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德妃日常 >

第19章

清穿之德妃日常-第19章

小说: 清穿之德妃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康熙手上青筋暴起,他深吸一口气,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永寿宫。
  “娘娘。您没事吧?”芳宁的宫女流苏忙进来扶了她,着急得差点掉眼泪:“国公爷多次传信叫您忍耐,生下有钮祜禄氏血脉的皇子再说。何况继后娘娘未必是为人所害,您这又是何苦呢?”
  “佟佳氏有没有动手脚我不清楚,但是她不安好心,在姐姐活着的时候就觊觎后位,派出太医打探脉案,其心可诛。我岂能容忍她入主坤宁宫?”
  “可是……皇上似乎并不相信娘娘说的话,更不会为此处罚佟贵妃呀。”
  芳宁冷冷一笑:“我不需要他处罚佟佳氏。”帝王都是多疑的,佟佳氏私自打探脉案,不管是出自何种目的,都是犯了宫里的大忌讳。他此刻不追究,不代表以后不追究,更不代表他能够毫无芥蒂地继续把太子交到佟贵妃手上。
  康熙之所以生气,多半是出于他和佟佳氏之间的情谊吧。芳宁赌上自己在后宫的前程甚至整个钮祜禄一族的恩宠,都要递上这卷纸,本身就说明了这份证据的真实性。帝王的多疑是自己也控制不了的本能,康熙知道,哪怕他不看一个字,也无法再像以往那样信任自己的嫡亲表妹了。
  果然,康熙连续三日没有招幸任何一个妃嫔,而是一个人独自在乾清宫批折子直到深夜。二月初五早上御门听政的时候,他甚至罕见地对明珠和索额图两人都发了脾气。两个老对头同样一头雾水,顿时生出几分同病相怜的错觉。
  康熙也知道自己乱发脾气了,他胡乱结束了早朝,回到南书房批了半日折子,直到金乌西沉才停笔歇息。
  梁九功忙上来问:“皇上可要翻牌子?或者直接去哪位小主宫里?德贵人的产期就在这几日,皇上要不要去瞧瞧她,或者去翊坤宫瞧瞧十二阿哥?承乾宫也派人送了一品红枣雪蛤……”
  “你如今这差事当得是越发好了,都可以做得了朕的主了!”
  “奴才不敢。”梁九功当即跪下来磕头请罪。
  康熙不耐烦地揉着太阳穴,忽然一抬眼看到桌角上立着的绣瑜做的日历,皱眉道:“今儿是二月初五,朕好像总记着,二月初五是个什么日子。是个什么日子来着?”
  二月初五?梁九功心里咯噔一下,暗呼倒霉,他急中生智,脑子里灵光一闪,忙回道:“二月初五,好像是端嫔娘娘的生辰,皇上可要去启祥宫?”
  “不对。再想想。”端嫔失宠已久,康熙早不记得她的生辰了,况且他总觉得这似乎是个悲伤的日子,绝不是生辰。
  梁九功只得哭丧着脸回道:“禀万岁爷,二月初五是……承祜阿哥的忌辰。”
  康熙把玩着玉石镇纸的手一顿,半晌才低低地说:“是啊,是承祜的忌辰来着。”元后在的时候,每逢这个日子,夫妻二人总会对坐而泣。可如今那个陪他怀念承祜的人也走了六年了。康熙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找谁诉说这些心事,本来佟贵妃是个好人选的,可是……他脑海中又浮现出绣瑜的脸。
  “来人,摆驾……算了,朕去瞧瞧太子。”
  毓庆宫里的气氛却格外热闹,太子上了一天学,又写完了功课,是玩耍时间。康熙去的时候,他正骑在一个小太监脖子上,手里的小马鞭挥舞得虎虎生风,口里喊着:“驾!驾!再快点,驾!”周围七八个小太监跟着后头,随时预备着他摔下来的时候,给太子爷做肉垫。
  梁九功一声“皇上驾到”,奶母赶紧上前去把太子抱了下来,他扔了小马鞭,蹬蹬地跑到康熙面前:“给汗阿玛请安。”
  “起来吧。”康熙摸了摸他的脑袋:“你在做什么?怎么骑在太监脖子上?”
  他素来不限制太子玩闹,故而太子想也没想地回道:“回汗阿玛的话,儿臣在骑大马。”
  谁知今天康熙却沉了脸色:“是谁教你这样骑马的?不务正业!”
  周围的人立刻齐刷刷地矮了一头,整齐地双膝落地,听后发落。太子吓得小脸一白,眼睛里包着眼泪。
  康熙也意识到自己话说重了,可是他最近心情不佳,今天又回想起聪明纯孝的嫡长子,再来看太子这骄纵无度、动不动就哭的样子,就觉得十分不满意了。他当即喝道:“哭什么?你哥哥像你这样大的时候……罢了,来人,送太子回去歇息。今日纵容太子玩闹的宫人,全部交由慎刑司处置!”
  他不顾身后一众求饶的声音,径自去了奉先殿,看着那尊他亲手摆上去的“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灵位,吩咐了梁九功守在门外不许任何人打扰,就开始默默对着灵位回忆自己心事。
  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承祜夭折的时候,他恰好陪同太皇太后在汤泉行宫,因此没能见到嫡长子的最后一面。又怕太皇太后跟着一起伤心,只能在祖母面前强打精神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然后自己找个地方偷偷哭了一场。后来元后再次有孕,有了胤礽,他把没能给嫡长子的爱全部寄托在了胤礽身上。他特地选了十月三十,承祜的生日这一天,正式册封胤礽为皇太子。
  其实细细想来,胤礽的性子更像他,小小年纪就已经可以看出天子的威仪了。而承祜却像极了元后,是个最温顺体贴的性子。虽然为君是不足了些,但是谁家要有了这么一个孩子,怎能不叫父母疼到了心坎里去。
  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照亮了康熙的脸,也照亮了他面前赫舍里氏的排位,纵容是手握天下权柄,却挽不回娇妻爱子的性命,他心里一片冰凉。
  奉先殿外,小桂子焦急地在梁九功身前转圈圈:“公公,劳烦您进去通传一声吧。德主子已经发动了两个多时辰了。这会子,只怕都快生了。”
  梁九功一脸无奈地摇头:“皇上吩咐了不许打扰。今儿早朝才刚骂了索相和明相,晚上又发落了太子宫里的人,你若是不怕掉脑袋,只管进去。”
  “哎哟喂,这可怎么是好。”小桂子不由苦了脸,自家小主一向跟宜嫔平分春1色,宜嫔生孩子,皇上都去陪了大半个时辰,若是今儿请不到皇上,又要叫那些人说嘴好长时间了。
  然而奉先殿是供奉历代先帝先后的地方,他一个阉人,就是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乱闯啊。小桂子急得团团乱转,偏偏此刻天上又下起雨来。
  梁九功脑子一转,突然说:“急什么?急什么?这是你家小主的一场造化也说不定。”
  轰隆隆的雷声从天边传来,雨点击打着瓦片的声音愈加清晰,这是今年春天的第一场大雨。
  去年冬天的尾巴格外长,残冬的余雪在枝头上、瓦缝里苟延残喘了好长时间。但是春天终究是来到了,他也该收拾心情,为了大清的明天继续奋斗下去了。
  康熙慢慢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赫舍里氏的灵位,打开了奉先殿的大门。门外肃立太监侍卫突然齐刷刷地跪了一地,口里齐声唱道:“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康熙有些莫名其妙:“梁九功?”
  梁九功赶紧朗声道:“皇上大喜,德嫔娘娘刚刚给您添了一个小阿哥。”
  “果真?”康熙终于露出一个笑容:“来人,摆驾长春宫。”
  长春宫后殿里,也是一派喜气洋洋。康熙从佟贵妃手里接过了十三阿哥,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
  佟贵妃不知前情,欢喜地说着吉祥话:“臣妾也见过不少新生的婴儿了,都是皱巴巴的小老头似的,德妹妹这个孩子倒是一生下来就玉团子似的,乖巧可爱。对了,这孩子左耳耳垂后头还生着一颗米粒大小的红痣,这是有福气的兆头啊!”
  “什么?红痣,在哪里?”
  贵妃就轻轻拨弄着小十三的左耳:“万岁爷,您看。”
  康熙怔怔地看着怀中的婴孩,屋内的自鸣钟铛铛铛地敲过两下,他忙问:“这孩子是什么时辰生的?”
  接生嬷嬷回道:“禀皇上,十三阿哥是二月初五亥时三刻生的。”
  二月初五?佟贵妃进宫晚不知道,承祜刚生下来的时候,也是这样皮肤白嫩、头发乌青,也是在耳朵后头生着一点米粒大小的痣。康熙素来不信鬼神,又早已打定主意要传位给太子,可是这一刻他也忍不住想,七年前的这一天,他失了爱子,是不是老天爷感念诚心,又把这个孩子还给他了?
  佟贵妃见他怔怔的一言不发,只好主动找话说:“臣妾听说德妹妹说,皇上早在她怀孕之初就给孩子选定了名字,如果是个阿哥,就要叫胤祈是吗?这个祈字意头不错……”
  “不,不叫胤祈。”康熙下意识地否定了这个名字,祈字音同乞,他富有四海,一定让这孩子将来一世都不用求人,何用祈祷?当然,面对贵妃,他只随口说:“祈字……跟十二阿哥的名字重了。”
  宜嫔生的十二阿哥先前满月的时候,已经被康熙赐了名字叫胤祺,两个阿哥年纪相近,名字又同音确实不好区分。佟贵妃就笑道:“那皇上可要重新给十三阿哥起名?”
  康熙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就叫胤祜吧。”
  “皇上…。。这,这怎么使得?”佟贵妃万分震惊,结结巴巴地说。
  绣瑜在产房里悠悠转醒,听到这个名字,又是惊吓又是气恼,差点再次晕过去。一个夭折了的皇子——还是嫡长子——的名字,赐给她的儿子。很好,又高调又不吉利,妈妈,我错了,我改什么名字啊?
  好在康熙也很快意识到这个名字不妥,赶紧头脑风暴了一下,更改了旨意:“不,还是叫祚吧,胤祚。”
  佟贵妃在一炷香的功夫里,承受了两次暴击,脑子已经不会转了,就没来得及反对。
  宫女们都不识字,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还觉得小阿哥出生头一天就得了皇上赐名,是莫大的恩宠呢!当即跪下来兴奋地谢皇上赐名。
  在一片欢呼声中,康熙满意地点点头,深觉自己给小十三起了个好名字。祜者,受天之福也。他第一个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承天之福”的孩子没能养住。
  胤者,继也。他只能盼望着这个生在二月初五承祜的忌日、出生当日下了十九年第一场春雨的孩子,能够继承、延续嫡长子的美好品德,福祚绵延,长长久久地承欢父母膝下。


第26章 
  时光荏苒; 五百多个日夜匆匆过去,时间转眼就来到了康熙二十年十月末。
  寅时初刻宫门刚刚下了锁。永和宫小厨房的众人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力气大的厨娘开始加水揉面; 巧手的宫女们把和了黄豆粉的面团压入事先备好的模具里; 上锅蒸至半熟。待面团凉了形状固定; 可以看得出是一只只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小狗狗。宫女们把它们取了出来,用红豆、芝麻等点上眼睛鼻子; 再放入锅中蒸熟,以备德嫔娘娘早起查看。
  虽然现在宫里没有皇后; 也就免了请安的规矩,然而绣瑜心里记挂着这事,还是卯时初刻就起来了,吩咐竹月去催小厨房众人:“去看看点心做好了没有。”
  然而还不等点心上桌; 永和宫就先迎来了不速之客。
  “娘娘; 成贵人求见。”
  成贵人戴佳氏在康熙十八年末宜嫔和绣瑜怀孕的时候很是得了一番恩宠,然而以色侍人、走肾不走心,皇帝很容易就腻味了她的好身材。宜嫔和绣瑜又接连诞下皇子; 她就不如原来得宠。好容易踩着恩宠的尾巴怀了孕,诞下的皇子偏偏又是个天生有点跛脚的。
  这个时代没有产检,没有基因缺陷的说法,人们只能朴素地认为生下天生残疾的孩子是“没福气”、“不积德”的恶果。皇家出现这样的事; 更是大大的不吉利。然而皇帝是不会有错的,那就肯定是戴佳氏福浅命薄、担当不起孕育龙胎的大任了。所以可怜的戴佳氏不仅没有因此得到皇帝的一丝怜惜; 反而被康熙草草封了个贵人就抛之脑后,生怕再生下身有残疾的孩子。
  这些话都是康熙私底下对绣瑜说的; 他当然不会公开宣扬他的妃子和儿子不吉利。所以戴佳氏虽然失了宠,明面上还是能安安稳稳地做她的成贵人。加上她出身不错,侍奉贵妃十分殷勤,于是在这宫里还算是有一片安身之地。
  起先因为都是佟贵妃手下的人,绣瑜跟她稍有来往,她刚失宠时,绣瑜怜悯七阿哥的处境,也没有立马落井下石避而不见。可是成贵人的性子实在是不讨喜,她不敢怨恨康熙,就把自己的失宠怪到她人头上,时不时地找绣瑜哭诉一番,比祥林嫂还祥林嫂。让绣瑜深深后悔没有在一开始就拒绝和她来往。
  “……如今连惠嫔也不管她了,内务府送去的银霜碳全都换成了黑碳,数额也不够。昨儿我去她那儿的时候,哎哟哟,那屋子里烟熏火燎的,才一炷香的功夫就呛得人嗓子生疼。看得我痛快极了,熏坏了嗓子,看那贱人还怎么妖妖娆娆地说话勾引皇上!”
  大早上的就听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