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农业大亨-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琏立即表示:“对靖宴也不能松懈,绝不能因为他祖父品行好,就就断定这小子也不错,必须要仔细查清楚!”北静王府还能养出个变态呢,谁知道丞相府什么样!
谈到自家姑娘们的婚事,贾琏谁也不信,这时候跟他谈朋友,没门!
至于蒋子宁和黛玉……贾琏此刻的心情是近乎崩溃的。
“难不得你们都瞒着我,我理解了,他们俩的亲事我还真不同意。”
“瞧瞧,就说他是个倔脾气,瞒对了。”贾赦补刀道。
贾琏冷哼:“才刚姑母还说是借了迎春的光蹭了一桩喜事。就是说林妹妹跟蒋子宁的其实,这也叫借光?”
“你干嘛这样贬低自己的朋友?这孩子差哪儿啊,性情直爽,人善良,心好,对朋友义气,模样长得也十分俊俏,身体更好!除了读书差点,哪一样不是百里挑一的?”贾赦扒拉着手指数道。
贾琏不听这些,更关心这俩人是怎么凑到一起的。仔细一问,竟然是缘自去年太后千秋时候的会面。当时迎春和黛玉等未婚的闺秀都在邀请之列,相应的世家子弟也是如此。这种会面都是太后张罗的,带着几位妃子命妇,弄个文雅游戏之类。那一年刚巧有棋类游戏,迎春所擅长的,便刚巧靖宴给留心上了。靖宴回去跟母亲提了两嘴,因贾琏跟靖丞相的关系,家长们很容易就挂心张罗起来。
贾母是最先知道此事,然后和邢夫人贾赦商量。是贾赦主张暂时不要告诉贾琏,因贾琏对妹妹们向来是保护过度,而且当时政局不明朗,他跟北静王和大皇子还牵涉过深。后来大皇子出事,贾琏对质北静王,更是陷入危险和麻烦之中。这件事便一直拖延没有提。
至于黛玉和蒋子宁,也是那时候蒋子宁一眼就看上了。不过他父母皆不在了,家里的祖父年纪又大,不好乱提这个。而且因贾琏的关系,他顾忌很多,便一直藏在心里。反而是靖宴常和蒋子宁说他的情况,引蒋子宁羡慕,最终坦白了自己的心事。靖宴事后恳求母亲帮忙试问,贾赦邢夫人这边得知之后,去贾敏林如海那边试探,后来蒋子宁壮了胆子,正经恳求了祖父,两厢渐渐才有了苗头。
贾琏听到这便忽然想起来,质问贾赦:“当初我正经问过你,是不是有意拉配他和二妹妹,你认了!”
贾赦:“我那是被你吓着了,看你不同意,就生怕你知道更多更恼,才胡乱应的。而且你说蒋子宁早有意中人那会儿,可真吓到我了,后来确认了,才知道是你误会了。”
贾琏本来还想确认黛玉愿不愿意,不过忽想起之前她脸红羞涩的样儿,应该是愿意的。
这缘分可真是……
贾琏的眉毛又拧成一团。
贾母见了,还当他不愿意,“琏儿,你林妹妹如何好,我比你清楚,我也舍不得她嫁出去,但女孩子长大了,总归要嫁人的。蒋子宁好歹你兄弟,他怎么就配不上你林妹妹了?这些年他跟你立了功,已经得了延袭爵位的圣旨,三代啊!别说你兄弟将来是侯爷了,他的儿子孙子将来也是侯爷,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找去!而且这爵位是他自己挣得,多上进!我倒是盼着宝玉能有这出息,可惜他不上进呀。”
提起宝玉,贾母的口气里就有诸多遗憾。不过不上进这点,必须得承认了,家里有现成的贾琏跟他比,想不承认都难。这样的宝玉又怎么能高攀黛玉呢?遗憾极了!
贾琏听她提宝玉,警惕地瞄一眼贾母。
“就是因为顾及你,才会……瞒到现在。果然,你看你真不同意。”贾赦见有贾母撑腰,接茬训斥。
贾琏皱眉:“我会说不同意,是因为他之前向我表示过他有意中人。现在我知道他所谓的意中人就是林妹妹,我有什么好拦的。既然大家都愿意,我何必棒打鸳鸯?”
“也对。”贾赦点头,忽然反应过来,跟大家一样欢喜的看着贾琏,“你真同意,保证不捣乱?按理说你林妹妹的亲事拦不到你做主,不过你若真用心捣乱可真是……谁拦得住!”
“当我是三岁孩子么,还捣乱……”贾琏无奈极了,“其实想想,林妹妹跟他也不错,平原侯府人丁简单,嫁过去之后,免去婆媳妯娌的糟心事儿,环境和林府差不多,她该更容易适应。最重要的一点,蒋子宁那厮好对付,他若敢欺负人,我有一百种办法弄死他!”
贾琏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眼里自动闪过一抹寒光,搞得在场人都不禁替蒋子宁捏一把汗。
不过最终贾琏同意了,事情圆满,大家都乐哈哈笑着,一派和乐,欢喜的讨论大婚该送什么礼物好。
……
事后,贾琏忽然想起一件事,去问迎春:“前些日子林妹妹生日,有人送她贝西赤的手稿么?”
“有,并着胭脂一块送去的,那胭脂可好了呢。”迎春流露羡慕地表情。
贾琏忽然想起宝玉,好在这胭脂是凝容斋的姑娘们做的,不然还真有点尴尬。
“谁送的?”
“靖侍郎夫人。”迎春纳闷,“二哥怎么突然为什么要问这个?”
贾琏摇头表示没事儿。靖侍郎夫人正是靖宴的母亲,后来听说蒋子宁拜她为义母了。
虽然蒋子宁如此送礼很有心,但对他的考察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此,贾琏特意登门找了林如海。
俩人一拍即合,当天就躲在书房内叽咕了一下午。
第二天,一场针对靖宴和蒋子宁的综合测试全面展开了。
第139章 繁荣我大宋
三月之后……蒋子宁和靖宴的关系越来越好。
本来当初俩人的关系只是普通朋友,后来因为结亲的关系,俩人同命相怜,就还算聊得来,但还不到挚交的地步。可是近三个月方式的事,却将二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大有同命相怜、生死与共的好兄弟的感觉。
一大早儿,蒋子宁就焦急的等在百汇楼。一炷香过去了,两柱香过去了,三炷香过去了……
蒋子宁燥了,拍桌起身,正要带着他身边的十二名高手护卫出马,忽听人喊一声“蒋兄”,便间个灰头土脸的少年冲进门来。
蒋子宁从心底油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急忙忙上前探看,果然此人就是他要约见的靖宴。
“又……又来了?”蒋子宁压低声线,发音中还带着颤抖,眼珠子惶恐地观察四周,好似恶魔随时来袭,毫无征兆的就会将他们俩吞噬。
靖宴冲到桌边,直接把蒋子宁没喝的茶全灌到自己嘴里,睁大眼睛对蒋子宁直点头。
“完了完了,那这里会不会也不安全?咱们快逃吧。”蒋子宁拉着靖宴的手要走。
靖宴不走,一边喊店小二打水要洗脸,一边气喘吁吁地坐下来缓气。“蒋大哥,我跑不动了。休息休息,就算真来人也不怕,你那还有十二个护卫能挡着呢。”
“也对,也对。”蒋子宁不安的坐下来,看着靖宴用毛巾拭净了脸。
这厮长得真是百里挑一,剑眉墨眸,薄唇挺鼻,一张白净无暇的书生脸上,偏偏没有丝毫迂腐气,反而机敏灵动,通身跳脱的英气。一般读书人给人的印象是斯斯文文地,他却不同,活泼至极,到是极为聪慧,心地也好。
靖宴才喝了两万茶,把气儿喘匀了,就听见外间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听人数不在少数。靖宴脸色微变,不安的望着蒋子宁,蒋子宁也看着他。俩人不约而同的站起身,喊了一声跑。
蒋子宁推开后窗,让靖宴先走。
“这可是二楼,你让我跳……跳楼?”靖宴一脸惊奇。
“梯子,有梯子,我早料到会有这步,先留了后路。”蒋子宁炫耀道。
靖宴佩服得冲他点头,忙小心地爬窗,下了梯子。
蒋子宁则掀起袍子,纵身一跃,便落在了一楼的院里。后门早有他备好的两匹马,二人上了马就跑。这时候,二楼已经有三十多名乞丐挤进屋,隔着窗户,伸手晃动着手里的空碗,大呼二位逃跑的小爷施舍。
蒋子宁大喊:“本大爷留了十二人给你们钱,不用谢了!”
兄弟俩骑马绕路走僻静的小巷,一路奔向了东城门外。
“我就不信到这儿了,他们还敢追。”蒋子宁见路边田园景色不错,下了马,和靖宴边走边聊。
靖宴:“你说咱哥俩最近是怎么了,总遇见这种事儿。那些乞丐也怪了,谁都不追,偏偏盯着我们不放。”
“怎么,你还不知道?”蒋子宁挑眉。
“知道什么?”靖宴纳闷问。
“贝西赤把咱俩写进戏文里了,也不知道是哪个钱多烧包的人,自助京城十八个戏班子,在各个茶楼门口免费演咱俩故事。什么乐善好施啊,英雄救美啊……”蒋子宁扒拉着手指悉数,最后是根手指头都不够用了,借用靖宴的继续数。
靖宴疲倦地叹气,“其实戏文里的太夸张,我没戏里说的那么好。”
“我也是啊,也不知道哪个贝西赤是什么情况,非盯上咱俩了。不过也有一点好处,那谁喜欢看他的戏……”蒋子宁说道此处,竟有些害臊了,嘴上禁不住挂着乐滋滋的笑。
“别白日做梦了,亲事还没定呢!”靖宴拍他脑门一下。
蒋子宁立刻展现愁容,“林家老爷说公务忙,要等些日子再议。”
靖宴也蔫吧了,“我也是一样的情况。”
“哥们,你说咱俩怎么就这么命苦呢。”
蒋子宁抽抽鼻子,真想和靖宴抱头痛哭。别人娶媳妇儿都很容,怎么他们兄弟娶个媳妇儿比登天还难。
靖宴忙建议将子宁去求贾琏,毕竟以贾琏的身份,帮他和林如海说清很容易。
将子宁失落,“我没脸去找琏大哥帮忙。当初的事一直瞒着他,琏大哥肯定到现在还生我的气呢。”
“你呀,想太多,是好兄弟他就会祝福你的。”靖宴说罢,找了处树下两块地坐着。
将子宁随即也凑了个过来,俩人几乎同样的表情,唉声叹气,发愁各自的婚事。估计满京城贵妇们都想不到,她们眼中的最佳黄金择婿对象,此刻竟然傻坐在树下为婚事发愁,而且完全成了陷入单相思的傻爷们。
“婚事不顺利也就罢了,这几个月还总有人找咱俩的麻烦。你说咱俩是不是撞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身上有晦气?”蒋子宁总结道。
靖宴瞄一眼蒋子宁,摇摇头。
“我给你算一算啊,这几月咱们碰见的事儿虽然多,但总结起来就这几件,第一就是考;我们总碰见各路高人考校我学问,你那里就是功夫、兵法。第二就是遇;遇乞丐,遇劫匪,遇人调戏良家,遇女人调戏咱们,有一次还有男人……”提到这,靖宴觉得可以点到为止了。
蒋子宁竖大拇指给他:“就是这样,总结的好!”
“再有便是贝西赤的话本了,把咱俩说成了圣人,出门就被各种人缠着。有次一户人家弄丢了一只鸭子,竟然还来找我!”靖宴指着自己的鼻尖,声音有点发狂的趋势。
蒋子宁附和地点点头,也一脸疲倦地样子,他苦哈哈的抱着大叔,哭丧着一张脸,对天大吼:“我们到底得罪谁了啊!”
靖宴灵光闪过,望着蒋子宁。
他们貌似还真得罪过同一个人。
……
入夏以来,农药制备工作就开始有序的进行,一边生产一边像全国各地的小农学堂铺货,同时新生产出的更加轻便的喷洒器也一同运往各地。夏季农闲时,小农学堂的便在各州县开办的义务讲学,所有小农学堂的授课人先生,都是经过严格考核,且入京亲自受贾尚书亲传,很具信服力。
至于农民学不学这些知识,全靠自己。若谁想等以后抓瞎了再求小农学堂,一概不管。经去年病害的教训后,但凡勤快想过好日子的人家,都会派人去听两天课程,时间不算长,也不麻烦,只知道怎么配药,怎么用专门的工具喷药,然后记住多少天以后复喷,这些就足够了。只要能免去病害的危机,天天有好菜饭可吃,谁不愿意?
举国都流行起去小农学堂上课的风潮。若是哪个村县有人懒,不学这个,基本上都会被四周的左邻右舍笑话。在这样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刚好将农业知识得以大面积普及,小农学堂的声誉也是以井喷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覆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三岁娃娃都知道小农学堂是个学种田的好地方。
这样的大好情势下,贾琏总算不用太担心明年的杂||交水稻的推广问题。
与此同时,玻璃厂在前来友好交流的外国友人的帮助下,第一批透光度较好的玻璃出炉,基本上可以跟从国外进口的玻璃品质相当。这些玻璃除了供奉宫廷之外,余下的全部用于温室的建造。
钢铁制造业也渐渐走向优化。以前的钢脆,出废料比较多,而且费力费工废料,百炼才能成钢。后来生产条件足够,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