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朕的大秦要亡了! >

第26章

朕的大秦要亡了!-第26章

小说: 朕的大秦要亡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前跟随蒙恬大将军的将领,一曰苏角一曰涉间,都是良将。”
  “请王卿为朕引见。”
  王离又道:“便是那蒙氏二子寻回来,又如何肯为陛下所用?”
  胡亥笑道:“人能寻回来,便能为朕所用。”
  王离:……新君不只无耻,还自恋。


第41章 
  当初蒙恬为大将军; 率领长城兵团三十万人马,却选择了以自己一死,保全族人。
  虽然蒙氏成年男子被“赶尽杀绝”,可是妇女孩童却活了下来。
  现在,胡亥下诏,把蒙氏妇孺都接入宫中来,由赵高和阿圆共同商议,暂住在空置的宫殿里。
  接来第一天,胡亥亲自去探看了一番。
  傍晚时分略显阴暗的大殿里; 一个个未亡人含怨带恨向他瞥来; 幼童缩在母亲怀抱里不安地低泣。
  若这是拍鬼片,气氛真是不能再到位了。
  胡亥对着朝中大臣不讲情面、“毫无廉耻”; 可是面对这样一群孤儿寡母,纵然不是祸首; 也觉得有愧; 摸摸鼻子; 温和道:“如今天下动荡,咸阳城中亦有盗贼; 朕恐怕你们在外面不安全; 接你们入宫暂住。你们不要惊慌。”
  众未亡人听若未闻,仍是个个低首; 看似恭敬; 可是偶尔飞出的目光; 都如冰寒利刃。
  胡亥“咳”了一声; 吩咐阿圆道:“把蒙氏幼童挨个登记在册。朕要看。”
  众母亲抱紧了怀中孩子,怨恨的目光中又添了几分恐惧。
  胡亥笑道:“诸位宽心,朕绝无加害之意。宫中用度如有短缺,诸位只管找阿圆便是。若是郎中令赵高假公济私,欺负你们。朕定然为你们做主!”
  若不是为了孩子,这些未亡人拼着一死,也要吐唾沫到皇帝脸上。
  胡亥颇有自知之明,也不再多话,便离开去继续处理政务了。
  是日却有一则从会稽郡寄来的奏章,附有帛书一封——乃是项羽的回信。
  胡亥精神一震,终于等来了!
  秦朝如今也有“邮政”系统,以马相送,一日可行八十五里。此时的一里,相当于后世的四百米。若是昼夜不停急送,可以达到二百里,相当于后世的八十公里。虽然比想象中的古人送信要快,但是比之后世的顺丰速递是差远了。
  比如从咸阳至南郡,即使是特快邮件,也要七天;一来一回便是半个月。若是一般邮件,那么一来一回只怕就要一个多月了。
  胡亥从发信至收到回信,没有超过一个月,在此时已经算很快了。
  毕竟项羽如今所在的会稽,可是先帝东巡的终点、帝国之极东。
  与其余百份一模一样的制式招安书不同,给项羽这封可是胡亥亲自捉笔。
  对于项羽会怎么回信,胡亥当然最为好奇上心。
  他含笑打开帛书,定睛一看——笑容就龟裂在脸上了。
  与胡亥不同,收到信的那天,项羽刚经历了一场厮杀。
  项羽,姓项、名籍、字羽。
  他是项燕的长子长孙,楚国顶级豪门贵族之后。从他记事开始,出入的便是楚国宫廷,交往的便是名流望族。全族人对他寄予了莫大的期望,给了他最大的尊重与关爱。
  如无意外,他将是第三代执掌项氏一族之人,甚至于是保障整个楚境平安之人。
  可是这一切,在他十岁那年破灭了。
  项羽十岁那年,楚国为秦所灭,祖父项燕自杀,呼啦啦大厦倾倒,他成了亡国之人。
  十岁的他,尚且无法真切得感受到亡国之痛,可是叔父们的泪水与叹息,浸透了他少年的时光。
  他一天天长大,终于明白自己失去了什么。
  秦朝从他这里夺走的,不只有无上的荣耀,还有那一方故土和那片土地上的子民。
  那本是该在他守护下,安然生死的。
  后来,他跟随叔父项梁,避祸吴中。
  他已经二十四岁,身高八尺有余,力能扛鼎,吴中子弟没有不惧怕拜服他的。
  可是还不够。
  远远不够。
  他胸中的热与恨,便是扛起泰山都无法纾解。
  陈胜吴广造反的消息传来,让他终于明白过来。
  复仇!
  诛秦!再燃故楚荣耀!复兴项氏门楣!
  这才是他的使命!
  以血还血,以泪还泪。
  当初嬴氏从他项氏手中夺走的,他要分毫不差夺回来。
  当初嬴氏让他项氏遭受的苦痛,他要千倍百倍还回去!
  “叔父,我们何不也起兵?”
  项梁望着年少气壮的侄子,道:“静候时机。”可是他眼中一样燃着复仇的火焰。
  而这一天终于来了。
  会稽郡守殷通,平时与项梁也有来往。他已经察觉到了在这帝王最东边的郡中,民众反秦的情绪高涨,况且还有故楚贵族在,更是有组织成规模。
  与沛县县令一般,出于自保之心,会稽郡守殷通请项梁来说话,“如今江西各地都已经反秦,我想咱们何不也一起举事?我愿意光复楚国荣耀,请您和桓楚两人做将军。您看如何?”
  项梁整整衣冠,不紧不慢道:“桓楚如今逃亡在大泽,除了我侄子项羽,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我这便去找项羽来,与您一同商议。”
  会稽郡守殷通见他答应,心中一松,忙笑道:“我等您。”
  项梁来到廊下,与早已等候的项羽一点头,沉声道:“便是今日。”
  项羽一腔热血冲头,手持长戟抢上殿去,在殷通惊诧恐惧的目光中,一戟如电,刺穿了他脆弱的喉咙,鲜血汩汩而出。
  殿内侍者尖叫着逃出去,门下众守卫立时集结。
  项羽满不在乎,取腰间宝剑,大笑中割下殷通脑袋,丢给叔父项梁,转身向外杀去。
  项梁接了头颅,翻找到郡守配印,跟在项羽身后。
  项羽长戟横挑,宝剑直刺,一步杀一人,无人敢挡;直杀到大门处,院中已陈尸百具,余者莫敢近身。
  他身躯高大,傲立尸山血海之中,怒吼一声,响遏行云,吓得众守卫纷纷丢下兵器、跪拜臣服。
  秋日艳阳照在他布满血水的乌金甲上,衬得他恍如天神降临。
  而他那双天生重瞳的眸子里,充斥着仇恨与激情,比喷涌的岩浆更炙热。
  就在此刻,府衙门外不合时宜地探进一个脑袋来,“咸阳送郡守的信件……”那邮差被门内血腥的场景吓了一跳,拔腿要跑,两条腿却已经软得动弹不得。
  项羽长戟一伸,挑过了邮差怀中行囊,“咸阳来信?”他轻蔑一笑,撕破包裹才要丢掉,目光一瞥,却见其中一份封印上写着“送呈江东项羽亲启”的字样。
  咸阳写给他的信?
  沾满血水的手,打开了这封古怪的信。
  “项兄亲鉴:
  见字如晤。
  当今之世,英雄者,唯君一人。
  ……”
  项羽看了这第一句,还以为这封盖着帝王印的书信,乃是咸阳城中哪位想要起事的贵族,借用帝王通信体系发来的。他跳过内容,先看了一眼落款。
  “……
  祝安!
  弟嬴胡亥 于八月既望章台宫 ”
  项羽:……这个皇帝怕不是有病!


第42章 
  当下也不及细看; 项羽将帛书揣入怀中,扫视郡府庭院,目光所到之处,无人不胆寒颤栗。
  有机灵者,冒死叩首道:“奴等愿随将军起事。”
  于是项梁为新郡守,召集地方上相熟的豪吏来,坐于上首道:“如今暴秦无道,江西皆反。我今日与项羽诛杀昏官殷通,意欲为天下黔首除暴秦; 请诸君前来商议;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眼见项羽佩剑还在往下滴血,那些豪吏这会儿哪里还敢说话; 纷纷点头。
  从前项梁在会稽,就经常主持大徭役或者丧葬等事。这些事务都是要调集不少人手的。项梁就以兵法来治理参与的宾客子弟。所以; 这些年下来; 他本就有自己一股势力。
  更何况; 他又是项燕之后,师出有名; 叫人抗拒不得。
  而故楚被灭; 至此不足十五年,楚人思念故国之情犹在; 反秦是人心所向。
  于是不到一日; 便聚齐起江东子弟八千人。
  众人确认了项梁新郡守的地位; 又拜项羽为稗将。
  项梁与项羽率领这八千子弟; 突击不顺从的秦朝府衙或官吏之家。
  一时间城中富贵之户聚居之处,哭喊声四起。
  项羽端坐马上,扫视着来往士卒,忽见一富户门前人潮堵塞,横剑一指,令手下去查看。
  那手下去而复返,满脸惊诧赞叹,道:“众士卒不肯散开,小的只窥得一眼……请将军亲去……”
  项羽见手下话都说不明白了,大为不耐烦,不等他说话,早已纵马前去。
  却见是一处雕栏画栋之所。
  众士卒见项羽亲来,纷纷退开,让出一条路来。
  可是他们的目光却仍是牢牢锁定在院中人身上。
  院中遍植花木,在这震天的喊杀声中,恍如世外仙境。
  园中小径上有一红衫女子跌坐低泣、以袖遮面,乌发如云、皓腕胜雪。
  然而只看身形,已是风流似神仙妃子。
  她的美,让人不忍亵渎。
  竟使得这些杀红了眼的士卒不敢近前。
  似是察觉有人走近,那女子衣袖轻落,露出一双含泪明眸。
  她的一滴泪便是天上一颗星。
  项羽看着那滴泪,胸腔中十五载来的仇恨愤怒,忽然化为了一股柔风。
  他弯腰,横伸出铠甲裹缚的手臂。
  “请起。”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此刻的声音有多温柔。
  那女子凄惶望他,玉葱般的手指轻轻搭上他的手臂。
  她起身,手指缠住了他的手臂。
  “姑娘怎么称呼?”项羽问道。
  那女子咬唇,声如鹂鸟,“妾身……吴中虞氏。”
  “虞氏女?唤你虞姬可好?”项羽微笑道:“部下无礼,惊扰了姑娘。籍代为致歉。”
  虞姬抿唇不语。
  “城中近日凶险,如姑娘不弃,不如暂居郡守府中。”
  虞姬怯生生望着他,仍是抿唇不语。
  她的目光能将人化为汁水,而那汁水还要心甘情愿流向她。
  项羽柔声道:“你若愿意,便点头。若不愿……”
  话音未落,就见佳人螓首微动,似摇似点。
  项羽唿哨一声,唤来宝马。
  通体黑缎子般的乌骓马迅疾而来,轻而稳地停在两人身前。
  项羽翻身上马,探腰横抱起虞姬,在美人轻呼声中,一夹马肚,直冲出去。
  虞姬被这陌生男子抱在怀中,满城的喊杀哭喊声忽然淡去,唯有耳畔这颗心脏强健的跃动声,清晰稳定,似永不会停。
  厮杀直至夜半,县城才彻底被项梁人马占据。
  项羽归府解甲,见到怀中掉出来的帛书,才想到还有一封来自秦朝皇帝的信未看完。
  当下挑灯细看。
  “项兄亲鉴:
  见字如晤。
  当今之世,英雄者,唯君一人……”
  胡亥这封信写得半真半假。
  “君为故楚名门之后,朕为始皇帝之子。君为吴中子弟之首,朕为咸阳百官之尊。君力能扛鼎,朕……这个不行。”
  项羽看得嘴角一抽。
  “不过朕祖上有个能人,叫秦武王的,他也能扛鼎。可惜后来他举鼎给自己举死了。跟你说这个,也没别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举鼎有风险,危险动作不要经常做。就比如造反这件事,它就属于危险动作。
  现在天下不太平,陈胜吴广造反的事儿你应该也听说了。虽然朕写这封信的时候,战况还不明朗。但是朕相信,等朕收到回信的时候,叛贼一定已经吃了败仗快不行了。所以想劝你一句,不要跟着瞎起哄。”
  项羽轻蔑一笑。
  “不过想来英雄都是不听人劝的,你和你叔叔多半一定要反。你们一定要反,朕也没有办法。可是等你们反了,朕一定得派兵去平叛。朕很不愿意这样做。一来劳师动众,二来你死了可惜。”
  项羽:……好大的口气。
  “这样,咱们打个商量。反正你若造反,也要借光复楚国的名号,可是那你就算打赢了,也就做个上柱国,多没意思呀。不如你先去打那些造反的小鱼小虾,能占多大的地盘就占多大的地盘。到时候朕封你做楚王。楚王可比上柱国尊贵多了?不管同不同意,给朕回个信儿。
  弟嬴胡亥  于八月既望章台宫”
  项羽被胡亥这封乱七八糟的信搅得很难受,吐出胸中一口浊气,看来这小皇帝是要劝他归降。
  做梦!
  他援笔疾书,以朱砂丹笔写下“万死以诛秦”五字。
  这便是他给胡亥的回答。
  哪怕要被杀死上万遍,也不会改变诛秦的信念!
  盯着自己写下的这句话,项羽越发坚定了。
  “羽儿,还没睡?”项梁推门进来,看着这个最值得自己骄傲的侄子,“你今日着实了得。”
  “叔父。”项羽起身相迎。
  项梁与他相对而坐,感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