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之名门医女-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车里装饰简洁,车凳上垫着厚厚的软垫,上面铺着一张竹席。
小几上摆着几样糕饼点心,都是莫颜喜欢吃的,凉糕,糯米团子,肉丸,用来在路上充饥。
“英姐姐派人在楚州城找咱们。”
现在还不是暴露身份的时候,莫颜无法给陈英回信,得知陈英一直不放弃,她很感动,在感动的同时,又有些内疚。
“等几天,只要把袁焕之的私兵处理,咱们就能回到京都。”
万俟玉翎弯下身子,揉了揉莫颜的头,莫颜头上的头巾散落,乌发飞扬。
古代女子的头发太长,已经到后腰的部位,莫颜到现在也没学会梳头,只能用头巾包裹上。
“我得把面具摘下来,透透气。”
几个月来,每天睁眼开,面对的都是祝二妮的脸,莫颜渐渐地习惯,用小铜镜照着原本属于自己这张美人脸,突然变得不知所措。
“怎么,不认识自己了?”
万俟玉翎摇头,眼底带着瑰丽的色彩,他轻轻叹息,把莫颜抱在怀中。
带着氲气的眸子,如三月的江南烟雨,透过蒙蒙的雾气,在瞳孔深处,有一个绝色姿容,清冷淡漠的男子,万俟玉翎在她的眼底,找到自己的影子。
对视良久,他低下头,在莫颜的脸颊上亲了亲,安慰道,“再等一个月,我们就能回京了。”
回到京都,最快也要七八月份,中秋佳节之后没多久就是年关,他的未婚妻正好十五岁。
和她在一起,时间更为短暂,一眨眼,就过去了。
“是啊,回京之后,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处理。”
染发坊和理疗馆这么久无人主事,定是要积累一些问题,还有自家的蝴蝶班,也需要新戏,她在明州的做仵作这段时间的遇到的案子,都是很好的素材。
夏若雪嫁给袁焕之,莫颜还来不及道贺,但是她等到一个消息,赵桂花回京了。
“她回去,不怕被人认出来?”
和已经死去的女儿相同的长相,却以娼妓的身份,第一个让赵桂花永远闭眼的人就是她亲人。
“心中有仇恨,她不会放过夏若雪和袁焕之。”
万俟玉翎得到消息之后,没有什么反应,目前赵桂花没威胁,袁焕之和夏若雪成亲的消息,是他故意找人透露。
当夜,赵桂花卷着钱财和细软跑路,楼子里的老鸨找了很久,也没把人抓回来。
秦三达对地形很熟悉,快马加鞭,走小路,三人到达楚州城,天才刚擦黑。
莫颜和万俟玉翎换上面具,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分别是小丫和大山。
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在街道上,只有急匆匆赶回家的行人。
莫颜换了一身浅色的裙子,甩掉秦三达这个碍眼的,跟着万俟玉翎一起找酒楼用膳。
今日是她的生辰,皇叔大人到现在没有任何表示,是真的忙到忘记了吗?
菜品寻常,几个爱吃的小菜,莫颜特地要了一壶酒,她不失望,其实生辰这天,能和心爱之人在一起吃饭,也是幸福的,她应该知足,只不过心里还有一点点期待。
一个手提着花篮的小姑娘走到酒楼的门口,不敢进入,看着酒楼内的形形色色的人,眼带渴望之色。
“小妹妹,花怎么卖?”
伙计忙里偷闲,见门口的小姑娘眼睛黑亮,脸颊肥嘟嘟的很是可爱,语气不自觉软了几分。
“一文钱两朵花。”
小姑娘说话很利索,指着酒楼对面一个穿着灰布衣裙的妇人,“我娘说,这些话都是江南的品种,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
大越西北地区的人百姓们淳朴,不如京都人喜欢附庸风雅,大家看到花开得正好,花香扑鼻,赞赏了几句,却无人问津。
几朵花,几天就开败了,买来有何用?不如用一文钱买两个粗面馒头实在,还顶饿。
莫颜坐在窗户边,盯着篮子里的花,心中狂跳,这分明是象征爱情的火红的玫瑰。
“这篮子花,我都要了。”
万俟玉翎站起身,走到门边,递给小姑娘一小块银角子,直接拿过花篮。
他的本意是,不花一文钱,送最特别的生辰礼,结果被搅合了,自家未婚妻很喜欢,说什么也要买。
莫颜揉了揉额角,皇叔大人的淡漠在于对任何事都不关心,若不是给了小姑娘银子,上前拿花篮的动作,好像一个劫匪。
莫颜收到玫瑰花,心花怒放,一直笑眯眯的。把花放在碗筷的右侧,边吃饭,边嗅着花香,对于别人投来羡慕的神色,她扬了扬头,很得意。
饭毕,二人谁也没有提生辰之事,莫颜已经认定,他忘记了,不过有这篮子红玫瑰,比那些珠光宝气的首饰,更让她欢喜。
“秦三达说,在前面有一家铺子,卖的河灯造型别致。”
往年正月十五,京都的百姓们有出门看花灯,放河灯许愿的习俗,今年二人在西北,他想给她补上。最近没有什么节日,铺子生意冷清,里面坐着一个老者,正在对灯布画着图案。
二人进门之后,没有伙计接待。狭小的铺子里,挂着各种各样颜色的花灯,河灯。
为了节约,只有挂着的少数几个灯笼内置火烛。
莫颜看了一圈,对民间的手艺人十分佩服,每一盏灯笼都是用心之作,可她想找一个有寓意的灯笼。
“老伯,我们可以定制一个河灯吗?”
莫颜的话,打断了专心作画的老人,他点了点头,“但是,你们必须有图样。”
“能先给我们做吗?”
莫颜指着身后那些没有作画的空白灯笼,又指了指自己这一篮子的玫瑰花,“我就想要这个花样的灯笼。”
“半个时辰,一百文。”
制定灯笼的价格要高一些,老伯手脚麻利地调好颜色,在灯笼上画着玫瑰花,每一个花瓣的暗影特地加重颜色,层层分明。
民间的匠人,有深厚的艺术底蕴,不到半个时辰就完成了灯笼。
内置红色的蜡烛,玫瑰花的灯笼呈现出火红的颜色,点缀了漫无边际的黑夜。
莫颜许了一个愿望,和万俟玉翎一起,把河灯放入河流之中,看着它顺着水流飘远,很快,河面上只剩下一个光点。
回到客栈,万俟玉翎洗漱过后,敲响了莫颜的房门。
“这么晚,还没睡下?”
莫颜刚沐浴出来,头发湿漉漉地披散着,脸颊带着红润,她看着万俟玉翎,眨眨眼,“是不是忘记什么事?”
“是,有东西给你,生辰礼。”
万俟玉翎修长的手握住她的手,莫颜感受到中间有一张薄纸。
察觉到手中的触感,莫颜内心一动,到底是什么?银票还是情书?
“你别走,等我看完生辰礼。”
见万俟玉翎转身要出门,莫颜灵机一动,飞速从背后抱住万俟玉翎的腰身。
沐浴过后,莫颜只着一件里衣,她胸口的柔软抵触到万俟玉翎的背后,让他身子僵硬,脚步略停。
察觉到他身体的变化,莫颜勾勾嘴角,在心里比划一个胜利的手势,借此机会,打开薄纸。
纸上的文字,莫颜看了三遍,她身体随之颤抖,内心百感交集,竟然不知道说什么。
“你……”
“我……”
二人同时开口,最后,莫颜做了一个深呼吸,抓住主动权,“我先说。”
薄纸上只有几行字,不是银票,也不是情书,却代表一个人的终身。
这是一张契书,确切地说,是卖身契。
万俟玉翎,大越的南平王,给她写了一张长达五十年的卖身契!
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格式书写,下面有南平王的印鉴,皇家印鉴。
“收好了,只有这一张,丢了,我不负责。”
万俟玉翎感受到自家未婚妻心脏强有力的跳动,转过身,眸子里满是宠溺。
莫颜的手抖了又抖,想掐自己一下,她一定是太想得到生辰礼,所以在做梦。
“我还是继续睡觉吧,何时染上梦游这个毛病了?”
莫颜直勾勾地转身,走向内室,扑在床上一动不动。
“你这样,会把自己憋死的!”
万俟玉翎十分无奈,他就是拿她毫无办法,心里那点原则,底线,淡漠早已经不翼而飞,“头发还没擦干。”
莫颜没有翻身,手中抓着卖身契,念叨了几句,“皇叔大人真小气,为什么是五十年?”
“五十年后,他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了,难道要我放他自由,发展第二春?”
自言自语地念叨几句,万俟玉翎伸出的手立刻缩回去,哭笑不得。
大越卖身契的分几种,最低五年,最高五十年,还有一种死契,他之所以写五十年,是觉得自己不会活那么久,足够用了。
莫颜突然坐起身,疑惑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见万俟玉翎站在窗边,她愣神片刻,突然,眼泪毫无征兆地流下来。
“颜颜……”
万俟玉翎感觉自己的胸口被重重地敲击,突然疼了一下,他把她拥在怀中,柔声道,“可是不喜欢?”
“为什么,为什么不是三生三世?”
莫颜突然觉得自己变得好贪心,她上辈子孤单一个人,等了二十多年,才到大越找到他,一辈子,怎么够用?
“好,三生三世,许你三世情缘。”
万俟玉翎拍了拍莫颜的肩膀,找到笔墨纸砚,郑重写下卖身契,上面三生三世四个大字,格外显眼。
“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约定三生,就算你弄丢了这张契约,也没有关系,永远有效……”
万俟玉翎第一次许下诺言,低头轻吻着她眼角流出的泪,这眼泪,是甜的。
莫颜迷迷糊糊,觉得自己在做梦,梦里,万俟玉翎给她讲了一个动听的故事……
☆、第069章 巧治天花
六月里,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有成片茂密的荷叶,蜻蜓低飞,偶尔停在荷花瓣上驻足停歇,空气里,杂揉着泥土和花瓣的清香。
雨后初晴,天边一轮彩虹,莫颜坐在小船上,闭着眼睛感受河面吹来的清风,手里抓着钓线,悠然自得。
这里,是位于楚州城外的一家农庄,目前也是救命恩人张伯和张大娘的家。
这个小农庄自带几十亩肥田,还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种了荷包,养着肥鱼,莫颜自告奋勇钓鱼,点了名,晚上要吃佃户家的刘婶子做的清蒸鱼。
“小丫,你钓上来几条鱼了?”
张大丫叉腰,咱在岸边喊了一嗓子。她穿着一身半新的棉布衣裙,脸颊红润,嘴角含笑,早已经没有和离时愁苦的模样,年轻了几岁,像变了一个人。
“咳咳,正在钓呢。”
莫颜看到自己脚边的空桶,囧了囧,她在小船上光顾着享受,小憩片刻,结果鱼咬了钩之后,又自己挣脱出去了。
“这池塘里都是肥鱼,你钓不上来,有网兜,用网兜也成。”
张大丫是个直爽的性子,听见莫颜的敷衍,就知道没有收获。
“好的,大丫姐,你回去纳鞋底吧!”
莫颜摆摆手,打发张大丫。让她不习惯的是,张家人太实在,用现代人的看法,这一家子有点傻。
当初莫颜离开,留下百两的银票,本是想让张家人过上好日子,结果张大丫翻到银票,吓得六神无主,以为是莫颜弄丢了银票。
张伯张大娘觉得他们不容易,身上一共也没有多少银钱,知道丢失肯定要回来找,几人就在楚州城赁住小院子,等候二人归来,这一等,就是几个月。
张伯带着虎子上工。别看虎子年纪小,力气比壮年汉子都大,码头扛包的工头很喜欢他,给虎子的工钱,比张伯都高。
就这样,四口人在楚州过着平淡拮据的日子,银票的钱,朴实的一家人分文没动,期间,张大娘因为受了风寒需要抓药,还是和药铺佘的。
莫颜和万俟玉翎回到楚州之后,自动换了面具,二人本打算暂时住在客栈中,第二日在客栈楼下碰见下工回家的张伯和虎子。
听说一家人为了银票,等了几个月,莫颜哭笑不得,最后决定去张家,银票她虽然收回来,但是用张伯和大娘的名字,在郊县边上买了一个小庄子。
屋子都是这两年新盖的,瓦片整整齐齐,添置几样家具,焕然一新,那日,喜得张家四口人失眠一整夜。
庄户人家,做梦都想有田地,播种时分过去,田地里有着小苗,张伯和张大娘每天跟着佃户一起下地干农活,几天下来,人黑了一圈儿,嘴角的笑意却更多了。
万俟玉翎一身灰色的衣衫,站在池塘边上远眺。
他刚回来,听说莫颜在钓鱼,看到的却是那丫头半躺在渔船上,呼呼大睡。
莫颜又躲了一会儿懒,这才伸伸懒腰,把网兜扔进池塘。
钓鱼的乐趣不在于能不能有鱼上钩,而是这个过程,看到鱼上钩了,她仍旧无动于衷,这样的人才可以经得起诱惑。这是她曾经对万俟玉翎说过的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