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第86章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第86章

小说: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我已将那几个报信人放行,不知时间是否能赶准,师姐还没回来吗?”
  就在他们说话的这当会儿,周齐也策马而来,“那几个报信的人,刚好在皇九子出生没多久便到了。我离开时,他们正与圣上派去送米的人一起吆喝呢。”
  孟襄遗憾地看了眼锅里的蝗虫,他起身招呼墨家弟子将锅抬走,又瞧瞧他们方才捉住的几袋子蝗虫,才满意地点点头。
  孟襄的一系列动作让大家很无语,王珏轻咳一声说道:“就现在吧。”
  几人一起快速后退,墨家门徒拿起火把扔在粮食上,蝗虫们瞬间逃也似的散开。看它们组队逃跑的方向,赫然正是长安。
  王珏看着蝗虫军团离去的背影,表情很复杂,“长安附近的村子,确定都抢收完毕了?”
  王熙然耐着性子,第N次回答道:“百姓们听说是你的建议,都很配合地忙活起来。我来回查看多次,确已抢收完毕。”
  如此就好!他们在荒野上撒粮,拖了蝗虫大军两日时间,为的就是让百姓有时间抢收,外加给李治弄个坏名声。
  虽然蝗虫已经离去,但王珏仍觉得浑身都不舒服。明知是心理作用,她还是忍不住想要回家多沐浴几次。孟襄安排门徒带着蝗虫先行归家,自己则继续跟百家派几人到南山去,他此刻对王珏的占卜之术充满好奇。
  虽民间有关于百家派玄学的传闻,由于他见识颇广又认得几个玄学大师级人物,孟襄起初并未将王珏的这门本事放在心上。
  然而,一切从四天前开始改变。
  那个成天吊儿郎当的程处默,一脸严肃地找到他,告知老师有要事相商。吓得他以为在董家做手脚的事情被人戳破了呢,结果到南山一看,王县伯竟然准备好占卜用具等着他。
  眼花缭乱的多种占卜过后,得到一个对他们很不利的结果。皇后所怀的儿子将在四日后降生,此子长大后会与李承乾争皇位,而他本人若上位,必要效仿汉武帝独尊儒术。
  那哪行!有王珏毫不在意自身利益,促成百家重新出世在前,孟襄丝毫没怀疑她是否在说谎。再有,王珏连孩子的出生日期和大概时间都说得出来,这可是几日就能得到验证的事情,若自身没有真本事,没有强大的自信,可不敢如此冒险。
  于是,阴人小组→王珏、孟襄、王熙然,再次秘密商讨起来。最后想出一个先发制人之法,咱们捉住几次机会损他名声,使得他除非造反否则此生都无登大位的可能。
  然后就有了四日的准备,程处默带人拖住信使行程,周齐负责在坊间收集消息,而阴人小组则带着粮食找个隐蔽地点拦截蝗虫。
  一切都非常完美,时间赶得也刚刚好。这是一次值得吹嘘炫耀,能放进教科书供后代徒孙学习的经典案例。
  喔,就像素描一样,一件事情也往往有它的明暗面。比起阴谋成功,准备回去大肆庆祝的几人而言,某些人的心情就不那么美丽了。
  李世民得知皇后安全产子,小儿子也很健康,乐得大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虽顾忌产房不洁,不能贴身陪伴。待长孙皇后挪进寝殿后,李世民第一时间进屋送关怀。
  李承乾也松了一口气,不想打扰爹娘相处,小太子待在殿外守候,打算等他爹走后再进去。
  就在这时候,几个送信的来了。小内侍刚领完李世民的散财,这会儿突然觉得兜里的元宝香皂特别烫手。香皂还给您,待会儿能不能不被伤及无辜……
  主要每次自己有喜事儿,很快就有糟心事儿找上门,李世民心里都有阴影了。见到内侍满脸奔丧相,站在殿门口纠结的看向这边,李世民心脏直突突,他怒喝道:“鬼鬼祟祟做什么呢?!”
  “圣…圣上,关内蝗灾!”
  “你说什么?!”
  旱极而蝗的道理帝后俩人都懂,又有王珏的占卜之言在前,他们早就做好会闹蝗灾的准备。然而,你特么什么时候来不好,偏赶人家产子的时候上门,这蝗虫是颉利可汗的亲戚吗?怎么跟他一个习性,一样喜欢趁人之危?
  “二…二郎……”长孙皇后满头是汗,她用手杵着案塌想起身,结果后背刚离开案塌便晕了过去。
  李世民听到旁边咣当一声,再看长孙皇后的情况,连忙跑着到殿外去找太医。
  李承乾只看到一个内侍慌张进殿,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他犹豫着不好在此时入殿,只得小心翼翼地拿着药包给医丞。见对方接过药包后开始拿出药轻嗅、品尝,李承乾大喝:“别研究了,赶紧煎药!”
  李世民出殿就听到这声吼,他暗道:这些个不省心的,这种时候还想着偷药方,改日朕定要把他们都收拾了。
  医丞冤枉死了,你们随便拿药来让我煎,我总得知道自己手里的是什么药吧。若皇后有什么闪失,不还是要怪道咱头上?这家人太难伺候,赶紧蹭点名声,回老家开几个药房才省心。
  祸不单行,就在这个时候,被王珏驱赶走的蝗虫军团来了。
  哇咔咔,这个地方不错!虽然没有吃食,但是这些亭台楼阁看起来,很是符合我们军团长的身份嘛。先转几圈考察一下情况,回去好邀功汇报。
  一阵嗡嗡声响起,众人循声看去,只见无数蝗虫黑压压地飞来,有一些飞不稳的幼虫还噼里啪啦往下掉,他们就像在遭遇一场虫子雨。
  宫内各处响起此起彼伏地惊叫声,另有几个小内侍跑过来找御医,皆禀报XX娘娘晕倒啦。
  此时,李世民的内心已压抑到极点,他冲着内侍大吼道:“滚,都给朕滚!!哪个吓晕了,都给朕撵出宫去!”
  自他登基,天灾**连番出事儿。这次更甚,媳妇危在旦夕、幼子失了名声,他好不容易挽回的声誉,恐怕又要被人质疑。蝗虫赶巧在今日到来,看来这次非得下罪己诏了。
  李世民披散着头发,整个人似疯魔了一般,他眼中含泪,恶狠狠地对着天空喊话,“有何仇怨尽管对我一人来,勿要欺我亲人,勿要害我百姓!”
  李承乾见他爹这样,也跟着掉眼泪。他正用手死死地护住药炉口,只有一包药,可不能让蝗虫给污了。天气本就热,药汤发出的蒸汽,烫得双手火辣辣地疼。
  李世民发泄过后,也想起药汤来。他赶紧回头看去,只见长子正心疼地看向自己,那放在药罐上的双手已肿得通红。
  “我儿仁孝!”
  李承乾似一股暖流,一种力量,一剂强心剂般的作用,让李世民重新坚毅起来。
  因蝗虫而来的官员们,刚好看到这一幕,皆感叹太子待帝后至诚至孝。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0章 01。02
  这个地方不错不错哒,留几个手下飞进殿内驻守,咱们该去扫荡周边农田了。呼啦啦,蝗虫大军在皇宫上空巡视几圈后,又分队向长安周边四散。
  产后血崩很危险,眼看蝗虫大军离去,父子俩赶紧守着药炉继续煎药。李承乾的手从药罐上移开后,迅速背到身后隐藏起来。
  李世民见儿子手臂抽搐,额上冒着虚汗,仍不忘紧紧盯着药炉,他感动得转过身去擦拭眼角的泪水。儿子虽然偶尔犯病,思维跟他不太一样,但这孩子最可贵的就是,生在皇家却有一颗赤诚的心。
  到底还是担心,李世民拉过儿子的手一看,一双小手肿得像猪蹄一样,手心都起泡了,“医丞呢,快过来给太子上药!”
  “是,微臣这就去拿药!”医丞捂着肚子,应声后连忙向太医院的方向跑去。
  娘诶,还好咱反应快,不然这回可就交代了。刚才蝗虫过来时,他太过震惊,再加上又有其它宫里的小内侍过来求医,等他回答完问题再看药罐,已经被太子用手护住了。
  这种时候,绝对不能将他手上的盖子拿过去,他反应后连忙把盖子揣衣服里。现在可好了,趁着拿药的机会,赶紧把盖子藏起来。
  远处几个等着议事的大臣,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过去破坏这父慈子孝的一幕,他们都很有眼色地选择静声守候。反正蝗虫已经来了,那些个东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消灭,眼前最重要的还是皇后娘娘的身体。
  只有长孙无忌显得躁动了些,大家都能理解,里面躺着那位不止是皇后,还是人家亲妹子。
  王珏特意跟系统兑换药,就是怕他们的算计殃及到长孙皇后。系统出品,必属精品,一碗药下去,不止血止住了,连皇后也清醒过来。
  “圣上…小九他……”
  见媳妇欲言又止地看向自己,李世民连忙安抚道:“观音婢勿忧心,朕哪是那等好迁怒之人!”
  “母后,你怎么样了?!”
  “呜呜,父皇母后,有好多虫虫……”
  宫人阻拦不得,李泰和李丽质在蝗虫离去后,也赶到长孙皇后的寝殿,这一家人又是好顿抹眼泪。直到奶娘抱着身体结实、哭声嘹亮的李治进殿,他们的脸上才露出笑模样。
  见长孙皇后被转移注意力,父子几人皆是大舒一口气。留下李泰和李丽质照看媳妇,李世民带着李承乾往甘露殿走去,那些在附近等候的大臣们也赶紧尾随。
  李世民进殿后端坐,又恢复到平日的威严模样,“都有几处报信,挑重点说!”
  房玄龄答道:“关内大部分地区都遭蝗灾,好在有百家派门徒带去的禽类和蟾蜍,又有百姓们积极捕捉蝗虫,情况并未糟糕到前朝蝗灾那种程度。再有,各位将军到地方后,都严令百姓们抢收粮食,除了因干旱减少的收成,粮食也并未被蝗虫糟蹋太多。”
  李世民闻言,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若真如房玄龄所说,这简直能算上当政者的功绩了!纵观历朝历代,哪次旱灾和蝗灾并起时,不是民不聊生、易子而食?!
  高兴过后,他转而又怪起那几个报信的来。不会好好说话嘛,又没有大损失,一路上吼得那么撕心裂肺干啥。还有那个小内侍也讨厌,话不说清楚,害得他媳妇都急晕过去了。
  等会儿!地方上的粮食已经抢收,那京畿呢?他这些日子忙着研究藏宝图,大臣们也没提起过此事,若地方的收成得以保住反而是京畿地区损失惨重,那结果简直不敢想象,他都能猜测到起居注上和往后的史书会如何记载此事。
  这种时候民部尚书怎么不在,李世民怒问:“京畿抢收了吗?怎么不见唐俭?!”
  魏征跟唐俭关系不错,见李世民又想迁怒人,连忙呛声道:“唐俭最近到处推广土豆和地瓜,已经离开长安好些日子了,圣上忘记了吗?”
  也就是说…京畿没人管?!殿内的大爷大叔们好悬没晕过去,他们跟李世民一个想法,这事儿太打脸了!也有几人内心开始戳小人,若不是圣上成天缠着我们唠叨藏宝图,哪会忘记王县伯提过的蝗虫之事。
  长孙无忌一直很关注王珏,他倒是知道王大郎到处劝说百姓的事情,只是老狐狸现在心情不好,一点儿也不想把这件事说出来。好好的妹子嫁给你,给你生娃管理后宫,最艰难的时候多次险些丧命。你倒好,东纳一个西拐一个,如今是不是该付出点代价了?
  想到刚才飞走的蝗虫大军,李世民实在坐不住了,他起身说道:“朕要出宫看看,你们都随我来吧。”
  王熙然有一点说错了,并非长安附近的庄稼都已抢收,还有一块地被他不小心忽略,那就是帝后二人在长安县开辟的那块田。为了以身作则,还有他那点儿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思,李世民经常带着老婆在宫内养蚕或到县里耕种。
  这不,说到出宫查看情况,他也习惯性地往自己那块地的方向走。还没到地方,隔老远就看到那块地的上空黑压压一片蝗虫,给李世民心疼地呀,那些可都是他跟媳妇亲手种下的粮食!
  除了空中的蝗虫,另有很多百姓在那片地附近捕捉蝗虫。朕心甚慰,百姓们不忍看到朕的田地被蝗虫啃食,都主动过来帮忙,可见朕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然而,这点儿小小的开怀,终究还是敌不过京畿闹蝗灾带来的负面情绪。
  见圣上带大臣过来,百姓们自动让开一条路。没有人离开,大家都想看看圣上会作何表现。李世民看着蝗虫以惊人的速度啃食庄稼,他愤恨地过去扑打,大臣们见此也跟着动手。对方到底是虫多势众,给几个大爷大叔累得直喘,也没见虫群被驱散。
  李世民额头挣着青筋,他捡起数枚蝗虫说道:“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朕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我百姓。”说完,拿起蝗虫就要往嘴里塞。
  杜如晦大叫道:“不可,恐成疾!”
  李世民流着眼泪大吼道:“惟望灾祸皆移朕身,何恐疾而避之?”
  说完,眼睛都没眨,就将手上的蝗虫生吞了。
  “圣上!!!”
  蝗者,皇也。古时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