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夫人-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呢?
当胡大叔和胡大婶自己当父母的时候,却觉得兄弟直接却可以和睦相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人都是一样的,怎么会改变本性呢。
“大牛,那你也不能因为这些就去陷害爹,爹帮你养这么大,你也不能……”
枣妮哭了,胡大牛在此时已经决定翻脸不认人。
“枣妮,你怕还不知道吧,你知道刘黑头为什么那么快就要退婚吗?那是因为你爹和你娘要了人家高额的彩礼,要了人家很多钱。刘黑头早就后悔了,正好你爹入狱了,他得了一个好的借口,将你的婚事给退了,大家也不会说他什么,还要回了彩礼了。你不信可以好好问娘,人家帮你卖了,你还帮人数钱呢。”
大牛将家里的事情全部都说出来了。枣妮听了之后,直接就转身看了看胡大婶,她的眼神再问,胡大牛说的那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
傅春江和月牙就在这里围观半天胡大叔的家事。家家都有呢一本难念的经,尤其是胡大叔这样的家庭了。其实胡大牛说的这些事情,若是换成傅春江和月牙两人遇到了,都会觉得不公。
这世间有太多的不公平,不管在家庭还是在外面,哪有什么多公平的事情。胡大牛是看不开,如今还杀了人,傅春江就在这里看着,想着等着他们家里的事情说开了,在将胡大牛送入县衙。
——
大夏南书房。
方才明珠皇后刚刚来过和元德帝说了一下有关云太子选妃的事情,元德帝听闻之后,又安慰了一番明珠皇后,最终明珠皇后也因近日来帮太子湛选妃的事情,闹得很是疲惫,就回去休息了。
“李福顺,最近宫外有些事情你可听说了?”
元德帝坐定,接过李福顺递给他的茶,近日来他非常喜好六安瓜片,觉得此茶味道极其的淡雅,吃着舒服。
“陛下,宫外的事情,老奴听说的就多了,不知陛下你问的是哪一桩?”
李福顺其实心里有底,也知晓元德帝问的是哪一个,只是如今他自己不说破而已。
“还能是哪一桩,就是淑妃产子的事情,这消息到底是谁放出去的,可查到呢?”
最近有关于崔淑妃产子造假的事情,那真的是穿的风风火火的,元德帝不想关注都难了。如今已经传到他的耳中了,今日他也去瞧过公子兴。之前他觉得公子兴长得非常的像他。
可最近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是不是心里的愿意,他突然之间觉得公子兴一点都不像他了,甚至长得也不像是崔淑妃。和宫里的其他皇子长得也很不一样。他甚至觉得公子兴还有点阴阳眼。
就是一个眼睛很黑,一个眼睛偏黄。大夏其他皇子都没有这样的事情。当然元德帝觉得这可能是他心里的原因。
“老奴,也是近日来才听闻,这些都是坊间传闻,做不得真,陛下切莫挂在心上。这样的传闻,每年都有好多了。各种各样的都有了,若都当真了,陛下你就有的忙了。”
李福顺说的这倒是真话,每年坊间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传闻,崔首辅都被传闻死了好几次了。还有什么谁家的姑娘天生凤命,这些的。想起天启年间。
天生凤命的女子,每天都会出现一个,可有意思了。后来天启帝就派人去追查下去了,结果发现,那都是那些人家为了让自个儿女儿能够入宫,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当上皇后,这样一家也就得了势,舆论造势的,其实什么天生凤命,都是假的。因被天启帝这么一打击,后来就没有什么天生凤命。
这一次坊间流传的这些事情,李福顺也觉得不是真的,毕竟此事兹事体大,若当真有这样的事情的话,不要说是崔淑妃了,就是整个崔家都要完了。
“这倒也是,那稳婆呢?当初接生的稳婆如今可能找到?”
元德帝起初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也只是随口那么问问而已,若是将此事当真了,连他自己都会笑话自己。
“稳婆?这老奴还没有查呢?陛下要查吗?”
“这个不用你查了,让六子来吧。他最近反正也闲着呢。”
“诺!”
赵六子最近确实是挺闲的,最近大夏国泰民安,没什么事情,最近边关也很安定,赵六子如今闲的都要去成婚了,如今总算得了一个差事了,自然很用心就去调查了。
对于赵六子这种忙活习惯的人来说,让他停下来不做活,那真的是太难为他了。最近他一直都在家里待着,真的是无聊死了。他那老娘,一看他在家里待着,也不做事,就央求他嫂子给他介绍媳妇。
毕竟赵六子年纪放在这里,也不小了。家里知道他做什么事情的,唯有他大哥一人,嫂子是瞒着的。赵六子的嫂子人还不错,主要是赵六子这些年光往家里拿钱了,而且拿的还不少,这些钱财也没有瞒着嫂子,还让嫂子都花钱,买衣裳,脂粉头面什么的。嫂子自然是开心了,得了人家的好处,婆婆有开口了,就开始张罗婚事了。
这下子可是把赵六子给难住了,他过的是刀口舔血的生活,而且还是元德帝的一把刀,杀人不眨眼的角色,他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结婚呢,可不能去耽误人家姑娘了。
可是嫂子那么辛苦的给介绍,他又不能什么话都不说了,好在如今得活了,他就去调查当初帮崔淑妃接生稳婆的事情,起初元德帝交代的时候,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赵六子也看出来了,那就是元德帝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了。
可是当赵六子深入调查的时候,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崔淑妃本人自然也听闻了这种事情,当初她确实是想那么去干的,想要一个男儿,可是自从她自个儿那一次难产之后,崔淑妃突然之间就想通了,其实男儿女儿都一样了,生养出来都是自个儿的亲骨肉。
若是当初当真生的是女儿,将她送了人,换了男儿的话,她还真的是舍不得,心里肯定挂念了,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肯定是会想的。
好在她还是生下了男儿,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所以听到坊间那些传闻,她免不得冷哼了几声,抱着公子兴就在那里逗着他玩,公子兴十分的聪明,什么东西那真的是一学就会。这让崔淑妃非常的高兴,比太子政强多了。
“宫外那些长舌妇竟是没事闲的,这话也敢说,莫要让本宫知晓是谁造的谣,若是让本宫知晓了,本宫非拔了她的舌头不可。”
崔淑妃心里自然是带气了,她若当真做出了那种事情,那些人说说也就说说了,可是她什么都没有做过,那些人却一直都在说,她心里很是生气。
“娘娘,你切莫听信那些人说,都是捕风捉影的事情,做不得真。来来来,你瞧小公子长得多俊俏,这眉眼之间像极了陛下。”孙嬷嬷上前就指着公子兴对着崔淑妃说了起来。
崔淑妃一听,也就乐了,心里也是高兴了。
其实孙嬷嬷也就随口那么一说,其实公子兴长得真的不像元德帝,元德帝是国字脸,而公子兴长得是瓜子脸。而崔淑妃也不是瓜子脸,崔淑妃是标准的圆脸美人。
可是若是说公子兴长得不像元德帝的话,也还有那么一点点相像,比如他和元德帝一样都是双眼皮。
“这倒也是,本宫身正不怕影子斜。”
崔淑妃望着怀里的公子兴,继续逗着他。
“母妃,我会被《三字经》了,我背给你听。”
公子兴小小年纪,就站在那里开始摇头晃脑的背诵:“人之初,性本善……”
崔淑妃看着公子兴小小年纪,背着手,在那里背诵,心里一阵宽慰,这么聪明懂事的孩子,怎么会不是她亲生的呢。怕是有人嫉妒与她,估计放出这样的消息。
这种事情崔淑妃早年也干过,都是她玩剩下的。现在这些人一点创新都没有。
崔淑妃想着啊,毕竟现在很少有人到了她这样的年纪还能够生养出这么一个好的孩子了,大部分人到了她这个年纪,都怀不上了,想要孩子都没有。
谁让她天生好孕呢,一想到这里,崔淑妃心情就大好起来了。
“母妃,我背的如何?”
公子兴背完了之后,就看向崔淑妃,崔淑妃忙将他搂在怀里,笑道:“好,背的很好啊,今日想吃什么,母妃让小厨房帮你弄?”
第167章 毁尸灭迹
“我要吃糖球; 糖糖……”
公子兴还是一个小孩儿; 小孩儿都喜甜食,公子兴也不例外; 上次自从小厨房给他弄了一个冰糖葫芦之后,就馋上了。崔淑妃却不让他多吃,只给吃一点点。
可公子兴已经记住味道了,知晓糖球好吃。
“好啊,孙嬷嬷吩咐小厨房去做些糖球才吃。这小馋猫还想着这个味道呢?”
崔淑妃笑了笑; 用手摸了摸公子兴的头,公子兴一听马上就有糖球吃了,也是非常的高兴,拍着小手就往崔淑妃身边靠去。
“母妃,你对我真好; 我最爱母妃了。”
公子兴伸出肉呼呼的小手; 崔淑妃一看公子兴这样的表现; 觉得他就想一个小太阳; 真的好暖,忙抱起他,亲个不停。这人上了年纪,最喜的就是这种甜言蜜语。
崔淑妃就是如此,如今宫里争宠的人少了; 都是一些老人了; 元德帝也上了年纪; 也不准备选妃了; 后宫嫔妃能出头的早就出头了,不能出头的一辈子也就那样了,都各自的生活着。
崔淑妃早年入宫的时候,因比明珠皇后先行生下皇子,又加上她出身高贵了,比明珠皇后不知道高多少了,还想过取代明珠皇后。后来发现,元德帝是有意为之了,皇后的位置即便明珠皇后无子嗣,也是她的。
崔淑妃也就没有什么斗志了,好在那个时候赵政被册立为太子,她可是好一阵风光了。如今当她有了公子兴,尤其是经历了上次的难产之后,发现所谓的争名夺利,最是无聊了。
人这一辈子能有多长啊,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以前崔淑妃是想不通,想了很多,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想通了。而且元德帝已经废除嫔妃殉葬一事,以后以她的身份,也能过的很好,更何况她现在还有子嗣呢。
比起那些后宫之中既无家世,有无子嗣的嫔妃,她好在太多了。
崔淑妃和公子兴玩闹了一会儿,公子兴有些疲了,小眼睛都睁不开了。
“兴儿要不让嬷嬷领你下去好生歇息一下可好?”
“不,母妃,我要吃糖球,我要糖球……”
公子兴还心心念念他的糖球呢,紧紧的抓住了崔淑妃的手,不放开。
“好啊,糖球给你留着,你一醒来就有糖球吃,好不好?这一次母妃准许你吃两个,你听话去睡觉,好不好?”
得了这句话,公子兴才乖乖的去睡觉了。
“太子湛不选妃了?如此儿戏?那么多的秀女,陛下和皇后都没有说话吗?”
有关于宫里选妃的事情,崔淑妃虽然不怎么关注,也是略知一二。只是因此事与她关系不大,她父兄那边也没有让她去插手,她也就没有上心。
“陛下的反应奴婢不知,皇后自然是很生气,只是娘娘你也知晓太子湛的性子,他性子从小就是倔强,一旦决定的事情,不容易改变。这一次他之所以这么做,怕是让皇后看轻吧。只是他身为太子,难不成不纳妃吗?这是历朝历代绝无仅有。”
孙嬷嬷也是不动,从来都有君王爱美人,还从未出现像太子湛这般的人,竟然不喜妇人。可太子湛也不喜男子,这一点孙嬷嬷还是可以肯定的。
“太子湛的个性摸不透啊,不知道他整日想些什么。不过他政务能力当真是出众,就连父亲都对他赞誉有加,比政儿强多了。”
太子湛不管他对待感情如何,可是他个人的政绩能力特别的突出,而且还去过前线攻打过倭寇,取得了对战倭寇大捷,同时,也是在他的提议下,在台湾建省,成立台湾府。目前马永贺已经前往台湾了,有望成为台湾首任巡抚。
其实以马永贺的资历还不够当真巡抚的,可是呢,因台湾是第一次建省,又是那么的远,没人愿意去,马永贺是主动请缨,从目前的形式来看,马永贺还是相当的有能力的,在台湾混的风生水起的。说明太子湛果然是知人善用。
“太子湛不选妃,他不用处理家事,自然是一心都扑在政务上了。”
孙嬷嬷当即分析了一下,崔淑妃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太子湛平素也无其他嗜好,可不是一心全部都扑到政务上面了吗?这么说来,这倒是大夏的一件幸事。”
随后崔淑妃也就没有去关心太子湛的事情了,自己儿子的事情都关心不过来,她才没有精力去关心其他人的儿子呢。
“唉,不知道本宫还能不能活到兴儿娶妻生子。”
崔淑妃对着铜镜看着自己的脸,岁月催人老,想当初刚刚入宫的时候,她也是如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