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太子妃的荣华路 >

第103章

太子妃的荣华路-第103章

小说: 太子妃的荣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连串最猛烈的激战,也将拉开帷幕。
  短短两日,大周鞑靼两方,便爆发了几次短暂而粗浅接触。
  此刻燕山脚下,气氛紧绷到极致,弥漫着一股若有似无的硝烟气息,仿佛一点就燃,一触即爆。
  双方枕戈待旦,全神贯注警惕敌方。
  这时候,大周营地中,却还有一个人在分神其他。
  这个人,就是穆怀善。
  “主子,魏王的棺椁送返蓟州,消息果然没有传回京城。”说话的是他的心腹穆德。
  要说穆怀善,他真没对两外甥太在意,否则就不会一个心下不悦,就挑唆陈王杀兄。
  只是陈王真动手了,他却因此注意到很多不同寻常之事。
  一个成年皇子战死,实在不是一件小事,但大周军营却出奇的风平浪静。
  再来就是魏王棺椁,及丧报之事。
  一般大战,战死的将士实在不会太少,然而限于种种条件,一般遗体会有两种处理方案。
  普通兵卒的,一般有同袍愿意带的,就会火化送返故乡;但更多是挖一个大坑,将他们一同埋葬了,继续守护大周边疆。
  没办法,准备这么多棺椁不是件容易的事,而遗体必须尽快处理,否则会引发一连串严重的疫病问题。
  另一种处理方案,就是针对中级以上将领的。等级上来后,人数肯定就少,他们若战死,遗体会先装殓,然后先暂时停在后方,等战役结束一起运返。
  没办法,非常时刻,很多时候是腾不出人手来运送的,不过条件允许的话,还是会先用冰镇着保存。
  魏王是今上亲子,千金之躯,跟普通将领是不同的,他应该享受的,是立即飞马传送丧报,并护着棺椁返京。
  陈王杀兄,难免心虚,他借口在冠冕堂皇,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适当拖延时间。毕竟尸体这玩意,即便有冰,时间一长,也能彻底模糊掉很多痕迹。
  穆怀善一直冷眼旁观,让他诧异的是,陈王居然一切顺风顺水,魏王棺椁送回蓟州,消息居然还真被捂下了。
  这让他瞬间警铃大作。
  要知道,这大周营地里,聪明敏锐者多得很,也不是人人都事不关己的。
  这当先的,就是负责统帅大周七十多万兵马的两人,霍川以及张为胜。
  皇子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战死,这二人是有责任的,怎么可能轻轻放过?
  这背后必然有人操纵,松松手把陈王放了过去。
  这人是谁,呼之欲出。
  皇太子。
  皇太子力量太大了,恐怕东宫多年渗透,比他想象中还要厉害。
  穆怀善手指轻敲桌案,心念一转,想起了霍川。
  霍川这人,是他多年的老对头。
  二人都是军中佼佼者,偏偏就是看不对眼。当年松堡之役,一切证据抹得干净,没有人能拨开云雾,偏偏就是霍川,那时候就盯上了大同。
  他一点证据俱无,仅靠直觉,当然不敢宣之于口,只沉默地压在心底。不过打那以后,宣府就开始频繁派出密探,造访大同都指挥司。
  等等,密探?
  穆怀善眯起眼睛,突然想起去年他回京述职时,大同遭遇的那次密探闯入。
  闯入者端是厉害,险些进了外书房。
  因为当时,暗探首领窥见闯入者突然调整方向,奔宣府去了,他便认为是霍川新招揽了高手,特地派过来的。
  如今想想,会不会不是?
  若真不是,那闯入者是谁的人?
  穆怀善一瞬间想到东宫。那为何,来人出现一次后,就销声匿迹了?
  那必然是成竹在胸,只待时机了。
  “我们不能再返回大同了。”正确的说,不能让朝廷掌控着他。
  穆怀善是个很敏锐的人,大战刚开始,他就察觉霍川早投靠了东宫,所以这次大战才能平步青云,被皇太子委以重任,一跃成为七十万大军统帅。
  再经历魏王战死一事,他甚至察觉皇太子不仅仅只有霍川一个心腹,否则,这消息不会被忽略得那么彻底。
  皇太子对军政两权的掌控,已经抵达高峰,再结合他某些猜测,恐怕大战一结束,就是清算的时候。
  “借这次大战,我们必须脱身。”
  穆怀善不怎么在意权柄,甚至不怎在意生死,但他在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被人牢牢掌控,任剐任杀这般失去尊严的待遇,他决不允许自己遭遇。
  好在,他早有了准备。
  这次大战甫一开始的时候,霍川受重用,而他时时被钳制,穆怀善就有了危机感。
  他的直觉很多时候是对的,他愿意相信它。而且,根据从前的种种蛛丝马迹,虽他不像现在般笃定,但也隐隐猜测到几分。
  后路当时就准备起来了。
  若皇太子登上大位,任何文臣武将,都是无法与之抗衡的,这一点,穆怀善看得清楚分明。
  他不眷恋权位,既然如此,彻底遁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正好这是一场庞大的战役,而战场恰恰毗邻燕山山脉。
  燕山山脉庞大而广阔,小许人潜入如龙入海,再想寻觅,简直难于登天。
  穆怀善做好两手准备,一边继续观望着,一边就已经吩咐心腹们去勘察燕山地形,寻找一条合适而隐蔽的路径。
  必要时,就让大同都指挥使战死沙场,然后他通过燕山遁离,从此无踪。
  反正大战役后,无法辨认出身份的遗体,不要太多。
  “我吩咐你们办的事,都办好了么?”
  “回主子的话,路径已经选好了,绝对隐蔽;替身也已准备妥当,绝不露半点端倪,只待主子适时脱身。”
  “很好,随时待命,等大战过半,我们就离开。”
  不得不说,穆怀善是非常聪敏的,计划完善周全。他也确实有能耐,即使有人密切关注着他,这个遁离计划,依旧捂得死死的,不露半点端倪。
  如无意外,他确实能顺利离开,天高海阔,再无人能觅其踪影。
  只不过,当大战起后,他准备寻找机会离开战场时,却碰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那就是耶拉。


第一百二十章 
  天阴沉沉的; 云层很厚,压得极低。
  燕山之前; 大周与鞑靼,双方陈兵列阵一百多万; 黑压压一整片,望之不绝。
  仅仅隔了一片微凹的平坦之地; 泾渭分明; 双方呈两军对垒之势。
  人极多,偏偏一丝声音俱无; 风声鸟声也销声匿迹,气氛已紧绷到了极点。
  大战一触即发。
  鞑靼可汗跨于马上,眺望敌军兵阵; 他的眸光准确落在中后方的一个位置。
  那地儿是大周军阵核心; 众将士重重守护,端是安全至极。
  他知道; 大周皇太子亲临战场; 所在位置; 应该就是那处。
  大周与鞑靼不同,讲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不要说像鞑靼可汗这般亲自下场拼杀了; 即便是稍稍往前面来,也不会有的。
  这种做法,鞑靼人是不屑的,然而; 就是这么一个矜贵的大周皇太子,却让他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
  可汗面色阴沉,冷冷掠过那块地方,半响才收回视线。
  “诸位鞑靼的勇士,一雪前耻的时机到了!”
  可汗一抖缰绳,掉转马头,环视身后雄赳赳气昂昂,眼眸掩饰不住燎原杀意的大军,满意地点了点头。
  “日前,我们不少同胞被大周屠戮,如今是否要讨回来?”
  “要!要!要!”
  可汗这站前动员十分热血,一下子将大军情绪调动起来,士气高昂,将士们立即高声应和。
  耶拉也在其中,他官职不低,位置也在前排,他表面虽随身畔人一起激动高呼,实际却借着动作,不动声色打量着可汗,还有眼前这群鞑靼高级将领。
  可汗虽依旧魁梧,但与之前相比,是黑瘦了些,显然接连处于下风,以及军中细作一直没有排查出来,让他压力颇大。
  没错,可汗大战之余,不忘当初泄露他行踪的细作,反复在军中排查,一旦有些许疑点,立即拉下去严办。
  好在耶拉既然做了,这准备也是足足的。
  他很谨慎,事后也不再动弹半分,加上当初他虽失忆,但牧民的身份还是及时扫干净尾巴,身份上毫无疑虑,便顺利蛰伏了下来。
  视线从可汗的脸上划过,落在充当背景板大周军马上,耶拉眸底闪过一丝眷恋与渴望。
  但很快,就被他压了下来。
  高等级暗牒历来潜伏不易,他既然成功了,就得好好为家国谋福利。这次大战恰恰好,如果大周取得胜利,鞑靼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无力南侵。
  顺利的话,他很快就能回归家国了,但在此之前,他还需要谨慎隐忍,好探听机密,协助大周取胜。
  “勇士们,灭杀大周!”
  “杀!杀!杀!”
  牛皮大鼓已开始敲响,一声更比一声急,“咚咚咚咚”仿佛响在心头,等到鼓点急促到极致,已经将近连贯之时,可汗一挥手上锋利的弯刀。
  “勇士们,前进!杀啊!”
  随着这一声大吼,静止的画面立即涌动,霍川同时一挥大刀,厉声大喝:“将士们,杀尽鞑靼贼寇!”
  “杀啊!!!”
  两边大军同时动了起来,骑兵为先锋,步甲紧随其后,流水般冲向对方。
  喊杀声不断,鲜血喷溅,瞬间染红了大地。
  马匹嘶鸣声,刀剑入体的“噗嗤”声,垂死前的哀鸣声,尸体倒伏的“噗通”声,用血腥瞬间将燕山脚点燃。
  耶拉默念着皇太子当年传过来的话,你即便无奈手染同袍鲜血,亦是为国尽忠,今日之举,只为挽救更多大周军民的性命,不必心存顾忌。
  对于一个热爱家国的人,亲手砍杀同胞,是一件极煎熬的事,然而皇太子说得很对,他必须做,还得不能露出半分痕迹,以免前功尽弃。
  耶拉抹了一把脸上的鲜血,连同眼角湿润一并抹去,继续冷着脸,策马向前。
  他一边激战,一边不动声色眺望四方。
  没错,他在寻找一个人。
  一个即便是大周将军,他也极乐意甚至期盼手刃之的人。
  那人就是大同都指挥使,穆怀善。
  耶拉现已清楚松堡之役的前因后果,他对这罪魁之一深恶痛绝,即便将对方千刀万剐,亦难泄心头之恨。
  可惜双方大军合共一百多万,要想从中寻觅一个人,谈何容易,所以开战以来,他都未能找到此人踪影。
  本以为这次同样无果,谁料一抬头,他瞳仁却猛地一缩。
  鲜血喷溅,血腥满地,穆怀善只觉得畅快淋漓,从清晨到半下午,奋战了大半天,他惬意至极。
  看一眼天色,很可惜,他要离开了。
  大战到了胶着状态,十分混乱,而他一通厮杀,也渐渐接近了燕山脚,这是最合适的时机。
  留恋看一眼猩红满目的战场,再不动声色瞥一眼就在附近的霍川等人,他得先把这伙人甩掉。
  自穆怀善率领大同兵马汇入大军后,每次战役,他的兵马总夹在霍川张为胜部队之间,被牢牢钳制住。
  霍张两人也常常出现在他左右,即便二人不在,也有对方的心腹轮换着出现。
  一次两次是凑巧,三次四次就不可能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穆怀善知道东宫盯上了自己,深想一层,对方甚至可能把当年那两封协议拿到手了。
  他思索过后,开始准备退路,命人悄悄勘察燕山的。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摆脱霍川等一干碍眼人物后,就可以立即遁入燕山了。
  穆怀善微微挑唇,要想顺利摆脱,也不难,往敌军密集的地方冲几轮,就可以了。
  届时对方忙于砍杀敌军,肯定有错眼的时候。
  他朝穆德等人打了个眼色,猛一夹马腹,主从几个立即冲向不远处。
  这个法子简单,但却是很奏效,穆怀善冲了几轮,身影已经湮灭在敌我众多骑兵当中。
  霍川横刀一扫,劈翻眼前挡路的鞑靼将军,抬首一看,不见了穆怀善踪影,他心头一凛,立即沉声吩咐:“赶紧撒开人手,将那姓穆的找回来。”
  “霍兄放心,这一转眼功夫,他跑不远的。”
  张为胜也打马出现,见状一边砍杀敌人,一边沉声吩咐左右,“赶紧的,立即拉开,往人多的地方多寻寻。”
  战场混乱,这种情况不是没发生过,确实搜索片刻便找到人了。
  只不过,诸人万万没想到,穆怀善居然察觉不好,当机立断打算遁逃,没往战场深处去不说,反倒按下身躯,往偏僻的燕山脚下靠拢。
  他还指使了好几个心腹,穿着类似甲胄混乱视线,准备不可谓不周全。
  搜索时机稍纵即逝,如无意外,穆怀善确实能成功的,但在堪堪眺望到燕山脚下密林时,他面前却冲出一骑。
  对方恰恰好,在他面前猛一勒缰绳,胯下毛色油亮的黑色健马立即嘶鸣一声,停在他面前十余步远。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