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起张莲儿出嫁的事情,张乐儿似笑非笑的看着张沁儿:“你送她那般贵重的头面,等轮到我时,可不能比那差半分!”
这口气十足的傲娇啊,张沁儿虽然和张乐儿闹了些矛盾,但是相比起张莲儿来,她和张乐儿相处的时间更长,也更有情分,自然满口答应,并且说:“不如你自己亲自选一样,只要你选的,我绝无二话,这总行了吧!”
张乐儿得意的看着她,轻轻的哼了声,说:“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反正你如今也是一个富婆了,我就算劫富济贫好了。”
这劫富济贫四个字,说的张沁儿满脸无语。
胡乱说了下日后的事情,张乐儿因为张沁儿态度软善,心里那种不平感已经消失了不少,渐渐也打心底开心起来,在张沁儿的怂恿下,张乐儿最终红着小脸蛋将那件看上去就十分亮丽的衣裳换上了,好料子十分贴身,裙摆层层叠叠,穿在身上却丝毫不觉得闷热,张乐儿低头打量着自己,只觉得内心十分的满足和高兴。
“我就说你穿着肯定好看的啦!”张沁儿不由得点头,张乐儿爱俏,她爱素净,这件鲜艳的衣裳显然张乐儿比她更适合。
因为今夏鄱阳县流行长裙摆,贵女们出门又来往车马轿子,不需要长时间步行,而家中大多洒扫干净,所以这样的长裙摆不觉累赘,反而多添了一份优雅飘逸。
张乐儿身量较张沁儿略高,这样一来,这件衣裳穿在张乐儿身上就刚刚好,不至于拖地不方便行走了。
姐妹相处融洽,两家那种无形的尴尬也顿时化解了,杨氏对这一切的变化很满意,人后就常夸张沁儿这般做的对,都是姐妹,不管有什么矛盾,都犯不着像先前那样。
就连冯氏,也对张沁儿露出格外浓烈的笑容来。
时已六月下旬,已经迎来酷暑,而池塘里种植的荷花也早已经陆陆续续开放了,吸引不少爱俏的姑娘过来赏花。
张沁儿每日观察自己移植过来的菱角,虽然还活着,但是长势并不好,在碧绿荷叶和粉红荷花的衬托下,越发显得平淡无奇。
作为新品种,自然格外受到关注,第一天回来时,张沁儿就郑重和全家人说了这是菱角,她打算培植菱角和荷花一块儿养,也郑重的告诉小宝福儿,让他们告诉全村的孩子,别以为这是杂草就乱弄死了。
日子在平淡而忙碌中慢慢流逝,转眼间已经到了秋末北风起的时候了。
地里的水稻高粱等作物早已经趁着太阳好的时候收割晒干装仓了,张沁儿家年前购买的那五十亩上好的水田是租出去的,这会儿收了不少租子,张志仁整日忙着碾谷,有了这些稻谷,他们家一年的口粮都不用再到县城里买了,可省了不少事。
而地里的红薯也一一收进地窖的时候,甘蔗也就到了收割榨糖了。
金秋的富足村,人人都异常兴奋,整个村子几乎大部分人家都是种了不少甘蔗的,个个都眼红去年张沁儿家榨糖赚钱,都想着自家好好赚一笔,所以一等甘蔗即将成熟,村里几个种植甘蔗大户就开始找张志仁商谈如何榨糖的事情了。
这件事,张沁儿一家是早就商量过的,所以别人来问,张志仁就将自家的决定说了出来。
榨糖有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张沁儿家出面按照市价收购散户种植的甘蔗,一种就是种植大户到张沁儿家榨糖,给予一定的人工费,大致是每榨糖一百斤,就要收十斤的火耗,由于排在第一家开稿,锅、盆、桶、瓢里难免要粘上许多糖,所以就由张沁儿家第一个榨糖,她家榨完之后,再由其他的人家排队榨糖。
榨糖一百斤,收十斤糖,榨糖的事情也不用自家操劳,很多人一算账,觉得还是可以接受,那些种植多的,希望赚大钱的都纷纷接受了。
至于那些散户,有的是家里的地少,无法大面积种植甘蔗,有的则是家里的人手少,所以大多只种了一两亩左右,这样甘蔗并不多,零散的去卖糖也麻烦,所以纷纷决定按照市价卖给张沁儿家。
而甘蔗价高,一亩甘蔗的收益竟然比起一亩稻谷的收益还要高,何况水田需要地好,人还要精心侍弄着,不比甘蔗耐旱又不用时常打理,这样一算账,大家纷纷觉得种甘蔗的利益高的很。
那些没种的,或者种的少的,都纷纷后悔不已,暗地里打算明年除了粮食,其余的地都种甘蔗才好。
这如何榨糖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收割甘蔗。
即使张沁儿愿意大方的将收割甘蔗的法子贡献出来,那些种植的多的人家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割好,他们又不比张沁儿家,有长工干活。
大家商议了好一会儿,都决定请散工,也不用到外面请,就从村里找就行,村里并非人人地多,自然有闲置的劳动力。
但是大家的甘蔗都在同一批种下的,自然也在差不多时候收割,这如何请人,请哪些人等等,又各自商议了许久,确定各家不会重复请同一个人才作罢。
在村里人商量的时候,张沁儿家则早已经开始收割甘蔗了,林子村种植的甘蔗不多,就由崔家兄弟在那边负责,张志仁则让崔家兄弟临时请了两个人帮忙,收割下来的甘蔗,就运送到富足村来。
榨糖作坊一开,就注定得忙碌好几个月了,榨糖机和糖寮里面的大锅等物,早已经清洗干净,柴火备足,牛也早已经定下。
☆、332。第332章 :榨糖开工
就是人工也早已经提前几个月就定下了,因为这次不像去年,需要榨的糖不多,随便请几个人帮忙就行,这次需要榨糖的甘蔗很多,而榨糖作坊只有一个,为了充分使用,张沁儿按照前世榨糖作坊的经验,将干活的人员排了两个班。
这两个班是轮流的,并且将人工也分的很细,碧如稿盘上两班倒,每班四人:负责朝石磙里塞甘蔗的叫过稿匠,将榨过水的甘蔗送还过稿匠的叫捡稿匠,驱赶牛不断拉磙的是吆牛匠,负责牵牛换班、运走稿皮的是牵班匠。还有一个牛牌子,也叫牛班长,负责侍候牛,还负责煮半夜那顿交班饭。
稿盘上上下两班共九个人。牛则是每三条牛一个班,每天须七个班,每天共有二十一条牛轮流上班。
这个计划刚定下来的时候,张志仁简直傻眼了,人倒是好办,问题是需要二十一条牛啊!这牛还必须是成年力壮的牛才行!
而且一天轮流七个班,简直就是日夜干活的节奏,他觉得张沁儿这个方法也太磨砺人了些,而且就算甘蔗汁源源不断的榨出来,熬糖还需要过程和时间,这简直就是日夜不眠了,于是酌情提出意见,最后在张沁儿的劝说下,倒是又添了五个大锅,因为大锅比榨糖机好弄,只费了几天功夫就收拾好了。
但是即使如此,张志仁还是减少轮一个班,每天六个半,十八条牛就行了,这样人不那么累,牛也好凑齐些。
富足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整个村子也有二三十头牛,去除老牛和牛犊,也能够勉强凑齐十八条,又因为这些牛是有偿租用的,冬天的牛本来就是闲职白养的,这样一来,村里养牛的人家,凭借这些牛,也能够赚上不少钱了,可谓是皆大欢喜。
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张志仁将所有请来干活的人都请到家中畅快的吃喝了一顿,说了些励志的话,又说榨糖后,就麻烦各位辛苦些,等忙碌这几个月,就能够过一个丰足年了。
第二日正式榨糖的时候,一大早这些请来帮忙的人就已经穿着齐整过来了,张志仁在榨糖作坊门口放了两串百子千孙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和热气腾腾的硝烟味,使得整个村子都十分的热闹,许多人家都格外好奇过来看热闹。
人工是早就分配好的,大家各司其职,不多时就从生疏化为熟悉了,干起活来十分起劲,张志仁忙着在榨糖机这边盯着帮忙,而杨氏则带着张沁儿在后面的糖寮盯着帮忙。
如今要榨的糖多,都要请这么多人手帮忙榨甘蔗汁,自然能不像去年还是自家亲自烧火熬糖了,因为熬糖倒不是一个太费体力的活,在乡下,女人就能顶半边天,力气丝毫不小,杨氏早就暗地里考察村里的妇人们,看谁的力气大,谁又是品行好的,是靠得住的人,若是看中了,就上前询问是否愿意到她家糖寮做事,至于熬糖的技巧,也会传给这些做事的女人们。
这个时候,一般技术性的东西都是有保密性的,去年张沁儿家榨糖的时候,也遮遮掩掩了一阵子,但是今年甘蔗这么多,必须请人,这熬糖的技术自然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大方的告诉熬糖的女工们。
只不过烧火、搅拌糖汁都是简单的体力活,如何点糖才是关键,如果不会点糖,那么就算熬出一锅糖来,它也不能成形,并且味道带着苦涩和酸味,这样的糖就算是失败品了,自家吃都会嫌弃的。
所谓的点糖,就和点豆腐一样,都是最关键,最有技术的,碧如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第一锅的糖汁可以舀到第二锅了,什么时候糖色是最好,什么时候又要添加多少石灰水,如果添加的石灰水不够,又要再添多少等等。
不过这些既是技术活,也是熟练活,就算杨氏手把手的教,也得大家熬的多了,才能够完全把握好。
所以前期就需要杨氏亲自盯着大家放石灰水,和盯着糖色,一旦糖色差不多了,就赶紧让人把糖要出来放到木槽中,又要赶紧搅拌散热和成形切割等等。
不过开工两天,张沁儿一家上下就累的不行了,事情太多了,并且日夜做事,做事的工人们还好,毕竟是轮班的,还有的休息,但是张沁儿是主家,一开始榨糖,那些工人也不是特别熟练,必须得人盯着指点,这日夜都操劳,一下子人的精气神就损失了大半。
最后杨氏和张沁儿盯梢白天,张志仁盯梢晚上,而方家人和崔家兄弟作为张家的长工,是最先学习榨糖技术的人,他们身上都有十年的长约,又都是勤劳的人,用起来十分顺便,尤其是崔家兄弟,他们去年就参与榨糖了,所以很熟悉榨糖机要做的事情。
等他们完全熟悉榨糖作坊的流程后,张志仁就将榨糖作坊的事情交由他们盯着负责,有大事才让人过去通知他就行。
这样一来,张沁儿家才轻松了不少,不由得感慨果然需要多请几个长工才好。
自张沁儿家的榨糖作坊开榨,村里上空就飘来熟悉的香甜味,惹的孩子们天天朝这边凑来,有胆子大的,就上前讨甘蔗汁喝,也有趁乱偷一些碎糖吃的。
切割片糖时候,总有不小心切坏的,糖就碎了,这些碎糖要单独放在一起,孩子们不敢偷整块的,就盯上这些碎糖了。
张沁儿家极为大方,只要别偷的太多,大家不过笑笑便罢了。
看着张沁儿家源源不断的榨出不少糖来,其余种植甘蔗的人家个个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就到了自家,可惜张沁儿家本就是全村最大的种植户,一口气种了二百多亩,这收割下来的甘蔗,都能够堆积如山了!
就算日夜颠倒,不停的榨糖,也得花费一个多月的功夫去了。
何况为了避免各家争着榨糖,早在开榨之前,张志仁就把所有需要榨糖的人家找来抓阄,按照抓阄来排前后,这样就避免纷争了。
等自家清闲些了,张沁儿就想起自己曾经答应林氏请她吃糖软的,糖软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但是必须得热糖浆才能够制作,于是趁着田家兄弟休沐回家时,就托他们带话给郑成凯,问一问林氏是否想吃这个糖软,想吃的话,得自己来了。
又过了几天,郑成凯休息无事时,就带着林氏下乡了。
自然郑伯景到鄱阳县上任之后,林氏本来就没有多少事情,一天到晚都嫌闷的很,一听张沁儿邀请她去乡下吃糖软,立即就答应了,只等郑成凯休息有空就动身。
对于林氏和郑成凯的到来,张沁儿一家自然是欢迎的,张沁儿不爽约,亲自制作了糖软,郑成凯去年吃过,还记得这个味道,如今能够再吃,竟然吃了一大碗。
看的林氏瞠目结舌,要知道郑伯景自从十岁之后,就不怎么吃甜食了,看着自家儿子吃的这么痛快,林氏也吃了一小碗,结果一尝味道,发现果然不错。
何况此时天气已经微冷,能够吃上这么一碗温热的甜食,令人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了。
“果然不错,这味道挺特别的。”林氏夸赞了几句,因为觉得口感不错,又吃了一小碗,这才拿水漱口,省的满嘴的甜味。
接下来,林氏在张沁儿的带领下,参观了榨糖作坊,但是刚走到榨糖作坊前面时,一双秀气的眉头就忍不住蹙起。
张沁儿自然知道缘由,去年榨糖的时候还好,虽说榨糖机的下面也有不少牛粪,但是毕竟不多,每天又都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