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日常-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也意识到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他拨弄了两下拇指上戴着的玉扳指,抬头看向胤禛,眼神里多了几分考量的意味:“老四,你想回去还是留下来玩?”
绣瑜心里一跳,不禁暗骂了一句有病吧。小孩子都贪玩不懂事,哪有这样考验一个四岁孩子的?
可惜古人都相信“三岁看老”,皇子在康熙心目中的印象,是可以在幼年就被定格的。
胤禛懵懵懂懂地发现全屋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了,跟胤祚被绣瑜养着,多多少少感染了一些现代人的自由散漫不同。他是嬷嬷们按着世代相传的法子、比照皇子的要求,规规矩矩养大的孩子,面对危险与考验总是第一时间参考“规矩”。
他隐约地意识到康熙的态度不复刚才的随意,顿时抑制了心中贪玩的念头,乖乖回答道:“儿子想回承乾宫。”
胤祚登时不乐意了,瘪瘪嘴要哭不哭地看着康熙:“皇阿玛……”
康熙却由衷地笑了,难得一见地揽着四岁的儿子,拍着他不甚健壮的小肩膀:“好好好!来人,派人去承乾宫接皇贵妃,就说朕请她到永和宫赏雪吃锅子。”
气氛顿时冰消雪融,两个孩子这才又乐起来,跪下来齐声喊了“谢皇阿玛”。康熙笑着摸了一把胤祚的头:“你又跟着凑什么热闹?”
胤祚解释不通道理,想了想才说:“四哥做什么,儿子就做什么。”
康熙哈哈大笑:“老四,原来你兄弟竟是个属狗的。去吧,去亭子里玩。”
兄弟两个就一起起身出去了,绣瑜听见窗子外头胤禛说:“走,看谁先到会芳亭。”说着就甩开嬷嬷们蹿了出去。胤祚踉踉跄跄地跟着后头,边跑边喊四哥,院子里留下一路的笑声。
康熙回头执了她的手,眼睛里是不加掩饰的欢喜:“老四是个孝顺懂事的,老六小小年纪也知道尊敬兄长,都好得很。瑜儿,你给朕生了两个好儿子,为咱们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绣瑜心里本来百味陈杂,都被他这番话搅散了。她展颜一笑:“皇上说笑了。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是太1祖太宗和那些战死沙场的先烈们。孩子还小,臣妾一介深宫妇人哪里就敢居功了。”
“你向来谦逊知礼,若不是你做额娘的性情好,两个孩子也不会这样懂事。”康熙今天看来是夸定她了,绣瑜只得笑笑接受了这顶大帽子。
会芳亭的一场其乐融融,没有掩盖风平浪静之下的汹涌波涛。第二天早上绣瑜起来的时候,明显兴致不高。送走了康熙,她一个人坐在梳妆镜前面发呆。
春喜已经在几天前出宫备嫁了。竹月可信可用却不够了解她的心思,只得暗暗使了个眼神给旁边的小宫女,叫了白嬷嬷进来陪她说话。
绣瑜捧了热茶,望着那滚滚而上的烟雾,出了一会神才缓缓地说:“她把胤禛平安养大,教成现在这个样子,我这个生母反而什么都没做……”
历史上德妃不待见长子,除了长久不见面的疏离,恐怕还有惭愧回避的心态在里面吧。
白嬷嬷亲眼见着她怀孕生下胤禛,当然最懂她的心思。德妃娘娘有些想左了,钻了牛角尖的人,那些不得已的原因她是听不进去的。白嬷嬷便直接摆事实:“小主,今儿上午小柳儿传回话来,说皇贵妃放在四阿哥身边的大宫女谨儿最近传了许多谣言,话里对您颇多抱怨,说您偏爱六阿哥,致使皇上宠爱六阿哥远胜其他阿哥。”
“哗啦——”绣瑜抬手甩落手中的茶盏。她终于知道为什么宫里的瓷器总换得那么快,全因不要脸的人实在是太多,不要脸的事情总是做得太绝。比如,有人抢了你的儿子,反而怪你不够亲近宠爱这个孩子。以此离间你和儿子之间的感情,好一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白嬷嬷心下大定,劝道:“她若真心为四阿哥好,绝不会眼见着阿哥与生母亲弟离心离德。皇贵妃培养四阿哥,也不过是给自己日后寻个依靠罢了。娘娘,您可不能灰心。如果皇贵妃日后再生皇子,四阿哥可就只能靠您了。”
再生皇子?绣瑜脑子里猛地响起一声惊雷。皇贵妃从康熙十年进宫至今,从来没有怀过孕。一个正常的在生育年龄并且有规律X生活的女性,这真的正常吗?况且,继后也是终身未孕,
两位身居高位、母族势大的妃子都没有亲子,这真的是巧合吗?
康熙曾经在钮祜禄氏死后,一次夜半呓语,说他对不住继后。难不成就是因为孩子?正是因为佟佳氏也不能有亲子,他才痛快答应佟贵妃抱养胤禛?
如果她的猜测是真的话,那么佟佳氏没有在今年的大封中得封皇后,莫非就是因为康熙决定……
绣瑜猛地站了起来。皇贵妃如果有了亲子,那胤禛是不是就可以回到她身边?
另一边皇贵妃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盼着胤禛亲近自己胜过生母;可是德妃得宠,胤禛经常往她那儿走动,多在皇上跟前露脸,她这个养母也跟着沾光。
她纠结良久,还是叫来谨儿训斥道:“你这奴才的心是越发大了,我问你,你最近编排的那些话是怎么回事?竟敢不告诉本宫一声,就擅做主张!”
谨儿背后出了一身薄汗,定了定神,摆出一副衷心耿耿的模样:“娘娘明鉴,奴婢这么做都是为了娘娘您啊。您不知道,自从跟六阿哥关系好了,四阿哥心里总念着永和宫那边。就算不是初一十五,六阿哥在别处见了四阿哥,也总给他带些德妃亲手腌的梅子糖一类的小玩意儿。长此以往,奴婢只怕……。”
她恰到好处地掐断了话,由得皇贵妃去想象更深更可怕的场面。
果然,皇贵妃皱起眉头,语气多了几分犹豫:“可是六阿哥还小,甚少出门,他们兄弟两个见面的时候也不多。”
“如今是不多,可是日后两位阿哥都进上书房了呢?奴婢觉得还是趁四阿哥年纪小,早作打算的好。况且此事本来就是奴婢自作主张,若是德妃知道了,娘娘只管推做不知,再当着德妃的面打骂奴婢一顿,也就堵了她的嘴了。可四阿哥性子敏感倔强,他一旦跟人离心就绝不会反转的。”
皇贵妃捏紧了拳头,心里好一番天人交战,终于还是独占儿子的念头占了上风。她放缓了语气:“起来吧。你用心了,去本宫的库房里挑件喜欢的东西吧。”
“谢娘娘赏赐。”谨儿面上露出欢喜的笑容,心里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康熙在慈宁宫陪太皇太后说话。
“四阿哥聪明纯孝,日后孙儿必定是要委以重任的。可是他亲近养母,将来必定跟佟佳氏走得极近。佟佳氏一族骁勇善战,如今三藩虽定,蒙古准格尔部又不安分,朕还是想给表妹一个孩子,这样一来,佟佳氏就等于手握两个阿哥了。”
胤禛是他宠爱的儿子,佟佳氏是他信任的母族。可是康熙是熟读史书的人,自然知道皇子争储会引发什么后果。在他心里,江山一定是忠于亲情的,在这一点上,胤禛加上皇贵妃的亲子也远及不上太子,佟佳氏更不能威胁储位、动摇国本。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你能这样想,可见还没有失了分寸,哀家很是放心。四阿哥的事也好办,他没有过继到皇贵妃名下,生母又还在,就让他早些进学,之后也每天回永和宫请安。皇贵妃有了亲子,难免疏忽;德妃又一向记挂这个儿子,自然就好了。他与老六一母同胞,又年龄相近,未必会亲近养母的儿子。”
“皇祖母睿智,孙儿遵命。”
太皇太后大笑:“哪里是哀家睿智,分明是皇帝早就打算好了,来哄哀家这个老太婆开心罢了。”
第31章
“什么?让我给四阿哥挑伴读?”
绣瑜一大早起床给康熙穿戴好上朝的朝服、朝珠; 却听得他轻飘飘的一句话,不由吓了一跳:“可是……皇贵妃应该另有安排才对。”
“皇贵妃的安排是她的事。按祖制; 皇子进书房应该有四个教习武艺的谙达、四个从宗亲大臣之家选出的伴读和八个包衣出身的哈哈珠子两人一组随身伺候。其他朕都选好了; 唯有八个哈哈珠子本来该由朕拟了单子; 再由皇贵妃选定。可朕最近朝政繁忙,不知德妃娘娘可愿意代劳?”
宫里的孩子都是里里外外几十个宫女太监伺候着的; 所谓的某妃子亲自抚养,指的更多的是挑选指派伺候的人的权利。现在胤禛身边的人都是皇贵妃的心腹; 绣瑜只能安插一些浣衣局向承乾宫送衣服的粗使宫女之类的外围角色,来探听儿子的消息。
“臣妾当然愿意,可是皇上,”绣瑜替他整理着三层的珊瑚朝珠; 疑惑地问:“您就不怕娘娘生气?”
“所以你要悄悄的; 看中之后不要告诉人。”康熙凑到她耳边轻声说:“多拟几个,叫小桂子悄悄地把名单送到梁九功手上,朕就知道了。”
这就是暗示她; 往名单里掺沙子,皇贵妃就是再火眼金睛也不可能把她定的所有人都排除掉。他这副偷偷摸摸、故作神秘的样子,把绣瑜逗笑了。她顺手把朝冠扣在了康熙头上:“皇上英明。臣妾原本还疑惑小六那些淘气主意都是打哪儿学的,现在才发现原来是师出有名啊。”
“呵。你个不识好人心的; 倒打趣起朕来了。”康熙收敛了脸上的笑容,认真地看了她一眼:“朕知道; 皇贵妃性子要强。为着老四每个月两次来永和宫的事,她估计给了你不少脸色瞧。亏得你性子好。”
这话说得; 绣瑜心里不禁泛起一点疑惑。难不成真是她的魅力征服了康熙,千古一帝决定要强行给她做主了?呸,她还不如相信小六改吃素了呢!不过康熙的意图既然跟她不谋而合,那她自然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了。
自从康熙二十年她晋位德妃之后,乌雅太太也能每月初一进宫与女儿团聚。这次绣瑜就把挑选哈哈珠子一事拜托给了母亲:“额娘先挑好的列个单子出来,我看了再给万岁爷过目。”
乌雅太太喜得直念佛,隔月就递了单子进来。绣瑜看过一遍,将那些家人位置显眼、跟乌雅家关系过近或是孩子性格老实木讷的全都划掉了。乌雅太太皱眉道:“旁的也就罢了,这喜塔腊家和阿尔拉家的那两个孩子有些太活泼了,家世也很一般,娘娘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绣瑜倒没觉得什么,敢送进宫里的孩子,再活泼也是有限的。胤禛自制力强得不像个孩子。她现在就是拥有学霸儿子的妈妈,不怕他贪玩,就怕他小小年纪就一心学习累坏了身子。特别是看到康熙给皇子们制定的,从早上四点一直读书学习到下午三点的变态课程表。绣瑜更坚定了要给儿子挑选几个活泼点儿的侍从,带着他好好松快松快,要不然以后成了小矮子可怎么办?
日后老六进书房,定要给他挑几个学霸级的伴读侍从,好好压压他的性子。绣瑜想着,这就是因材施教了,啊,给这俩性格迥异的包子当妈妈真有成就感。
她愉快地抽了一张纸誊写了名单,在自己看好的四个人身上画了个红圈。正要封好盖印,她突然福至心灵,发散思维了一下。
人人都知道梁九功是太皇太后赐给康熙的贴身太监,这些年他的态度也看似不偏不倚,没有偏帮过哪个妃子。可是就如自己可以通过各种委婉的办法影响胤禛身边的人,当年的佟妃不可能对康熙身边的人不闻不问。而康熙的生母佟妃正是皇贵妃的嫡亲姑母。
她立刻提笔重写了一张名单,这次却反向思维了一下。没有圈中自己看好的人,而是在自己
不喜欢的几个人身上画了个红圈,在圈边上写了“不选”二字。她搁了笔满意地吹了一下纸上的墨迹,准备静观其变。
康熙二十一年,大清正是一派政通人和、海晏河清的景象。满族入关尚且不满百年,皇帝和王公贵族们尚能励精图治。三藩之战已经结束,虽然外蒙古那边,野心勃勃的葛尔丹坐了准格尔部落大汗的位置,可是祸患尚且在酝酿之中,大清得到了宝贵的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在春耕秋收的关键时节,老天爷又十分给面子地下了几场恰到好处的雨。
整个国家风调雨顺,四海升平。反应到后宫里,就是康熙皇帝心情上佳,有了夜夜笙歌的闲情,于是整个后宫分得雨露的妃嫔大大增加,最终在二十二年年中,后宫就喜讯频传。
头一个爆出好消息的,居然就是如今康熙后宫的第一人、皇贵妃佟佳氏。
皇贵妃自打康熙十年入宫,一直深受恩宠,可惜一直没有怀孕。如今十一年过去,她已年满二十五,从德妃那里抱来的养子四阿哥都快满五岁了,佟皇贵妃却在辰起时分呕酸不止,传了太医来一瞧,居然把出了两个半月的喜脉!
不说六宫如何震惊,就连皇贵妃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佟国维的夫人当日便递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