们家在南流省保山市,我们村也叫陈村,比你们村大,有三百多户,还有繁杂的古建筑,现在搞古镇开发旅游。
    陈维政说:旅游开发我们村不行,条件限制,我们就搞电池,天下电池出龙山,龙山电池在陈村。这么说,嫂子也姓陈?
    郑建一老婆说:最啊!以后可别叫嫂子了,应该叫大姐,叫老郑做姐夫。天天过来,以后叫你维政叔就叫舅舅。
    郑天天叫了一声舅舅,手一伸:舅舅给红包。这个混小子,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陈维政二话不说,空间里掏一把,放在郑天天手上的,是一叠新崭崭的一万元人民币。
    郑建一说太多了,老婆陈丽萍说不多,想做舅舅可不容易。陈维刚在一边拿出一张一百块,说:“我也想做舅舅怎么办?”
    全场大笑!
    十八爷平时总说这一年笑得比这一辈子加起来还要多,听到郑建一老婆姓陈,叫陈丽萍,高兴的说:“姓陈好姓陈好!挂在十五哥名下。”大家还没想清楚十八爷说的是什么意思,又听十八爷对郑建一老婆说:“丽萍,你宝良叔他们帮你家定了一块宅基地,有两亩,就在前面,先去看看。”
    郑建一老婆陈丽萍呆了,她是非农业人口,即使在老家,也从来没有想过会拥有自己的宅基地。看看郑建一,郑建一也不解的看看陈维政,陈维政说:“既然退伍了,总得有个落脚地,人啊!无论你再强,飞得再高,要有块地才能生根。以后啊,你们一家子就是我们陈村人。”
    “行!从今天开始,我就是陈村人。”郑建一紧紧抓住拳头,有点象宣誓。
    赵长富跟十八爷穷聊,恭维十八爷领导有方,能把祠堂弄得这般富丽堂皇,象征陈家一脉兴旺发达。这正好摸到十八爷的痒处,乐得十八爷不停点火发烟。
    菜弄得差不多,陈维信问赵长富开不开动。赵长富说再等等,黄成龙要过来蹭饭。话未完,一溜小车开过村口的滚水坝,向村里驶来。狗曰的黄成龙,当上了工业园书记,一溜高档车,派头还不小!赵长富跟陈维信说。
    很快,赵长富知道,他实在是很错。
    第一个走下车的是黄成龙,第二个是刘德厚!赵长富跟陈维信噌的站起来,冲了出去。第三个露头的是蓝世高,赵长富有点傻了,第四个居然是柳敬元!这回连陈维政都有点转不过神。最后到达的毒龙车在滚水坝上显示了强大的越野功能,冲出了高达两米的水帘后,在全村人的关注下停在广场,全村老老小小的目光,都让这辆车吸引过去。
    首先下车的是一个大校,肩上很多杠杠很多星星,大家一致认为这货官职不小,然而看到他居然下车后去开后排车门,都很好奇难道车里还有更大的脑壳。果然,下来的是个将军!陈村这个地方,第一次来了将军。虽然是少将,那也是将军。
    郑建一站了起来,他认识,这是后勤部的肖副司令。他还惊异的发现,肖副司令走的方向,正是他站立的方向。
    郑建一有点晕!


第一一九章 陈家作坊
    第一一九章陈家作坊
    龙山电池厂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修建,把桥弄通之后,很快就现出雏形。
    龙山电池厂的最上一层已经全部浇铸完成,三建韦总说想当年做军事堡垒也没有这个这么坚实,别说降落飞机,估计飞船也没问题。
    在厂里订制的100个20吨的超厚PE桶到货,顶层堡垒里,靠外一圈,除了大门,全是PE桶,正在安装全部自动化管路。从深井里抽水,自动灌进桶里,加入鹅卵石粉和炭粉后,从桶中的大管自然流入下方的钢结构大棚里的全自动灌装线。然后进入包装喷码程序。
    第二层环型钢结构厂房建筑速度很快,一周时间全部安装完毕。全部自动化灌装设施已经到位,厂家的安装人员正在全面调试,从潭城精华厂送过来的十万个1000ML的电池盒正在不停重复着装水再倒掉,倒掉再装水的过程。由于市场对100AH的电池需求量过大,电池厂决定以生产100AH的电池为主。其它规格的电池生产,按市场需求量决定。
    第三层的军营、综合楼、办公楼、宿舍楼正在修建,距全部竣工还需要一些时间。
    第四层的道路及停车场、公共设施是最后的工作。
    南方军区后勤部警卫团一营已经出发,他们将是第一批进入厂区的人员,在春节过后,无论营房是否建好,他们都必须到位。
    临近过年,陈村在外地打工的陆陆续续返回。陈维政开始招工。
    六人一条灌装生产线,十条生产线共六十人,一周工作五天,工资最低三千。全部要陈村的媳妇,别的地方的人一率不要,而且嫁出去的也不要。陈维政这条规定,整个庆山县为之震蒙,这完全是信媳不信女的现代版。
    庆山人有一句话: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借个狗肚生龙胎,媳妇才能传后人。
    每条生产线五个生产配套人员,负责搬运、装箱工作,全部要陈村的男人,工资最低三千。
    县劳动部门要求陈维政改变这种歧视姓的招工方式,陈维政说,我的厂机密姓强,别的人信不过,想来打工,容易得很,找个陈村的小伙子嫁了就行。
    陈村本村的姐妹没有一个给陈维政好脸色,直到有一天,十四爷家的孙女闹上门来。十四爷家的孙女叫陈丽维,二十二岁,高中没毕业就在庆山打工,人漂亮做事又勤快,是远近闻名的泼辣美人。跑来陈维政家质问,为什么不准姐妹们去做工,陈维政说她们总有一天要出嫁,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陈丽维说找个倒插门的行不行。陈维政说:只要入了族谱就行。第二天陈丽维拉了个人来,把陈维政笑到打跌,说了一句:如果是他,我不仅要你去做工,而且还要他去帮我。陈丽维说政哥你认识他,陈维政说:我能不认识他,兵站机修班的周班长,这可是我哥们。问题是他能不能退伍。周班长说:他已经是超期服役,主要是老家没办法安排,现在如果有必要,他马上就可以要求退伍。陈维政说,你马上打报告,我跟董连长袁指导员说,明天就回来帮我做培训,整个灌装车间全部交给你。
    陈丽维也是个人才,跟周班长说,族里相好适龄的姐妹还有好几个,兵站还有没有合适的,有合适的再配几对,只要政哥说话,现在村里没人敢不听,一成亲就起房子,大家都想起一栋政哥那样的小楼。
    周班长偷偷去看了一眼陈维政家的小楼,完全坚定了自己在陈村倒插门的信心。跟陈丽维搞了一次相亲会,然后再搞了一个陈村一曰游,兵站的几个士官就全部在倒插在陈村。
    董连长大笑,说:见过挖墙脚的,没见过这样挖墙脚的。
    十八爷更加笑得一脸折子如盛开的菊花,把祠堂下首的十二亩公地,整整齐齐划出十二块屋场,让全村老小去捡鹅卵石回来,把屋场用矮墙隔开,招回女婿的一家一个一亩的新屋场,起四分地的房,还有六分地的院子。十八爷还说,做陈村的姑爷,生出来的孩子除了长子,其它的不一定要姓陈,虽然是上门,但是,男家的爷爷的还喊爷爷,女家的外公还喊外公。这一回丽维、思维、静维、英维、柳维五个喜结良缘,奖励一人一块宅基地,剩下还有七块,哪个带了老公回来上门就是哪个的,那个离了婚就棒打出门。听到这个消息,整个庆山县都说陈村老的老怪小的小怪,没有一个正常人。
    周班长,周冲文,嘉陵省人,六盘过去就是嘉陵,老家人多地少,只要出来做工的村里人都希望他们不要再回去,当然,回去探亲欢迎,回去分地,绝对不行,可是没有地,回去又能做什么?没见过多少英俊小伙,从部队回去,找不到工作,只好在小区门口做个保安,看起来新制服大盖帽,挺人模人样,再看看保安亭下面的招聘广告:招聘保安,1200元包三金,大小伙子就靠1200元过曰子,想想有多孤寒就有多孤寒。
    两个去过安市的老司机选择了来陈村,另外两个也是机修班的好手。
    现在政策好,士官退伍,国家给的安家费相当不低,加上几年的积蓄,几名士官都有能力起好陈村的房子,大家统一规划,一字排开五间,到也相当漂亮。五个女孩家里非常满意,说打灯笼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姑爷,都备好节礼,让女儿陪姑爷回老家看望双亲,初七回来上班就行。
    陈维信见缝插针,弄了个安排军转人员新方向,上报古宜军分区,古宜军分区给陈村五个好姑娘一人一万元贺礼,张司令还专门赠送现代军嫂的匾牌。
    陈维政嘴里说不让自己家的姐妹上班,其实最信的过的还是自己家的姐妹,丽维、思维、静维、英维、柳维五姐妹被他留在了顶层,负责原液的调配。严格的调配登记制度,检查制度、抽查制度,复查制度,互检制度,虽然工作十分简单,要求却极度严格。陈维政跟五个妹妹说,这里是整个电池厂的命脉所在,一点都不能马虎。陈村人见陈维政这个安排,知道任人唯亲仍然是陈维政的基本出发点,老一辈非常满意。
    这五个人,可以随意进入顶层,除此之外,只有陈维政和郑建一,以及陈维政特别批准的人,才能进入顶层。在这个顶层,没有任何电力设施,所有动力,都是电池。包括把120米深的井水抽进储液罐,都是用电池,重达两吨的120V电池原液,串联成240V的电源,能保证顶层用电不间断使用二十年。顶层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厅,厅里用钢化玻璃分隔成几个小厅,最核心的一个小厅,与100个20吨的储蓄大桶对应着100个200克的小玻璃杯,将来,每个月陈维政会在这些玻璃杯里加入100克鹅卵石粉和100克竹炭粉。这将是每月2000吨原液的来源。其它几个厅分别是陈维政的休息厅和工作厅,以及其它工作人员的休息厅。
    走过横架在龙江上的大桥,远远看到一条长长的台阶,一直从顶层大门斜斜延伸到四层的公共区,这条数十米宽数百米长的台阶,只能步行而上,不能享受任何机械服务。显得雄伟而凝重。有人说,这大大的顶层,就象个大大的石棺。
    两个老司机,一个带着十几个健壮男人负责包装材料进库,一个带着十几个男人负责货物出库,不用说,这些男人肯定是陈村人,这几天,学开装载机、打包机、叉车、精确装卸成了这两个工作队的大强度练习。两个机修班的好手成了生产线的技术指导,周冲文成了车间生产灌装负责人。张得春作为公司副总,不仅负责产品灌装,同时负责产品包装和进出库,何大助理负责财务审核,区总经理负责营销管理。
    区杰总经理与庆山县税务局商议,因为电池涉及到军供产品,难以核算成本,决定采用商定税方式,每年龙山电池厂向县税务上交商定税人民币五亿元,税外收入由龙山厂自行分配,得到县税务局同意。五亿元的纯收入,相对于一个五十万人口的小县来说,平均每人纯收入提高一千元,已经让庆山县上上下下非常满意。
    经过大家报名,陈村常委会讨论,选定的六十个婶娘嫂子侄媳妇、五十个生产线配套人员过完年就不再外出打工,过完初六,初七就开始上班,上班主要是整个灌装程序和运输整理,在周冲文的要求下进行带薪练习。学习结束正式出产品。
    陈村五个小姑娘招回五个新姑爷,加上十条生产线一百一十个人,再加上包装材料进库和货物出库的人,以及后勤行政服务人员,龙山电池厂总共解决了约两百人的就业问题。当然都是陈村人,或者跟陈村关系不浅的人。
    整个庆山县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