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95。第395章 :七月流火
提起他后院的那些******,李老爷也哈哈笑了起来,其实他的小妾可不止十八个,只不过他一直对十八这个数字,有独特的好感,每次都是把小妾的数量严格的控制在十八个上。
那些失宠的,色衰的,通通卖掉或者送掉,走几个小妾,再进几个小妾,这样****有新人,夜夜春风一度。
在程掌柜的恭维下,李老爷似乎也忘记先前小豆芽似的张沁儿了,得意的笑着,昂首迈步走了出去。
程掌柜见他安然走了,这才心里松了口气。
原本想给张沁儿提个醒,又想她也不常在县城,以后也难得遇到,也就打消了这个心思,自去忙自己的了。
且说张沁儿带着福儿出了赏墨轩后,就打算回家,手中拿着东西,也不好继续逛下去了。
走到大街上,福儿才好奇的问着:“姐,刚才那个人的眼神真讨厌,他是谁啊?”
福儿说的自然是程掌柜身边的那个李老爷了,只不过不知道他的身份,张沁儿也是不知,临川有身份的人,她大多都听过,家眷们也多多少少见过几面的。
至于今天这个,却一点映像都没有。
摇了摇头,张沁儿说:“我也不知道,下回碰上这种人,尽量走开就是了。”
福儿点了点头,觉得深以为然,那样讨人厌的眼神,实在是令人打心底厌恶讨厌的。
正要回话时,眼角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姐,你看!是大姑姑他们。”福儿拉着张沁儿,指着一处成衣店。
张沁儿循声望去,果然看到马春花一家三口正在成衣店里挑挑拣拣,那店铺的老板正笑着陪在一旁。
张沁儿有些诧异,一般人买衣裳都是买布料,自己回家裁剪做衣裳,只有那些小康人家,才会直接到成衣店买,至于大户人家,都是家养绣娘做衣裳的。
马春花一家三口怎么在成衣店挑选衣裳?这里的一套衣裳,能够买几套衣裳的布料了!
只不过诧异归诧异,张沁儿没打算上前打招呼,要是被缠上了,也实在够烦的,于是赶紧拉着福儿的手:“别指着,走吧,就当没看到。”
“哦。”福儿眼睛亮亮的,显然是明白张沁儿的意思了。
两个姐妹对视一眼,默契的笑着,身形快步的离开。
却不想她们才走过成衣店不久,就听到有人大喊:“有贼啊!快来抓贼!”
原本热闹的街道,因为这句话,人人慌张起来,好奇的东看西看,试图看贼在哪里。
张沁儿和福儿自然也困在人群中,左右看去。
这一看之下,更是无语极了,原来喊捉贼的,就是先前陪着马春花一家看衣裳的成衣店老板,至于马春花一家,倒不知道哪里去了,没看到踪迹。
因为事不关己,张沁儿很快就把这件事忘至脑后,却没有想到在之后会酝酿出一场大祸来。
在临川安静的住了几日,其间又陪了林氏两回,日子倒也过的悠闲自在,等到晗生永安休息的时候,张志仁一大早就赶着驴车过来接人了。
回到家中,第一时间去看了张志礼,他身上的伤已经彻底好了,精神也因为休息的不错,而显得很好,张沁儿这才放下心。
等自家吃过午饭,杨氏就开始念叨的,说的无非就是张志礼的事情。
先前张志礼和张乐儿回家时,事情的经过自然是和他们说过的,不过杨氏总觉得张志礼说的不够仔细,于是又拉着张沁儿问了问。
张沁儿听过杨氏的话,只补充了几句,又确定的说:“三叔的事情,已经完全解决了,你们也不要多担心。”
杨氏叹息一声,这种无妄之灾,避也是避不过的。
张志仁倒是一向仁义,只说日后多帮衬些就行。
好在冯氏养蚕,也是能够赚上一些银子的。
一家人说了些村里人家的情况,又说了些自家情况后,就各去休息了,因为天气热,晗生不愿意出门走动,就呆在家里看书,永安待不住,他的性情一直未变,在县城里虽然过的还行,但是一到村里,找到同龄的伙伴后,才显得更加活泼。
整天整天在外面野,杨氏也不管他,只有张志仁在晚饭后,板着脸要考校他的功课,每到这时,永安都显得极为紧张,严阵以待,等过了张志仁这关,才猛地喘息一声,又跑了出去。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晗生和永安又要去县城读书,这次张沁儿没有跟着去,当时她感慨了一句:“七月流火,这么酷热的天,还是宅在乡下吃西瓜比较好。”
结果错的错在这一句了,晗生当即指出她的错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真正的意思,是说在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所以你用这句表示暑热不适合。”
张沁儿顿时无语,诗经她读过,但是记得扎实的,不过是朗朗上口的《关雎》《蒹葭》之类的诗句,其余的读了也忘记的差不多了,就算记得,它具体的意思也忘的不少,而七月流火,在张沁儿的印象中,似乎就是用来表达天气热的,于是这么顺口一说,反而被人揪住说错了。
这尴尬,实在是令人忏愧。
晗生指出批评也就罢了,永安也笑嘻嘻的说:“姐,这句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了,先生说过的,你怎么还说错了?看来我读书也不是那么没用的嘛!”
说完,还不忘得意下,先前他唯张沁儿马首是瞻,就是因为觉得这个姐姐太厉害了,什么都懂得,可是如今却发现自己也会她不懂得的,顿时一股得意油然而生起来。
张志仁似乎也不甘寂寞,出口教训:“沁儿,虽然你是女孩子,不需要读书,但是咱家是耕读传家,诗书读的不多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知半解,这样是最不好的。即使无法明白这些诗句的意思,以后说话就少用吧。”
嗯,少说少错,这也是一种预防的法门。
张沁儿:“……”
被家里高材生们轮了一圈,张沁儿表示她文盲了。
☆、396。第396章 :八卦
不管七月流火这句话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在张沁儿的眼中,七月的确还是炎热的天气,每日白花花的太阳晒的人眼睛发昏,地里的作物都极其容易干枯,尤其是瓜苗,已经渐渐处于半死状态了,西瓜地里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小西瓜,香瓜苗后面补了一批,照旧翠绿着,长出不少香瓜出来。
张沁儿每日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傍晚的时候在瓜地里绕一圈,挑选出成熟的瓜,然后摘下放在篮子中,垂挂在水井中镇着。
西瓜除了吃红红的瓜瓤,还可以吃绿色的瓜皮,闲来无事,张沁儿就领着福儿捣鼓着,将西瓜皮最外面的绿皮削掉,再将啃过的瓜瓤削掉,剩下就是白中带绿的皮,洗过后,切成块状,用盐腌制,做成凉拌吃。
也可以直接炒熟,做菜吃,更可以晒干放进坛子里,配上干豆角、干茄子做成香喷喷的坛子菜。
暑天难得有胃口,许多东西也不经收,除了捣鼓这些消暑的菜品,张沁儿也做起咸蛋和酸萝卜酸豆角来。
她前世最爱吃泡椒萝卜,又酸又辣,还表面丝毫不见辣椒,水嫩的感觉,一口咬上去十分的好吃。
富足村辣椒的品种,大多是大而长的品种,那种小小的朝天椒,很少有人种,觉得不长个儿,又太过于辣人,张沁儿收集了半天,才弄到一些小小的朝天椒,小心的将辣椒和萝卜放进倒了醋的坛子里,沿口处为了防止透风,还需要放一些水。
把坛子放在阴凉的地方,再过两天,就能够吃到心心念念的泡椒萝卜了,等泡椒萝卜做成功,张沁儿又打算做泡椒凤爪,不过凤爪这东西在乡下可不好弄到,寻常农人,没有大事,轻易不吃鸡的,就算张沁儿家条件好,是不是杀只鸡补补身体,也没有一杀就杀好几只的。
于是在缺乏凤爪原材料的情况下,只好放弃这个伟大而有创新的想法了。
张沁儿乐于做这些东西,杨氏则乐于送这些东西,酸萝卜和酸豆角都不能放太久,否则酸过头了,也容易不脆,吃着就没有意思了,再加上酷暑的时候,吃上一些酸溜溜的东西,也挺开胃的。
于是张沁儿每做一坛子,除了自家吃的,其余的都被杨氏拿去送人情了。
冯氏、许氏、陈氏和元绣娘等人,时不时会收到一些小东西,作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究礼尚往来,于是杨氏每次提着一篮子出门,又拿着一篮子回家,里面放着各家新得的小玩意等等。
除了这些相熟的,张家老宅那边,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张沁儿听张志仁的话,也送过一篮子香瓜过去,在那里,就看到马春花一家都穿着做工剪裁极好的衣裳,不由得觉得诧异。
这样的手艺,整个村子,除了元绣娘,都是做不出的,如果是交给元绣娘做的,元绣娘自然会提前告诉他们,诧异的同时,又记起上回在县城看到马春花一家在成衣店采购衣裳。
回家将这件事告诉杨氏,杨氏才恍然大悟,说:“我就说嘛!虽然你奶奶针线不错,但是她那个人啊,小气的很,别说媳妇了,就是女儿当初教的也不多,何况这春花当初自己不爱做针线,而贞娘又不得你奶奶喜欢,我上回看你大姑姑身上的衣裳,就觉得奇怪的很,料子好也就算了,没想到针脚剪裁也那么好,简直不敢相信是她自己做的呢。”
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串,然后才说:“不对啊,你大姑姑一家能有什么钱?这买的成衣可贵着呢!你奶奶舍得给钱,你大伯娘居然也没闹?”
杨氏的怀疑是有理由的,谢氏看钱财看的很紧,马春花每次从连氏手里弄到钱,她都要指桑骂槐一顿,骂骂咧咧的整个村子都知道,但是马春花一家直接买成衣店的衣裳穿,她却没有闹过一回。
有了疑问,杨氏就去找冯氏八卦了,冯氏整日在家里照顾乌桕蚕和做针线,自然知道的也不多,于是相约又去找陈氏许氏他们,他们和张家老宅住的近,情况清楚一些。
最后陈氏说了缘由,说是马春花的丈夫李先勇在县城找了事情做,那些成衣都是李先勇自己赚钱买的,既然是他自己赚钱买的,谢氏眼红也是没法的,只得算了。
不过谢氏也不是一个好脾气的,整日里就开始闹着让马春花一家搬出去,口口声声说马春花的丈夫李财宝能够赚大钱,衣裳都不兴自己做,都直接买贵的好的,那还是早些搬出去,她家俊杰还要说亲要房子呢。
陈氏说:“这事你公爹也是不太认同的,把你大姑子一家说了一顿,说就算有钱,也不能这样胡乱花,有钱就要攒着,砌房子,打家具,买田置地,还有财宝说亲,样样都是要钱的。”
杨氏想了想,又觉得有些奇怪:“那李财宝虽然时不时去县城,但是大多也还是在村里,他做了什么事情,能够短时间赚这么多的钱?”
陈氏摇头,她只不过住在张家老宅附近,这才多少知道了些,至于别的,却是不晓得了。
几个相熟的妇人们背地里八卦个不停,交流完信息之后,才各自回去。
走在路上时,杨氏和冯氏还在嘀咕,这件事透露着一股诡异,让两个妯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回到冯氏家门口时,张志礼恰好背着背篓从山里下来,背篓里面放着不少药材,手里还拎着一只小兔子,张志礼看到她们,扬了扬手中的兔子,畅快的笑着说:“我听别人说守株待兔,原本还以为是假的,没想到还真有这样傻的兔子,我刚在山里采药,就看到这只兔子猛地冲了过来,速度快的像箭一样,我也没打算追,却没有想到它居然撞到树杆上,就这么晕过去了。”
杨氏一看,那兔子全身没有伤,只有双脚用藤蔓捆住,制住它无法动弹,兔子不大,顶多一斤,刚好足够炒上一碗爆椒兔肉了。
“这也是你运气好,这兔子傻乎乎的呢。”
冯氏则笑着接过兔子,左右打量了下,不由得说:“要是多捉一些,没准还能够像俊峰那样养出很多兔子来呢。”
她这是也有些想养兔子了,张志礼失去药铺工作后,冯氏表面没有说什么,还安慰张志礼,但是内地里压力陡然增加了不少,每天都琢磨着怎么赚钱的事情。
张志礼一听这话,顿时打住她:“兔子有俊峰养呢!咱们就别插手了。”
在张志礼的意识中,隐隐的也不太想和张家老宅那边的人,做同样的事情。
其实养兔子,就和种田,种甘蔗一样,你做的,我自然也做的,只不过张志廉这人比较霸道,总是话里话外不让人干一样的事情,再加上以张老头的威望,还有他自身的,所以村里人都会多少给几分面子。
至今村里的人,都知道兔子基本该怎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