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朕亦甚想你 >

第109章

朕亦甚想你-第109章

小说: 朕亦甚想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虽不曾明言,但意思也算明确——人送过去,这事儿就算是了了。
  但他们要是真敢将旁系送过去,只怕,还有的瞧呢。
  凉州苦寒之地,此行又路途遥远,一路上,还不知要受什么苦楚。
  更加重要的是,这一遭过去,什么时候能回来?
  总不能,直接叫他们扎根在那里吧?
  若真是如此,岂非是断了两家的根?
  不管两位家主如何想,在皇帝保持默许的态度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元景是长子,早早被册封晋王,与那些忌惮太子的君主不同,皇帝是真心实意将他作为储君培养的。
  他儿时便聪慧,加之皇帝有意教导,稍稍长成时,这种聪慧愈发的展露出来,渐渐转变为天子所需的资质。
  说起来,元景同皇帝是很像的,不只是容貌,还有性情。
  冷血强悍的魂魄在血液里涌动,只是,皇帝已经学会用温和的外表掩饰它,元景尚且在用孩子的稚气展示它罢了。
  握住了青漓的手,皇帝向她低声道:“元景,将会是个很了不起的君主。”
  他轻叹一声,继续道:“他日史书工笔,朕不如他。”
  青漓喜欢听人夸奖自己儿子,但听皇帝这样夸,还是觉得不太好,轻声婉拒了:“还小呢,看得出什么。”
  “不过,”这一回,皇帝倒是点头了:“确实还需得打磨。”
  李荣二家出了这样的事情,自然不能继续留在这里了,匆匆向皇帝告罪退去,想来是归家想法子了。
  这样的消息传到家里去,于谁而言,都是泼天大祸,更不必说是享受了世代荣华的这两家了。
  李家家主将全家人唤了过去,把今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随即便说了自己的意思:“殿下说的很明白,要的是嫡系的年轻一代与壮年一代,二十人,你们自己说说,怎么办?”
  他今年六十有一,女儿不计,儿子便有七人,各自成家之后,总计生有孙子十八个,其中年幼的还占着四个,细细算起来,年青一代与壮年一代的人加起来,只有一个人能够被留下。
  素日里说的兄友弟恭都是假的,切切实实的好处才是真的,到了这会儿,没有人会不想要留下来。
  看一眼所有人,长房率先开口:“父亲,不是儿子惫懒,而是身为长子,必须留在家中孝敬父母,照拂小辈……”
  “大哥这话说的有意思,”七房听得不高兴了:“你在家中享受多年,也不见得照拂弟妹多少,如今要去吹冷风了,却想起我们了,你说这话,脸不脸红!”
  “你!”大房语气一滞,愤恨的瞪了七房一眼。
  “怎么,大哥气急败坏了?”三房跟着插了一句:“我觉得,七弟说的有理啊。”
  要是平时,他肯定是帮着大房的,可到了现在,还是先将占据嫡长的大房咬下去为好!
  没人愿意坐以待毙,三房一开口,其余人也止不住的开始为自己争抢,一时间,书房里乱糟糟的,全然不似之前的友爱气氛。
  李家家主正头大的时候,就听外头传来一阵喧闹,正妻孙氏流着眼泪过来,神色狰狞的要将李新打死,除了那个害群之马。
  “你去打死他吧!”李家家主怒气上来,抓起面前的杯盏,重重摔了出去:“叫他喘着一口气,好歹还能顶一个人头,哪怕是半路死了,宫里也只有消气,没有不满的。
  ——你去将他打死,那家里头就真的留不了人了!”
  孙氏神情一怔,随即就开始不停的流泪,哭的几乎要上不来气,最后竟坐到了地上叫骂,全然不似之前的优雅端庄。
  “说到底,还不是你这老狗!”孙氏神情怨愤,怒声道:“当年,要不是你非纳那个刘氏,如何会惹得出这种乱子!”
  她猝然转头,看向李新的父亲,庶出的四房,冷声道:“小娘养的狗东西,果真没一个上得了台面的!”
  四房见这回的事情是自己儿子惹出来的,也就知道那个名额无论如何都落不到自己头上,这会儿也豁出去了:“小娘养的都上不了台面?夫人,这话说的,您坑不坑心呐!
  当初李成逼死民女,被人追到府上,是谁替他顶了罪,险些被送进监狱去!”
  “你自己也说是险些,送过去了吗?!”孙氏冷笑着将案上砚台砸到他脸上:“还不是好好的!”
  人到了这个地步,自然也没什么好忍的了,四房捂住额头,神色狰狞的冲到了前头,同孙氏扭打起来,嫡出的儿子自然不会看着母亲被打,冲过去退开四房,一群人打成一团。
  “好了!”李家家主一声断喝:“火都烧到眉毛了,你们居然还内讧!”
  他久居家主之位,威仪自然不缺,这样一开口,一群人便面色讪讪的分开了。
  “把这个名额给老大,”李家家主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脸,仿佛苍老了十几岁:“他是嫡长子,应该留下。”
  李家是这幅光景,荣家也是一般,凄凄惨惨的哭了几日,两家便汇合,跟着引路的官差,往凉州去了。
  当然,这是后话。
  不过,晋王的言谈举止,委实是令人讶异。
  之前在楼阁里的话,各家的人也听过几句,虽然赞叹,却也只当是皇后教的,无甚了不起,等到御前时,才算是真的惊骇了。
  没人能预测李荣二位家主说什么,也没人能预测陛下会心血来潮叫晋王做主,显然,也没人能事先教导晋王,届时应该如何言说。
  ——难不成,还真是他嘴角想的?
  倘若这是真的,那这位晋王殿下的天资,堪称可怕!
  这日晚膳的时候,青漓也忍不住问儿子:“今日,元景为什么那么说?”
  “因为他们欺负母后了,”元景认真的看着她,说:“有我在,谁都不能欺负母后。”
  这一瞬间,青漓觉得暖心极了,自己生的哪里是儿子,分明是小天使嘛!
  摸摸他的小脑袋,她在他额头上响亮的亲了一下:“好孩子。”
  皇帝没动筷子,只出言问道:“那些话,都是你自己想的?”
  “嗯,”元景神色平静,道:“想说就说了。”
  皇帝微微笑了:“知不知道,你有时候说话很得罪人?”
  元景疑惑的看父皇一眼:“比如说?”
  “比如说,那天在尉迟承堑面前,在不打算立刻处理掉他的时候,你将自己的敌意表露出来。”
  皇帝缓缓道:“再比如说,李荣二人请罪时,你大喇喇的甩了一句‘你知道就好’。”
  “当你不打算直接处置掉敌人的时候,”皇帝问他:“为什么要打草惊蛇呢?”
  “因为蛇咬不到我,”元景平静的吃一口米饭,道:“但我能叫他们寝食难安。”
  “——他们觉得难捱,我就觉得快活。”
  皇帝久久的看着他,他也毫不畏缩的同父皇对视。
  许久之后,皇帝终于叹一口气,伸手过去摸了摸他的脑袋:“长大了啊。”
  翌日,上降旨,册晋王为皇太子,入主博望苑。


第114章 三子
  许是因为夏日渐深的缘故; 天气也愈发热了起来。
  青漓素来不喜夏日,今年更是早早的躲到了清凉殿去,可即使是如此; 也是整日蔫蔫的; 饭也吃不下多少。
  皇帝看她无精打采的趴着,好像丢了魂儿一样; 也觉得心疼; 只吩咐人做些清淡的过去; 时不时的吃点果子垫一垫,是以人倒是没怎么见着瘦。
  董氏入宫来看她; 见她这样子,也不免忧心:“往常年也是如此,可我怎么觉得,今年格外严重些。”
  “我也不知道呀,”青漓也有些无奈; 隔着窗户看元朗在外头跑的满头汗; 活蹦乱跳的样子,竟然觉得有点羡慕:“就是觉得难受。”
  “妙妙; ”董氏狐疑的看她一会儿; 问:“你叫太医看过没有?”
  “没看过; ”青漓揉了揉额头; 道:“又不是一回两回了,叫人看了做什么。”
  “阿娘的意思是,”董氏看着她; 轻声道:“——你是不是有了?”
  青漓原本还有些晕乎,被董氏这样一说,登时清醒过来:“不……不能吧。”
  生完元朗之后,他们一直都有避孕的。
  “怎么不能了,”董氏问道:“你近来不曾与陛下同寝吗?”
  青漓被问的一滞,下意识的摸摸肚子:“也是。”
  皇帝前些日子想女儿想的都要疯魔了,吩咐人停了药,也不是不可能。
  董氏这样一提,她自己也有疑惑,吩咐周遭侍奉的宫人去请了太医,诊脉之后,便有了确切的结果。
  ——皇后确实是有孕了,只是夏日体虚,加之尚且不足两月,所以此前请脉才未曾察觉罢了。
  这消息传来,最欢喜的是皇帝,最得意的也是皇帝。
  看看朕这辈子,想生儿子生儿子,想生女儿生女儿!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谁能比朕过得更快意?!
  ——朕马上就要有小公主抱了!
  青漓看他难掩的得意,禁不住往他头上泼了盆凉水:“男女都不一定呢,万一是儿子呢,你怎么办?”
  “怎么会是儿子呢,”皇帝不以为然的看着她,道:“朕都数着日子呢,这一个,八成是那日在梧桐树下怀的……”
  这话说到一半儿,就被青漓红着脸打断了:“这种事情还说的这么大声,你要不要脸!”
  “好好好,不提这个,不提这个,”皇帝很宠爱的抱抱她,道:“梧桐素来只凤凰可栖,咱们的孩子,难道还不是凤凰吗?”
  青漓不理会他的歪理,只撇撇嘴:“万一生了儿子,你可别哭。”
  “不能,”皇帝摸了摸她的肚子,一脸父亲的慈爱:“朕敢肯定,里头是公主。”
  元景见过弟弟出生时候的样子,元朗却没见过,一头大汗的跑过来时,还特意贴过去听了听:“他怎么不动?”
  “他还小呢,不会动的,”青漓拿帕子给他擦了汗,笑着解释道:“等再过几个月,母后肚子大起来的时候,他就会动了。”
  皇帝在边上看着,笑吟吟的问他:“元朗,你觉得,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
  元朗眼珠转了转,道:“小弟弟!”
  皇帝脸一黑:“为什么?”
  “小弟弟可以陪我玩儿啊,”元朗不假思索的道:“可小妹妹爱哭,我才不要理。”
  “你都有哥哥了,还要弟弟做什么,”皇帝蹙着眉问他:“生个漂亮的小妹妹,不好吗?”
  “可哥哥都不肯跟我一起捉青蛙的……算了算了,”元朗惆怅的看了父皇一眼,安慰而敷衍的说道:“父皇高兴就好。”
  皇帝:“……”
  你个臭小子,跟你哥哥一个德行!
  皇帝满心以为自己能找到一个同盟,结果却被人在心口插了一刀,闷闷的看着儿子一会儿,终于过去摸了摸青漓的肚子。
  青漓坐在塌上,听见他低声嘀咕“肯定是公主”“生下来不给他们看”之类的话,忍不住想笑出声,可看皇帝一本正经的样子,也没好意思再去伤害他。
  等到晚间,元景念书回来之后,青漓单独问他:“元景,你想要小弟弟,还是想要小妹妹?”
  元景回过身,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不是都一样吗?”
  青漓被他问的一愣,一时之间,竟没想到应该怎么反驳。
  顿了一顿,她问:“你不想要个小妹妹吗?”
  元景有点不明白母后的执着,很认真的看着她,问:“跟小弟弟,有什么不一样吗?”
  青漓想了想,虽然有自恋的嫌疑,但还是问了出来:“——你不想,有个跟母后很像的妹妹吗?”
  “元朗像父皇,可体内流的血同我是一样的,小妹妹也一样,”元景看着她,道:“为什么要区别对待呢?”
  母子两个人站在一起,只听这对话,青漓都以为,自己才是小孩子了。
  可话问到了这里,她也就厚着脸皮问下去了:“可是,小妹妹生的像母后呀。”
  元景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微微笑了起来:“母后是觉得,因为你的缘故,比起弟弟来,我会更喜欢小妹妹吗?”
  青漓被儿子问的老脸一红:“是呀。”
  元景缓缓的道:“不一样的。”
  “母后陪着我长大,将我照顾的无微不至,会为我做小衣裳,绣荷包帕子,会为我唱儿歌,做羹汤,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叫我念书识字……”
  他抬着头,很认真的看着母亲,说:“母后为我做了那么多,我能回报的却很少,所以我会努力对母后好。”
  “可是,无论弟弟还是妹妹,都不曾母后这样细致的照顾我,怎么能希望我像对待母后这样,对待他们呢?”
  “兄长的责任,跟为人子的责任,是不一样的。”
  “我会像照顾元朗一样的照顾妹妹,不会有先后亲疏之分,”元景看着她,认真的道:“——与其移情去照顾像母后的妹妹,为什么不干脆尽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