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种田手册-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到什么程度就得看你自己了。”
青蕊笑着道:“我们家狗儿很勤奋刻苦。”
“嗯,那就好,俗话说三份天分七分勤奋,只要刻苦勤学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青蕊觉得张秀才说得很好,有这样的老师教狗儿她很放心。
“只是这名字得另取一个才好。”张秀才道。
二牛颔首:“烦请秀才老爷给取个好名儿。”
张秀才思索片刻,道:“刚刚罗娘子说他做学问勤奋刻苦,不如就叫勤学好了。”
青蕊和二牛很满意这个名字,勤奋好学,希望狗儿以后能用此名勉励自己,努力学习。
最后,狗儿把带来的干肉奉上,张秀才收下束脩,就等于收下了狗儿,了却了心里的一件大事,青蕊很高兴。
束脩是学费,它又叫脯,有点类似现在的腊肉,拜师的束脩就是十条干肉。
此典故出自论语,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用作老师报酬的雅称。
半个月后,幼兔满月了,可以不用吃奶,村民们都提着篮子来罗家抓兔子。
廖氏也来围观,看着窝里的兔子直叹道:“妹子,咋你家的兔子这么好看?我给你拿来的公兔灰不溜秋的,你家母兔倒是白净,本想着要么下一些灰兔子,要么下一些白兔子,再不济就是又灰又白的浑兔子,就像我家里那几窝,别提多丑了。可到了你这,这颜色咋就搭配得这么好看?”
“噗嗤。”青蕊被廖氏的话逗乐了,瞅了瞅自家的兔子,只只都是雪白的身体,灰色的耳朵和尾巴,大红眼睛,加上肥嘟嘟的,确实很漂亮,她也乐了:“这我咋晓得,下什么样的崽又不是我说了算,瞧嫂子这话酸的,要不你也抓几只回去改良一下你家的兔子种?”
“可拉倒吧,别到了我家又是灰头土脸的丑崽子,到时候卖不掉可咋整?”廖氏一脸怕怕的表情。
青蕊一边收钱,一答道:“那留着吃肉呗,兔子肉多好吃。”
她只负责收钱,要哪些兔子全由村民自己选自己抓,让大伙都买个乐呵,剩下的自己养着,或者吃肉或者再下崽卖。
而兔子的价格青蕊原本准备卖十文一只,廖氏说她家的兔子好看又肥大,十五文也卖得起,青蕊觉得乡里乡亲的,不好卖高价,就定了十三文。
乡亲们的钱给得十分爽快,这些小兔子实在太肥了,而且咋这么好看捏?自家娃儿简直喜欢得不得了。
本以为小兔子卖不完,哪知道一只没剩,一些来得迟的村民还没买着,早早定了下一窝的。
八十只小兔子,共卖了一千零四十文钱,足有一两多银子,而且是青蕊来古代赚的第一笔钱,那感觉简直好得不得了。
青蕊很高兴,去镇上买了羊肉和白面回来,准备包羊肉饺子吃庆祝。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来咯,今天这章留言的送红包啦,快快出来聊天哦。
第22章
二牛觉得自家媳妇简直太可爱了,才赚了一两银子就乐得都找不着北了。
只有猫儿有些闷闷不乐,她的小兔宝宝没了,那么那么可爱的小兔子额,她爱还没爱够就被买走了。哼,宝宝不开心。
在院子里吃了一堆枇杷果,猫儿觉得心情好些了,去了后院喂兔子,婶婶说兔兔很快又会下小兔宝宝,她要多给它们喂些吃的,下次可要多生点宝宝哦。
青蕊在厨房和面包饺子,二牛在烧火,夫妻俩时不时说两句话,气氛十分愉悦。
狗儿放学回来,闻到香味,放下书包就去了厨房:“二叔,婶婶,今晚吃啥?好香哦。”
“吃羊肉饺子。”青蕊一边捞饺子,一边笑着答,见他满头大汗,赶紧道:“快去洗把脸,吃饭了。”
“嗳。”狗儿应了声,跑出去洗脸了。
一大盆香喷喷的羊肉饺子端上桌,一家四口脸上全是笑容。
羊肉饺子做法与普通肉饺有些区别,放的料也多些。
先把面和水以二比一的比例调均匀,和成柔软的面团,一旁醒着备用。
接着羊肉放清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把血水浸泡出来,冲洗干净后,切小块。
猪肉和羊肉的比例为三比七,把切小块的肥瘦猪肉和羊肉一起剁碎成肉馅。
花椒少量用开水浸泡冷却后撇出花椒,只留花椒水,将小半碗花椒水慢慢加入肉馅里,边加边搅拌,接着加入酱油、适量盐、一小勺香油、两大勺油搅拌均匀。
白萝卜清洗干净后,切成丝,剁碎,用手攥出多余水分,和肉馅放一起,葱姜切末后倒入肉馅里,一起搅拌均匀。
这样馅就调好了,接下来擀好面皮就可以包饺子了。青蕊包饺子特别快,一大盆饺子没一会儿就包好了。
羊肉饺子最是鲜香美味,是青蕊的最爱之一,一家四口各盛了一大碗饺子,坐下来开吃。
青蕊夹起一个饺子吹了吹,轻轻咬一口,立即满嘴香甜,香中带甜,甜中带点麻,冲击着味蕾,她露出一个满足的笑容,大口大口吃起来。
一家子吃得肚子撑圆才停下来,夏天到了,昼长夜短,吃过晚饭天还没黑,一家人便在院子里消食,等消得差不多了,点上驱蚊草药,坐在葡萄架下聊天,说不出的怡然惬意。
猫儿靠在青蕊怀里,仰头望着葡萄架上挂着的一串串青葡萄,口水直流。
“小馋猫,是不是想吃葡萄了?”青蕊听到她咂嘴巴,捏捏她的小鼻子笑问。
猫儿吐了吐舌头,问:“婶婶,葡萄什么时候才熟?”
“再等一个月左右吧。”青蕊抬头看了看,答。
猫儿哦了一声,看见一只萤火虫,站起来捉去了。
狗儿一刻也不耽误,在给二牛背今天学的功课,青蕊看了叔侄二人一眼,见时间还早,回屋泡了壶茶出来喝。
茶叶是娘家拿回来的,是孙家山里的茶树上采的土茶,非常有地方特色,属于绿茶,用溪水泡出来非常清香。
夫妻两喝了一壶茶,狗儿背诵完了功课,猫儿没抓着萤火虫打起了哈欠,一家四口便回屋洗漱睡下了。
没过几天母兔又接二连三下了崽,幼崽的数量比第一次多,最多的一窝下了十二只,所有的幼兔加一起刚好一百只,可把一家子乐坏了。
唯恐母兔身体亏空,青蕊在空间拿了上好的家禽饲料喂给母兔吃,母兔吃过后立马精神抖擞的,奶水也十分充足,把小兔子奶得胖嘟嘟的。
这一窝兔子的毛色更加漂亮,一些通体雪白,一些光脑袋瓜子是白的,其他的地方全身灰色,还有一些眼圈灰色,全身雪白,像大熊猫似的,别提多萌了。
小猫儿爱得不行,但是还是很懂事没有去碰小兔崽子,要是母兔不喂奶就麻烦了。
小兔崽子被村民定下了,青蕊就不担心售卖的问题,接下来的日子都在田地里忙碌。
庄稼要进行除草、施肥、驱虫、松土,青蕊虽然从空间里拿了除草剂、加速化肥、驱虫药等物,但是不敢用得太明显,分量下得很轻。因此,地里还是有些草和虫,也还是得施肥,松土就更加应该了。
半个月时间,青蕊抗着锄头把所有的庄稼都除了杂草,施了肥,松了土,洒上石灰驱虫。
黄瓜豆角等作物的藤蔓已经非常茂盛,人在行距里几乎都发现不了,已经结了花蕾,等再过段时间就可以再偷偷用点空间的化肥,让瓜果早些成熟。
水稻这个时候要扯败草,败草是长得和水稻苗相似的一种杂草,一般连着水稻苗的根长,很容易以假乱真,会吸走水稻的肥料,比水稻长得高长得嫩,如果不拔掉就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除了败草还有泥里长的水草,非常嫩绿,可以用来喂猪和鸡鸭。
好在青蕊家的稻田里没有多少杂草,青蕊一个人在田间穿梭了几日也就肃清了。
在空间里拿了驱蚊虫的药水在身上喷了喷,已经没有蚂蟥和蚊虫敢叮咬她,她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地里干活。
□□的杂草拿回家剁碎了喂鸡鸭,个个吃得肥嘟嘟的。
等这些做完,要给西瓜打苗了授花了,打苗要打岔枝,留下主枝蔓,授花比较简单,就是摘下雄花在雌花花蕊上碰触几下就可以了。
雄花雌花非常好区分,雌花下有个小西瓜,雄花则没有。
授粉过程中,青蕊顺便把主枝上过多的幼瓜摘掉,她要种又大又甜的瓜,就必须控制西瓜的数量,第一批西瓜要保证质量,一炮打响,为第二批西瓜留住客源。
西瓜,顾名思义,是西域传来的瓜。在五代以前,它已经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却又不叫西瓜,而因其性寒解热,称寒瓜。
等以后贩卖的时候,青蕊也得称它为寒瓜,西瓜这个词太洋气了,现在的人估计不太能接受,到时候影响销量就不美了。
青蕊一头扎进去又是半个月时间,村民们每每都能看到她在地里忙碌的身影,觉得她家的庄稼要是不丰收都没天理。
第二批幼兔卖了一千三百文,也是全部卖光了,青蕊把卖兔子的钱单独存放,因为鸡鸭在半个月前也开始下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那章的红包今天会给大家发哦,昨天是母亲节,差点就给忘记了,还好有给大家准备红包。
第23章
镇上买的二十只鸭子,有五只公鸭,十五只母鸭,每天一个蛋有十五个。
廖氏给孵的二十只鸡,有三只公鸡,十七只母鸡,每天就有十七个鸡蛋。
如此只存了半个月就有满满一大篮子蛋。
鸡鸭虽然并没有喂得特别肥大,但是蛋的个头非常大,青蕊想应该是吃了空间里的饲料的原因,她担心蛋味道不好,煮了几个吃,发现比普通鸡鸭蛋还香,放下心来。
她用柳条编的大篮子提着蛋往镇上一放,立即被人买光了,蛋个头大,卖三文钱一个,四百五十个蛋卖了一千三百五十文钱。
青蕊拿着钱,乐得见牙不见眼,二牛在旁边看着,一脸温柔的笑意。
卖完鸡蛋,他们又去了丰收粮店,要买些秋季种植的种子,像稻谷之类的就得提前一个多月培育秧苗。
到了粮店,吴掌柜不在,听水娃子说他被府城的东家叫回去有急事,青蕊主要是想找吴掌柜提提收粮食的事情,他不在种子也没买了。反正时间还早,再等半个月也来得及,还是等吴掌柜回来再说。
地里的庄稼差不多要长成了,也到了年中,青蕊决定抓两头猪崽回家养。
两口子带着猫儿去了家禽市场,看看问问,猪崽的价格在四百文上下,青蕊挑了两头比较活泼的,花了八百文。
看着猪篓子里的两头嗷嗷叫的猪崽子,青蕊捏了捏钱袋子里剩下的几百文钱,说不出啥感觉。
想到过年可以自己杀猪吃肉,又有些飘飘然,这钱花得值!
剩下的几百文钱买了些菜和肉,一些零食,一沓练字的纸,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准备回家了。
这时,青蕊看着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孩儿哭着喊着朝这边冲来,后面跟着一男一女,紧追不舍。
猫儿吓得忙往青蕊怀里钻。
青蕊搂住猫儿,看着架势不对,问二牛:“这是咋回事?”
“先看看。”二牛紧紧盯着前面的一切。
那小孩儿一路踉跄跑来,上气不接下气,脚下一崴,摔在了地上,她努力想爬起来,几次都不成功,抬起头看着面前的人,红着眼圈哭道:“他们是坏人,救救香香……”
二牛看着摔在面前的孩子,眉头一皱,调转轮椅越过孩子,挡住了追上来的一男一女。
青蕊已经看出些门道,立即松开猫儿,向前拉起孩子,也不嫌弃她脏,紧紧搂在了怀里。
“这位小哥,这是我家的孩子,调皮把自己弄得太脏,怕我们揍她,所以跑出来了。”女人弯着腰对二牛笑道。
男人也猛点头:“是啊是啊,小兄弟,让我们把孩子带家去吧,这脏的不像话,别熏着小娘子才好。”
二牛面不改色,看了二人一眼,问道:“你们是哪里人?叫什么?孩子的身份文碟给我看看。”
“我们是山水镇本地人,我叫王二,这是我媳妇吴氏,这出来得急,没带文碟,这真是我们的孩子,行行好让我们带回家去吧。”自称王二的男人道。
二牛哼了一声:“没有文碟就不好意思了,这孩子我不会让你们带走。”这两人看着不像好人,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
“你这人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你再不让开,我们可就去衙门告你拐卖人口了。”吴氏见有行人围观过来,气急败坏起来。
二牛冷笑:“好,我也正想去衙门,让官老爷断断,到底谁是拐子。”
两口子相视一眼,露了怯意,王二不耐烦道:“我们才没空陪你胡闹。”说着绕过二牛就要去抢青蕊怀里的孩子。
二牛眼皮一抬,扬手就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