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嫡医 >

第118章

嫡医-第118章

小说: 嫡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兮紧紧咬着双唇,不敢再看他,而是说:“我们回酒楼去吧,还是讨论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酒楼上。

    倪超帮念兮分析了整个局势,说:“朱青妍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与能力,敢抢你的药铺的。她一定是与楚流风联合。而楚流风可能会借朱青妍之手,害死林温柔。”

    “不,一定要制止他们的奸计。林郎一定不能死。”念兮急了。

    倪超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我也决不会让他死。”

    “眼下我最好能够现身。皇上还是喜欢我的医术,只要能寻找皇上的帮助,就一定可以救出林郎。”念兮想了想,说。

    “这便是我杨说的。”倪超点点头,关切地说,“不过,楚流风的手段越来越狠辣,现在又多了一个朱青妍,你一定要小心。”

    念兮点点头。转身便走。

    倪超想留她,可没有开口。他只是默默凝视着她的背影。

    仙山。

    今晚,空中的月亮分外明亮,虽然仙山圣地远离喧嚣,没有丰富的课后生活。但一帮童子。还是趁着月光,在院外追逐嬉戏。这对年约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这里面,却没有朱世显的身影。

    自从来到仙山圣地之后,朱世显似乎跟这帮童子没有太多的交流。他心里明白,自己与其他童子不同,肩负的责任令他更显成熟和智慧。仙山老翁轻轻走近朱世显的房间,透过半掩的窗户,他看见朱世显正认真地俯案读书。

    “怎么没出去散散心阿?”仙山老翁推开朱世显的房门,径直走了进来。

    “先生,你来啦。”朱世显一听到是仙山老翁的声音,赶紧起身迎接。自从念兮和倪超离开之后,他明白,为了让仙山老翁更多传授知识,自己必须学会跟他好好相处,甚至要适当的讨好仙山老翁。

    “我也想出去散散心的,”朱世显推了一把椅子让仙山老翁坐下,沏了一杯绿茶递了上去。 “只是要学的内容太多,我要花时间整理这内容。”

    桌上堆满了朱世显这段时间用心记录的学习笔记,大小不一的字体中,间或穿插着一些奇怪的图案。

    仙山老翁不禁有些发笑:“整理的怎么样了?”

    朱世显硬着头皮说:“还有很多没有理顺。”

    仙山老翁伸手取来桌上的一张纸,仔细地检查朱世显的学习内容。他惊讶地发现,朱世显竟然能那么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他平日的教学内容。有些甚至只是他随口说的,朱世显都仔仔细细地记下来。

    “看你很认真嘛。”仙山老翁故意拖着声音说,但这确是他欣赏朱世显的地方。 “在下愚钝,如不记录下来,恐怕日后忘记。”朱世显谦虚地对仙山老翁解释道。但仙山老翁明白,这才是学习的样子。多少自侍聪明的人,就是因为不肯下苦功夫,而碌碌无为一辈子。特别是医学这门学问,更是没有捷径可走。 “可你这样子整理,也不是办法。”仙山老翁放下手中的纸,似乎有些犹豫。

    朱世显从仙山老翁的语气中,隐约听到了惋惜的意味。 ““还请先生指点迷津!”他恭恭敬敬地向仙山老翁鞠了一躬。 “不必如此。”仙山老翁伸手快速扶起朱世显。

    如果放在以前,仙山老翁自然不会理睬朱世显,但既然倪超如此交代。他也不便推脱。况且今日他意外发现,朱世显的身上,有成为一代医圣的特质。自己的一身本领,如果不留传下来。恐怕也是自己的一大遗憾。仙山老翁想到这里,便站起身来,拍了拍朱世显的肩膀说:“从明日开始,我们进行详细的学习!”

    朱世显也明白,虽然自己自幼便接触医学,但往往走马观花。并未系统地研读过经典古籍,对仙山老翁的很多讲解,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他兴奋地笑着说:“谢先生!”

    清晨的阳光,似乎总带着点湿气。凉爽的空气,也催促着朱世显早早地起来。 “坐吧!”朱世显刚刚来到藏经阁,却意外听见了仙山老翁的声音。他抬头发现,仙山老翁一身紫衣,神情淡然地站在那里。这可是头一回,往常仙山老翁都是在朱世显后才来的。朱世显意识到,这次仙山老翁的态度。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快速走到仙山老翁面前,恭敬地请安。

    “这些书,你都看过吗?” 朱世显低头看见,在仙山老翁的脚前,整齐地并排摆着四本书,分别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也就是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朱世显其实都看过。但却不能熟读,更不要说理解其中的深奥玄理。他摇摇头说:“回先生,这四大名著,我未尝读过。”

    朱世显之所以这么说,恰恰表明了他想用心学好的态度。 “不管你之前是否学过,”仙山老翁顿了顿声音说:“从今日起,你要熟背这四本书!”“熟背!”朱世显的脸上,闪过一丝惶恐。但也就只有那一丝,他马上神情坚毅地说:““请先生放心,我一定背熟这四大著作!” 朱世显手捧着厚厚的医学经典。往日历历在目。曾经,父亲也是这样教育的。可当时的自己,却调皮任性,不愿学习。现如今,却还是重新过上了学习的生活。

    朱世显翻开《黄帝内经》的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古天真论”,文中描述说:“昔在皇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知道我为何让你先背诵这本书吗?”仙山老翁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走掉,而是站在边上,用心地听朱世显。

    “《黄帝内经》乃四大名著之首,自古以来,名医良匠,无不从它起步。”朱世显说。

    “之所以让你先背《黄帝内经》,实然要你明白,上工为防病为要,中工以治人为本,下工治病却不得效。” 仙山老翁缓缓地说:“以你的才智,当立志成为上工!””

    “《黄帝内经》之所以称为内经,实则已经诠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人身之健康疾患,更多的应当内求。””朱世显以往,只关注如何治病,如何救人于危重时刻。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父亲,曾经也是如此教育自己和姐姐的:“与其渴而凿井,斗而铸锥,不如防患在先!” 朱世显认真且大声地朗读着皇帝与歧伯的对话。对朱世显来讲,每一个段落,都是一次思维的升华。

    红日西沉,皓月悬空。朱世显毫无睡意,仍然推敲着《黄帝内经》上的每一字句。对他而言,似乎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有生命般力量。原本三日的功课,朱世显只用了一晚上,便把全书熟记于心。

    仙山老翁远远地望着朱世显房间里透露出来的光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先生,您快过来瞧瞧。”天还没亮,突然一阵刺耳的喧闹声打破了空寂。院子中树上的野禽,因为受惊,也“扑扑”地往外飞。

    朱世显赶紧披上外套,推门而出,顺着童子的声音,他小跑到了阁楼下面。一个童子满脸痛苦地躺在地上,不时地发出低沉的呻吟。身边的童子个个神色紧张,手中还拽着用来抬人的被褥。

    “何事如此喧吵?”仙山老翁一脸不悦地推门出来,虽说他是仙山圣地的主人,但这些童子,并非是他留在这里的目的。 “先生,请你救救他吧。”

 149 呼吸吐纳法与通天眼

    已改过来了亲

    ————

    “何事如此喧吵?”仙山老翁一脸不悦地推门出来,虽说他是仙山圣地的主人,但这些童子,并非是他留在这里的目的。

    “先生,请你救救他吧。”一个童子向仙山老翁哀求道,胸口的衣襟还半开着。

    朱世显见有人得了急症,也加快脚步走了近去。只见这童子双手捂着大腹,屈曲着双腿,在地上来回地翻滚着,表情极为痛苦。

    仙山老翁正欲低头诊治,忽然发现朱世显也站在人群中,便对他说:“你跟我学习已有一段时间,今日,试试你的本事。”

    在旁的一群童子听见仙山老翁如此说,无不转脸看着朱世显。

    朱世显见时间紧迫,便不敢推脱。他刚已初步辨别,这童子患病急症,为腹中痛。双腿屈曲,可放松腹部肌肉,而使痛减。

    朱世显来的匆忙,并未携带任何工具或者药物。但时间急迫,容不得再拖延片刻,否则,这童子很可能就一命呜呼了。

    朱世显快速地伸出手指,重重地点压住这童子小腿外侧的“阑尾穴”;另一手指,取了童子手上的合谷穴进行重重点压。为了能帮助童子快速止痛,朱世显手上的力量取得很重,手指都没进了肌肉里。

    “阿……”童子的声音从呻吟变成了叫喊,似乎比先前更加疼痛难受了。可不一会儿,他脸上的表情就缓和了许多,紧皱的双眉也慢慢地舒展开来。

    “好了。好了,没事了。”站在一旁的童子们个个也都深深地吐了一口气。

    仙山老翁看见朱世显能那么快便让童子止痛,嘴角轻轻一撇,脸上显露出满意的微笑。

    “怎么会突然如此疼痛?”见童子稍微缓过神来。精神也比之前好了很多,朱世显便问他说。 “可能晚餐吃的太过了吧。”一边的童子抢着说。

    地上的童子点点头说:“我见今晚饭菜比较可口,便多吃了几碗。没想到……”

    这童子似乎还在为自己的行为懊丧不已。

    “今日之事,想必你也不希望再次发生。”朱世显对地上的童子说,“往后,切记要均衡饮食。再不可如此贪食。”

    放在之前,朱世显是不会说这番话的。自从学习过《黄帝内经》之后,他更明白了日常养护,摄食养生的道理。

    朱世显让人帮这童子躺好,重新送到了住处。

    “朱世显,你跟我上来。”仙山老翁朝朱世显招了招手,转身回到阁楼里。

    朱世显没有迟疑,快速地跟了上去。

    “今日你的表现,通过了我对你的考验。”仙山老翁坐在深黄色的小高台上,双手轻轻地搭在膝盖上。

    “谢先生教诲!”朱世显未曾见仙山老翁如此坐姿。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好奇心。

    “你且坐下。”仙山老翁指着面前另外一个稍矮的高台对朱世显说。

    “我且问你,针灸施治,最在乎什么?” 朱世显思索片刻说:“针灸施治,最在乎得气。如不能得气,疗效大减。”

    《灵书?九针十二原》曾说:“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诚然!”仙山老翁见朱世显已能背诵经典,便点头称赞道。

    “得气又在乎什么?”仙山老翁继续问朱世显说。朱世显思考片刻,便说:“在于手法以及穴位。”

    的确,针灸施治,手法穴位非常重要,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还有吗?”仙山老翁似乎并不满意朱世显的回答。

    “还请先生明示!”朱世显自认不知,便虚心向仙山老翁求教。

    “见你如此喜爱针灸,今日。我便传授你大成心法!”仙山老翁微微闭上眼睛,将翻平的手掌变成虚掌,掌心向下压在下腹部。

    朱世显模仿仙山老翁的姿势,快速地盘坐下来。

    “此心法我只说一遍,你且留心听好!”仙山老翁微微启动暗红色的嘴唇。声音却直达朱世显的心里。

    “得气之要,贵在调息!”仙山老翁低沉雄厚的声音,在藏经阁里环绕开来。

    “大成针灸,必先调神和调息。 神是意念兮,息为呼吸;调神调息兮 ,合针灸而为一。 ” 朱世显在心中默默地背诵着仙山老翁的每一句心法口诀,脑海中想象着临征施治的每一个环节。

    “精神外放,六欲不定七情乱,脏腑必失调;精神内守,神返身内心恬澹,真气自然足。”仙山老翁似乎并不关心朱世显是否明白其中要义,未做停留,便快速地往下念。

    但朱世显似乎并不担忧,之前的学习经历,让他自创了一套熟练的记忆方法,能快速完整地将心法背诵下来。

    仙山老翁的声音,从朱世显的耳朵进入他的心田,慢慢地在其中生根发芽。这些玄妙的心法,如春雨般滋润着朱世显的每个呼吸,到达身体的每个部位。

    聊聊五十句心法,虽然简短,但却是仙山老翁毕生的经验总结。对朱世显而言,可以说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都记下了吗?”仙山老翁微微地吐了口气,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谢先生不吝赐教,该心法我已熟记于心!”朱世显做了一个深呼吸,也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发现似乎有一股真气在身体内流窜,全身四肢百骸无比舒畅!

    “平日,你亦可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