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猎户的娇妻 >

第75章

猎户的娇妻-第75章

小说: 猎户的娇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俞母最不忿的就是这点了,旁人家儿媳妇儿进门后,当婆母的就可以享福了,不然怎么会有“十年媳妇儿熬成婆”说法呢?俞母虽然没被婆母蹉跎,可这不代表她就不想当个神气的婆母了,更别提长子长媳本就应当留在她身边的。
  有些人就是这般,一旦认定了一件事儿,就极难为之改变。俞母一直就想享福,盼着长子能高中当大官,可在这之前她却只想摆一摆婆母的款。
  俞承嗣头疼不已。
  他肯定不会让妻女回到村里的,都不用细想,俞母连亲生的闺女都不疼,能指望她疼儿媳和孙女吗?既是不疼,让她俩回到了村里,会是个什么结果,还不清楚吗?尽管他深以为妹子侄女啥的,干家务活儿都是寻常,可说真的,他一点儿也不想让妻女吃苦受罪。
  纠结了半晌,他索性压低声音道:“阿娘,当是我求你了,我只是不想被流言蜚语折磨。您是不知晓,自打我从明德书院退学后,周遭那些原本夸赞我的人各个都变了嘴脸。这档口,我是真的不想回村。”
  这话一出,俞母当即就心疼上了:“那成,你别回村了,只叫你媳妇儿和闺女回去吧。”
  “……阿娘!”俞承嗣头疼的按住了眉心,“叫她们去村里,叫我一个人待在镇上冷冷清清的过年?阿娘,您就心疼心疼我,好歹也让她们留下来陪陪我。”
  俞母一想,也确是这个理,当下又退了一步:“那这样好了,陪你到正月,等你回县学时,再叫她们回村!”顿了顿,她又赶紧添了一句,“横竖你这会儿也用不着靠着你岳家那头了,正好叫她回去伺候我跟你爹你弟他们。”
  若非俞承嗣涵养好,这会儿他真的想要爆粗口了。敢情他娶媳妇儿就是来伺候人的?真要是只伺候他双亲也就罢了,他弟那头……
  呼——
  “年后的事儿到时候再说。只是阿娘,我也得劝您一句话,这人情都是处出来的,不是非要到了紧要关头才舔着脸凑上去的。您想想,秋娘不就是用到我时巴巴的喊我大哥,不用我时连个正眼都不瞧上一眼,这种人能有好下场?我虽然这会儿用不上岳家那边,可没的因着这些小事儿得罪人的。再说他们那边的长房,在县城里遍地人脉,我就算将来中了举,谋官职时,只怕也得靠着他们。”
  过河拆桥,用完即丢,这种做法并不适合俞承嗣,他是那种对所有人都格外友善,处处留心不开罪人,十数年如一日努力经营人脉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哪怕秋娘狠狠的得罪了他,他也依然没打算报复。
  报复啥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就不信秋娘那性子能一辈子顺遂,等到将来秋娘有求于他之时,自然会让她知晓什么叫做世上没有后悔药。
  费了好些心力,俞承嗣终于把他娘劝回去了,倒是俞大伯娘,临走前又感谢了他一回,反正就一句话,大侄子你看着办,你妹子的亲事就全交给你了。
  俞承嗣先前还以为自己从明德书院退学后,俞大伯娘大概会反悔将五丫的亲事交给自己,当然他自个儿是不会反悔的,既是答应了自然得做到,这是做人的基本诚信。可若是大伯娘不愿意再相信他,他也乐得省事儿。及至这会儿,看了大伯娘的态度后,他还颇有些不敢置信,不过转念一想,也对,就算他离了书院,那也是堂堂秀才公,比那些乡下泥腿子高贵多了,寻的亲事自然也够得上档次。
  事实上,俞承嗣只猜对了一半。
  大伯娘那头的确是这么想的,横竖她只认识乡下泥腿子,就算她小闺女五丫这些日子以来好看了许多,可圈子摆在那儿,再好看她也没法帮着寻到好人家。与其白白许了庄稼汉子,还不如交给俞承嗣碰碰运气。再一个,则是五丫早些时候,将她拉到一旁偷摸着说了些话。
  五丫也怕亲娘一时说错了话得罪了人,毕竟她跟俞承嗣只是隔房的堂兄弟,那位既不是她亲哥,且这些年来也没啥感情可言,毕竟两人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才能碰上一回,还未必能说上话,能有啥感情?本来就是有求于人,要是再一不小心把人给得罪了,岂不是全毁了?
  这平日里见不到她娘,五丫便趁着难得的喝满月酒机会,将她娘偷偷拉到一边,也没咋劝,只告诉她,大堂哥帮她寻的是镇上的人家,而平安镇这边,一般殷实人家娶妻都会下十到二十贯钱的聘礼。这个聘礼,她一文钱都不要,全都给她娘,权当是感谢她这些年来的养育之恩,她只要今年刚做的两身新衣裳,旁的啥都不要,绝不给家里添麻烦。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俞大伯娘还能说啥?高兴都来不及了,只连声夸她懂事孝顺,知晓家里穷,还叮嘱她到时候嫁了也别忘多回几趟娘家,千万别学秋娘那白眼狼,明明得了娘家的好处,末了却嫌弃娘家人丢份的。
  有本事你就硬气点儿,没受娘家人丁点儿恩惠啊!!
  等满月酒后,俞承嗣寻了个机会,就将五丫的亲事定下来了,对方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平安镇上,家境不错,在最热闹的街面上有三开间的铺面,不过却是赁出去了,另外在自家门口开了家小书肆,售卖入门的科举书籍兼一些比较实惠好用的文房四宝。
  对了,五丫要嫁的人是家里的独子,这个独子指的并非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只是因为这年头并不将闺女算在内,其实人家是有姐妹的,除了两个嫁出去的姐姐外,底下还有个年岁不大的妹子。不过无妨,哪怕是再疼爱闺女的双亲,也决计不会将家底掏空陪嫁闺女,可以说,他们家的铺面和书肆,包括自家住的两进院子,将来都是五丫小俩口的。
  亲事说定后,就是请媒人走流程了,这倒用不着俞承嗣操心了,只因他这边是嫁妹子的,两家心意合了,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全部交给了男方那边。倒是日子很快就定下来了,确定在来年正月十八。
  这个日子除了略微有些冷外,没别的不好的,据说是特地找了高人根据两人的生辰八字算出来的好日子,下一个据说就要等到来年下半年了。这男方那边年岁不小了,又是家里独一个儿子,双亲肯定是希望他能早早的成亲,五丫年岁倒是不大,可她本身就没啥底气,只恨不得将亲事立马确定了,哪儿会反对来着?
  两下一商量,自是赶早不赶晚。不过,也正因为亲事定下来了,没过两日,五丫和喜妞就一道儿回了村子。五丫是为了备嫁,喜妞肯定也要回家过年,到底俞承嗣只是她堂叔,哪怕是亲叔叔好了,也没得父母在,跑去人家家里过年的道理。
  再有就是,喜妞也想要一门好亲事,自己肯定是没法开口的,她决定回去跟她娘好生说道说道,最好是能叫她娘说服她阿奶出面,没的姑姑嫁了好人家,只单叫她回村嫁给泥腿子的。
  很快,姑侄两个就回了村,又几日后,大年夜在一片爆竹声中到来了。
  而此时,平安镇石家那头也出了一件事儿,是喜事儿,是秋娘有喜了。
  年轻小姑娘嫁人后,一般情况下,头一年怀孕的几率很高,这肯定不是绝对的,像满娘就是嫁人后第二年才有孕的,当然这其中也有她刻意避孕的作用。而秋娘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她的身子骨虽然没有满娘来得好,可也不谈不上羸弱,毕竟俞家前些年还是能吃饱喝足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她男人于房事上并不算积极。
  兴许是年岁大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已经有过两任妻子了,哪怕前头两任论容貌并不及秋娘,石二对于房事也早已没了新鲜感,加上他确实事务繁忙,三不五时的就歇在书房那头,即便去了秋娘房里,那也未必有心情干那个。因此,秋娘身子骨就算不弱,也没能第一时间怀上孩子。
  起初,秋娘还担心自己没法有孩子,这个想法唬得她好几宿都没法安然入睡。且不提女子老来从子,单就是石家这个情况,若是她没法有自己的儿子,将来等石二一走,她怕是就得在家庙里安度晚年了。
  幸好幸好,虽然来得吃了点儿,可她总算是开了怀。
  开了怀就好,哪怕这一胎是闺女,起码也还有盼头。当然,秋娘坚信自己是个好命,都能嫁到石家这种高门大户了,怎么可能生不出儿子呢?对了,她记得俞母之前提过一嘴,说是满娘生了个大胖儿子?那就是了,她姐姐能生儿子,她也能!
  越想越有自信,她在得知自己有喜后,又忍了几日,这才在大年夜当晚告诉了家中的老太太。
  尽管石家人丁兴旺,可当长辈的怎么可能不喜欢小孩儿呢?加上石二已经有儿有女,连孙子孙女都有好几个了,以他的年岁,这一胎完全可以算是老来子了,想着甭管是男是女都无妨,家里添个孩子,尤其是在这等好日子里,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兆头。
  老太太一高兴,直接赏了秋娘好几样东西,在这老太太眼里真心不算什么,不过是个打趣晚辈的小玩意儿,可秋娘却高兴的不得了,只因最次的一样东西也价值十好几两银子。
  回头等人散了,秋娘就开始偷偷的盘点家当。她是有嫁妆的人,而且石家是有月例银子的,又因着她嫁的是石家二老爷,属于天然辈分高的,拿的月例也着实不低,每个月都有五两银子。嫁过来一年多了,她除了过年期间分发了些压岁钱外,旁的时候压根就没啥花销,根本就不像她跟俞母诉苦的那般,将嫁妆赔出去了。还有就是,她先前贪墨了送礼的那一百两银子,以及老太太赏的这些东西。
  仔细一盘算,她的“嫁妆”已经高达两百八十两之巨。当然,这是算上首饰的,银首饰是可以直接当钱用的,她都只算了份量,没算上手艺钱。
  新年新气象,她总算开了怀,手里又捏了不少银钱,底气愈发的足了。及至正月初二一早,石二很是歉意的告诉她,今个儿恐怕又没法陪她回门了,她都不曾反应过来。
  对哦,又到了回门之日了,可她这不是有孕了吗?回去干啥?万一路上磕了碰了,后悔都来不及。
  这般想着,秋娘立马善解人意的表示,她不打算回门。见石二有些诧异,她又道上回去探望大哥大嫂时,已经说了这事儿,毕竟虽然正月初二是回门日,可她的妯娌都不回去,她也不好搞特殊。
  石家五兄弟,自然是有五位太太,秋娘年岁虽小,却是二太太。然而,除了她之外的四位太太皆是原配夫人,也就是说她们的年岁都很大了,最年轻的一个也在前年当祖母。倒不是石家苛刻不叫她们回门,而是她们的双亲皆已亡故,这娘家嘛,就算还有兄弟,没了双亲总是差了一层,加上这一日儿子儿媳多半都要出门,哪怕有下人在,她们也不放心孙子孙女。因此,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年起,妯娌几个就都不回门了。
  秋娘表示,她应该同妯娌们一样,大不了回头等胎坐稳以后,去镇上的大哥大嫂家里瞧瞧。
  听她这么一说,石二只有高兴的份儿,他先前还担心妻子年岁太小,如今又怀了身子,只怕会由着性子。没曾想,小妻子还挺懂事儿的,这样更好,安生待在家里,他出门办事儿也能更放心些。
  一高兴,石二回头去县城里办事时,就上银楼买了一整套的头面首饰,一套十二样,各个都花样繁复精致,喜得秋娘激动得不知晓该说什么才好,眼泪都快出来了。石二则明确的表示,他就喜欢小妻子懂事儿一些,若是缺钱花用,或者是想要啥东西,尽管开口说,能办到的他一准儿会办,只要她懂事别任性。
  这要求真的不高,反正秋娘是压根没把这要求搁在心上。她有啥好不懂事儿的?家里吃好喝好,每一季都给她做新衣裳,她本身也不爱往外跑,如今怀了身子就更安生了,只盼着好好坐胎,将来生一个健康白胖的儿子。
  不过有石二这番话在前,她就更放心了,之后她也小心翼翼的作过两次,不过幅度不大要求也不高,无非就是想吃口啥。而且若是一不小心点了对肚里孩子不好的,只要有人提醒她,她立马就改。
  一切为了孩子。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此时此刻秋娘刚刚善解人意的同意了不回门一事,甚至因着她的某些说辞带有暗示性,以至于石二以为她娘家是知晓这事儿的,便没派人再去送信。
  这也正是秋娘所希望的。
  她可不想叫石二跟娘家人有所联系,毕竟她说的那些谎,都经不起敲打。万一一碰头,事儿曝光了,她还能有好日子过?哪怕她深以为自己都是为了这个家好,不愿意叫娘家人占了夫家的便宜,可她都跟石二相处了年余日子,又怎会不知晓石二广结善缘的心思?
  要她说,广结善缘也得看对方有没有那个能耐,就俞承嗣那废物,打小耗费了多少钱财,结果呢?考个秀才都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