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杜氏有巧女 >

第222章

杜氏有巧女-第222章

小说: 杜氏有巧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来,关注皇太子的视线就少了许多。而按照他雁过拔毛的铁公鸡脾性,这样大一笔银子从手里头过,不可能真的不动心思。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那些死去的将士根本算不得性命,不过几个轻飘飘的数字而已,口头嘉许一番,再做些表面功夫也就完了。对这些一没靠山,二没人脉的死人来说,多几两少几两有什么分别呢?左右他们家的人也没有那个能耐闹腾起来。
  而有些人只需要在每位将士身上盘剥哪怕一两,听着不值当的什么,可聚沙成塔,凑起来就成了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数字,每次金额都可高达数十上百万两!
  其实不光这一回,在这种重文轻武的朝代,哪怕是日常,将士们本就不多的俸禄也往往会被层层盘剥,到手所剩无几,他们也不是真的没有脾气,只是曾经挣扎过努力过,却发现并没有什么用,只好默默忍受。
  而这一次非但皇太子盯上了抚恤金,就连与军中颇有渊源的二皇子也早就同外家串通一气,预备吸血,哪成想偏偏遇到了门神!
  于是皇太子和二皇子破天荒统一阵线,直言大战频繁,国库空虚,实在负担不起这般沉重的耗费,反正就是死活不想掏银子。
  开什么玩笑,就前几日他们看见的名单,光是阵亡的就有数万之众,若是再加上重伤的,更是一个叫人头皮发麻的巨大数字。若是当真同意了提高抚恤金,哪怕一个人多给十两、二十两,瞧着还不够吃几顿肉的,可他们就需要多掏……
  他娘的,不敢算啊!
  饶是事先猜到皇太子必然不会轻易松口,可当这场景真的出现在眼前,牧清寒还是觉得一股热血上头。
  他们这些将士抛家舍业,在前线浴血奋战,九死一生,无数人马革裹尸,连个尸首都拼凑不起来,如今好容易胜了,班师回朝,你们竟连给家属的最后一点慰藉都不肯了么?
  但凡有资格获得抚恤金的,要么是已经阵亡的,要么是重伤,丧失战斗能力的,这些人便是回乡,想要拉扯一家老小也非易事。瞧着没怎么样,可当那点不过能支撑三年五载的银子便是想置办几亩好地都不能够,来日花完了,岂不是要叫他们活活饿死?
  都云兔死狗烹,可如今兔子还没死光呢,他们竟要迫不及待的杀狗了!
  好歹还记得这是在上朝,不然在军营待久了的牧清寒真是想先打了再说。


第一百二十五章 
  谁都没想到这位太尉大人走马上任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朝堂之上扯皮要钱。
  关键是他跟一般那些一言不合就大吼; 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大老粗武将不一样; 也是正经考过文举的,当年还凭借相当靠前的秀才名次被推荐入府学就读; 哪怕平日里话不多; 学识和口才也都是不差的; 关键时候想说什么也都引经据典、头头是道。
  要再加上一个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杜文,那嘴皮子更是厉害; 打遍朝廷内外无敌手,等闲三几个人围攻都不是对手。许多政敌如今一看见他就觉得糟心,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好不容易等到一个何厉快要完蛋了; 又他娘的找了一个跟他如出一辙的女婿,紧赶着又起来了; 当真循环往复无断绝!要是这杜文过两年再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个差不离的,那才是真绝了。
  这人的口才那可真是相当了得; 高兴的时候一断枯木上都能叫他给夸出花来; 不高兴了要跟你作对的时候生生能把活人气死,死人再给气活了。
  没看他一出列,唐芽就直接不开口了吗。
  他是内阁大臣; 位高权重; 这种事儿既然小辈就能成,哪里还用得着他出马呢?省的再跟欺负人似的。
  偏偏就是这种云淡风轻,手下无数人可调用的情景,只恨的政敌牙根儿痒痒却又无可奈何。这有什么办法呢; 谁叫人家的徒弟徒孙都出息呢。
  所以说,要想在朝廷上彻底站稳脚跟,单打独斗那绝对不能够,光自己出息没用,太累了,顶不住四面八方的埋伏!一个好汉还三个帮呢,只有上下左右的人都出息了,那才是真的高枕无忧,真出息!
  这会儿别人心里怎么想的不知道,可皇太子现在一瞧见牧清寒振振有词就是死要钱的模样就特别想扑上去掐死他。
  你他娘的已经高居太尉之职,这么位高权重的,您做点儿统筹全局的大事儿不好吗?比如说搞个党派之争,结党营私什么的,多么荡气回肠,闹大了没准儿还能遗臭万年呢!干嘛非得在这点儿细枝末节的小事上抓着不放呢,你家缺钱吗?再说捞到的钱,也到不了你自己的手里呀!
  堂堂太尉大人,非要在这种神圣的地方一两银子、五两银子的跟孤讨价还价,是不是觉得特别有脸呀。
  果然是商户出身!
  很显然,太子在心里偷着抱怨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自己祖上也是商人出身。
  这就是传说中的,忘本吧?
  这下可真是有好戏看了。
  不管是皇太子还是二皇子,都不想给钱;而四位阁老又明显分为两派,哪一边也不占上风;剩下的大臣都吵成一锅粥,各执己见,单看谁能说服谁。
  平心而论,牧清寒真算是这些年来武将中比较文雅讲究的了,不信您看吧,这会儿一闹腾开,那些平时一直憋着,好歹这两年打仗了才勉强有些扬眉吐气,可终究还没彻底平起平坐的武将们好似被齐刷刷从被捅了的马蜂窝里挤了出来,满堂乱飞,大声吆喝,声如洪钟,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一个两个吼得脸红脖子粗,若离得稍微近了点,保不齐唾沫星子都能喷你一脸!
  他们才不听你说什么之乎者也,就是扯着嗓子要钱,说这么些年了,物价都翻了几番,朝臣们的俸禄和各地税收也都有了不同幅度的提升,没道理这些在边关抛头颅洒热血,最后连命都舍了的儿郎们要遵循几十年前的旧例,还只能拿那么点儿钱!
  谁都知道今儿这一出很可能就是一道分水岭了,若是争赢了,日后不管是将士们的地位还是实际收入都会有一次质的飞跃;可若是输了,文臣们越发要趾高气昂了,日后想再提俸禄和抚恤金之类的事情,就难上加难。
  脾气直,性子粗,不代表这些武将都是傻大个儿,再加上这些人往往都不大在乎什么形象的,大嗓门儿一开,就专挑别人的痛处戳。
  “放你娘的屁!谁说够用的?这年头五十两银子够干什么吃的,玉仙楼的包间五十两才够几回?开封城里走街串巷卖货的汉子一天下来都能有一百多个钱,一年也将近三四十两,就这还不大够一家老小花用呢!老子手下的孩儿们命都不要了,尸首连拼都拼不起来,一个个成了孤混野鬼,这五十两银子够买棺材的吗?!多给那些孤儿寡母要一点过分吗?”
  那文臣被他骂的面红耳赤,羞愤欲死,转头对太子嚎哭道:“殿下,殿下啊,臣不活了,此人竟敢在朝堂之上辱骂同僚,臣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然而这屡试不爽的一招放到这些借机豁出去的武将身上根本没用!
  刚才骂人的那位将军嗤笑一声,大咧咧的摆摆手,赶苍蝇一般讥讽道:“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寻死觅活成何体统,娘们儿唧唧的,你自己不嫌丢人谁还拦着不成?”
  话音未落,武将那一片就哄然大笑开来,又有人笑道:“刘将军,不成想你还有这般本事,早知道就该上战场哩,也不必动刀动枪的,只需站在前线扯开嗓子骂几句,炤戎贼子必然都气死了哩!”
  众人再次大笑出声,一边笑一边用不加掩饰的嘲讽目光打量方才那个口口声声不活了,如今却还站在这里的大人。
  “你,你,你这匹夫,我……”
  被一群素来为自己瞧不起的武夫这样当朝嘲讽,那位大人脸上都涨紫了,你你我我的憋了一通,竟然双眼一番,当场给气昏过去。
  皇太子的脸都黑了,喝止之后忙叫人将这位大人抬下去,又请了太医来看。
  这些丘八!
  这一闹就到了傍晚,正午用餐时一群大人们也没消停,各种指桑骂槐、明争暗斗,好不热闹。
  而牧清寒也收到了意外之喜。
  午饭时,方才那位在朝堂之上胆大包天叱骂同僚的白将军特意走到他跟前,十分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粗声粗气道: “牧太尉,下官在这里给你赔不是了!”
  牧清寒一怔,见他年纪约么比自己大上一轮,忙倒不敢,又问为何赔不是。
  白将军也是爽直,当即直言不讳道:“说老实话,原先我还不服你哩,小小年纪,又长得文绉绉的,不过打了两年仗就高居太尉……可如今,我算服啦!你够义气,有胆量,这么多年没人敢提的事儿你敢提,你是个实实在在想给兄弟们办事的,我服你!”
  牧清寒连连摆手,谦虚道:“不当人子,本就是他们该得的,若我只顾着自己,成什么人了!哪里对得起那么多在我眼前死去的兄弟!”
  听了这话,白将军越发敬佩,当即邀请道:“若你不嫌弃,我便交了你这个朋友,认了你这个兄弟!下朝之后一并吃酒去!”
  他的官职虽不如牧清寒高,如今只有从三品,可家世背景十分显赫,祖父乃是跟随太祖打天下的从龙功臣之一,被封为庆国公,到了他这一代就只剩下了一个侯爷的爵位,还是他自己实打实的挣了一个上将军的官职,也算不辱没祖宗。
  若非如此渊源,一般人也不敢在朝堂之上公然骂脏话……
  白将军这样明晃晃的示好,基本上就代表了他那一派系人物的态度,怎能不叫牧清寒喜出望外!
  于是接下来整整五天时间,朝廷上下都在围绕“到底该不该加钱”“若是加该加多少”进行激烈的讨论,一众反对派文臣也是吃尽了苦头,每每下朝时,一干武将还都气定神闲,有余力吆五喝六的去结伴吃酒,而那些文臣们便都气喘吁吁,一步三晃。
  对手风格不匹配,真是吵架都吵得不痛快!
  往往文臣的攻击手段就是“引经” “据典”“讥讽”“揭短”四部曲交叉进行,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关键是……那些武夫压根儿就不接招呀!
  什么“子曰”“诗云”,俺们就是听不懂,听不懂,你能咋地?
  要钱,我们就是要钱,没别的!
  若是文臣上下一心倒也罢了,没准儿还能想出点儿阴损的招儿来,可惜他们中间还明晃晃的穿插着几个 “叛徒”:
  唐芽唐阁老率领的那一众唐党,可不就是牧清寒等人的内应么!
  眼见着反对派的声势日益衰微,魏渊就偷偷对太子进言,说如今南方尚且不太平,不如就略隧了他们的意,也好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好叫他们知道朝廷是将他们的付出和贡献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跟这些大老粗根本没得道理可讲,往年没人带头也就罢了,如今冷不丁撞出来牧清寒这么一个出头鸟,那些人瞬间就拧成了一股绳,若一味强硬,万一闹得撕破脸,惹出乱子就不好了。
  皇太子一听这个就牙疼,心道什么南方,孤怕的就是南边!
  若给北边战线的伤亡将士提高抚恤,南边的必然也跑不了,一个两个的有样学样,这得多花多少钱啊!
  可眼见闹到这一步,若朝廷真的一点儿也不退让,传出去未免也太没有人情味儿了点……
  另外,如今眼见武行复兴在即,若自己当真能应了,说不得还可顺便收拢人心。再者这些银子本就走国库,这么一算,倒也不算亏。
  于是七日后,太子终于请了圣人用印,同意给伤亡将士根据伤亡实际情况和功劳大小以及官职高低分别增加十两到二十两不等,另外再多免税一年。
  十两,听着不多,可若在小型村镇,节省一些就够一年的开销了,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性的进步。
  这是在算是意外之喜了,因为当初进言时,牧清寒甚至已经做好了自掏腰包的准备!
  有了这十两、二十两的,说不得众将士就能手头略宽泛些,到时候自己再补贴下名下士兵,也就勉强过得去了。
  私底下去见唐芽时,牧清寒和杜文二人也感慨万千,这算是他们低估了皇太子么?
  无论实际情况如何,好歹结果是好的,这就叫人能有盼头了。
  稍后,牧清寒等人又开始暗中盯着抚恤金发放的事儿,然后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果然有人在贪!
  像发放抚恤金这种事情,中间还牵扯到论功行赏、查验籍贯等,就需要由户部、吏部和兵部联合主持,十分繁琐,难免人多手杂,这就给了许多有心人可乘之机。
  按理说,身在户部的杜文也该管这块的,不过因为几个上了名牌的主将与他关系匪浅,又刚发生了武将联合要钱的事儿,唐芽主动示意他退出来。
  不过不管,还可以看嘛,结果这一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