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名门娇后 >

第14章

名门娇后-第14章

小说: 名门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还说呢,丁嬷嬷识得《三字经》、《千字文》那就是奴仆界的博士生了。男人中秀才,也差不离这水平了。更何况秀才人数可比博士人数少很多哟。再考中举人、进士,那就是更了不得。亲要不信,你亲自去读读《三字经》、《千字文》,看好不好学。
  姜清意看大狗那一脸羡慕样,嘻嘻笑道:“大狗哥也别急,你好好赚钱买地,以后儿子个个读书考秀才、中举人、当大官。”
  大狗嘴都咧到后脑勺了,口水都快乐出来,“哈哈哈,借姑娘吉言,一定一定。”
  丁嬷嬷笑着拍了一下大狗脑袋,“傻小子哟,嘴都咧成瓢了,快去店里做事吧,别傻乐了,媳妇还没娶呢,想这些有的没的。”
  等大狗走了,姜清意和丁嬷嬷商议,“奶娘,刚刚大狗哥还说呢,今年天还是有些旱,而且前两年一直这样,田里产出少了很多,许多人家都吃不饱饭不说,卖儿卖女的也多起来。奶娘,咱们如今也十分缺人手,虽然有丁香,可毕竟是徐哥哥买下的人。再者其他粗使婆子,也不能当贴身丫头使唤。我是想着,虽然都是卖身为奴,可也分卖到谁家里。咱们绝不会做出打骂奴仆的事儿来,要真是心思正的,能到咱家也比到别处好些。”
  丁嬷嬷点点头,“也是,姑娘年岁渐大了,很该买两个丫头来使唤,省得到时候抓了瞎。”
  姜清意接过丁嬷嬷目光,知道两人想到一处去了,“是呀,若是一直留着齐县反倒是幸运。奶娘,若是真回到京城,我有些害怕。我也知道大夫人是亲生母亲,很该想念才是,可这么多年没见,心里总是没底。咱们先调/教好两个人带在身边,以后也能有个自己人,行事便宜很多。”
  丁嬷嬷搂过姜清意,心里一叹,她也一样没底。大夫人在闺中之时虽然严肃了些,却也不是多刻薄的人,却独独对这亲生闺女这样,也是让她想不通。
  住在徐哥哥这里,要买人自然要跟他说清楚,不然再让哥哥以为是哪个下人怠慢了她反是不妙。
  徐驰第一反应确实是以为哪个下人胆大包天,等姜清意说完心中所想,他稍一思量也明白过来。
  若说他,这辈子是绝无可能回到那个家,当时可是被当作死人送出来的。何况,即使不是当作死人,他也不会回去,男人么,只要自身立的起来,走到哪里都有活路。
  可这世道女人最难做。一个女孩子想要自立门户那是说笑话,必得依靠男人和家族才行。若真是孤女还能立个女户,若是寡妇还能有个说法。可妹子不同,户籍在京城,父母都还在,想自己说了算是绝无可能。
  而且,女人总要嫁人,即使自己不想嫁人,只要家族想让你嫁,那就算是死了,也能把牌位给嫁到别家。
  徐驰也打听过,姜家不是什么清高人家,拿着闺女换前程的事情做过不是一件两件。也不止姜家,这世上有的是拿闺女做交换的。也不能说那么难听,好一些的家人,还是尽量两全,既换了好处,也会为女儿打算一二。可姜家么,看对妹子的态度也知道了,做事是不可能为她考虑的。
  “成啊,多买两个也使得,最好是四个,省得想用的时候缺人手。钱不够,哥有的是。”徐驰道。
  哥,你真土豪。姜清意笑道:“可别,这两年年头不好,买个人好的也不过十两八两,小些的才五六两,这些钱我还是够用的。”说到这儿,姜清意突然庆幸自己命好,好歹没穿到穷人家饿死,也好歹没成为奴仆不是么。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祖宗!
  他们这里商议买人,姜府也正在做同样的事情。陈嬷嬷正在劝六夫人派人到江南雇个妈妈过来调/教人,想要调/教的对象正是姜清意。

☆、第21章 乔氏的算计

  陈嬷嬷将外面听来的消息一一分说给六夫人乔氏,“夫人,按您的吩咐,奴婢那口子一直盯着这事儿呢。您说林家可真是走了大运,听说不日林大人就要高升呢,说是从四品稳稳的,正四品也很有可能。而且,任职的地方不是湖广就是江南,都是来钱的好地方。”
  乔氏正依靠在榻上歇歇神,一听这话,深觉不可信,“不能够,从未听说连升三四级的,这也就半年的功夫。四品官,那也是地方大员了,怎么可能如此儿戏。”
  陈嬷嬷刚听说时也觉得是玩笑,可看林家那张狂样子,这才有八/九分信了,“夫人,奴婢一开始也是不信。外人不知道这当官是怎么回事,可咱们姜家多少人为官,那是清清楚楚,也觉得这样短短半年就破格升迁很不可信。可奴婢弟妹的娘家外甥女就在林家二房五娘那里当差呢,说是林家主子都知道这事了,而且林老太爷也正打算跟着一起走呢,说到那鱼米之乡见识见识。”
  乔氏一皱眉,冷哼道:“怪不得前几日刘家嫡孙周岁宴上,林家那位不像往日那般围着我转呢,还眉飞色舞很当自己是个人物,原来应在这里了。没听说有什么大靠山啊,不就是那个马太监么。”一个没根的腌臜货,就算能买官卖官,那也不能到地方大员这个地步吧。
  “哎哟我的夫人哎,可不就是靠着那个马三爷么。听说今上越发沉迷炼丹制药,活的跟神仙似的,寻常俗世都不让打扰,有事就这些太监们说了算了。咱们后宅女人向来不关心这些,奴婢也是听着我家那口子打听的,现在官场上上下下全都围着这帮阉人打转呢。这事老爷应该知道,您晚上和老爷商议商议。”陈嬷嬷那口子也是对这事上了心才打听出来,现在林家管事都牛气哄哄得很,全不似往日对姜家人那般讨好了。
  乔氏一内宅夫人,对这些哪里懂,而六老爷又只知道以文会友、风花雪月的。哎,男人不上进,还得靠女人来想办法啊。“林家姑娘我印象不深,没觉得多国色倾城的啊,怎么就这么厉害,哄得那个太监做这不靠谱的事。”
  陈嬷嬷隐晦一笑,“夫人那,您想想,在一个无根之人眼里,漂亮不漂亮是其次,关键是身段好,会伺候人不是。”要说快活的法子多得是,太监不是男人,却更会折腾。
  乔氏又不是清纯小莲花,自然懂里边的道道,点头,“很是。只是咱们之前说的,行不行啊?那小贱人才十岁还是十一来着?”
  陈嬷嬷笑,“十岁呢,正正好,也不小了。那个马三爷就要嫩嫩的,再大三四岁他都不一定要。而且年前冯嬷嬷给送过年礼,说那位气色很不错,模样更是娇嫩可人,尤其一双杏核大眼睛,看得人心慌慌的。只不过欠调/教,咱们从扬州雇个妈妈来调/教两个月也足够了。听说林家请的是济南府丽香坊的妈妈来的,咱们直接从扬州请,那可是最最有名的地方。弄好了,不比林家那强得多。”
  乔氏抿嘴一笑,轻轻用食指点点陈嬷嬷的脑门,“你呀,从前就鬼点子多,现在都成了精了。”当年可不靠着这位指点,她才能顺顺当当嫁来姜家。
  陈嬷嬷打一下自己嘴巴子,笑道:“这可不都是为了忠心夫人。”
  姜清意看着眼前站着的十个小姑娘,深深觉得自己就是个人贩子。这些姑娘最大的十六七岁,小的估计也就八/九岁的样子,还真是下不去手。
  她找的人牙子是齐县在官方登记认可的人牙子,虽然价钱略贵,但放心。要是人来路不正,那可就糟心了。
  姜清意道:“奶娘,你帮着挑人吧,我没什么经验呢。”实在是下不去手,很有逼良为娼似的那种感觉。
  丁嬷嬷点点头,她也怕姑娘只看重相貌,或者觉得谁最可怜就买了谁。这买丫头,最重要的还是能干且忠心。忠心这玩意一时半会看不出来,只能尽量挑合眼缘的了。
  “你们说一说自家情况,家里几口人,平时在家做什么活计,为什么卖身为奴婢。”丁嬷嬷声音没任何起伏,在她看来,这世道就是如此,谁让命中注定如此。
  各人自我介绍几句,无非就是家里人口多,或者重男轻女为了儿子卖女儿的。干活也大差不差,都是农家孩子,做饭、种地、带弟弟妹妹、养猪养鸡什么的。
  丁嬷嬷心中有数,这个人牙子确实靠谱,按她们要求的,带来的都是能干活的人。
  丁嬷嬷使个眼色给姜清意,二人到一旁小声说话。“姑娘觉得如何,可有特别看中哪个?”丁嬷嬷想着,只要姑娘选的还可以,就按姑娘的来。这也是让姑娘学着自己当家作主的意思。
  姜清意笑道:“奶娘,我还真是不大懂,觉得都是会做活的人,差不到哪里去。我说来奶娘听听行不行,不行就听奶娘的。我想着,年纪太大的那两个就算了,难不成过两三年就得帮着她们找婆家不成。这给丫头找婆家是应当的,可感情还没处到份上就分开,不太好。年纪太小也不太中用,咱们正是用人的时候,这还得花个两三年等着她们长大,忒费事。要我看,选个十一二岁的和我差不多大,再选个十四五的,既懂事又能干事。两个岁数差开,以后也好安排。”
  丁嬷嬷笑,“姑娘说的很是。这也就剩下五个了,那还怎么选?”
  “选能干的呗。种庄稼出色的就算了,咱们又不种地又不养花的,用不着。就选会做菜烧饭、缝缝补补的吧。尤其有两个性子爽利,我觉得比那些个胆小的强。胆小的不敢做啥,可我也怕别人随便就能将她们吓唬住。买了以后奶娘多带带,至少让她们会做饭菜,咱们走到哪里都能有人管住进嘴的东西。绣花做衣服倒是其次,什么人干不是干呢,奶娘说对不对?”
  丁嬷嬷一直都知道自家小主子早熟,原来就爱心里寻思事,可没想到现在这么懂事,色/色都想到了。
  “哎,人还是得多读书啊,看,姑娘不过读了几个月书,这不就做事比原来还周全。”丁嬷嬷很是欣慰。
  姜清意:……难道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么=口=
  最终选定的两个人,姜清意帮她们取名字,大的那个叫苍耳,小的叫三七,都是中药啊,多显示她的业务特长!(喂,你个二把刀,别瞎显摆行不行?!)
  给人改名字这事,真不是姜清苍想显示主子权威。实在是齐县这地吧,庄户人家给闺女起名字忒图方便,好多都是大妮儿、二妮儿、小妮儿这么叫,实在是那啥啊。
  苍耳十四岁,人挺瘦,毕竟吃不饱饭能胖才怪,骨架比较大,虽还不到壮的程度,但比起一般同龄女子要高大些是真的。样貌平常,不丑不俊,没啥特色,大众脸吧。几天看下来,做事确实麻利,话少但一句是一句,很是稳重妥帖。
  三七不过十一岁,更是瘦骨伶仃的,长相虽中等,但难得皮肤特别白。这年头,农村小妮连庄稼都要种,天天风吹日晒的,多是小麦色。用三七自己的话就是“晒白脸,越是晒越白,夏天在地里拔草好些天,也丝毫不见黑。”就这一优点,真是羡慕嫉妒恨死多少爱美女士哟。何况三七还有一管好嗓子,如黄鹂清脆。她家里也是互相友爱型,曾有妈妈想要买下她养几年,但她家人当初卖她并不多要银子,求的就是去个正经地方,别糟蹋了孩子。
  姜清意看着她们,心里也是感慨,都是能干的好孩子,这要是搁好年景,以后都能好好嫁了人,何苦卖这十两八两的银子。

☆、第22章 论姊妹易嫁

  六夫人乔氏近来一直在发愁怎么和丈夫说姜清意的事情。她早有打算,可如果直接说把姜清意送给一个太监,估计丈夫是不同意的。
  她最了解枕边人,想得到好处,却又极其要面子,其实这貌似也是姜家人的通病。只是,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好处,既当女表还立了牌坊,当别人瞎子傻子不成。
  乔氏觉得,就算送出姜家一个奴婢给一个无根的太监,六老爷估计都觉得没脸面,丢读书人的气节。更何况还是姜大老爷的嫡女,更是不可能。可气节两个字早就在姜家内部看不到了,还一个劲儿往脸上抹金面,真是可笑。
  她想了好久,决定还是从自家女儿终身大事这里做一个突破。一步一步来,哄着丈夫一步一步明着堕落,这以后就挡不住了,什么事都好办。
  这日,乔氏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小菜。想当年她刚进府那几年,上有婆婆盯着,甚至下人也瞧不上她的出身。那样艰难的时候,她时不时亲自为丈夫下厨做汤羹,放软身段伺候着,将丈夫的心把的牢牢的。后来,婆婆死了,家也成了她的,一个是地位稳固,另一个掌家也实在是忙,这才逐渐将这项本事给丢下。
  “呵,今个儿还真是难得,夫人亲自洗手做汤羹了。可别说,你这道青菜钵,任是吃过的馆子就没一个及上的,菜香米味混合在一起,味道浓郁又清新,实在回味。”六老爷看着桌子上几道小菜,一道道夸过。
  乔氏伺候着坐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