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傻后-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昱的目光突然就顿住了。
他看到了一个……曾经给了他很深印象的人。
何叶同,李崇山手下的将领之一,在秦岳斩杀了李崇山之后,他带领李崇山的旧部一直与戎人战斗。
而秦昱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他后来被戎人活捉了,送到了京城游街示众。
当时他须发都被剃了,整张脸露了出来,然后就一直在破口大骂,那些叫骂……恐怕就是市井泼妇,也没办法骂地那么精彩!
因着他实在太会骂人,又一口西北腔,秦昱一直以为他是个西北土生土长的武将,结果……他竟然是个举人?!
第73章 刻姓名(三)
秦昱注意到了何叶同; 而何叶同也很快注意到了秦昱。
坐着轮椅; 身边还有好些人围着……何叶同很快就反应过来,自己肯定是遇到端王了。
对端王; 何叶同是满心感激的; 若不是端王,他在京城怕是连饭都吃不上; 更别说读书了,可现在,因着端王建立了万书楼; 他不仅有了一个安身之处,还能有地方读书!
就是……他总忍不住不务正业。
他来京城是为了赶考; 但进了万书楼之后,他却总是不想去看那些跟科考有关的书籍; 倒是对其中的一些杂学非常感兴趣。
而他最感兴趣的,毫无疑问就是兵书,尤其是写了很多案例的兵书。
以前在西北,为了养活自己,他就进了军队给人整理文书撰写公文; 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军营里待久了,他竟是喜欢上了那里的环境。
他早就感觉到西北的军队有不足之处了,如今看了兵书,便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可惜现在不能回西北……
不过,他还是要努力看书考功名的; 何叶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考上进士,然后去西北当个父母官。
鉴于很多官员都不愿意去西北为官,他便是考上了同进士,想来也是能去西北当个县令的!
当然,以眼下的情况来看,他多半考不上。
看到周围有人对秦昱行礼,何叶同学着他们的样子,也向秦昱行了礼。
秦昱朝着何叶同点了点头,又对寿喜道:“把他叫来。”
寿喜很快就把何叶同叫了过来。
“草民见过端王殿下。”何叶同这些日子是学了一些官话的,尤其是给人行礼之时用得上的,更是反复学过,这几个字倒是说的字正腔圆的。
“你是西北人吧?”秦昱问道。
“殿下怎么知道?”何叶同一句西北话脱口而出。
“有人说起过你。”秦昱道。
秦昱并没有听人说起过何叶同,毕竟这何叶同身上并无出彩之处,而这一点,寿喜再清楚不过。
敬畏地看了秦昱一眼,寿喜对自己的主子更崇拜了。他的主子,果然是一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仙人物!
陆怡宁皱着眉头看了何叶同一眼,发现这人没自己好看,也对秦昱没有恶意之后,就不当一回事了,至于秦昱从未见过这人,却似乎认识这个人这样的事情,她压根就没多想。
何叶同正琢磨谁会在端王面前提起自己,就听端王问起了西北的事情,当下精神一振说了起来,一口纯正的西北话。
秦昱和他聊了聊,便知道这人当真是后来那个西北军将领了。
秦昱对何叶同印象不错,便勉励了几句,但他琢磨着,这人怕是考不上进士的。
这何叶同……明显对科考书籍研究地并不透彻,倒是对打仗,似乎挺感兴趣的。
发现何叶同是一个意外之喜,秦昱跟他聊过之后,便让手下人将住在万书楼的举人的资料整理好,打算一个个全都看一遍。
而与此同时,皇宫里,永成帝看着自己面前的一张纸,眉头紧紧皱起。
那太平道人又做了一个预言,可这预言出来的太晚,便是现在快马加鞭让人送去西北,也已经来不及了!
永成帝这人虽然喜欢享受,做事只要自己高兴,但他总归是不想看到大秦被外族入侵的。
“诸位爱卿觉得此事该当如何?”永成帝询问自己面前的那些大臣。
以苏首辅为首的一众内阁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便只说应该派钦差前去西北看看,还有……拖欠了一段时间的粮饷,也该送去了。
一提到粮饷,永成帝就忍不住心疼,顿时不想再管这事了。
按照太平道人所言,那些戎人虽然会烧杀劫掠一番,但并不会南下攻打京城……既然他们不会南下,便也不用太过担心。
永成帝挥挥手,让那些大臣去处理此事之后,便又去了青云道长那里。
他近来一直吃青云道长炼制的丹药,觉得自己强壮了很多,也就愈发痴迷炼丹。
与此同时,因着最近秦曜接连做了几件让他另眼相看非常满意的事情,他对秦曜也越来越看重。
在永成帝看来,自己既然要寻求长生之路,将来可能还会与凡人不同,那么在此之前,总是要选个继位者的,而他自己,当个逍遥的太上皇就好。
秦昱已经不可能登基了,秦岳他压根就没考虑过,下面几个小的也没什么本事……想来想去,可不就只有秦曜最合适?
而且,青云道长也说了,秦曜身上的龙气虽然没他那么浓郁,但也是比其他皇子要浓郁的。
如此一来,永成帝便对秦曜另眼相看起来,如今的秦曜也显得春风得意。
青云道长是萧贵妃娘家的人,因着这个,秦曜对那压制住了青云道长的太平道人印象并不好,这会儿他陪着永成帝炼丹之时,便说起了这个太平道人:“父皇,这太平道人既然有这等本事,为何就不早点将此事告知父皇?如今我们知道此事太晚,可就苦了边关百姓了。”
“老神仙怕也是无能为力。”永成帝道,他对那太平道人的敬仰并不弱于青云道长,甚至一直在派人寻找太平道人,想要让太平道人给自己看看未来。
因此,他是不乐意秦曜说太平道人坏话的,此时便不满地瞪了秦曜一眼。
秦曜不敢再在永成帝面前乱说,但很快却让人将自己的意思流传开去,而与他的意思一道流传开去的,还有太平道人这次做的预言。
边关若是真的发生了太平道人所语言的惨剧,想来定会有很多人对那太平道人不满,若是没发生……那便是太平道人沽名钓誉,其实并无真本事了。
秦曜其实没有对付那不知道在哪儿的太平道人的意思,但想要给那人添堵的心思,却是有的。
秦昱笑了笑,暗中帮了秦曜一把,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太平道人”的存在。
而此刻,西北。
李崇安带着一万手下躲在一座山上。
如今已经到了开饭的时辰,但为了不让人发现,他们不能生火做饭,大家伙儿也就只能啃冰冷的馍馍,喝冷水。
这放在天气还算热乎的时候算不得什么,但现在的西北……这几天一直刮西北风,如今天冷的就快滴水成冰了。
所以,他们吃的哪是冷水?压根就是冰水!
“将军,你觉得那太平道人说的,会是真的吗?”李崇安的副将从怀里掏出一个水囊,喝了一口水囊里的水,然后询问李崇安。
一个月前他们将军收到署名为“太平道人”的一些东西之后,就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将军并不是西北军的主将,那主将还并不相信太平道人的预言,以至于他们的将军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才组织起了这次行动的。
几天前,他们秘密来到了这里,在这里挖坑设下陷阱等着戎人的到来,除此之外,还有人守在了另外几个地方。
听说戎人这次会兵分五路南下,他们便在七个地方设下了埋伏。
至于为什么设置埋伏的地方会是七个……那预言到底不是特别详细,他们研究过戎人可能会走的路线之后,便多弄了两个埋伏点。
“我不知道。”李崇安道。他并不知道那太平道人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但他知道他不想让边关百姓被戎人劫掠屠杀。
冷水冷饭吃得山上的士兵更冷了,下面的人并不知道太平道人的事情,不免发起牢骚来,觉得李崇安是在折腾他们。
李崇安也是知道这件事的,不免有些着急。
若是那些戎人一直没来,恐怕他的手下,就要先乱起来了。
李崇安正担心着,斥候回来了:“将军!戎人往这边过来了!”
戎人来了?李崇安猛地站了起来,又惊又喜,更有着愤怒:“传令下去,所有人戒备!我们一定要挡住那些戎人!”
命令一级级地传了下去,很多士兵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好歹戒备了起来,而没过多久,他们就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吹冷风吃冷饭了。
戎人来了!戎人竟然还真的从这里过来了!
戎人军队呼啸着从山下跑过,当整支部队都来到了山下之后,最前面的人马突然掉进了陷阱。
与此同时,山上有巨石滚落,直接砸死了好些人。
戎人的队伍顿时就乱了起来,李崇安见状,当即喊了一声:“冲!”
大秦的军队,就那么从山上冲了下去。
他们其实都是害怕戎人的,但如今的戎人队伍都乱了,他们将军还神机妙算带着他们埋伏了戎人,他们便也没一开始那么怕了。
而这样的事情,并不只发生在这么一个地方。
朝廷派了人,快马加鞭来到西北,想要知道西北的情况的时候,西北的捷报也传到了京城。
第74章 又一年(一)
虽然已经提前知道戎人入侵的事情了; 但大秦的士兵战斗力到底跟戎人不能比; 所以所谓的捷报,其实上面依然沾满了大秦士兵的血泪。
但就算这样; 它也依然是捷报。
当捷报传到京城; 京城的百姓当即高兴不已。
之前,在京城是有不少人埋怨太平道人的; 可现在,这些人对太平道人再无一丝不满,倒是全都非常崇拜。
那太平道人竟是早就让人将预言送去了边疆; 他们之前,倒是错怪了这太平道人。
如今在京城; 有两个道士很出名,一个是青云道长; 另一个就是太平道人。
对前者,很多人都会骂一声妖道,对他极为不喜,但后者……到了如今,所有人都觉得这太平道人; 应该是一个得道高人。
原本,永成帝在吃了丹药,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很是强壮,甚至又能临幸后宫女子之后,是想要封青云道长一个国师的,但出了这事; 永成帝却又迟疑了。
他总觉得,青云道长的本事比不上那太平道人,既如此,他封了青云道长为国师,有没有可能会惹来太平道人的不满?
这么想着,永成帝便将自己原先的想法给压下了。
青云道长居住的宫殿里,丹炉下面的炭火日夜不熄,纵然外面寒风凛冽,这里也热气冲天。
永成帝一直都是个夏天怕热,冬天怕冷极难伺候的人,如今干脆就整日留在炼丹房不走了。
闻着浓郁的丹香,他总觉得自己已经飘飘欲仙。
永成帝待在炼丹房里,每日里都只穿单衣的时候,寒冷已经席卷了整个京城。
近几年来,京城可以说一年比一年冷,而今年,更是格外地冷。
这样寒冷的天气,先是冻伤了一些人,等后来大雪不停地落下,整个京城被妆点的雪白一片之后,竟然还闹了雪灾。
如今的房屋墙壁,或是用砖瓦木头建造,或是用泥土建造,总归还算是牢固,但屋顶……
大户人家的屋顶先架上专门处理过的木材,再盖上瓦片,很是牢固轻易不会被损坏,但那些百姓的屋顶,却有不少都是用茅草铺盖出来的,有些人家,屋顶上的木头甚至用了上百年都发霉了,也没钱更换。
平常只是下个雨刮个风倒也还好,可现在下雪了。
大雪堆积在屋顶,那些屋顶不够牢固的人家,就这么被压塌了房子,屋里的人也少不得会被压伤。
秦昱早就知道了这件事,甚至已经用太平道人的身份预言了,只是这事虽然借着西北大捷也传了开去,大家也都知道了,但却没几个人将之当回事。
不就是今年冬天下雪会下的大一点吗?哪年不下雪啊,多备点柴火不就行了?
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结果,他们的房屋坍塌了。
京城一下子就有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幸好人们多少做了准备,备足了柴火,好歹没怎么冻死人。
秦昱对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要知道曾经的那一次,别说普通百姓了,就是上京赶考的举人,都有人被冻死压死。
万书楼。
何叶同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