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崩坏的重生路 >

第64章

崩坏的重生路-第64章

小说: 崩坏的重生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种东西已收拾妥当,宫中嫔妃少,除了帝后二人外去行宫的人并不多。顾清涵坐在马车内,捧着一本二指厚的书看得认真,马车内放了冰盆,并不觉得热,小白扒在地上,半眯着眼睛,偶尔蹭顾清涵的脚踝。元胤的目光数次看向她,她仍聚精会神的盯着手中的书。

    “看什么呢,这么认真。”元胤夺过她手里的书。原来是地里志怪,讲海外世界,奇异海洋的。“这种书你也看?”他扫了一眼后还给顾清涵。

    顾清涵拿到书后目光再也无法离开,对元胤说:“妾身觉得挺好看的,书上说秦国、楚国、邺国在这个世界最大的一块陆地上,往南有许多物产丰富的国家,有茂密的森林,各种奇珍异兽,还中有许多岛屿,与中原这边完全不一样,过海之后是一片与世隔绝的陆地,上面有很多怪异的动物,而最南端则是万年冰封的陆地,冬日不见阳光,夏日太阳整日不落,极北之地也是如此。书上还说大海万里的对岸是一个全新的陆地,千年之后将会建成世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所在之处从邺国往西,穿过大漠和草原,翻过高山,则是另一个文明世界。这本书很有趣,皇上不看看吗?”

    元胤只看了目录,已知书中大致所讲,书中记录之事荒诞无稽,并不可信:“我不看无用之书。”

    顾清涵阖上书,一脸认真:“妾身觉得可信,据说这本书是邺国的正徳帝所写,不过用的是化名。书中内容太过怪诞,看的人只当作是消遣解闷的。妾身认为正徳帝一生丰功伟绩,不会写无用的书。”

    “正徳帝所写?”元胤忽然有了兴致,“秦国北边和东边有什么?”

    “从登州出发走海路,往东北行半个月有一块陆地,上面有一个扶桑国,上面住着萂族,此国多地动海啸和火山,此地景色优美,这个民族后来会到中土来,从上到下学习中土的一切。不过后来会来攻打中土,正徳帝说这种白眼狼不理也罢。陆上往东北和北方是广袤的针叶林和草原,林中多奇珍异宝和草药木材,还有世上最深的湖,被当地人称为北海。不过越往北越冷,民族众多,民风彪悍,以游猎放牧为生。”顾清涵简略的说了一遍。

    元胤想了想说:“给我看看。”

    顾清涵翻到那一页递给元胤,他接过仔细的看了一遍,各处地形地势、民风民俗、民族性情、所含矿藏、作战方法,还有管理办法和可做用途均写得清清楚楚,果然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先放我这里。”元胤将书占为己有,他心中已有另一番计较。

    “不是没用嘛?”顾清涵嘀咕说,只得挑另一本书来看。

    元胤将书夺了,将人拉到身边坐下,说:“车里看书对眼睛不好,陪我说说话。”

    顾清涵靠在他的胸膛,煞风景的问道:“皇上,您不觉得热吗?”

    是很热,不过他并没有放手,“什么时候才好?”以前不觉得这么难熬,现在有些不习惯。

    “还有四日。”顾清涵盘算着说,从那天以后,元胤好像变了个人一般,变得格外热情。

    日落时分才到行宫,行宫内早已收拾妥当,顾清涵下车之后用了晚膳不久便歇下了。元胤在灯下细翻正德帝所写的《寰宇志》,上面有一张椭圆形的地图,绘着陆地和海洋,也有各大陆的详细地图书。书里写着各地古与今的不同,以及千年之后的情形,内容荒诞离奇,以至于只被当做消遣读物,信者少之又少。不过他和顾清涵一样,相信正德帝所言非虚,书中所载一定是真的。

    制定计划之后,元胤让高见传影卫署的人来,让他们组一队人马,从陆上往东北和北方走,不用做别的,只需记录各地风土人情、高山河流和湖泊,三个月之后回来汇报。如果他们带回来的东西与书上对得上,《寰宇志》便不能再流传。

    晚上元胤无事可做,这个点儿歇下太早,安排好探寻北方的事后,提了一壶酒做湖边独酌,夜风微热,一壶酒下肚后浑身燥热难当,无处排解只能冲了凉之后再回寝宫。

    行宫凉快,夜里须盖薄被才能过,一人之时顾清涵睡觉及不老实,此时春光泄了一片,看得人心浮气躁,元胤只得纠正她的睡姿后才在一旁躺下。

    早起早起,趁着太阳还未升起,元胤领着顾清涵还有恢复元气的小白在行宫内散步。不远处是高耸入云的南山,如一处绿色的屏障,大片密林和江河带来习习凉风。

    “这处行宫是扬帝时建的,已有八十年之久,修得奢华,占地极光,园林和奇花异草更胜皇宫,如果喜欢就多住几日。”元胤说。这里是扬帝和后来三位君王藏娇之所,上演过无数起被人津津乐道的风流韵事,也是著名的靡废之地,诸如南山下的凤凰池便是他的祖父辈们和宠妃鸳鸯戏水之处。

    顾清涵挽着元胤的胳膊,说:“皇上住多久妾身就住多久。”

    到行宫之后元胤依旧忙碌,顾清涵倒是清闲,用三天时间将行宫转了个遍,看到新奇的就回来说给元胤听。

    “南山行宫果然比皇宫奢华,南山下的凤凰池用汉白玉砌成,冰晶宫只怕用了上万斤晶石,凤仪殿修得华美,其中的浴池用一整块碧玉雕成,镶了各种宝石,水引的也是山上的温泉水,扬帝爷果然会享受。”顾清涵说,她听宫里的老人讲过几位秦帝的事,扬帝好奢华收罗美人,平帝好游猎,献帝喜奢侈,成帝则犬马声色无一不通,元胤比起他的父辈祖辈来太过勤勉朴素。

    “扬帝爷留了不少好东西,大部分收进府库里了,行宫里的只占少数。”扬帝挥霍三代君王留下的产业,后三位继承他挥霍的作风,将国库的钱花得所剩无几,到元胤亲政后国库已空了五年。

    “皇上,您对自己是不是太严苛了?”顾清涵坐在元胤身边问他说。

    “我继位的时候祖上留下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得努力挣钱给我的妻子儿女挥霍才行。至于严苛嘛,穷掼了,还没学会享受。”元胤笑道,回答顾清涵的问题时仍专注的看奏章。

    “那皇上现在有多少了?”顾清涵认真问道。

    元胤想了一阵,默算出结果后说:“很多了,三个扬帝也花不完。你已经进宫了,只等孩子们了,生多少都没问题。”

    “皇上,您真不容易,我不会败家的。”顾清涵感叹说,继而抚上平坦的小腹,失望道:“不过孩子的事还得再等等。”

    “不碍事,我们好好努力。”元胤握着顾清涵的双手,将人带入怀中,深深的吻着。

    “皇上,您还在批折子,得后天才可以。”顾清涵推了推人说。

    元胤不舍的松手,“在平县庄子上位你治病的大夫已到行宫了,以后继续帮你治病。”过了三十岁之后,他开始认真考虑子嗣之事,他辛苦守住的家业和江山,应由他的儿子继承,他会亲手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行宫凉爽,顾清涵接连睡了四夜好觉,每日醒来之后神清气爽。章敬在逍遥楼和元胤下棋,输了几局之后放弃不下了,忍不住发牢骚说:“你还是这么不客气啊。”

    “是老先生太客气了。”元胤请他再下一局,章敬不继续找羞辱,推了元胤的请求。

    高见端了新沏好的茶水来,说:“皇上,皇后来了。”

    章敬已看到由远走进的顾清涵,流云锦被染成冰一样的蓝色,制成独一无二的宫装,穿在她身上便觉贵气清凉。阴阳和谐,顾清涵长得越发妖艳了。“丫头越长越美艳了,皇上艳福不浅呐,你怎会冷落她两个月。”

    元胤揉了揉鼻子,并不回答章敬的话。

    顾清涵进屋之后,两人正跪坐在苇席上品茗喝茶。

    “神医。”顾清涵问好后才坐下,章敬点头后让她伸出右手来。香炉里燃着茉莉熏香,为逍遥楼添了丝丝凉气。

 77。太后回宫

    “皇后的身体恢复得极好,调理得当会有好消息,不过眼下娘娘不可劳累过度。”章敬诊完脉后对元胤说。

    “宫里很清闲,没什么事能让我劳累的,神医放心。”顾清涵解释道。她认真坦然,元胤极不自然的咳嗽两声,章敬见此无声的笑了笑,又说了其他事宜,让她再养一阵,不必操心子嗣之事。

    “神医,我……”顾清涵话未说完,元胤已将人揽入怀中,徒手接住飞来的飞箭,将人带到里间。

    “护驾!”元胤拔剑挡箭。

    顾清涵被元胤护在怀中,惊魂甫定的听着金属撞击发出的声音。半个时辰后,打杀的声音才弱下去。高见在门外禀道:“皇上,刺客已经伏诛。”

    元胤收了剑,问道:“可有活口留下?”

    “被围之后,刺客咬破毒囊自杀,没有活口留下。”

    “皇上?”顾清涵轻声喊道。

    “别怕,有我在。”元胤安抚好顾清涵后,让琉光和琉璃留下陪她,他跟随高见和章敬下楼看个究竟。

    到逍遥楼下时,刺客的尸体已化成腥臭的脓水。死无对证,元胤围着一滩血水问道:“能否查出是什么毒?”

    章敬捂住口鼻蹲下身来,看着还冒热气的脓水,说:“还得验一验。”

    高见又呈上影卫新送来的消息,说:“皇上,赫连太后回宫了。”

    “查到回宫的过程了吗?”元胤面色如常,声音暗含着怒气。

    “赫连太后伪装成平民百姓混进雒阳城,一队人马护送她进宫,有人易容成宫城守将放的行。赫连太后进宫之后,她的人也进雒阳了。”高见冷静的回禀。

    “将这里处理了。”锲而不舍要他命的人又卷土重来,以后又有得斗了。

    顾清涵等在逍遥楼内,焦急的来回踱步。一个时辰后琉萤来禀告说已经无事,可以回凤仪殿。

    “琉萤,皇上呢?”顾清涵不安的问道。

    “皇上有急事处理,先回清凉殿了,娘娘不必担心。”

    “有人刺杀皇上?”顾清涵问道,迫切的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娘娘,皇上会处理好的,您回凤仪殿等皇上吧。”琉光劝道。元胤身边危险事多,不过总能化险为夷。

    顾清涵面上冷静下来,回到凤仪殿等元胤,直到深夜元胤才披星戴月的回来。“皇上!”顾清涵迎上去拥着元胤。

    元胤横抱起人回到榻上,吻着她的额头说:“已经没事了,只是虚惊一场。”

    “真的吗?”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我怎么会骗你?行宫这边没事了,安心的住两个月。”元胤捧着顾清涵的脸,问道:“还没用晚膳?”

    顾清涵靠在元胤的胸膛上:“还没,皇上没回来,妾身吃不下。”

    从前习惯了一个人,现在两个人也很好,元胤又吻着顾清涵说:“一起用吧。”没了利爪之后,她是一只温驯的波斯猫,双眼含泪的模样竟有几分楚楚可怜的韵味。

    行宫的守卫加强,虽然今上遇刺,但没有回宫的打算,住在附近的勋贵大臣也无回京之意。清凉殿各处放了冰,小太监踩着水车,将凤凰池的水运到清凉殿的屋顶上降温防暑。元胤在殿中召见群臣,和往常一般商议国事,当昨天的刺杀没有出现过。

    群臣散去之后,高见才回道:“太后回宫说是身体不适,想念宫中故居,想回宫修养。”

    “还有其他动作吗?”元胤将手中的折子合上放在左手边的位置,翻开下一本问道。

    “暂时没有,只传了太医到长信宫诊脉,霍夫人已经回去了。”高见回禀说。

    “宫里有霍夫人朕也放心。”赫连太后贼心不死,原以为铲除了她的大部分精锐势力,想不到还有这么多,这次突然发难想必已谋划妥当了。

    “皇后呢?”

    “礼部送了一架飞天式的箜篌到凤仪殿,皇后这会儿正在学呢。”高见笑道。

    “殿里还不够凉快,多加些冰。”元胤心里焦躁,努力压制心头的邪火,还是等晚上再说吧。

    凤仪殿中,顾清涵正与新来的女乐师学箜篌,这架箜篌是邺国送来的珍品,琴架上雕刻了彩带翩飞的飞天,声音轻灵悦耳,配着邺国的小调,十分动听。

    顾清涵听着声音有些迷醉,女乐师一曲弹奏完毕,顾清涵回神问道:“大家弹的什么曲子,这么好听?”

    “回皇后,这是邺国的民间歌谣《采桑曲》。”女乐师不动声色的打量顾清涵,的确长得像宴长宁。

    “邺国是个好地方,时常听宫人们说起邺国的风土人情,令人好生向往。”顾清涵神往道。

    女乐师邀请道:“如若有机会,娘娘可去邺国游历一番。”

    “我倒是想去,只怕没有机会。乐师千里迢迢来到秦国,不妨多住些时日,我很喜欢乐师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