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宦海(科举) >

第14章

宦海(科举)-第14章

小说: 宦海(科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感觉家里的门没锁好,期间还叫二妞回家里看了看。
    即使后来二妞回家看了,说门户没有问题,锁的很严实,李氏还是有些不放心,时不时往家的方向瞅上一眼。
    “你这简直是穷人发财等于受罪。”
    顾明良不由有些好笑道。
    “阿奶,你就放宽心吧,不说家里还有三妞在,就说咱们虽在田里,但离家又不远,没事的。”大妞也是笑着劝道。
    “奶,你得习惯了才行,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嘞。”二妞笑道:“幺娃子念书念得好,大娃子也到城里读书了,等家里出了秀才,那你可又得怎么办?”
    二妞说的这话很是讨喜,众人眼里都带着了几分憧憬。
    供养两个读书郎实在是不容易,可不就是希望能考个秀才,走出一条出路么。
    顾云浩下午回来,就感觉家里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刚吃毕晚饭,爷爷顾明良就一面抽着旱烟,一面叫李氏把东西拿出来。
    “今天家里来了个季老爷,说是前两日你救了他家孙女,人家给你送来了一百两银子的谢礼。”顾明良对着顾云浩解释道。
    言毕,就见李氏捧了个小匣子出来,放到平时吃饭的圆桌上。
    顾明良打开了匣子,里面装的全是银锭,每个银锭都是十两的模子,一共刚好十个。
    又扫了一眼众人,顾明良说道:“我想着,这钱还是应该给幺娃子,不该算公中的收入。”
    说这话的时候,顾明良的目光落在了方氏的身上。
    很显然,这是担心大房有什么想法。
    听到说是要把这一百两都给二房,方氏心里羡慕极了,但这是因着顾云浩才得来的意外之财,也不好说什么。
    加上顾长荣私下跟她说了许多,方氏也知道顾云浩学问现在比儿子顾云涛好,说不定家里后面得靠着二房,虽是羡慕,但也明白不该因此坏了家里人的情分,不然说不定以后得不偿失。
    “都听爹的。”
    想了想,方氏只轻声说了一句。
    反正他们大房有顾长荣在衙门当差,顾云涛念书和考试又都有公中出钱,倒也不是很缺钱。
    听了方氏的话,顾明良点点头,表示满意。
    这对二房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一百两可不是个小数目,上好的良田,也至少能添置十亩,就是在县城,这钱也足够买个宅子了。
    “爹,这……”顾长光显然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虽是惊喜能有这样大一笔钱,但心里也是觉得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家里的规矩在那里,除了二十亩田每年的收入和顾长荣当差挣来的公食银要归公中,两房另外收入的也要一半交给公中,剩余一半才能自己存着当私房。
    “爷爷,家规不可废,还是该按着规矩才是。”顾云浩一脸认真地道:“照我来说,还是五十两给阿奶收着吧,另外的五十两就给我娘收着,到时候考试用。”
    “不行,科考念书的钱公中来出,这是先前说好了的。”顾明良摇了摇头,说道:“你这样说是好心,只是这样的话,反倒让家里人生份了。”
    顾云浩转念一想,觉得他爷说得也有道理。
    经过一家人的商议,总算是决定了这钱的分配。
    首先是分做了两份,其中六十两归二房的私产,用顾明良和李氏的话来讲,留着到时候给顾云浩娶媳妇。
    剩余的四十两,归了公中,让李氏收着,准备翻了年给家里重新盖房子用。
    “等过两天老大回来,先让他到城里打听打听行情,遇到有价格合适的砖瓦可以先买着。”
    李氏笑眯眯地说道。
    他们家现在的房子是泥瓦房,虽然占地面积大,修的也很宽敞,但总归也还是有些年头了,乃是当年顾明良的父亲修的。
    顾家人很爱惜东西,房顶上的瓦每年都翻,墙体看着有哪里不对劲,也是立马就修补好,虽然现在还能住人,但好歹也经过了四十多年的时间,看起来也确实是有些不太好。
    “要盖就盖大房子,等到时候云涛、云浩娶媳妇有了重孙,也才住得下。”
    顾明良想的更是长远,甚至连以后重孙的屋子都要规划上。
    不过他这么想倒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盖房子是大事,而且这次是准备修的砖瓦房,只要修好了,可是能管好些年,自然得一次性弄好。
    若是后面家里人口多了不够住,再重新盖房子,那可就不划算了。
    “爷爷,四十两银子不晓得够不啊?”
    能盖新房子自然好,但顾云浩还是有些担心。
    “应该也差不多,到时候木头和院子里铺的石板都是现成的,不必再花钱买,只是砖瓦跟匠人的工钱是大头。”
    顾明良想了想,吸了口旱烟,继续说道:“就是不够的话,那也应该差不了多少,到时候家里再拿点银子出来就是了。”
    说到这里,顾明良又侧头问李氏:“家里现在还有多少钱?”
    “一百一十三两。”
    李氏一脸的笑意,很显然她是对自己的持家能力感到得意。
    毕竟在这样的收入之下,能攒了这么多钱,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
    “这么多啊……”
    众人也是没想到家里居然还能存了这么多钱,都是一阵诧异,随后不住称赞。
    “娘,你真能干,家里就这么点收入,还有大娃子跟幺娃子两个读书,居然还能存下这么多钱。”
    卫氏带头夸道。
    “可别到处去说,免得招了人眼。”李氏连忙嘱咐众人,“都是一点点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旁人只看到咱们攒了钱,又哪里会管别的。这些年家里过得什么日子,只有咱们自家人知道。”
    众人自然是连连点头答应。
    “先存五十两放好,到时候留着给俩孩子考试用,剩余的加上刚得的四十两,就放在一处,等房子盖好了,看看能不能添置几亩地。”
    顾明良就对着这些钱的用处做了一个大概的安排。
    “爹,我想看明年是不是能让云浩去城里的学堂念书。”
    一直沉默地顾长光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那季老爷也说了,要想考秀才,还是得要找个得力的先生才行,不过只是要比大娃子早去城里念一年,还是按着先前说的,束脩什么我们自己出。”
    说到这里,顾长光想到刚得了六十两银子,心里也有点底气。
    担心家里人不同意,又加了一句:“若是家里艰难,这一年的饭食和纸墨钱,我们也可以自己出。”
    “这是什么话,当初说好了,等孩子到了年纪,就去城里念书,公中给管饭食纸墨。”
    众人还未发话,李氏先是不悦道:“只是云浩现在年纪还小,一个人去城里,我倒是有些不放心。”
    “奶奶,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没事的。”顾云浩忙到李氏跟前,拍拍胸脯说道:“况且爹也说了,是翻年后再去,那时候我都已经满九岁,能照顾好自己。”
    其实去城里读书这件事,他私下已经跟顾长光跟卫氏提过。
    毕竟以他现在的进度,在族学里混着,也没什么可学的东西。
    就是顾明琮,私底下也偶尔提过,让他再想办法到城里求学。
    现在见他爹顾长光说出来了,自然是顺杆子往上爬,不愿浪费了这个机会。
 
第23章 第23章:志向

    顾云浩去城里念书的事,最终还是没有当即决定下来。
    不过顾明良自从听到了那位季老爷说过的话之后,只要一想到孙子很可能十几岁就考上秀才,就心动不已。
    为了不耽误顾云浩的学业,最后一家人经过商议,还是决定过两天得空了,由顾明良亲自去顾明琮家里问问。
    若是顾明琮果真也认为是时候让顾云浩出去念书的话,那么就翻了年就送顾云浩去城里读书。
    听到这个决定后,顾云浩也放下心来。
    先生顾明琮早在今年年初,就曾提议让他再找个师父学四书五经,现在他爷爷去问,肯定也是这话。
    那么这样一来,多半等新年一过,他就能到私塾去。
    一想到这里,顾云浩就忍不住的期待。
    毕竟这个时代读书科考是一件费钱又费神的事情,现在家里稍微有些积蓄,勉强能供他念书,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一般而言,一个农家子能去跟着秀才读书,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但顾云浩明白,能去城里读书,有个好的先生从旁指点,也就意味着他在科考上更有可能考中。
    而且能提前一年,也就意味着进度更快一些,那样说不定能早点考上秀才,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考举人。
    虽然他的记忆力比旁人强上许多,但同时,他也很担心这个天赋只是暂时性或是阶段性的,因而更想抓紧时间先考上秀才再说。
    过了几天,顾明良果然用个竹篮子提了二十个鸡蛋,就往顾明琮家里去了。
    也不知道两人到底说了什么,只是顾明良回来的时候满脸的笑意是藏都藏不住。
    “幺娃子,你可是要好生念书,爷爷还等着享你的福呢。”
    一回到家里,顾明良就忍不住把顾云浩叫到身边来叮嘱了一番。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肯定是顾明琮称赞了顾云浩。
    经过那次去了顾明琮家里后,顾明良明显更关心孙子的学业,每天都要问上好几次,而且人也精神气十足,就是走路都带着风。
    虽然顾云浩答的他都听不懂,但也不妨碍他欢喜。
    李氏有些看不下去,私下也跟他说道:“不就是夸了你孙子,至于么?说不定人家也是说得场面话,这你也当真?”
    听闻李氏的话,顾明良摇头晃脑地说着从城里捡来的官话:“非也……”
    话才出口,就被李氏打断道:“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又不是读书人,还捡了人家的话来说,好生说话不成么?”
    当下顾明良也是尴尬地咳了一声,继续说道:“明琮大哥不是个爱说场面话的人,特别是在做学问上,更不会说假话,他说咱们家云浩有天资,那就是有天资。而且,他还说……”
    “说什么?”
    顾明良哈哈一笑,道:“说咱们云浩要是好生念下去,考秀才是没什么问题,说不定运气好还能中个举人嘞。”
    说到这里,顾明良就觉得美滋滋的,神情也颇为自得。
    “那也是孙子聪明努力,你得意什么。”
    李氏看着他的样子,不由好笑道:“那这是要让幺娃子去城里念书了?”
    “自然是要的,明琮大哥也说了最好在城里找个好先生。”顾明良点点头道。
    自从家里决定翻了年让顾云浩去私塾念书之后,顾长光跟卫氏,甚至包括顾明良、李氏,都开始踌躇起来。
    按着他们的想法来说,当然是找先生学问最好的学馆。
    但是众人对这里面的事情完全不懂,县城一共有好些个学馆,他们哪里晓得哪个先生学问好。
    “要不就让云浩跟云涛一起,跟着何秀才读书?”
    见大家都没有决断,方氏提议道。
    “要翻了年以后呢,也不着急,等到时候再说吧。”卫氏笑呵呵地道。
    她私心想着,不论去哪个学馆,都应该是再抽空去探听探听才是。
    顾长光近来有空就往城里跑,一方面是给酒楼送鸡鸭蛋,一方面则是为了顺便打听城里学堂的事情。
    经由一番功夫,总算是弄清楚了。
    现在县城里开私塾的秀才一共有五个,但这五个秀才收学生也各有各的要求。
    有的因为私塾里没有学舍,因而只收城里的学童。
    有的虽然是有教无类,但也完全不考虑学童的资质,给钱就收。
    这样又剔除了不合适的,倒是还有两个先生比较适合顾云浩。
    有一梁秀才,年纪已经半百,也在县城开了多年的私塾,每年县试,他塾里的学生都有考中的,束脩也不很贵,每年只要二两银子。
    另一个就是何秀才,也就是顾云涛现在的夫子,这位何秀才倒是很不得了,年纪只不是三十多岁,说是学问很好,虽然开私塾没有几年,但上一科府试的案首,就是出自他的私塾。只是束脩要贵一点,要三两银子一年。
    经过一番商议,顾云浩又去问了顾明琮的意见,最后决定还是去梁秀才的私塾。
    毕竟人家教书多年,虽然没有很出彩的学生,但也是每年都有考中的。
    而且顾云浩私心以为,年纪大一点的先生,总归是要沉稳可靠一些。
    待决定了之后,顾长光特地跑了趟集市,买了一坛子酒,一挂肉,和两尾鱼,带着顾云浩上门去给顾明琮道谢。
    早先已经知道顾云浩的事,顾明琮也并未推辞,收下了东西。
    “你的学业根基不错,但若是想要考秀才的话,还是得要好生努力个三五年。”顾明琮看着顾云浩,一脸严肃地道:“我知你天资非凡,但切不可因此自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