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在红楼修文物 >

第316章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316章

小说: 我在红楼修文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打道回府。
  得有点儿耐心!——孟氏想,既然石宏武又回去了西边,这京里就谁也没占到上风。她还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绸缪。
  这一日,孟氏打听到石喻陪着王氏出门去薛家,拜谢薛家一家子去了。她便递了帖子到椿树胡同来,带着儿子女儿一起来拜访石家,要求面见石大娘。
  石大娘与如英在家,一见面,稍许商议两句,最终还是决定,看在唯哥儿和真姐儿的面上,请孟氏母子三人进来相见。
  孟氏进了石家西院的花厅,立即抱住石大娘的胳膊,便要往地面上跪,眼中含泪,口中道:“求大嫂救我!”
  石大娘早知孟氏会是这么一番做派,连忙给如英使了个眼色,如英赶紧拦着石唯与石真的视线,将这两个弟妹带到东院去。
  “多些大嫂与侄媳为我在孩子面前保存几分颜面!”孟氏手中拿着帕子,淌眼抹泪地说,“我这人一向性子好强,外头看着跟个男人似的,轻易不掉泪,可是一见到大嫂,我这心里就……”
  说着她用帕子一捂脸,又哭了起来。孟氏这说的可是真心话,她在外人面前、在石宏武面前,从未掉过一滴眼泪,因为在这些人面前,她明白软弱是没有用的。可是在石大娘面前,孟氏却早就知道,眼泪是一件武器,可以打动石大娘。
  她正哭着,听见花厅一角的鹦鹉架上一阵扑棱,登时又想起上回被鹦鹉言辞羞辱时的难堪劲儿,赶紧收了哭声,抬起头来。
  那一对虎皮鹦鹉如今却安生得多了,其中一只见了生人,大胆地往前探了探,对孟氏道:“吃了吗?”
  石大娘便也微笑,道:“就是这两只扁毛畜生,上回把它们饿了一顿,才把那坏毛病改了过来,太粗俗的话是再不敢说了,如今只惦记着吃。”
  孟氏便也陪笑,用帕子将泪水都拭了,又稍许补了补粉,这才面对石大娘,低低地道:“大嫂,您说,宏武这办的都叫什么事儿,我们母子三人,将来究竟该怎么办?”
  石大娘自然是一心都向着王氏的,可是她当着孟氏的面,又不能说得太直白尖锐,只得道:“我听闻宏武说回西北便回西北了,也觉得他这样一走了之做得不妥,当留下来与你们说清楚才是……”
  她是不知道,石宏武已经与孟氏说清楚了。
  “大嫂,你说他这个人,一人坑了两大家子。他为姐姐写了析产别居的文书,姐姐以后孤零零一人过日子,却依旧要顶着他正妻的名头,无法再寻个旁人托付余生。我日后是要跟着他回西边去的,却没有个正妻名分,我膝下又有儿女,这往后的日子,应当怎么过,大嫂您也替我说一两句话……”
  “大家都是女人,我的心意您该当明白的。我如今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所以才过来找大嫂。求大嫂看在哥儿和姐儿亦是宏武骨肉的分上,帮我们娘儿仨说句话吧!”
  石大娘顿了顿,问:“你想让我说什么?”
  孟氏登时喜道:“大嫂,宏武行事是不妥,但是他一向尊敬您,您若是开口,他指定会听的。”她斟酌了片刻道:“此事本就难辨谁错谁对,但两个孩子是无辜的,求他看在孩子的面儿上,求宏武收回成命吧!”
  石大娘一挑眉,问:“所以,你想要宏武认你做正妻,这样唯哥儿和真姐儿就也正了名?”
  孟氏万万没想到石大娘答应得如此痛快,心头一喜,赶紧点头应是。岂料石大娘紧紧盯着她,看了又看,最后还是说:“我只想同你说一句话。”
  “大嫂请说!”孟氏答应得飞快。
  石大娘的眼光一直在孟氏脸上转来转去,最后她慢慢地说:“这句话,弟妹在时,我一直没好意思问出口。眼下她既然不在,我便不再藏着掖着,所以请恕我直言。眼下这样的情形,你在嫁与宏武的时候,就早已经想到了,对不对?”
  孟氏被人正正地戳中了心思,眼神里原本一股子哀恳,此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石大娘便幽幽地转过头去,低声道:“人生便是这样,落子无悔,既然一早选定了路,便须承担责任。”
  孟氏缓缓地坐回椅中,听见石大娘在她耳边道:“你明知宏武有妻室,依旧嫁与他为妻,在那一刻,你便该料到,你的孩子,有这可能成为庶出。可是你依然嫁了……”
  ——眼下就得承担责任。孟氏心里替石大娘把这话补全。
  “别作死,别作死啊!”石家那对鹦鹉又一起在架上欢声高叫起来。


第313章 
  孟氏倏地站起身; 冷了一张脸对石大娘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大嫂; 您今日这一番指教; 我是记住了; 日后绝不会多劳大嫂半点费心。”
  她觉得既然扮可怜与卖惨都再无半点作用; 便不再乐意抛费辰光在石大娘这儿了,当即起身准备告辞,心里在盘算着将来怎么找回这一场。
  石大娘一向是个好脾气的; 见了她这般变脸; 也觉得骇异。当下也没什么好说的,只命李家的往如英那里去送信。如英闻讯之后; 将唯哥儿和真姐儿送了出来。唯哥儿手中抱着一架能转的球; 说是一只做在球面上的舆图,是石咏亲手做的。
  孟氏听说; 立即毫不犹豫地对石唯说:“唯哥儿; 怎好随意要你大哥的东西?还不快放下了向你大嫂道歉?”
  如英赶紧打圆场; 说:“这是外子交代了,他做来就是要送给唯哥儿的,所以我才交给唯哥儿带着。”
  孟氏听说石咏竟然还想着石唯; 亲自动手给石唯做一个这样的玩意儿; 一瞬间心里稍稍生出些感激。但眼前这只球状的舆图只是个不值钱的玩意儿,孟氏的这种感激稍纵即逝,她立即绷紧了脸,招呼一儿一女; 随她离开。
  如英见她一副气咻咻的样子,早先进椿树胡同小院时那满脸的戚容已经早已不见了,忍不住与婆母对望了一眼,两人都不知该怎么评价这位才是。
  这边孟氏便自回宅邸,急匆匆地给陕西父亲那边去信,孟逢时见信自然大怒,打算给石宏武那边好生施压,但是暗中请教了年羹尧的意思,年羹尧却不愿再管这等闲事了。孟逢时再想去与石宏武理论,偏巧此时羊峒番起了战事。年羹尧不在川中,他麾下一员大将岳钟琪奉命领兵南下入川。石宏武便自请以守备身份随军前往,跟着岳钟琪一道上战场去了。
  这消息送至京中,年羹尧没有任何表示,默许了石宏武的调动。但是石宏武早先那个参将的官职,兵部明明已经批了升迁令,但是却被年羹尧按下,表明他已经彻底弃用此人了。
  旁人或有惋惜,觉得这石宏武明明已经摸到了参将的边儿,却因家事不谐,最后成了镜中花水中月。石咏听了却暗暗舒了一口气:自家二叔摆脱了年羹尧,转投了岳钟琪,看起来,这步棋好像是走对了。
  只是二叔与二婶如今“析产别居”,不晓得将来有没有机会破镜重圆。但石咏心知,世上最难得便是一个“随心”,将来怎样,还要当事人自己随心如愿才好。
  转眼便是年节。
  这一年因如英身上有服,王氏与石喻又刚刚经过家事的变迁,所以石家都不愿与亲戚家太多走动,因此干脆留在椿树胡同宅子里过年。
  沛哥儿这时已经九个月,生得极其壮实,已经能各种花式爬行,由大人扶着甚至能稳稳当当地站一会儿。这孩子的性子也极好,极少哭闹,醒着的时候总是冲人格格直笑。他一直养在石大娘和王氏院中,给两位长辈添了不少欢笑。
  安姐儿也已经有两岁多了,已经能满地乱跑,且能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时不时地跑到如英那里报讯:“弟弟哭了!”“弟弟饿了!”有时会透着一副颇有责任感的样子,趴在沛哥儿的摇篮边,道:“弟弟,大姨家里的人要是再欺负你,别怕,有你姐姐在,给你做主,打抱不平!”
  石咏与如英听了这话,都有些哭笑不得。“真真充什么荆轲聂政!”如英听了这等孩子气的话,无奈地评论,“咱们大姐儿的脾性是否太男孩儿气了?”
  安姐儿越是长大,这个性中的英武爽利之气就越发明显,很有男孩子的风范。石咏却说不碍的,他的闺女,爽利些自然好,千万不要软弱受人欺负,将来长大了,只要不莽撞任性便可。
  “还有沛哥儿那里,将来咱们要不要告诉他……大姐和大姐夫一家子的事儿?”如英有些担心地问。
  哲彦那里对沛哥儿的态度着实有些令人寒心,沛哥儿在石家过年,哲彦这个当人亲爹的,连打发人过来问一声都没做到。倒是听说哲彦那边已经大致相中了继室的人选,等如玉的周年一过,就立即续弦。
  “自然要告诉!”石咏已经将这事儿都彻底想明白了,“他将来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和自己的家事。”
  “可是……”如英担心这会伤了这孩子的心,毕竟那克母克兄的传言摆着,连亲生父亲都嫌弃了他不要他,才会让石家收养了沛哥儿。
  “咱们讲的时候自然会有分寸,不会伤害这孩子。再者他在咱们这儿平平安安地长大,咱们一家子都好好的,沛哥儿自然不会被那些传言所扰。”石咏很有信心,觉得自家一定能给沛哥儿足够的爱,弥补这孩子凄凉身世带给他的伤害。
  “对了,我已经将这两年灌装果酒的钱攒在了一处,是咱们专门给孩子们将来要用的钱。如今我专门做了一本账,这账上的钱,咱们合计合计,投些稳妥的产业,或是买些地,买些铺子租出去什么的,以后孩子们长大了,读书进学,嫁娶之事,就都从这账上走。”
  前两年果酒的生意很好,能卖得上价,但是近一年来这竞争也起来了,利润渐渐趋薄。所以石咏打算将已经赚到手的银子先拢作一处,另外做些风险较小的投资,以满足以后石家后辈们成长时的需要。
  关于这果酒,还有一桩格外好笑的“新闻”,石咏每每想起,也只有哭笑不得的份儿——九阿哥手下也盯上了这果酒的生意,而且人家相中的是日后大有作为的水果品种:葡萄。再加上十四阿哥经营西北,他的手下在甘肃青海发现了不错的葡萄种,且当地已经有多年的酿酒史,虽然产品依旧以甜酒为主,但需要将酿酒工艺稍稍改进,便能生产出与后世干红干白相媲美的葡萄名酒。
  于是九阿哥就命人将那边已经长了多年的葡萄挖了,送回京郊他自己的园中移植。
  石咏听说这消息,险些绝倒: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两千年前春秋时人便知道的事,怎么到了如今还有人会出此下策。他无奈之下,只得托与九阿哥走得近的人递话,婉转说了这观点。石咏说这话,九阿哥才不会听,但是多少留了个心眼儿,命人先行移植了一顷地,看看效果如何。
  京郊当地便有积年的老农告诉九阿哥的人,说是这远道移植过来的葡萄种,至少要休养十年,才能完全适应此地的气候和水土,才能产出适合酿酒的葡萄。
  九阿哥听说了这个,立即嫌弃了这个商业计划:十年太久,他可是个只争朝夕的人。于是九阿哥立即放弃了移植葡萄的安排,转请十四阿哥帮忙,就在葡萄出产的当地直接采收葡萄,就地挤出葡萄原浆,盛入木桶酿造,等到酿成了之后再送入京中,灌装成玻璃瓶装的葡萄酒。
  因为石咏出于好心给了对方一点儿提点,九阿哥那边多少有些表示。早先同仁堂那边需要小型玻璃药瓶的,九阿哥的玻璃厂一直不屑生产,这次就因为这个,到底还是铸了模生产出了不少,平价供应给同仁堂。除此之外,还供应了京畿河北各处的中药房、成药铺子,据说居然还小赚了一笔。
  石咏拍头:这位……真是个生意精那。
  年还未过完,石咏又听到了一个消息:他的好兄弟贾琏要回京了,只不过是因为公务,随山西巡抚伊都立一道临时回京,可能还需要面圣。
  贾琏的这桩公务与山西大同附近发生的一桩盗案有关。
  去年年尾时,大同附近有贩卖私盐的团伙劫掠村落,横行乡里,甚至阻塞南北交通,禁人通行。贾琏任同知,原本只是负责钱粮一块,偏巧大同府只有他还素识些弓马,伊都立便安排他带了人下去查看。贾琏带了官兵,化装成运送货物的行商经过,这团伙自然便来抢劫,正中贾琏之计,官兵一下子抓获了一百五十多人。
  岂知将这伙匪徒锁至大同府,审讯的时候却出了问题。这伙匪徒中有那不长眼的匪首王化天自称“王上”,而且号称党羽有三千余人,还大言不惭地正告大同府的官员,说他们在辖下某县的县衙里“有人”。这立即将案子的性质由“盗匪案”,转成了“谋逆造反”。
  若真是谋逆大案,势必牵连更广,若是朝廷命附近驻军前往“剿逆”,届时难免玉石俱焚,造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