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侯府嫡次子 >

第195章

穿越之侯府嫡次子-第195章

小说: 穿越之侯府嫡次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颜希亮小心地抬眼觑了他一下,鼓足勇气道:“你不要再问我了,我,我什么也不知道!”
  韩缜轻笑了一声,玩味的看了对面的青年一眼:“的确,你又能知道些什么呢?”
  完颜希亮不解地看了他一眼,更紧张了。不知道什么回事,韩缜温和沉静,不像那些对付他的那么叫嚣凶狠,可是反而更让他畏惧害怕。
  韩缜漫不经心地道:“说来你被关在这里,想来也不知道金国国内的境况吧,可要我给你说一说?”
  完颜希亮将信将疑地抬起头,眼睛里有着渴望,他自从离开金国后只有从梦里回想故乡,更想知道现在金国的情势如何了?
  他小心翼翼地道:“可以吗?”
  “自从金国耶律宰相去世后,金帝将朝政尽托付于外戚宠臣乌延利之手,自身龟缩后宫不理朝政。在孟朝使团无辜惨死金国后,乌延利借口怕孟朝报复结盟蒙古。”韩缜慢条斯理地说来,低低笑,“乌延利相信只要金国让出关外之地给蒙古,蒙古就会帮着他打孟朝,帮金国占据关内之地而自身毫不动心。”
  他挑了挑眉,有趣的道:“乌延利信了,王子你信吗?”
  完颜希亮面色变得更毫无血色,即使有火光的照耀,他也觉得冷到了骨髓里,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谁会相信一个以掠夺为本性的民族会对一片富饶广阔的土地没有兴趣,这根本就是蒙古的狡言虚伪之词,根本就是□□裸的陷阱!父皇呢,朝中的大臣呢,难道他们会相信吗?
  然而事实是根本无人阻止,不但让乌延利得逞了,而且完全是让金国背负了沉重的代价。
  韩缜干脆地将来自前线的战况摊开在他眼前:提供粮草的是金国,冲锋陷阵的是金兵,而蒙古则根本技术打酱油的,占了偌大的便宜却什么也不必付出。
  完颜希亮喃喃道:“为什么会这样,不应该是这样的。”
  他呆在金国的时候就知道乌延利其人,不过趋炎附势两面三刀的小人,靠女儿媚上而晋身。他之所以被送来孟朝为质,其中就有乌延妃看他不顺眼的缘故,无人护着的他自然被轻而易举的牺牲了。
  他也曾在耶律相爷身边呆过一段时间,相爷对乌延利其人甚是鄙薄,更是下手打压过他。为什么会是乌延利得势,难道朝中没人了吗?
  “当然,金国的有识之士都被乌延利打压根除朝廷了!”韩缜冷酷地告诉他事实,甚至金国如今已经不堪重负民不聊生,到时不用等到战争它自己就要支撑不住倾倒了!
  “如果我记得没错,和孟朝的盟约是耶律丞相一力支持的,到底为什么金国会违背盟约,王子知道吗?”韩缜冷冷地提醒他,事情有征兆就是从金国悍然出兵插手西夏之战开始的。而那时,耶律梵还没有死,只是卧病在床而已。
  一抹震惊夹着懊悔闪过完颜希亮的瞳孔,他咬唇不语。
  韩缜轻言道:“本来我们两国结盟,就是对蒙古的遏制,两国失和,则蒙古再无可阻挡。你现在还是不愿意说吗?”
  他始终怀疑这事跟嘉安帝有什么关系,在外忧未平的情况下,他希望后方不致生乱徒添麻烦!
  “你说的都是真的?”完颜希亮的眼里有着乞求,他本能的认为韩缜没有说谎,但心底还是不想承认。
  面对韩缜但笑不语的神情,他沮丧地垂下了头。
  完颜希亮真的是个好少年,虽然被金国放弃但是一颗红心向祖国,在得到说孟朝将会对金国不利的消息后,当即担忧起来。
  本来他也不会轻信,可是若是这个消息是孟朝这个国家的皇帝亲口说的呢?
  当时嘉安帝突然召见他入宫见面,说是好奇金国风情向他打听,他彬彬有礼兼如此俊美,一点也不见初见时的影子。时日长了完颜希亮也就放下了戒心,只当他真的是对金国风俗感兴趣,加上自己思念故国很愿意能跟人谈起这些。
  加之后来嘉安帝拿出了宫里珍藏的名家字画,不知不觉的,他们渐渐变得亲密无话不谈。
  在有一次永宁侯大胜的战报传来的时候,嘉安帝却偷偷的告诉他,永宁侯必将剑指金国。先是扫平西夏,再接下来就是金国了。
  他当即大惊,问嘉安帝是不是真的,永宁侯真的会对付金国吗?嘉安帝信誓旦旦的点头,说是他偶然一次上朝听到的,大臣们知道他心不在政事上,所以也没有避着他。
  完颜希亮问嘉安帝为什么要告诉他,毕竟这是孟朝的国事?
  结果嘉安帝忧愁的道,天下皆知永宁侯对上有大不敬之心,早晚要谋朝篡位行不轨之举。而战无不胜的战功一定会大大增长他的气焰,等他打败西夏,再是金国,到时手中的势力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也就没人能阻止他改朝换代了。
  之所以告诉完颜希亮,也是想借他的口给金国提醒,只有永宁侯战事失利威望大减,嘉安帝才能安稳地生存下来,归根到底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危着想。
  他说的煞有其事,完颜希亮当时就信了,因为他在开封也有所耳闻,都说嘉安帝只是永宁侯捧上去的傀儡,也难怪他如此不甘了!
  而且嘉安帝还提了个建议,那就是最好是金国出兵帮助西夏,阻止永宁侯收复河套壮大实力,否则下一个危险的就是金国了。
  他当时就慌了,下定决心送信告诉国内隐情,让金国朝廷斟酌着办。
  说到这里,韩缜已经有所预料,这封信一定落到了乌延利等的手里,趁着耶律梵病重无力阻止的时候借题发挥,就有了后来的西夏借献城求助金国,金国出兵参战的事。
  韩缜沉吟半晌道:“如果我没有记错,你们在开封的金人信件寄出会遭到检查,可是并没有人经手过?”
  韩缜也不讳提及孟朝监视金国人的事实,事实上阑晓先前就采用雷霆手段拷问过,结果是一无所获。难道他们还有什么秘密的通信渠道是查不到的?
  完颜希亮的脸上出现浅浅的困惑,道:“其实信真的不是我们的人送出去的,当时也怕信不能寄出,是你们的皇帝给我出了个主意。他让我去找一个人,他会把我把信带到金国!”
  韩缜的脸变了:“那人是谁?”
  完颜希亮更迷惑了:“是个蒙古人,他在京城贩卖商货,答应我会把信寄到金国!”
  韩缜眼神幽深:“蒙古跟金国是仇敌吧,你为什么如此相信他?”
  “因为有人给他作保,是你们的一个大臣,当时蒙古人就在他的府上!”完颜希亮答。
  作者有话要说:  好累,对不起又晚了!


第254章 
  “那大臣是谁?”韩缜沉声问。
  完颜希亮犹疑了下,还是答道:“是工部侍郎林大人。”
  他当时也疑惑一个孟朝臣子为什么会和蒙古商人扯上关系, 只是没有想那么多, 只当那商人有求于林侍郎, 而林侍郎则是受了嘉安帝的委托。
  现在想来确实有些奇怪, 因为那蒙古商人面对林侍郎不卑不亢,倒是林侍郎颇有些紧张的样子。
  他现在有些不确定嘉安帝是不是早已经知道林侍郎联系送信的是蒙古人,如果这些都是出于嘉安帝的安排的话,可是为什么呢?他可是孟朝的皇帝, 难道对永宁侯的不满真的值得他勾结蒙古人吗?那简直无异是与虎谋皮。
  “林大人?”韩缜回想着林侍郎其人, 他该本是瑞王属官出身, 不同于齐王暴露了谋反意图, 旗下党羽受到牵连。瑞王一系的官员除了仕途没有以前光明,只要不是犯到了永宁侯手里,不出头的话安稳还是能做到的。
  显然这个林大人是心向旧主,不管是为了忠义,或者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前途,他暗中站到了嘉安帝一边。
  现在韩缜想知道的是嘉安帝是不是还和蒙古有联系, 深处还有没有更深的接触, 又有多少人是如林侍郎一样, 暗中成为了嘉安帝的帮手?
  他还有一点想不明白, 据他所知嘉安帝除了当初撞上刚进京的金蒙两国使团, 其余时候该是从来没有见过蒙古人,到底是嘉安帝主动找上了蒙古人,还是蒙古方面有手段搭上嘉安帝?
  见韩缜陷入了沉思, 完颜希亮有些不安地动了动身子,小声地喊了声:“韩统领!”
  韩缜收回神思,看了完颜希亮一眼道:“完颜王子,事实摆在眼前,金国已经被蒙古置于鼓掌之中,大厦将倾就在眼前。你身为金国王子,就不想做些什么挽救故国吗?”
  “我,我能做什么?”完颜希亮神色颓唐,他被关在囚牢之中,即使一心挂念家国,也是鞭长莫及。
  韩缜沉吟道:“你在金国总有些故识亲眷吧,他们或许被蒙在了鼓里,压根不知前线情况,总得有人告诉他们。你可以写信我帮你派人送给他们,至于他们得知了以后会不会做些什么救金国,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金国现在的日子一定不好过,更多的人们在临界线下忍耐地麻木的过活,只差有人引爆火线就爆发喷涌。他希望金国好歹能阻一阻蒙古的如意算盘,没有了金国提供的后勤,在远离本土的异国他乡失去了补给就是致命的问题。到时不管是蒙古生乱,还是金蒙相斗,都能减轻前线的压力。
  至于金国会遭遇什么,最后会如何,就不是他关心的了。
  当然光靠完颜希亮这个金国王子作证还远远不够,他到时候会派人进入金国协助,最好搅得金国乱成一团才好!
  完颜希亮振奋精神,他的确有一二好友,而且在金国也有过老师,他们的人品都不错。只要有一二能采取些行动,也算是他尽了一份力了!
  “好,好,我马上就写信!”完颜亮忙不迭的点头。
  “你写好了信,给我的人就是,我会处理的!”韩缜站起身,他不想在这浪费时间了,留个人等信就是了。
  见韩缜要走,守在外面的狱卒立即殷勤的前来相送,等着还有什么交代没有。
  韩缜走了几步,回头道:“对了,给他加件秋衣。”毕竟还要人家写信,真的冻病了得不偿失。
  狱卒忙点头哈腰的应下。
  韩缜走出房外,立即有随从送上披风,坐骑已经在一旁等候。
  翻身上马,望着路旁树叶飘零,禁不起升起飘零之感!
  “统领,我们去哪里?”护卫问道。
  早在完颜希亮吐出林侍郎时,跟着的人就分出人手去抓人,想必林侍郎现在已经在他们手中了。
  “去军情司。”军情司明面上是单属于军部的情报部门,由阑晓接管,其实私底下是监管整个京城内外朝堂上下,甚至遍及全国的密探机构。
  像林侍郎这等没有直接证据的,只会交由阑晓经手。
  至于说京城中的蒙古人,韩缜苦笑,早在局势紧张之前蒙古人已经不知不觉地悄悄溜走了。至于剩下的,不是真的什么也不知道的路人,就是无足轻重丢出来掩饰的棋子,根本挖不出什么来。
  说实话蒙古人在开封的人数不多,大多数是行商的商人,而且一向不受孟朝人士的欢迎。谁能想到其中竟然会跟孟朝的朝臣,甚至是嘉安帝扯上了关系?
  韩缜赶到地点隐蔽的‘军情司’时,阑晓正邪肆的拿着毛巾擦着脸上沾上的血迹,一丝不苟地打理着仪表。
  显然,他刚经历了一场刑讯。
  有心情处理外表,收获想来不错!
  阑晓瞧见韩缜,愉快地打了个招呼:“来了,是为了林侍郎这个家伙!”
  韩缜点了点头,直截了当的问:“如何?”
  林侍郎是在措手不及中被带走,落到阑晓手里自然是被狠狠的收拾了一顿,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像完颜希亮一样因为心有坚持,恁是凭着一副小身板从阑晓手中存活,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阑晓意兴阑珊的道:“招了。”
  林侍郎又不是什么硬骨头,几下下去就鬼哭狼嚎的问什么答什么,半点不带停顿的。
  原来一切是从那日松带着蒙古使团进京开始,在孟朝高层对蒙古拒之门外的时候,那日松更弦易辙转而对那些中低级官员使力。
  他当时随身带了很多的珠宝,用金钱开路,敲开了很多心智不坚贪图钱财的官员的门。先时人们并没有多想,只当他是病急乱投医,在先帝有意和金国结盟冷落蒙古的情势下,走投无路只能找那些无足轻重的官员结交,有便宜不占是傻子,就无可不可地接受了‘馈赠’。
  谁知在那日松人离开了孟朝,对那些接受了钱财好处的官员们却一直没有断了‘进供’,把他们的胃口养的越来越大,欲断难舍!
  然后那些留在京城的蒙古人借着些小事出了纰漏就上门求助,因为都是在职位上随手可以解决的事,看在收了那么多的好处的份上,所谓的‘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就无可不可的借着职权便利以权谋私。
  帮了蒙古人就又送上丰厚的谢礼,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