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小日子-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了,走着正好活动一下。”
她知道爹是想省几个钱。
可也清楚爹的性子; 他不愿意的事情任谁说破了嘴都没用。
于是; 也不再劝了。
就倚着靠背,舒舒服服地坐着。
一路上; 人来人往的; 十分热闹。
徐甜甜穿着一身红色翻领外套; 盘着发辫; 看着十分洋气。
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相比起来,县城里要比镇子上洋气许多。
可像她这身打扮的; 还是不多。
街上的那些年轻女子; 还是习惯穿斜襟褂子。
大闺女们通常梳着一条大辫子,小媳妇盘着发髻; 当然女学生或女干部们则是
例外。她们大多剪着齐耳短发,穿着新式服装,有别于那些家庭妇女。
心气足了,精神面貌也有所不同。
一个二个,昂首挺胸的,看着特别富有活力。
想着自己也跻身于她们中的一员,徐甜甜也暗自得意。
觉得自己一下子进步了不少。
县城这边,除了爹娘和兄弟,没人认得她。
感觉还挺自在的。
脸上也越发光彩照人。
徐永泰跟在一旁,也是得意洋洋的。
父女二人到了家。
翠翠娘一见闺女回来了,十分欢喜。。
说:“今儿一早,就看到两只花喜鹊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就想着有
啥喜事儿?哈哈,果不其然,闺女就回来了……”
说着,让翠翠先躺下来歇一歇,就张罗着做饭。
徐甜甜躺了一会儿,就爬了起来。
她取出那块蓝条绒布,给娘瞧了瞧,说是抒文给她买的。翠翠娘见了,嘴里说
着:“这孩子,花那个钱做啥?”
可脸上却笑眯眯的,打心里高兴。
*
太阳落山了,志勇也放学了。
一进家门,见爹和姐姐都回来了,兴奋异常。他拿着姐夫送他的那支钢笔,道
了声谢,就急火火地泡在温水里,准备试试水。
一家人,围着桌子,尝了尝城里的高级点心。
娘说:“这省城的糕点就是好吃。”
爹说:“翠翠她娘,赶明儿我带你去戏院瞧瞧,那才叫热闹哪!”
见爹娘开开心心的,徐甜甜抿着嘴直笑。
这一晚,徐甜甜住在了家里。
娘把志和的屋子收拾出来,让她住下。
还说现在搬到县里可是方便多了,日后带着冬娃多来县里逛逛,这边谁也不认
识谁,比回徐家湾要自在多了。
她也觉得浑身舒坦。
感觉换一个新地方还真不错。自从离开村子,她的生活就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
化,尤其是在省城里,感觉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环境不同,心境也不同。
看来,她还真适合出去跑跑啊。
第二天一早,徐永泰去了学校。
这一次,他请了那么长时间的假,怕领导有意见。出门前,还特意揣着两盒纸
烟,打算悄悄塞给校长和教导主任,请他们通融一下。
翠翠和娘坐在院里。
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说着知心话儿。
“翠翠,你在家歇两天再回去吧?”
“娘,不歇了,我打算明儿就走,门店里忙着呢……再说,我也想冬娃了……”
“翠翠,明儿让你爹送你回去吧?”
“娘,不用了,我自个儿回去就成。学校里还有课,爹这几天又拉下来那么
多,还得给学生们赶紧补上呢!”
徐甜甜在家里歇了一天。
第二天中午,徐永泰背着包袱,她拎着手提包去驿站搭车。
这时候,她已换下了那身红衣。
娘说,回镇子还是低调一点,以免遭人议论。
她就换上了那件蓝底碎花的棉布褂子。
结婚的事,知道得人并不多。
她和爹娘都觉得,这事自家高兴就成,犯不着四处张扬惹人眼红。
*
回到镇子上,已是半下午。
凤芝在门店里,正忙着招呼顾客。见翠翠姐回来了,赶紧上前接过包袱,让她
坐下歇歇。还倒了一杯热茶,先解解渴。
凤芝问了部队上的情况,一脸羡慕。
还拿着那块棉布,说要比着她的嫁衣,也做一件新样式的外套。
等到晚饭前,家里人都聚齐了。
又是一番热闹。
腊梅婶子呵呵笑着,系上了花头巾。
她嘴里夸着抒文,说他会买东西,这花色样式她很喜欢。启康见了翠翠姐,自
然很欢喜。见到叶大哥给选的钢笔,高兴得咧着嘴直笑。
章存林拿着两条纸烟,笑眯眯的。
听到翠翠去了叶家,抒文他爹也应了,才松了口气。
冬娃见了娘,就一头扎进她怀里,再也不肯松手。
他搂着娘的腰,撒着娇。
嘴里哼哼着,“娘,你咋去那么久啊?我想娘了——”
“冬娃想娘了?给娘说说都哪里想了?”
“这里想了……”
冬娃指了指心口,又指了指脑袋。
这几天,他跟着凤芝姑姑,可想娘了。还附到娘的耳边,小声说道:“娘,这
一阵,奶奶身体不好,吃东西就吐,爷爷说奶奶的胃病又犯了……”
徐甜甜听了,也未在意。
腊梅婶子以前太过辛苦,吃饭也不按点,肠胃是不大好。
晚上,徐甜甜烧了一锅热水。
给冬娃洗了洗,自己也洗了洗。
把冬娃哄睡之后,就从提包里取出了那两朵大红花。
这是她折叠好了,带回来的。
她就着马灯,一瓣一瓣拆开来,很快又恢复了原貌。
她把花儿挂在床头上,大大的两朵。
又从提包里取出了一个布包。里面包着一对粉红色的缎面枕套和两套丝绸睡
衣,那套大红色的是她的,那套银灰色的是抒文的。
这些东西太过精致。
她怕留在部队上给抒文惹来麻烦,就带了回来。
她钻在被窝里,换上了那套丝绸睡衣。
只觉得浑身上下都凉飕飕的。
现在已进入十一月了,再过两天就立冬了。
这边靠近东南部,天冷得晚,树叶儿都还绿着呢。
可西北风一吹,很快就会变冷了。
这一晚,徐甜甜仰着脸,看着那两朵大红花。
呆愣了半响。
直到夜深了,方熄了灯合上了眼睛。
*
第二天,又恢复了日常生活。
徐甜甜像以往那样抽开门板,站柜台。
随着天气转凉,黄酒的生意又火了起来。
店里一个人忙不过来,中午都是换着班吃饭。启康一放学,就跑过来帮忙,都
快顶上个大人使了。
徐甜甜怕耽误他学习。
可启康笑着说:“姐,不影响,正好休息一下,换换脑子……”
为了鼓励他学习,徐甜甜就把春城大学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讲了讲。启康听得一
脸神往,说以后也要像志和哥那样去读大学。
章存林瞅着店里太忙,就考虑着招个零工。
可又一想,这个口子却不好开。外面一听说招工,怕是要挤破大门。到时候招
谁或不招谁都是个事儿,还是保持目前的现状比较好。
况且,这还涉及到年底的利润核算。
他想按照预定计划,把省城那边的厂子早点办起来。
所以,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吧。
章存林与翠翠商量了一下。
她也表示赞同。
她明白,唯有省城那边启动了,酒坊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她也能早日结束“两地分居”的状态,与抒文团聚。
*
回来不过两日,徐甜甜就发现家里起了变化。
吃饭时,腊梅婶子饭量很大,脸上冒着一股子喜气。爹看着也有了不同,容光
焕发的,像是年轻了五岁。
她心里有些纳闷,就想找凤芝问问。
可还未等她开口,腊梅婶子就抽空过来了。她掩上门,跟她拉了几句家常,就
悄悄说道:“翠翠,婶子有了…。。”
“……有了?”
她听了一愣,未反应过来。
心说,有啥了?
可接着就明白了。
腊梅婶子这是怀孕了?
她又惊又喜。
腊梅婶子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小声说道:“翠翠,你瞧瞧,婶子都这把年
纪了,咋又怀上了?可真是想不到啊……”
“婶子,这是好事,你可得多调养一下……”徐甜甜笑嘻嘻地说道。心说,没准明
年夏天冬娃就有了小叔叔了?
“嗯,我知道,你爹也带着我去瞧了瞧大夫,给抓了两副中药,正吃着呢……”腊
梅婶子摸了摸腹部,一脸幸福的样子。
任谁也想不到,她和存林会有孩子?
存林快四十九了,她也快四十六了,从来就没敢往这上面想。一开始,她犯恶
心,还以为是吃坏了东西,胃不舒服呢。
可一连几天不见好,就去看了大夫。
谁想竟是喜脉?
大夫问了问情况,说有一个多月了,可得小心着呢。听得存林一脸紧张,啥活
儿都不让干了,甚至想让她在家里歇着。
可她哪里闲得住?
忙了半辈子了,一闲下来就心里发慌。
可这老树开花,说出去还怪不好意思的。
这事除了大夫之外,就她和存林知道,连凤芝都还瞒着呢。
“翠翠,这事婶子就跟你说说,可不能往外说哦……”
“嗯,婶子您放心吧……”
徐甜甜装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和腊梅婶子小声说了几句注意事项。
其实,这些理论都是她从书本上看来的。
适用与否?
还有待于验证。
等腊梅婶子喜滋滋地离开了。
徐甜甜不由得摸了摸肚子。
心说,蜜月里,天天昏天黑地的胡来,啥防护措施也没有,可是危险得很哪。
她和抒文都没啥经验,还真是大意了。
想到此,不由得紧张起来。
*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这天上午,徐甜甜收到了抒文的来信。
信封是牛皮纸的,地址是一个信箱号码,可那遒劲有力的笔迹,一看就是抒文
写的。她小心地拆开来,厚厚的一沓信纸,里面还夹着五张黑白照片。
三张“结婚合影”,还有两张是他俩与爹的合影。
她咧开嘴笑了笑。
这人考虑问题就是仔细。
这是把章家爹的那一份都考虑进去了?
果然,章存林接过那张“结婚合影”,高兴得合不拢嘴。
抒文知道跟他亲呢。
他心里也有他这个爹。
如今,他和徐永泰的地位,是一样一样的。
第73章
当天下午; 徐甜甜抽空去街上买了个小相框。
一回来,就把那张“结婚合影”装了进去,还特意摆在了桌前。
冬娃放学后,就抱着相框琢磨了半天。晚上临睡前; 还指着照片中的叶叔叔;
小声问道:“娘; 以后见了叶叔叔; 就能喊爹了?”
“嗯……”徐甜甜笑着点了点头。
冬娃大了; 也懂事了。
她早就发现冬娃想要一个爹; 这种内心的渴望在成长期尤为重要。而叶抒文满
足了冬娃对爹的所有幻想; 也因此能痛痛快快地接纳他。
这时候,她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如果明年去了省城,是不是考虑着给冬娃再起一个名字?
在外面; 他可以跟着抒文的姓氏或者她的姓氏; 回乡时大名还叫章俊琰。
这个想法很大胆。
可为了冬娃的将来考虑,也未尝不可。
明年; 国家将颁布第一部宪法; 明确了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而后年; “户籍登记制度”就要开始实施了。
这项制度要求全国各级城市、乡镇、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 对城乡居民
的户口登记工作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从此,每位公民自出生之日起就与户口挂上了勾。
到了那时; 娃娃们上学时; 都要填报“家庭成分”和“家长姓名”。
她可不想“章启铭”这个名字,再出现在冬娃的生活中。也不想冬娃因为他与父
亲的姓氏不同而引来侧目; 甚至歧视。
这些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而小孩子都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
她只想冬娃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更希望他能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这天晚上,徐甜甜坐在桌前写信。
一抬眼,就看到了相框里的抒文。
想他时,就拿起来瞧瞧。
趁人不注意时,还对着脸上亲了一口。结果,让假装睡着的冬娃给瞧见了。他
从被窝里露出脑袋,嘴里哼哼着,也要娘亲亲。
她放下钢笔,走过去。
俯下身来,在冬娃脸上“吧唧”亲了一口。
冬娃借势伸出两只小胳膊,抱着她的脖子,不肯撒手。他的小手热烘烘的,就
像两块小火碳,感觉暖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