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九零年代富二代 >

第12章

九零年代富二代-第12章

小说: 九零年代富二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丽英尝了尝汤,往锅里加了点葱,说道:“小琴也麻烦啊,都分家了,现在还要跟伺候祖宗一样伺候她们母女,平时菜也不买,钱也不给,她家老太太自己掏钱买,人就是太好了。”
  方小琴当初愿意嫁给宋爱国,未必没有老太太人好的原因,现在又是一个烦恼,果然世间没有两全之事。
  婆媳三个都在猜测,估计是刘金花觉得两老跟着方小琴夫妇,把钱全给方小琴夫妇了,总觉得自己吃亏,怎么着也要多占点便宜。
  这家务事就是最难断的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于丽英和刘翠如还是不让几个孩子在宋家吃饭了,这吃饭还得受人脸色,还不如她们辛苦点。
  今年暑假上去,方如初上二年级了,这一年里,方知浓觉得他的成长还是很大的,也许方季康开了厂的原因,他见到的人多了,胆子也大一些,在接人待物上,已经有些方季康的模样。
  方知浓很能感受到这个家庭的魅力,并一天天再淡忘过去,就像是褪掉了一层旧的皮,那些伤疤慢慢淡去,那些伤痛也渐渐遗忘,当她甚至有些想不起她那个弟弟的样子的时候,她也想不起好多人了,人的记忆没那么强大,很多时候,你以为你会记得很久,新的事情新的生活的出现,你很快就忘记了。
  以前她觉得羞耻而做不出来的举动,在这个小躯壳里,好似做什么都理所当然了,她曾经不能够理解不管对谁都能说出“爱”的女孩子,但她现在能够明白,大概是这样爱和包容的家庭,才会不吝惜爱。
  上一世他们只会给予她无尽的埋怨和不公正,而在方家,她能感受到那种言传身教的力量,沈老师爱护书,家里的孩子都不会乱扔书,她的每一份报纸看完都会完完整整地叠好,方主任的宽容,让他的几个孙子从不争执一点点的小东西。
  方知浓也不断在改变,她曾经又臭又硬的性格,开始会撒娇会闹小脾气了。
  93年又已经过了一大半,线缆厂的外债已经还得七七八八了,估计年底正式就还清了,就可以开始盈利了,花了两年的时间,终于转亏为盈,几个创始人一路走来都不容易。
  尤其是两个技术小年轻,他们跟随方季康抛弃了原来大好的职位,在家人的不理解下,跑到穷乡僻也,买了这个负债累累的工厂,完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一做就是两年,家里的不认同,生活的压力,也曾让他们一度想要放弃,可是自己能够研发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一直是他们的梦想,为此他们坚守了两年。
  从91年到93年,工厂开了两年,他们却付出了三年,方季康也承担了巨大的债务压力,还清了所有债务的那天,方季康摆了一桌酒,四个人喝得大醉,都高兴坏了。
  “小雨跟我分手的时候,说我有毛病,好好的工作不要来乡下开什么厂,他们都不懂,不懂我们……”
  “他们都不懂,你看,我们两年不到,就还清了,十万算什么,以后,以后我们挣得可不止十万!”
  对于方家来说,也是松了好大一口气。
  年底的时候,工厂的营业额更是突飞猛进,每天都要加班,方季康放出话,今年发年终奖金,所有的工人跟打鸡血一样。
  方季康和深圳那边的合作商以超低价买了几台洗衣机和电风扇,电风扇不是站立式的,而是挂在顶上的,除了给几个合伙人,分别给方伯勇、方小琴家一台洗衣机一台电风扇,美名其曰股东红利。
  方季康很记仇,他就是故意不给方仲伟家,谁对他好他都记着,但谁对他不好,他也没有忘记,他们以那种方式要回那笔钱,仍是方季康的心结。
  量方仲伟和邓霞也不敢来问他为什么他们没有,方季康就是正大光明地送给方伯勇和方小琴,沈老师和方主任也没说什么,情分上的事情,也不能逼迫,只是也有些无奈,季康这记仇起来,还跟小时候一样。
  方季康说起来也是信誓旦旦,明年工厂要整改,改成股份制公司,这是今年的股东红利。
  你说这不是让方仲伟和邓霞挠心挠肺吗,他们去年要回了这一万块,今年工厂就开始盈利了,原本说好的借钱,现在变成了入股。
  邓霞半天憋出一句:“当初不是说借的吗?怎么变成入股了?”
  方季康语气随和:“我和大哥、小琴商量了一下,把他们借给我的钱,就当是入股的,明年改股份制的时候,一起算进去。”
  更气人的是,多出来一套,方季康还运市里去,放那个不常住的家也不愿意给他们。
  方仲伟的面子当真有些挂不住,可又能说什么呢,跟他讨要,以什么的名义呢?
  方知浓也不得不感叹,她爸可真够腹黑的,这仇也憋得够久,一放就放个大招,就是让他们挠心挠肺。
  到年底商量改成股份制公司,方仲伟舔着脸问可不可以入股。
  方季康一口咬定不可以。
  “你现在是大老板了就看不上我们了,当初办厂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借给你钱的。”邓霞阴阳怪气地说。
  你不说这一万块,指不定还有点可能,你提起这一万块,办点可能都没有。
  方季康冷笑:“那一万块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有数,我不说也别当我傻子。现在想要入股,风险不想承担,就想着享受别人的成果,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好事。合伙人不止我一个,你家来一个我家来一个,我做的蛋糕,连个鸡蛋都不愿意给的,也别想吃。”
  他少有这般撕破脸皮的时候,却也是对这嫂子几次三番触碰他底线的警告,以往忍着她占便宜,那是看在爸妈和亲戚情分上,还真当自己是一回事了。对方仲伟也是愈发的失望,若是他知廉耻,坚定不后悔自己的行为,他还看得起他几分。
  夫妻两自然是铩羽而归,还被落得个没脸,竟还怨上沈老师方主任不替他们说话。
  方季康却是舒坦了,也懒得同他们虚与委蛇。


第015章 
  今年方季康一家就匆匆在饭店里请市里的亲戚吃了一顿,没有让他们回请,厂里决定要改成股份制企业,有一堆的事情要安排,就在市里待了一天就匆匆忙忙回去了。
  工厂如今正处于扩张当中,也处于最关键的时期,究竟是一直安于一家小工厂,还是能发展为大型企业,就看现在能不能抓住当前的机遇。
  四个合伙人,两个管技术,两个管行政,方季康是董事长毫无疑问,张顺良分管财务同时担任副总,当初买下线缆厂的时候方季康出资七万,占大额,如果按照金额分配,方季康要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但他为了公司的未来发展考虑,只占百分之六十,也算保留绝对控股权。
  同时他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分给于丽英百分之10,分给方伯勇和方小琴百分之6,崔成和江力威基本是没出多少资金,但技术占股,每个人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张顺良占百分之十六。
  张顺良人如其名,从小就是跟在方季康后面,他也自知自己不是做领导的料,这一辈子大概做的最大胆的事情就是跟着方季康办了这家厂。
  同时工厂也从天湖镇线缆厂改名为康达集团。
  不知不觉中,线缆厂已经是天湖镇的龙头企业以及经济的象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进厂工作,七十年代后期的年轻人刚刚成年,这一代的年轻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并不安于务农的现状,进工厂就是最好的选择。
  94年开始,方季康为老员工都涨了工资,跟着工厂度过最艰难时期的老员工们也都升职的升职,加薪的加薪,方季康也达成了当初的承诺,低薪只是暂时的,却不会是永远。
  今年不光招工人更重要的是招管理层,大学生是不敢奢望,现在大学生还是会分配工作,除非工作真的不好,才会放弃分配。高中生和中专生相对好找一些,而且现在康达已经有这个实力去吸引一些人才了。
  公司招了四个高中生,两个中专会计,方季康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一些琐碎的工作就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做了。
  94年好似是腾飞的一年,康达集团差不多包揽了整个W市的光电缆,他原先工作的光电厂在今年拆分了,有一部分并入了政府部门做电力局、通讯局,工厂部分作为私营企业而存在,然而因为常年不改进,技术老化,体制僵化,人员拖沓,已经是半死不活的存在。
  当年说方季康傻了的如今反倒是面临了裁员的风险,于丽英回市里一趟也被拉着吐苦水,都称赞起方季康的先见之明,但谁也没想过去方季康的工厂里,天湖镇是W市比较偏远的一个镇了,已经靠近湖州了,谁会愿意放弃市里的一切,跑去穷乡僻野工作。
  于丽英也是大为庆幸当初她选择了支持丈夫的理想,若到现在,他们也许也处于这种惶恐当中,有关系有地位的已经进政府部门了,怎么还会管厂的死活,下面的工人才是最没有保证的。
  于丽英去找于丽凤的时候,才知道全W市的国企都开始裁员了。
  于丽凤也是一筹莫展,大部分土生土长的市里人家家户户都会有工人,像她家就两个工人,忽然间的都要面临失业了。
  “上面说,一家双职工的,只能保留一个,也还好我公公年纪大了,到了可以退下来的年纪,但建设没办法补他的职位,最近一段时间真是吵疯了,不少人四五十岁,说年轻不年轻说老不老,这个时候要是下岗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丽英也面露惋惜,这个年纪再找工作是不好找了,疑惑道:“怎么突然间的,都要裁员了?”
  于丽凤骂了起来:“还不是上面那些,去年自负盈亏以后都在亏钱,上面说养不起这么多人,以前说的好好的,肯定会负责到底,现在呢,这么多人没了工作该怎么?哎,这世道真是变了。”
  于丽英这回是来参加培训的,到于丽凤这边拐一下给孩子买点衣服,姐妹两谈到孩子,于丽英还有些发愁呢:“浓浓下半年就可以上幼儿园了,这孩子平时也挺乖的,就不乐意上幼儿园,一说就要哭。”
  “哪有小孩子喜欢上学的,到时候去了幼儿园,看到那么多小伙伴,也就习惯了。芸芸一开始的时候也哭得要死,后来天天想去找她的小朋友。”于丽凤安慰道。
  姐妹俩虽然见面少了,但是并没有因此而疏远,有些话于丽凤不会和两个嫂子说,和于老太也没办法说,能说的也就只有这个姐姐。
  于丽凤是高嫁,公婆就一个儿子,婆婆特别宠杨建设,这两年于丽凤自己开店忙了也赚得多,婆媳间的矛盾却越来越大,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最近家里事情也多,于丽凤倒了不少苦水。
  于丽英眉头紧皱,对杨建设也极为不满:“建设就不帮帮你吗?”
  “他,回家了就往床上一趟,舒坦的不行,他妈跟伺候祖宗一样,还希望我跟伺候祖宗一样,芸芸在几班也不知道,去接个人还记错了时间,我忙得要死,洗衣服做饭带孩子,我说几句,他妈就护崽子了。”于丽凤嘲讽地说。
  于丽英心疼自己妹子,难怪这两年,丽凤瞧着显老了不少。
  姐妹俩相互说道了一番,于丽英给两个孩子买了好几件衣服,才离去。
  方知浓正郁闷呢,她一点也不想去幼儿园,想想要跟一堆哭闹的小鬼头一起玩捉迷藏丢手绢,她就觉得前途黑暗,在家看看报纸帮帮忙也挺好的,非要送她去幼儿园做什么。
  方如初还小大人似的劝她:“浓浓,大了都要上学的,不上学会变笨的。”
  沈老师也顺势说道:“你看哥哥们都是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可以认识很多小朋友哦。”
  方知浓反问道:“那幼儿园教什么?”
  额……
  幼儿园并不教什么,其实幼儿园就是个大型托儿所,提前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为小学做准备,真说教什么也并没有。
  幼儿园也是八十年代后期才渐渐办起来的,以前哪里有什么幼儿园,现在国家教育体制规范了,家家户户又只有一个心肝宝贝,才都上幼儿园。
  方知浓继续说道:“会教我写字嘛?像哥哥一样算数吗?”
  方如初想了想自己幼儿园在做什么,好像是玩司令兵还是打游击战?
  沈老师也有些语塞,道:“会带你们玩很多的玩具,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小孩子不都喜欢玩吗?可沈老师猛然发现她家这个好像很少和村里的小孩子玩。
  方知浓摇摇头,把自己的报纸拿起来:“还不如看报纸呢,浓浓不想去。”
  沈老师忙哄道:“你去那边老师也会教你识字。”
  “奶奶也会教我识字呀。”方知浓大眼睛直溜溜地看着她。
  沈老师真是无话可说了,把这孩子丢给她爹妈,她是说不通了。
  于丽英也是又哄又骗,答应方知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