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名门娇后 >

第9章

名门娇后-第9章

小说: 名门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清意和丁嬷嬷对视一眼,她们还以为姜府从此当她们不存在,这又来人是为了什么?

☆、第13章 无故献殷勤

  姜府里,六夫人腰挺得直直的坐在炕上,全无往日慵懒相。
  碧玉看夫人阴沉着脸,心里有些害怕,却还是硬着头皮端来一碗燕窝羹,低头敛目轻声道:“夫人,您也累了一日,先吃点燕窝羹,暖暖身子吧。”
  六夫人道:“下去吧,让陈嬷嬷过来一趟。”
  碧玉心中一松,暗暗吐了口气。外人都说六夫人最慈悲,天生一副观音相。可只有她们近身伺候的人才知道,这位夫人可不是心慈手软的主。当年的金玉姐姐,不过被六老爷看了一眼,就不知被卖到了哪个地方,那副好相貌还能有什么好去处。青玉姐姐也是,也不过无意说错了一句话,就被随意配了人,万幸那人虽没什么本事,却也不是吃喝嫖赌打老婆卖孩子的主。如今她和红玉顶了一等的缺,却每日过得战战兢兢,就怕哪天一不小心就惹恼了夫人。
  今儿京城来人送节礼,那个嬷嬷估计在京城也不是多体面,却敢提对着夫人要求,说什么也要见到丁嬷嬷才肯回京。
  六夫人本来心里就不平,每年京城姜府面上还顾着礼仪,年年先送年礼给族里,再由族里带着节礼跟着回京。可是,这京城来的礼恨不能一年比一年少,可这里回的礼却一年多似一年。六夫人向来把钱看得紧,还把族里的产出当成自家之物。也年年给京里这么多,心里怎能不气。可有什么办法,整个族里都恨不能指望着京城那位大老爷过日子,不敬着些怎么行。
  更何况,六夫人在这齐县从来都是独一份,连县令夫人都来讨好。可京城一个嬷嬷就敢说,“老奴没脸面得见三姑娘,可丁嬷嬷总是要见一面的。都是老姐妹不说,我们大夫人也是特意叮嘱过的。”
  其实,连碧玉都知道,京里大夫人才不会嘱咐这事,但凡对三姑娘上点心,哪是今日境况。只不过这嬷嬷自己想见丁嬷嬷罢了,却敢摆出主子来撑门面,就是算准了六夫人没法子真去和大夫人对质。
  京城一个不怎么上台面的嬷嬷就敢如此嚣张,让六夫人面上无光,怎能心平气和。
  陈嬷嬷一看六夫人的脸,心里就“咯噔”一声,这没好事啊。其实,她也不想总来哄人的,可真是没法子推脱。
  她也不多说话,把六夫人的鞋轻轻脱下,慢慢按摩起脚来。一圈一圈,从脚心绕道脚后跟,再慢慢绕到脚趾,一根一根轻轻拔两下,再慢慢绕到大拇指和二拇指之间,慢慢从脚趾缝往脚面上捋,这里是消气的好穴位。再回到脚心,逐渐加大力度,这一刻钟按下来,直让她冒汗。
  好在,六夫人乔氏也终于松快下来,觉得一股浊气从心中排出,这才笑道:“奶娘,且歇歇吧,也就你了,能这样疼我。”
  陈嬷嬷就着一个小丫头端着的一盆水洗了一下手,挥手让那丫头退下,也笑道:“可别啊夫人,您这是要吓唬老奴呢。这谁不知道,咱们六老爷将您放在心尖尖上,恨不能当闺女一样疼。这老奴要抢了老爷的位置,打死都没处说理去。”
  乔氏“扑哧”笑出声来,“就奶娘会作怪。人家本来一肚子气,让你这一作怪,差点忘了正事。”
  陈嬷嬷一边服侍乔氏脱下刚刚见外人穿的大衣裳,一面心疼道:“姑娘可对自己上点心吧,多大点事啊,值当这么生气。生气也罢了,这鞋子也不脱,大衣裳也不换,外面带着的冷气多伤身体啊。您看,这一冷一热,衣裳上恨不能都有水珠子。
  姑娘哎,不是老奴说您,京城再怎么样,一年能有几回来往?再者说句不好听的,姜家有的是人在外地做官,可谁不看着京城那位的脸呢。您这里已经算是最好了,老太爷好歹占着族长之位,京里那位都不得不敬着。您可打听打听,外地那些,京城是怎么对待的。咱们也不是服软,可谁让那位位子高呢。您又何必计较这些个,好好过日子就最好了。”
  自家姑娘这份要强的心就没歇着过。小时候长得出挑又会来事,在家里狠压姐姐妹妹一头。后来到了姜府,凭着好相貌和那份伺候男人的好手段,让六老爷当宝贝捧着。这人啊,心被越捧越大,都快忘了自己原本出身了。
  别说大老爷高官厚禄,族里指望着那位撑门面得实惠。就连大夫人,人家那是相爷的闺女,这天下除了公主郡主,也就这位身份高了吧。可自家姑娘在这齐县说一不二,以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了不成。
  可她再是亲近,也不能给姑娘掰扯明白这些,那是找死。只能慢慢说些好听的,劝着姑娘点。
  乔氏道:“我知道形势比人强,可不过一个嬷嬷,也敢说非得见着丁嬷嬷一眼才敢回京,呸,一个狗,还这样嚣张。”
  陈嬷嬷轻轻按摩乔氏的肩膀,“哎呦姑娘,您都说那不过是一条狗了,还计较个什么劲儿。她想见就见呗,往年也都见,还能怎样。咱们的人就在旁边伺候,丁嬷嬷能说什么?就连那个婆子,也就在咱们这儿装大尾巴狼,还能上大夫人那里告咱们一把不成?说实在的,就大夫人那态度,是把三姑娘往心里去的吗?定不是。要不是为了面子,那大夫人自己就能把三姑娘给掐死,您信不信?”
  乔氏脸上带了笑:“总也是自己闺女,还能真让她死?”
  陈嬷嬷轻声道:“奴婢总觉得这里边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说句实在话,如果我家闺女生来克父克母,我是不舍得远送的。也就是多拜拜菩萨,想个破解方法,哪里舍得让闺女到别人家呢。”
  乔氏听她这么说,也是一寻思,对呀,若是她的莲儿这样,她情愿自己被克死,也不能让闺女受罪啊。可早年齐国不也有亲手杀了自己亲儿子,然后献给国君做药引子的么。可见人和人不同,大夫人说不准就能干出这事来,毕竟大夫人不像自己这么善良!
  “让她们见一面也没什么,可会不会对咱们以后的事有妨碍?”乔氏问。
  陈嬷嬷道:“夫人且放心吧,那事咱们又还没有行动,谁能知道呢?再说了,要是让三姑娘乖乖的别闹腾,从现在起咱们也对她好些。年节里见一见,至少该有的节礼别少了。”
  其实在她觉得最好接回来,好好养在院子里。可丁嬷嬷也是个人精,应该不会轻易就住回来。当年她们受了什么罪,傻子才会想着回来呢。哎,她们夫人做人就不爱留一线,也真是。
  这不,头一天没见上,第二日一早,冯嬷嬷又上门来,且还带了一堆的礼物,让姜清意和丁嬷嬷简直傻眼。
  冯嬷嬷老脸一笑一堆褶子,“老奴给姑娘请安啦。姑娘这一离开府里有一个多月,咱们六夫人可想念的紧,每日都要念上几回。”
  姜清意心道:呸,这会称老奴了,想当年踩她们的时候恨不能自称老娘。六夫人要是能想她,太阳都不带会转的。
  “我也很是想念婶娘,总也想着回府服侍婶娘左右,只不过身子总也不是很好,徐神医让我且不能乱跑给人过了病气,这才不敢回去看望婶娘罢了。”姜清意想直接骂几句的,可谁让现在形势不如人,先憋憋自己吧。
  丁嬷嬷笑道:“老姐姐今儿来可是有事?”如今已经出府,不是很怕她们使坏。姑娘毕竟是主子,赏脸问一回话就不错了,后面的事情她来对付就行。
  冯嬷嬷心里很看不上这二位,就是打秋风的破落户也比她们强些。可得了陈嬷嬷一阵嘱咐,这才陪着笑脸与她们请安问好。
  “也没什么大事,这不进了腊月,天儿冷得厉害,咱们夫人想着给姑娘添些衣物。六夫人亲自选了几匹衣物料子和一些吃食,让老奴给姑娘送来。再者,京城来人送节礼,六夫人问问,姑娘和丁姐姐要不要过去问个话?”冯嬷嬷笑道。
  丁嬷嬷心道,您老可别叫我姐姐,看你那一脸老褶子。面上笑道:“姑娘,择日不如撞日,要不我今儿就随冯嬷嬷回府里一趟吧?”
  姜清意想了想,让丁香跟着一起过去。实在是姜府给她的印象太差,她深怕里面有诈。

☆、第14章 安插下耳目

  第14章安插下耳目(哥竟然还是培养间谍小能手嘞)
  还真没有诈。丁嬷嬷一见到京城来人,就先掉起眼泪来,“林姐姐,怎么是你过来了?这老远的路,天又冷,你怎么还讨了这趟差事?”
  来人竟是林嬷嬷,也是张氏陪送丫鬟之一,当年和丁嬷嬷感情很不错。
  林嬷嬷拉着丁嬷嬷的手,笑道:“快别掉金豆子,多大的人了,让人笑话。”当年林嬷嬷年纪要大丁嬷嬷几岁,如今看着竟是林嬷嬷年纪还小些。
  二人说了几句老话,便说起如今来。林嬷嬷道:“这次还真是我讨来的差事。妹子你不知道,我家老儿子自前两年就跟着大少爷了。大少爷心疼姐姐,念叨着让自己人来看看。我便让我那口子讨了这差事,顺便我就跟着过来了,其他人来总也不放心。妹子,三娘日子过得可好?”
  在姜家地盘上,丁嬷嬷能怎么说,只能道:“还好,一切都好,也多亏大夫人和大少爷心里惦记着,日子还过得去。只是前两个月身体不适,挪到一位神医那里暂住了,有神医照看着,身体好了很多。”说着,边捏了捏林嬷嬷的手。
  林嬷嬷心里明白,这要是日子真好,万不能生病了还挪出去。这回去,还得跟大少爷实话实话才好。少爷心里有这个姐姐,估计会想些法子。
  林嬷嬷道:“身体好了就好,不然大少爷心里不定怎么难受呢。大夫人也惦记着三娘呢。那日大少爷给三娘打首饰,说是姐姐大了,要比往日多添些才是,就多加了两支步摇。大夫人听说后,也想着三娘该十岁上了,便多添了碧玉镯子和玉环。妹子宽心,大夫人和大少爷心里惦记的紧呢。”
  这话她说起来自然,心里却亏,大夫人要是真惦记三娘就好了,早接回京城过好日子了,哪用在这里熬。不过是看着大少爷的面子罢了。
  丁嬷嬷笑道:“姑娘如今就很好了,请大夫人和大少爷放心。姐姐回去缓着说,可别让少爷着急。”
  说了好一会子话,二人商定,请三娘给大少爷写封信带回去,也好安安心。
  主要是冯嬷嬷跟门神似的站在旁边,说是侍候,也侍候得实在紧,让人没法多说几句话。
  等丁嬷嬷回到徐驰住处,一五一十将事情告诉了姜清意。“哎,谁能想到,林姐姐的老儿子竟然成了大少爷的伴读。咱们府里就一个少爷,这可是个绝好的差事。”可见,林姐姐这么多年依然得大夫人看重,不然不会让她儿子得了这个缺。
  丁嬷嬷还说了大少爷想看到她回信的事情,想让姜清意把这么多年的事情好好说一说,“姑娘说了,大少爷必然会想法子让姑娘尽快回去的。姑娘正月十五的生辰,转过年可就十岁了,很该回京好好学学礼仪什么的,将来也好有个好人家。”
  姜清意笑,“奶娘也太着急,这及笄都还有五年呢,嫁人有什么好着急的。”这要是京城大家闺秀,定然不会将嫁人挂在嘴边。可她们在这犄角旮旯里过日子,就不会讲究那么多了。何况,奶娘是真为了她的终身大事着急。
  丁嬷嬷急道:“姑娘哎,五年哪里算多呢,谁还是临上轿才扎耳朵眼啊?礼仪教养学问这些东西,没有经年积累那是不行的。但凡回京,将来您的前程就不会差,大老爷的官运摆在那里呢。可以后要想在婆家被人看重,礼仪教养那是最最关键的。”
  姜清意安慰奶娘片刻,奶娘说得很对,可有些事急不来啊。她思量片刻,问:“奶娘,那林嬷嬷可真值得信任?”
  丁嬷嬷叹了一口气道:“当年确实是好人一个,可这都快十年未见了,人心谁能说得准。说句实在话,夫人当年嫁入姜府算是下嫁了,带了四个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四个小丫鬟,四房陪房,甚至连粗使婆子都带了四个,那阵势是极大的。夫人带的人多,进门后老夫人又没活几年,很快就把这姜府把得滴水不漏。林姐姐是大丫鬟之一,我是个二等,当年处得还不错,很能说得上话。林姐姐虽然不是夫人的最心腹,却是人缘最好的,大家有事多少都求她帮忙。我觉得,这样的为人,即使对大少爷不是一百个忠心,只要不是大事,就不会拆台。”
  姜清意心里有数,写信的时候并没有太详细,只是粗略写了自己过得尚可,只是前几个月得了伤寒有些过人,这才搬到神医这里修养,日子自在又踏实。总之她这里一日比一日更好,即使多呆几年也很好,让弟弟千万别惦记。还请弟弟多多读书上进,多照顾父母。
  就那么个意思吧,她希望自己弟弟能看得明白,不用为了她太过分心。前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