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国货群-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飧鍪奔渥巳恕�
按照现在的形势,私营的店铺会越来越多,希望能够一扫之前的阴霾吧。
唐兰感到庆幸,幸亏她来到了八十年代,而不是五六十年代,如果赶上闹饥荒,她连能不能活下来都不敢保证。
唐兰从卖菜的大娘那里买了一些新鲜的蔬菜,萝卜三分钱一斤,芹菜五分钱,茄子也是五分钱,唐兰每样买了二斤。
唐兰还看到有人卖牛皮菜,饥荒年月人们连树根都啃不上,现在日子好一些,牛皮菜一般都是拿来喂猪。
唐兰有养猪的念头,可她没养过,也怕自己没时间照看,正好于奶奶也想养猪,两个人一拍即合,一头猪猪肉不少,完全足够两家人分,唐兰问了卖牛皮菜的小贩,对方说每隔两天都会进城卖,唐兰打算下次多买一些回去喂猪,毕竟很便宜,五厘一斤,这样免得上山割猪草。
副食店有炸麻花,大的两分钱一根,大的五分钱,大根的有三个拇指的粗度,唐兰大小一共买了五根麻花。
麻花需要粮票才能买,不过如果没票的话,多出钱也可以,所以排队的人很多,基本都是大人牵着孩子。
安安一定会喜欢吃,唐兰心里想。
第19章 笔试
鞋厂位于城市的郊区,位置很偏远,唐兰算了一下,如果去那里上班的话,从市区坐车需要将近一个小时,这也就意味着她每天要起的很早。
鞋厂的面试题并不难,没有什么相关知识,考察的内容反而是课本里的知识点。
唐兰只有了半小时就写完卷子,负责监考的鞋厂的员工,懒散的收了卷子,说是三天后出结果。
从鞋厂出来,唐兰又去了服装厂,她看看墙上的时间,离笔试开始还有四十多分钟,只能先在休息室休息。
服装厂就在近郊,周围有几栋新建起来的六层楼,她听别人说那些那些楼都是员工宿舍。
有人问:“厂子给分房吗?”
“我有亲戚在服装厂,听说可能会分,谁知道呢?”
唐兰坐在第一排,今天她特地穿了皮鞋和衬衣,显得更正式一些,坐在她旁边的短发女人惊喜的说:“唐兰?真的是你吗?”
唐兰努力在脑子里搜索记忆,面前这个女人杏仁眼,鼻梁很高,穿着一件白色的蝙蝠衫:“你不记得我了?咱们是初中同学,一个镇子的!”
唐兰隐隐约约记起来,眼前这个女人叫方芳,是原主的初中同学,两个人是同桌。
方芳说道:“太好了!没想到能见到你!”
方芳打开了话匣子,告诉唐兰自己的情况,她本来在供销社上班,听说城里这次招工,于是也打算碰碰运气,她丈夫是化肥厂的工人,如果她也能留在城里上班,就可以把儿子接过来。
唐兰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希望我们都有好运气。”
“我有同学在服装厂上班,听说待遇可好了,逢年过节发不少东西。”
方芳拢拢头发:“服装厂周围有好多厂子和单位,听说陆陆续续还会迁过来不少,如果真能在这工作,以后生活可就方便了,不比市中心差。”
服装厂笔试的试卷一共有两张,其中一张是围绕服装方面展开的,需要应聘者写出自己的心得。
其中有一道题目,就是分析《庐山恋》中女主的穿着。
唐兰松口气,她还要感谢程欢欢,如果不是她拉着自己看电影,这道题她真的是手足无措了。
唐兰转念一想,这道题是一个门槛,对于没看过电影的人来说,根本无从下笔。
服装厂的试卷并不简单,甚至有些苛刻了,对于八十年代的人来说,服装、时尚、剪裁、质感这些词,离她们太远了。
唐兰硬着头皮答完了第一张卷子,第二张卷子主要围绕着紧急情况的处理,考察的是员工的应变能力。
服装厂主要分为经营部、生产部、后勤部三个部门,卷子里的问题并不涉及太多专业知识,提问的范围比较广。
比如有一道题问,如果你身为一个核料员,在测算耗料时和相关的同事产生了分歧,你要如何说服她。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唐兰甩甩钢笔,周围静静的,所有人都在用心答题,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生活的希望,谁都想更努力一些。
唐兰从服装厂出来的时候,方芳追了上来:“唐兰,五天才出结果,到时候一起来看结果,希望你能录取!”
“也祝福你。”
应聘车间操作工的员工比较多,流水线的工作门槛不高,明天就能有结果,唐兰回到家,安安神秘兮兮的拉着她:“妈妈,于奶奶让你回家去隔壁。”
“安安知道什么事吗?”
“于奶奶没告诉我。”
唐兰带着安安过去,许爷爷招呼她:“唐兰回来啦,快进来吧,你于奶奶做了一桌子菜。”
“这怎么好意思呢。”
于奶奶戴着围裙,端上来最后一道菜:“这几天你一直忙着找工作也辛苦了,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努力了最重要!”
许爷爷说:“我们家是外来户,跟村里人并不算太亲近,加上……之前那些年,村民们躲我们都来不及,像你这样傻实诚的人哪,少喽。”
几个人开开心心吃了一顿饭,于奶奶和她说道:“唐兰哪,我听说茂祥要去省城,这事你知道吗?”
唐兰这些天早出晚归,村里的事她一点都不清楚,她摇摇头:“他们没和我说,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许爷爷沉思了一会儿:“我估摸着,兴许是因为茂晖的事,你多盯着一点。”
唐兰不以为意:“也许是想去单位闹吧,我婆婆之前就那么打算过。”
顾家。
李香凤这两天右眼一直眨个不停,她在灯下把钱缝进顾茂晖的裤头,抱怨道:“你这次去小心点,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顾茂晖把洗脚水踢到一边:“就是去一趟大哥的单位,以前又不是没去过,警卫都认识我了。”
“到那你态度好点,探探有没有什么口风,按理说不应该啊,你确定老赵头看见的真是大哥?他没骗你?”
“他骗我有什么好处?”
“这倒也是。”李香凤自言自语。
过了一会儿,李香凤钻进被窝,两只手紧紧攥着被子:“保不准是看差了,不过要是大哥真活着也好,哼,大嫂不是厉害吗?等大哥回来,指定给咱们出口气!”
“你就不能盼着一点好吗?以前你和妈老是怂恿大嫂找茬,大哥每次回来都没安生过!”
“这怎么怪得上我?大嫂自己愿意的,我们等你消息,妈给你塞了多少钱?”
顾茂祥翻翻身:“就三块钱,妈那人小气你也不是不知道。”
“三块钱还不够吃住呢。”
顾茂祥第二天一大早去了城里,在火车站买了到省城的车票,顾茂晖工作单位他去过,离火车站不远,下车后他直奔过去,警卫员拦着不让他进,顾茂祥说了半天小话,这也没办法,警卫员全是生面孔,没人认识他。
顾茂祥在门口蹲了两天也见不到一个领导,最后没办法,他灰溜溜的回了家,赵玉珍提溜着耳朵骂他没出息。
李香凤冷眼看着:“妈,我爸非让茂晖去找大哥的下落,谁拦着都不行,现在什么消息没有,钱也花了,这下可以死心了吧?咱们可是抚恤金都花了……”
赵玉珍打了一个冷颤,万一茂晖没事,人家单位不会把钱再讨回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短短的,捂脸,明天我打算去咖啡馆码字……
第20章 任务(捉虫)
冯大姐家包了一锅猪肉馅的包子,热腾腾的掀开锅盖,她先是捡了一碗,小心的搁在竹篮里给唐兰送过去。
唐兰和安安也在吃饭,两个人吃的是唐兰从城里买回来的馄饨和馒头,唐兰手里的粮票快用完了,以后国营饭店恐怕去不了几次了。
冯大姐放下包子,盯着桌上的吃食,左思右想后嘱咐唐兰:“唐兰哪,我知道茂晖兄弟挣得多,你手里钱不少,可过日子得精打细算,你得省着点花,你可别怪大姐多事儿。”
“冯大姐你也是为了我好,我都明白。”换成别人,也不会提醒唐兰这些。
唐兰问道:“茂晖……也没挣多少吧。”
冯大姐笑了笑:“你不用瞒着大姐,我虽然不知道茂晖兄弟在什么单位上班,一个月工资可高着呢,你婆婆说你们的钱从来不交,都是自己拿着,还不都攥在你手里?有钱归有钱,也得有计划,上次你给我什么发油,我知道是有名的牌子,得花不少钱呢。”
唐兰呵呵笑了两声掩饰过去,有顾茂晖给她当挡箭牌,看来可以骗过一阵子。不过冯大姐的话也提醒了她,现在虽然是八十年代,但并没有后世那么自由,她还是要更谨慎一些。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工作。
南坪村太小,她和安安早晚都会离开这里,只是这个时代的户籍管理很严格,人员不能随意的流动。
鞋厂的招聘唐兰落了选,这个结果在她的意料之内,所以并没有很惊讶,接下来就是等服装厂的通知。
到了那天唐兰早早去了服装厂,在外面她碰到了方芳,方芳微笑着走过来:“唐兰,你猜猜结果?”
看来方芳已经看到结果了,唐兰有些紧张:“名单没有我?”
方芳回她一个灿烂的笑容:“我们两个都有!快点进去吧!”
一共录取了十二个人,还没有分配去什么部门,带领他们熟悉情况的是王大哥,他今年三十多岁,是服装厂的老员工了。
王大哥严肃的说道:“你们这些新员工,需要先去车间工作一到三个月,熟悉厂子的运转情况,对你们今后的工作有好处!”
念完名字,唐兰被分配到了质检岗位,服装厂有员工宿舍可以住四个人一间,很适合单身的人住,只是唐兰还要带着安安,没办法住在宿舍。
质检主管叫赵继红,在服装厂工作了六年多,对于厂子的一切都十分熟悉,质检部门一共进来三个新人,都不会长待。
唐兰在质检部门的工资是三十六块五,等以后转正,每个月能拿到四十多的工资。
服装厂有自己的食堂,在食堂打饭也需要粮票,对于单身的人来说,每个月的工资和粮票还能结余一些。
唐兰中午没时间回家,午饭只能在食堂吃,服装厂有自己食堂通用的饭票,主食票还有粗粮细粮之分,一张九分钱的主食票,足够唐兰中午吃。素菜最便宜的两分钱,肉菜最贵的两毛五,如果对吃比较讲究,可以买小炒,小炒最便宜的也得四毛钱,吃得起小炒的,基本都是家里条件好的单身汉。
唐兰和其他同事打听,附近有一个厂区幼儿园,工厂员工的孩子都可以放在园里,早晨上班送过去,晚上下班再接回来。
质检部的文姐家里有两个女儿,双胞胎,今年六岁,文姐说道:“幼儿园一个月需要交两块钱管理费,饭费另算。”
唐兰又问了详细的情况,文姐告诉她,入园唯一的硬性要求,就是孩子父母至少有一方是工厂的员工。
唐兰松了一口气,她可以把安安送到幼儿园去,这样孩子有人管,安安还有小伙伴陪,她也能放心。
唐兰听了文姐的建议,申请了一个午休的宿舍,午休宿舍是八人房,员工中午的时候可以去小睡一会儿。
和唐兰同事进来的两个同事也都是女同志,年纪比唐兰小,两个人都是刚毕业,被学校推荐来了服装厂。
安安上幼儿园需要单位提供证明,好在文姐清楚整个过程,她让唐兰去找车间主任,需要车间主任提供一个证明,让各级领导签字,最后盖上服装厂的公章,证明唐兰是服装厂的员工。
唐兰是新员工,车间主任有些犹豫,应不应该给她开这个证明,唐兰连忙说:“主任,我女儿今年四岁,平时特别听话,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现在上班,把她一个孩子放在家里真的不放心。”
“你一个人带孩子啊。”主任动了恻隐之心,大手一挥:“那好吧,我给你开证明。”
唐兰因为这件事忙了三天,程序上比较繁琐,需要层层领导确定,看起来不大的服装厂,办手续却很麻烦。
盖着公章的证明书拿在手里,唐兰心情雀跃,有了这张纸,安安就能进厂区幼儿园了!
这所幼儿园唐兰去看过一次,高高的栅栏门,孩子们没有偷跑出来的可能,老师们显得很有耐心,园里的孩子都是厂区员工的子女,生源并不复杂。
门口有传达室,唐兰说有孩子要入园,大爷热情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