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太子妃的荣华路 >

第109章

太子妃的荣华路-第109章

小说: 太子妃的荣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二十七章 
  霍川一路走; 一路与纪明铮普及如今军中情况,粗粗说了过一遍; 已到了大帐前。
  亲卫见了他们,马上转身通禀。
  高煦立即召二人入内。
  “末将纪明铮; 叩见皇太子殿下。” 纪明铮垂首,跟着霍川进了大帐; 行至首座前见礼。
  “二位快快起罢。”
  纪明铮竖起耳朵; 听到上首传来一道低沉醇厚的声音,说话的正是皇太子; 他不禁屏住呼吸。
  他虽不敢自认大舅哥,但他却知道皇太子是大妹妹夫君。好吧,虽知道皇家夫妻中夹杂太多东西; 但自小见惯父母亲的情深意笃的他; 还是想用这词。
  只是不等他想太多,便听一阵脚步声由上而下; 一双黑褐色的龙纹戎靴停在跟前。
  原来; 是高煦亲自下来了; 他微微俯身,亲自扶起纪明铮。
  “卿于社稷百姓有大功!”
  高煦说这句话时; 神色非常郑重。这一瞬间; 纪明铮一切其余念头皆抛在脑后,他是万分激动的。
  他大声说:“此乃末将应为之事,自当保家卫国,方不负父祖多年淳淳教诲!”
  他热血沸腾; 多年来的信念深植心底,无论怎般艰难险阻,他始终不改其志。
  “好!”
  高煦端详眼前青年,对方一张英挺的面庞,虽与妻子柔美迥异,但五官轮廓,却能隐隐看到几分相似的影子。
  他本爱屋及乌,又极赞赏对方赤胆忠心,能屈能伸,有勇有谋。两者叠加,将好感推向高峰。
  “你能安然无恙,想必太子妃是极欢喜的。”
  此时的帐中,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很多人,有资格来的大将都聚在了一起,并不适合多说,高煦说了一句之后,便拍了拍纪明铮肩膀,岔开话题。
  “这位就是前靖北侯之子,纪明铮,四年前参与松堡之役后,因故滞留鞑靼不得返。”
  高煦向在场诸将介绍,“他忍辱负重,潜伏鞑靼数年,期间传回大小消息,立下大功。”
  高级暗牒的事,在场人早有猜测,甚至有消息最灵通者,刚刚已获悉纪明铮的确切身份。
  北方防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些大将们,不管熟悉不熟悉,其实都认识纪宗庆。四年前的事让人痛心,现在纪宗庆好歹活了独子,大家是高兴的。
  “纪兄弟在天之灵,知道儿子有出息,能承继父祖遗志,想必也是极欣慰的。”
  “阿铮年轻有为,立了大功,改日庆功宴上,定要大喝三百碗!”
  头一个说话的是霍川,他感慨两句后,便立即岔开话题,籍此大胜时刻,当众说太多伤感的话,是不大合适的。
  “就是!”
  “应该喝!”
  ……
  这场胜仗意义很重大,于国于民于自身,都是大有裨益的,功劳大家也有,气氛立即了热烈起来。
  官场的道道,纪明铮得父亲指导多年,他虽仍惦记妹妹,但亦知此时不能扫兴,立即就一口答应下来。
  “届时,与诸位叔伯痛饮三百碗!”
  “哈哈哈哈哈,好!”
  ……
  高煦回到上首落座,他知道大家情绪激昂,也没多用规矩约束,只面带笑意看着。
  当然,他也是高兴,此战胜利,大周北疆至少太平十几二十年。
  且鞑靼可汗膝下的几位王子,年纪最长二十出头,最小一个十三岁。他们父汗继位没几年,权利并未下放,大家起点差不多。
  可汗被擒,不可能再回去了,那么接下来的汗位争夺必定激烈,如果适当煽动一番,让动荡加剧,消磨敌方实力,大周北疆的安稳年头还能延长许多。
  一瞬间,高煦想了不少,或许,他还可以把鞑靼可汗废了,命留下来,适当时候提出让鞑靼交赎金。
  只要有消息过去,鞑靼内部的分裂必然会加剧的。
  废物利用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是后话,留着以后再琢磨,不着急。
  等帐中热烈气氛稍稍发酵,高煦认为差不多了,便缓声说:“诸位,如今大战方歇,此处并非久留之地,我方应尽快整理妥当,返回蓟州。”
  这里说的整理,最大一项就是安排伤员,还有打扫战场。
  古代战争,打扫战场很重要。
  头一个,尸体都得尽快处理,否则很容易引发重大疫病。像这种全歼一方的战役,这工作当然属于胜利者,敌方尸体也得处理的,这是默认规矩。
  还有就是收缴战场上的资源,譬如刀枪剑戟,无论是否完整,都是好物,回去融了重新铸造即可。
  战场位于鞑靼大周接壤处,属于三不管地带,只是不论是高煦还是诸位将军,都没打算乘胜攻击,好占领鞑靼的国土。
  原因挺简单的,关外民风彪悍,这民族是不可能驯服于大周,偏偏这地儿还格外的苦寒贫瘠。
  经济价值极低,征战驻守代价却极高,打下来完全没有意义。
  大战结束后,毫无疑问,就该班师回朝。
  返回大周的第一站,当然是蓟州。
  将士们的安置地点,早有人妥善安排了,这些琐事无需高煦分神。
  刚进了蓟州城,把大将们聚集在都指挥司前厅,将班师需要注意的事项说了说后,他就让诸将各自散去。
  纪明铮本来也随人流一起离开的,不料他刚转身,便听后面皇太子道:“纪卿,且留步。”
  在场姓纪的只有一个,他立即站住脚,某种可能性闯入脑海,心立即“砰砰砰”地狂跳起来。
  纪明铮屏住呼吸,转过身来,却见皇太子殿下已站起,直接转身往后房门行去,“你随孤来。”
  穿过后房门,沿着长长的廊道向里,没有往女眷一贯居住后院而去,却是直接进入了男主人的地盘,第二进主院。
  纪明铮此时已无暇关注这些琐事,他紧紧跟着皇太子,跟着进了第二进院落,沿着廊道转向正房。
  跨进正房大门,只听见前面高煦温声道:“青儿,你看看孤带了谁来。”
  皇太子殿下声音前所未有的温和,但纪明铮已注意不了这些,随了一声“青儿”,心中猜想落实,他脑子轰地巨响一声。
  皇太子妃,固然高高在上,但拥有这个身份,意味着纪婉青是东宫女眷,一道高高宫墙阻隔,如无意外,兄妹二人基本不会再有私下见面的机会。
  没想到,惊喜来得这么快。
  纪明铮大掌紧紧攒拳,放了收,收了放,黑眸难掩激动,只一瞬不瞬盯着里屋那石青色的软缎门帘。
  纪婉青本来站在正房门前等高煦的,但他使人来传话,说外面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得晚一些才归。
  她怀里抱着胖儿子,不好一直站在门口等着,只得先回里屋了。
  高煦并未将纪明铮生还的消息提前告知妻子,因为他不希望妻子大悲大喜之下,痛哭一场而身伴无人安慰。
  反正他们马上就回来了,届时在给她一个惊喜吧。
  他对于妻儿的事,总是很慎重的,百忙之中抽空考虑一番,才下的决定。
  纪婉青虽不知兄长之事,但她却很惦记夫君,虽说守卫重重,但到底是战场,谁家男人谁挂心。
  万幸的是,捷报连连,最后大胜的消息传回,整个都指挥司沸腾起来,蓟州军民欢欣鼓舞,劫后余生的老百姓喜极而泣。
  皇太子的声望空前高涨,甚至还有不少百姓闻讯以后,当场跪地磕首的。
  外面的事情,纪婉青并没有亲眼目睹,听过一耳朵高兴高兴就过去了,她只期盼着夫君归来。
  搂着胖儿子等啊等,他终于抵达蓟州了。
  “安儿要莫哭了,你爹爹回来了,你知道不知道?”
  这小子渐大了,现在已三月出头,不似刚出生时嗜睡,活泼了许多,“咿咿呀呀”说个不停,还相当有小脾气,要他舒坦才行,不然就扯着嗓门嚎个不停。
  那声音贼大!
  纪婉青在廊下等了半响,高煦便使人传了话,安哥儿也不乐意,小嘴儿一抿,小眉头一皱,眼看就要哭鼻子。
  阳春三月,庭院花红柳绿,他看着眼馋得很,偏母亲抱着他半天不挪动,他不高兴了。
  纪婉青无法,只得抱着儿子下去走了一圈,看了看花儿,在看看草儿,才回去了。
  安哥儿还想多待,但母亲低头亲了亲他,他咯咯笑着,转移了注意力,就被抱了回去。
  “小主子还小,不好常见风。”
  何嬷嬷照例要唠叨几句,纪婉青笑道:“嬷嬷,这天儿暖和得很,正该多出去走走。”
  春景色彩缤纷,正适合刺激宝宝眼睛发育,天气不冷,穿够衣裳多出去转转,见见阳光才是好的。
  近些日子,只要天气晴朗,她响午总要抱孩子在外面走走。
  何嬷嬷见安哥儿更活泼了,心中欢喜,其实也接受了这个观点,只不过她习惯性要念叨几句。
  她接过安哥儿,天气不冷,安哥儿没裹襁褓,穿了一身小衣裳,小胳膊小腿又劲儿得很,拍了拍何嬷嬷的的手。
  “咱哥儿真有劲儿!”
  何嬷嬷乐呵呵,熟练探了探尿布,察觉有些湿润,忙快手快脚给换一个。
  纪婉青刚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逗他咯咯笑着,便听见外头有脚步声起。
  那脚步声不止一人,不过却非常沉稳,迅速从廊下进了正房。
  她大喜,刚要站起冲出去,便听见高煦含笑的声音响起,“青儿,你看看孤带了谁来。”
  谁?
  太子妃正房不是谁都有资格进的,夫君更是从未有带人回来给她认识的经历。
  纪婉青欢欣中夹杂着小许疑惑,脚步不慢,手上也不慢,高煦话音刚罢,她便奔至里屋门前,亲自掀起了门帘子。
  “谁啊?”


第一百二十八章 
  纪婉青兴冲冲的; 石青色的软缎门帘一被撩起,入目果然是她日夜记挂的夫君。
  高煦微微笑着; 眸光柔和,她却来不及有太多回应。
  只因同时映入眼帘; 还有他身侧右后方的一个人。
  这个人……
  纪婉青一瞬间失去了反应,只愣愣地看着; 这人在她梦中出现过千百回; 让她睡梦中哭湿衾枕,醒来后却只余痛心伤感。
  她使劲眨了眨眼睛; 眼前一脸激动之色的青年男子却还在。
  疑惑后是惊诧,紧接着是不可置信,与此同时; 狂喜已顷刻涌上心头; 纪婉青的动作比反应要快多了,深喘了一口; 她已狂奔过去。
  “哥哥!!”
  她扑进那个熟悉而更宽广的怀抱; 梦里一再徘徊的醇厚气息包围着她; 她搂着他结实的腰身,是温热的; 是真实存在而不是臆想的。
  她的泪瞬间下来了; 想再唤一声,喉头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是我!”
  纪明铮也顾不上皇太子在场,紧紧抱着妹妹,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他此刻却泪流满面,“我回来了!”
  就是这般简简单单一句话,让纪婉青情绪瞬间失控,她用力抱紧对方,痛哭失声。
  父母兄长一夕间离去,身伴坚强的靠山倒塌,伤心悲泣之余,她不得不立起来。
  纪婉青还有一个柔弱的胞妹,两个不过堪堪十三岁的小姑娘,若慢了一瞬,若软了一瞬,不但父母遗产保不住,姐妹二人还会顷刻落入任人摆布的田地。
  由一个父宠母爱爱的娇娇小姑娘,一夜间成为胞妹唯一的主心骨,这个转变极其突兀,纪婉青却必须立即适应。
  这种情况持续三年,直到大婚以后才好了起来,夫妻相知相爱,日子终于甜起来了。
  只是夫君的疼爱,却与父母兄长给予的终究有差别,一个是成人,有责任需要负起来;一个却是小辈,心理上没有任何压力。
  获得的与失去的不一样,曾经拥有的终究是消逝了。
  “哥哥!大哥!”
  再次回到兄长怀抱,委屈、心酸、难受种种情绪如滂湃浪潮,顷刻将她淹没。
  此刻的纪婉青,既不需要自立自强,也不需要步步为营,她只需如儿时一般,偎依在兄长怀里,尽情用哭声诉说自己曾经的委屈,以及此刻的喜悦。
  压抑依旧的情绪一经宣泄,再难抑止,她嚎啕大哭,将曾经的憋屈伤心尽情发泄出来。
  这种种情感,无人能比抱着亲妹的纪明铮更清楚,他左胸位置热涨得难受,眼眶酸涩,只闭目垂首,将下颚紧贴着怀中人发顶。
  兄妹二人抱头痛哭。
  良久,情绪去了一些,纪婉青终于能控制住自己,她稍稍挣扎,拉开小许距离,仰脸看着那张熟悉却更刚毅的面庞。
  “哥哥!真好,你真的回来了!”
  此刻之所以会爆发伤感,全因巨大的喜悦,经过情感猛烈爆发,兄长生还的事实已牢牢刻在心头,她来不及抹了掉脸上泪水,就露出笑脸。
  “对!哥哥真的回来了。”
  纪明铮重新保证一遍,又道:“哥哥不好,哥哥回来晚了,让我家青儿受了许多委屈。”
  “没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