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太子妃的荣华路 >

第4章

太子妃的荣华路-第4章

小说: 太子妃的荣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媳当然记得!”
  曹氏连忙否认,她再多谋算,也不敢往天家上头使去,又不是嫌命长了,她忙解释道:“儿媳是给二丫头看了户人家。”
  何太夫人挺直的腰背松下来,端起茶盏呷了口,她瞥了曹氏一眼,“哪家?”
  曹氏喜不自禁,“正是那韩国公府冯家。昨日冯夫人登门拜访,原来是看中了我们二丫头,想说给她小儿子。”
  “这韩国公位高权重,冯家家资万贯,冯七爷名门嫡出,这正是一门上好的亲事。”曹氏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她一口气不歇,接着道:“我们家能与冯家结亲,是将大好事。”
  “母亲,……”
  何太夫人没有说话,曹氏再接再厉还要再夸,不想刚开口,却被人厉声打断。
  “既然这冯家这般好一个去处,冯七爷如此青年才俊,我小妹不过失父失母一孤女,自是配不上的。”门帘被人猛地掀起,纪婉青大步进了门,冷冷看着曹氏。
  曹氏声音颇高,她不过刚到延寿堂正房外,便听了个正着,纪婉青怒火中烧,不待通传,抬手掀了帘子便进门。
  婆媳二人闻听声响,往这边望来,纪婉青冷冷睨着曹氏,嗤笑一声,“既然这冯家这般好,当堂妹配上才是,若不然,……”
  她上下打量曹氏两眼,挑唇道:“若不然二婶自个儿配了,也省了肥水流了外人田。”
  曹氏一张白皙的脸立即涨红,她怎可能让自己亲生女儿嫁个无用纨绔,她没想到纪婉青一个闺阁少女,竟大喇喇接过话头就说,且最后一句话,明显带有羞辱意味。
  有条遮羞布挡着还好,一旦被人用力扯下,曹氏脸上火辣辣的,自觉一屋子奴仆都看着她,她恼羞成怒,把脸一板,沉声道:“自古婚嫁之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父母既然不在,自然是我与你二叔做的主,焉有你一个闺阁女子干涉之理。”
  “是吗?”
  纪婉青行至曹氏对面,慢条斯理坐下,来之前,她便知道会撕破脸,否则也不会讽刺对方,她早已有了对策。
  她抬眸,扫了眼一直不语的祖母,又看了看隐隐得意的曹氏,她微笑,“我以为,二婶做了我的主,便已心满意足了。”


第五章 
  “我以为二婶为我的事,已经殚精竭虑,小妹婚事便不用二婶操心了。”纪婉青此言一出,屋内陡然寂静。
  “靖北侯府养育我等多年,如今府里比不得从前,作为纪家女儿,自然该略尽绵薄之力。”
  纪婉青微微挑唇,露出一抹讽意,她淡淡道:“只是我父亲为支撑门庭而身陨,他如今就剩两点骨血在世,我小妹性情柔弱,还望祖母多多体恤。”
  话罢,她直接将目光投向上首,一直沉默不语的祖母何太夫人。
  曹氏为人有些浑不吝,跟这种人说话很累,纪婉青希望干脆利落解决这件事,这几句话,都是说给何太夫人听的。
  她话语半遮半掩,意思却很清楚,自己清楚府里与皇后有谋算,想她配合也不是不行,但条件就一个,纪婉湘的婚事,无需府里插手。
  纪婉青的眸光十分坚定,她虽势孤力弱,但若真豁出去反抗,让事情糊了也很容易。
  既然纪皇后之事无法摆脱,那么便索性利用起来。大利小利,孰轻孰重,想必对方能掂量清楚。
  如今亲情已不管用,那就直接谈利益吧,若姐妹二人都无法活好,那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大不了,便追随父母兄长而去罢了。
  纪婉青眉目间本与父亲有数分相似,如今眼神也如出一辙,何太夫人一瞬间恍惚,似乎那个无比让她骄傲,又相当有主见的长子就在眼前。
  她顷刻回神,颔首道:“既然如此,此事便作罢吧。”
  何太夫人当了数十年侯夫人,眼神犀利,大孙女既然已经豁出去,她亦当机立断,不待曹氏插话,便做了主。
  不提她未答应曹氏,单单就两者相较,当然纪皇后处重要太多。
  何太夫人将视线投向曹氏,直接命令道:“这事推了吧,若不然,让你女儿嫁过去也行。”
  曹氏愤愤,不过她到底畏惧婆母,半响不甘应了,她往日装作的慈爱模样已不见分毫,狠狠瞪了纪婉青一眼。
  这十几年倒没看出来,这侄女还有如此能耐。
  纪婉青也不在意,既然撕破脸皮,这些都无所谓了,她得了何太夫人的答允后,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此时适宜乘胜追击,纪婉青一刻不停,又道:“祖母容禀,我父亲在世时,曾经为小妹定下一门亲事,如今已出了孝,正好让小妹出门子。”
  何太夫人眼神莫名,打量她半响,最后颔首,道:“既然是你父亲从前定下的,那便按你说的办。”
  至于,她知道两家没交换信物,郑家已没落等事,一概没有提及。
  跟心绪清明的人说话,果然更容易。纪婉青目的已达成,她恍若无事站起,如从前一般规规矩矩行了个福礼,“请容孙女告退,莫打搅了祖母休息。”
  何太夫人也恢复如常,甚至和蔼了几分,“去吧,今儿你累了一天,早些用了膳歇歇。
  纪婉青态度很自然,忽视了咬牙切齿的曹氏以后,不疾不徐转身离去。
  *
  一得了何太夫人的准话以后,纪婉青立即打发何嬷嬷出门,去通知郑家,让郑母领着郑毅来走六礼。
  这回,她没让悄悄去,而是吩咐何嬷嬷领着人驾着车,大张旗鼓从侧门而出。
  很快,府里不论主子还是下仆,都知道二姑娘要嫁一个寒门校尉了,据说这亲事是先侯爷定下的,太夫人遵从先侯爷之意,等二姑娘出了孝以后,两家便继续婚约。
  如今世道,闺阁女子强势并非好名气,况且纪婉青为防有变,先把一顶大帽子扣在何太夫人的头上,再冠上先父之名,为防二人反悔。
  她父亲是前一任家主,若是为女儿定下了婚事,即便是亲娘与继任侯爷,也不能轻易反悔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只要延寿堂没有否认,便是坐实了这事,此举不但没有伤害纪婉湘闺誉,反而还宣扬了纪家重信守诺之名。
  纪婉青冷哼,便宜她那群所谓长辈了。
  不过一日未尘埃落定,纪婉青还是不放心的,她吩咐何嬷嬷代为嘱咐,让郑家赶紧走完六礼,尽快把妹妹迎进门去。
  这般行事,婚礼只能很仓促,怕要委屈纪婉湘了。不过也无法,能顺利成事,便已是姐妹二人的最高期盼。
  郑家心领神会,且郑毅要赶赴边城,也耽搁不得。次日刚好是个好日子,郑母上午匆匆准备了茶酒等物,下午便领着媒人登靖北侯府大门,要来提亲。
  纪婉青姐妹是未婚女子,这些事是不能出面的,曹氏接待了郑母。
  曹氏拖拖拉拉,说话不阴不阳,不过何太夫人提前警告了她,且她也怕纪婉青真豁出去,府里无法对皇后交差,最后,她到底还是收下纳采礼,同意了郑家提亲。
  郑母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曹氏一切脸色恍若不见,纳采成了她松了口气,隔两日便又登门问名。
  曹氏不甘不愿给了二侄女庚帖,郑母飞快接过,当场打开,并仔细辨认了一番,确定无误。
  纪婉青早命何嬷嬷说了妹妹八字,她怕曹氏脑子糊涂,胡搅蛮缠,到时候给了个错庚帖过去,这是能悔婚的。
  幸好曹氏还没浑到这种地步。
  郑母松了口气,飞快回了家,将纪婉湘庚帖置于祖先案前请示凶吉。
  这当然是吉兆的,纳吉礼成了以后,郑母脚不沾地准备好聘礼,一刻不停送至靖北侯府。过了大礼后,她再请官媒上门请了期。
  亲迎定在一个月之后。
  这走六礼的速度史无前例,只需十二日时间,六礼便成了五礼。这时候,聘书、礼书都有了,严格来说,纪婉湘算是郑家媳妇了。
  翘首以盼的纪家姐妹松了口气,纪婉青腾出手来,全心全意收拾妹妹的嫁妆。
  纪婉湘出嫁在即,曹氏现在依旧毫无动静,恐怕嫁妆方面,公中是不会出了。不过这也不要紧,父母生前,便为她们姐妹攒了全套嫁妆,物事都是现成的,这些都在纪婉青手里。
  说去这些嫁妆财物,里面还有些插曲。
  纪婉青父亲去世后,二叔承继了爵位与祖产。不过,她父亲多年战功赏赐,与母亲的嫁妆,却不属于其中,这些都是她姐妹二人的。
  只是这里面还有个难题,时下闺阁女子的名下,是不能拥有私产的。按常理,这些钱财物事,都会尽数交由祖母何太夫人或二婶曹氏代管,等姐妹二人成亲后,才归到嫁妆里一起出门子。
  这里面财物极多,若是被人代管了,将来还能剩下多少,这很难说。甚至财帛动人心,一旦知道具体数目,过分贪婪的人若想独吞,还能让纪婉青姐妹“病逝”。
  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吞下财物。
  纪母怎么可能乐意?她刚刚病倒几天,便察觉到不好,立即修书一封出京,送往她的娘家。
  她是继室生的独女,承继家业的却是原配生的兄长,兄妹关系一般,距离也远,平时来往不多,不过以她兄长为人,最后这关头,他还是会出面的。
  纪母硬撑着一口气,等到兄长赶至,她去世后,由于有舅舅出面争取,这些财产便直接落在纪婉青手里,一直到如今。
  这里面多个京郊大庄子,位置极好,土地肥沃;还有金银珠宝,首饰钗环、古玩字画等等,应有尽有。
  纪婉青将这些东西一分为二,姐妹二人各一份,妹妹婚后既要离京,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她又适当调整了一番,笨重的物事尽量少给,银票细软等物多给。
  父母生前积攒了足够的好木头,准备等姐妹定亲后给打家具,如今肯定来不及,她便分出一半,给纪婉湘陪嫁过去,日后有了女儿,也是能用的。
  一点点清点嫁妆,父母慈爱俱在其中,姐妹二人不免抱头痛哭了一场。
  纪婉青密锣紧鼓准备着,在婚期前两日,方堪堪整理妥当,她松了一口气。
  剩下还有两天时间,她正要好生嘱咐妹妹一番,不想,期间竟有一件大事发生了。
  婚礼前一天,纪皇后与靖北侯的谋划终于浮出水面,纪婉青之前一直觉得违和之处,也终于有了答案。
  圣旨下,赐婚纪婉青与当朝皇太子。


第六章 
  圣旨到来之前,纪婉青姐妹正在看婚服。
  婚服艳红似火,华丽精美,纪婉湘轻轻抚摸着,面上却难掩遗憾之色。
  这婚服并非她亲手做的,连一针一线也没动过手。
  时下女子婚嫁,需要亲手做很多针线活计。大家闺秀金贵,且十里红妆陪嫁极多,自己是不可能做完的,于是,很多衣裳裙服都会交给家里的针线房,或者外面的顶级绣坊铺子。
  她们需要亲手做的,就是自己的婚服,以及给夫君公婆的一套衣裳鞋袜。
  只是纪婉湘时间太紧,这些都来不及做了。纪婉青只能取了早准备好的大红锦缎,以及其他各色布料,寻了京城里最有名的绣坊“锦绣坊”,花重金让她们日夜赶工,今日才全部大功告成。
  “小妹先试一试,这锦绣坊手艺也是极好的。”纪婉青心知肚明,只是她也无法。
  “好!”纪婉湘撇开那些惆怅念头,一笑,接过婚服,让丫鬟伺候着换上。
  她也就稍稍感慨一番罢了,婚事能到这个地步,已是极为不易,胞姐在里头耗费了大心力,纪婉湘很珍惜。
  这做婚服的大红锦缎,是纪母早几年就攒下来的了,艳红为底,以金银丝线织就了提花凸纹,凤尾纹精致高雅,明暗色彩层次分明,华贵至极,已无需另行大幅刺绣。
  这是贡品,纪父当年的战功赏赐之一,纪母一眼便看中了,给女儿们攒起来,以后准备做婚服用,也免了姐妹二人刺绣花了眼睛。
  纪婉青端详妹妹一阵,很满意,“小妹,很合身,穿得正好。”
  这锦绣坊出品还是很不错的,手工精制,针脚紧密,看不出一点赶工痕迹。
  她没有将妹妹的东西交给家里针线房做,就是唯恐曹氏出幺蛾子,毕竟对方并非心胸广阔之人,万一出了岔子,婚礼在即的纪婉湘就得吃大亏。
  “嗯,我先换下来了。”纪婉湘小心翼翼抚了抚衣襟,把婚服换下。
  纪婉青嘱咐要把婚服妥善收好,何嬷嬷亲自盯着,看丫鬟们小心翼翼折叠好,放进簇新的衣箱里。
  “小妹,委屈你了。”这家具来不及打了,只打了好些衣橱衣箱。
  “姐姐说的什么话,我……”我一点不委屈。
  纪婉湘话的一半,却被打断,外面有人急促奔跑的脚步声,随即,一婆子气喘吁吁,尖声高嚷。
  “圣旨到了,宣旨天使说大姑娘接旨!”婆子一口气不歇,进了院门就嚷:“快!宣旨天使已经进了大门,侯爷吩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