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民国路人甲 >

第17章

民国路人甲-第17章

小说: 民国路人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时候的稿酬制度并不统一,也不甚明确,就连以字数来计算稿酬的方式也是最近才兴起来的一种方式。
  千字五角基本算是低价了,本来冬秀写的小说文笔成熟、条理清晰,已经无需修改,单从小说来看怎么也能得个乙等了,但她却是个籍籍无名之人,完全没有号召力,再加上这是篇接近现代文的白话小说,现代文大家都知道,几乎完全的口语化了,相比语言精练简洁的通俗文,便有注水之嫌,往往人家两三个成语能表示的意思,用现代文来写可能就要扩展成一个小段落了,这样虽然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对初次接触的人来说,不免过于繁琐直白,所以综合考量便将其归到了丙类小说的行列。
  关于这种给小说定档次的法子,冬秀也是在报纸上看到过的,一般的名家,稿酬可达千字六到十元,若是像梁启超先生那样的大拿甚至可高达千字二十元,外加专著版税的40%,真正可以说得上是日进斗金了,这样的信息无疑就是在对人说:来呀客官,当作者可是一本万利、名利双收的哦,不比做官差多少,简直是待遇高、风险低、离家近还自由轻松的大好工作啊。
  李伯元虽给她定了千字五角,但给的钱却比冬秀应得的要多得多,也不知是真的怜惜江耕围这个后辈,还是为了提前笼络住他,总之是很有心了。
  这边两人商议完毕,江澄平直接被提前放假回家了,目的就是为了襄助这位支付宝先生,使他能够心无旁骛的全力完成这篇小说。
  且不说江耕围被变身催更达人的好友整天盯梢盯得□□,就连冬秀,在知道报纸决定给她上连载后,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还好她已经有了不少存稿,正所谓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再者《绣像小说》作为一个半月刊,一月只不过发行两次,冬秀的行文速度是完全能够满足的,只是一想到要面向公众,接受所有人的挑剔和检验,她便不由得更加认真仔细了。
  冬秀将写好的篇章反复进行查看、捉虫,起码得保证不能出现错字、别字或简体字啊,再就是逻辑和常识问题,力求不让人挑出错误,这样一来她每天倒是更忙了,以前是足不出户,现在干脆是足不出门了。
  “妹妹,你这一篇小说可就抵得上咱家五年的收成了啊,我真是不敢相信,怪不得从古至今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呢,我现在才真是体会到了,你这还不是为官做宰呢,就随便写写故事居然就能挣下这许多钱,天哪!”
  自从江耕围亲自从好友手中接下那货真价实的五百元钱开始,他就整日里飘飘忽忽的如坠云端,仿佛是在梦里一般了。
  怪不得澄平说写文章赚钱呢,原来是真的,要照着这个趋势下去,他们家也不用做什么营生了,就靠妹妹一本书就能挣下几代人的基业了。


第26章 笔名
  要说江澄平此人,确实机敏有远见,自从与报社主编兼半个老板的李伯元先生详谈过后,他就立即给自己定位为支付宝先生的专职编辑了,他认准了这就是一道能送他上云端的青风,他可一定得好好把握住,也幸亏他与江耕围有交情,现在提前笼络住他,日后他出名了也不至于甩开自己。
  打定主意抱大腿的江澄平,也不再跟以往一样与江耕围称兄道弟了,直接叫他“支付宝先生”或“宝先生”以示尊重,搞得江耕围好不自在。
  鉴于这个笔名实在有些奇特,江澄平以为其中必有深意,只是自己参悟不透,还特地跟江耕围请教了一番。
  江耕围当初看到这个笔名时的反应与江澄平一样,也是问了冬秀取名的来由的。
  冬秀能怎么说,她当然就是随口取的啊,她还想过“神州六号”、“王者荣耀”、“共享单车”、“和谐号”之类的呢,只不过是想要寄托一份怀念之情罢了。
  她压根也没把取笔名看得那么重,感觉这笔名就跟网名一个样,现代人谁还没在网上起过十个八个网名啊,QQ、微信、微博、淘宝甚至陌陌、摇一摇啥的,不都得起个注册名字的嘛。
  而且她看报纸上起的名字也很随性啊,要不直接用本名,要不就使用自己的别号,例如什么青莲后人、茶杨居士、瘦梅词人等等,再有的就是画风清奇类了,很像现代非主流网名一般,有醒世人、望新国这样寄予自己抱负理想的,也有倜傥非常、冷血书生、愁花恨水人等另类的。
  所以她真的就是刚好想到了,就拿出来用了,哪里有什么含义啊。
  她也无法解释,只能故作神秘道:“不可说、不可说也!”
  任由她哥去脑补,反正国人对此最是擅长了。
  江耕围想不出所以然,只得原样照搬拿来应付江澄平了,反正现在江澄平把他吹着捧着,也不会强问到底。
  于是冬秀在她的不以为意间,就变为了后世大大有名的“支付宝先生”,而这个笔名受到后世学生党的一致好评,太好记了啊,完全不用费心劳力的去背啊,这比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还是周建人还是周作人的简单多了有木有!
  冬秀是没有这个远见的,她可没想过一时的耍宝和不以为意,能让她在后世被恶搞成了网红。
  过完年,冬秀的小说已经完成了小半,照这个速度估计还得写上个一年半载的才能完结呢,幸亏她动笔早,积了好几十万字的存稿,又有大纲在手,也不用怎么慌乱。
  江耕围在书房里一边誊抄一边想:钱哪钱,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我可得好好抄,一个字也不能漏,一个点也不能少!
  要说江耕围,书是不怎么读的,一手字却写得很可以,冬秀的字迹自然也不错,但笔力柔弱娇媚,女子气太足,借着江耕围那一笔方正有力的字迹,还着实加了不少印象分呢!
  冬秀看他哥那副财迷嘴脸,也是好笑,好歹也是个富家少爷,至于嘛。
  “哥哥,这件事可一定要保密,谁也不能说!”
  “这还用你交代啊,但凡给人知道了,我第一个跑不脱,咱娘不把我活剥了,也得把我打残了。”江耕围自然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如果不是能确保妹妹不用抛头露面,给再多的钱他也不会考虑去这么做啊。
  “不止是我,就连你也不要叫人知道了,要知道财不露白,要是被人知道你得了这么大一笔钱,被打秋风、占便宜还是小事,倘若惹人嫉妒,招人眼红,被人下绊子使坏招,甚至被谋财害命了,那可就了不得了,再一个,万一你出了名了,知道的人多了,往后可就再没自由了,少不了被人问东问西的!”
  要冬秀说,这人怕出名猪怕壮,成了名人了,谁知道会有什么麻烦事找上门呢,搞不好被人一人肉,就穿帮了,把她的这层马甲给爆了,还是得多两层保护比较好,大家知道支付宝先生,可不知道江耕围,就算知道了江耕围,也未必知道江冬秀,这样一层层的身份掩护倒给了冬秀极大的安全感。
  江耕围思考了一下,倒也是,露财是一方面,再一个,他也不好意思冒充妹妹去得了那个名啊。
  江澄平在家过完年后,顺利的拿到了厚厚的一摞稿纸,片刻也没多留,珍而重之的用牛皮纸包好,放在小提箱里,一路随身带着便去了沪市。


第27章 婚期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时,吕氏收到胡家传来的消息:胡家三少爷不治身亡,四少爷继续留在上海求学,暂时无法回乡履行婚约了。
  未来女婿这么勤奋好学,吕氏自然高兴,也不在意婚期的再次延期,想着女儿今年也才17岁,倒也不用那么急,正好留在家里再多享两年福,顺便也多学些规矩,于是整治了一份丧仪送过去便罢了。
  冬秀本人觉得,嗯,这是个消息就是今年最好的新年礼物,没有之一,虽然是迟到的。
  实话说,她既没有胆子去反抗包办婚姻,也不甘心就这么嫁给一个未曾谋面的人,所以婚期能够拖延对她来说简直就是最好的消息了,至少等她年纪再大一点,手里再多一点钱,那时候如果真过不下去,也有资本和勇气离开啊。
  冬秀对未来的丈夫也并不抱多高的指望,只希望对方不抽不赌不嫖,没有读书人的迂腐刻板就行了,老实说,她对婚姻还是期待的,也愿意用心去经营,如果老天对她这个异世人还有两分怜悯的话,就请赐她一个好男人吧,这个要求真的不高了,这可是穿越女的最低配置了啊!
  冬秀在这一二年里是可以不用考虑嫁人问题了,大姐惠秀的婚事却是要如期举行的。
  她本就比冬秀早说定人家,那男方陶大户家又有些个急迫,一应流程都紧着走,日子也都是挑最早的,因此今年五月就要成亲了。
  本来大太太是有些不满的,她好容易为女儿说了这样一桩好亲事,自然是要办到最好最体面的,这男方着急忙慌的倒有些不够尊重的意思,不过等那一台台金的银的、绸的锦的满箱聘礼送过来,大太太就只剩下高兴的份了,光她收的小礼金恐怕就比二房在外头忙活两年赚得得钱还要多哩,这陶大户家果然殷实,又这样大方,日子赶了些,恐怕是看重她们惠姐儿的缘故呢。
  私下里,她对女儿道:“以前你还怨我给你裹了小脚,对你管束太严苛,现在知道娘的一片苦心了吧,你能有这桩亲事可全是靠的这双脚哇,当年吃的那点子苦,流的那点子泪又算得了什么,日后不都能千倍万倍的找补回来嘛,假使以后你得了个闺女,也一定要按娘教你的裹脚法子,给她好好裹一双金莲来;也能照样博得个好前程。”又仔细交代她,“这些日子你就不要下楼了,也好把皮肤养得白净些儿,你看你三妹妹,就是因为整日在房里不吹不晒的,皮肤才会那么好!”
  时间紧迫,大姐自然是被拘在屋内整日绣嫁妆的,冬秀与二姐一道去看望她,都不用她们打趣,她那期盼羞涩之态就已表露无疑,只怕那一件件细密精致的绣活里全是她对未来的憧憬和想象。


第28章 有奖竞猜
  沪市,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的胡家四少爷胡洪骍,把无限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了这个崭新的繁华锦绣世界里。
  每一天他都能看见新鲜的事物,增广自己的见闻,这是与闭塞的家乡完全不同的地方,初来此地,仿佛踏入了异世界,他如海绵遇水一般孜孜不倦的吸收着新知识,接受着新潮流。
  他实在比同龄人落后太多了,在他摇头晃脑跟着先生念子曰时,这里的同学已经接受新式教育能看懂英文书了,在家乡的私塾里他一直就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又如何甘心在这里被人叫做“乡巴佬”呢,付出比旁人千百倍的努力,通过不断提升和跳级,才终于在今年跟上了教学进度,重新站在了领头羊的位置。
  然而这个领头羊却不好做,他因为替一位遭受不公待遇的同学抱不平,屡次向学校发文抗议无果后,便毅然离开了学堂,现正准备报考中国公学呢。
  离开学考试还有三四个月时间,足够他准备了,因此最近的空闲时间颇多,除了跟着朋友们聚会游玩之外,便天天泡在阅报处混日子。
  这阅报处说白了,就是供人看报的地方,与现代的图书馆阅览室类似,进去看报不仅分文不取,还能有免费的茶水供应,实在是穷学生们消遣时间的好地方。
  这日他照常到阅报处看报,发现往常安安静静的室内,正有一群青年学生围着窃窃私语,随后就急匆匆的出门去了,嘴里还嚷着:“快,去最近的报摊,这可是限量,去晚了可就买不着了!”
  胡洪骍大感奇怪,便向那阅报处雇佣来添茶倒水的伙计打听,那茶水伙计呵呵笑道:“啊哟,少爷您还不知道呀,最近这《绣像小说》报新出了一篇小说,讲什么杀人破案的,还把那破案线索画在插图里搞了个什么‘有奖竞猜’,他们报社说了,只要持当期报纸去报社留下所猜凶手的名姓,下期公布答案时,凡是猜中的人,都可凭报去领取二十元钱的奖金呢!连我都买了一份呢!”
  “呵,好大的手笔啊!”
  “那可不嘛,不过人家报社也不傻,听说拢共就发行了三千份,就算这三千人都中了,也不过六万元,对咱们小百姓来说那自然是个天文数字,对人家报社来说却不过九牛一毛而已!”对报社来说是不算什么,但对普通人来说那就跟中了大奖一样啊,要知道这时候一个普通老百姓在风调雨顺时勤勤恳恳的种一年地也不见得能落下这些钱呢。
  伙计还待再说什么,听见有人叫续水,便赶忙过去了。
  胡洪骍听了不由起了兴趣,倒不为那钱,就图个新鲜有趣,再者这时候的少年最是自信张扬,想要表现自己的不凡才智,想着那什么凶手,凭他的聪慧,还不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