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八娘-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眼睛想了下,又道,“大哥成庶民了,他的爵位是不是该给大郞啊?允升可是你的长孙呢……”这是为小侄儿谋福利了。
官家也是心塞,说来儿子不少,可到如今竟然还只有一个孙儿,许王府里至今还没动静,小眼睛也没当爹的迹象,三年抱两的喜事怎么全是旁人家的?
对于这个目前唯一的孙子,官家自然是打心里喜欢的,取名赵允升,可是有那么一个爹,这个孙子日后的道路注定曲折啊……
官家不得不为他多考虑一二,允升的爵位还是等着许王登基后封赏才牢靠啊,三郞就是天真啊……
因此,听了小眼睛的话,官家笑着摇头拒绝了,小眼睛“喔”了声,也不坚持,只是说将多的一份俸禄放在官家这,官家帮小侄儿收着,等小侄儿大了,再给小侄儿成家用,“让他和他的兄弟们日后富裕些。”
官家好笑,“你自己收着不行?到时给他不就好了?干嘛放朕这,想听朕夸你啊?”
“八娘说的,等我有了儿子,就有私心了,没准我就会改主意了,”小眼睛道:“虽然我觉得八娘胡说,可万一呢?八娘算了笔帐,每年光俸银就是一万两千贯,十六年差不多有20万贯了,还不算其他呢……”
所以,小眼睛就决定把钱存在官家处,“就算日后我反悔了,不给了,可存阿爹这的钱肯定也不好意思拿回来的。”
官家默然,自己三兄弟当初也是亲密无间啊,谁能料到日后……人心易变啊……
小眼睛有点不好意思,“阿爹,我觉得我不是那种人,可,可,可大家都说我耳根子软……王妃倒是大度的,可八娘却是只一门心思只顾小家的……”
“知道自己耳根子软还不想办法改?”官家嗤笑。
“我这不是在想办法么?”小眼睛振振有词。
官家:呃……
小眼睛果然想了办法,不过,是针对官家的,让官家打收条,并且承诺不得挪用,每年还要检查库存,嗯,还要找见证人……要求一大堆……
是你求着朕保管的好不好?还提条件?难道不应该给朕保管费么?官家怒,将小眼睛赶走了……
八娘觉得小眼睛蠢透了,为什么不将钱给楚王妃呢?楚王不会要,可楚王妃为了儿子,意志肯定不会那么坚决的。
小眼睛却说南宫里没有大哥大嫂的贴身仆人,钱放在南宫不安全。
八娘又说了,给侄儿一大笔钱不见得是好事……“你儿子成家,你也不会一口气给他20万贯吧?”
小眼睛啧啧,瞧吧,八娘现在就心疼了……“阿爹给我的就不止!光王府就值不少钱呢!”
“你阿爹是皇帝,你只是王爷。”八娘提醒道,“抛开双俸不说,咱们只算一份,十六年你总共拿到手的还没20万贯呢,你打算不吃不喝?这还是只算一个儿子呢!”
小眼睛眨巴了一下眼睛,“我不是在做生意了么?对了,王家有消息没?”
说起王家,八娘想起来了,“王家来人了,说是和大理那边联系上了,第一批货已经出发了。”
“喔,”小眼睛点点头,“赚钱了告诉我。”
“行,没告诉你,那就是亏钱了。”八娘笑道。
小眼睛白了八娘一眼,“盼点好的行不?”
八娘乐呵呵,“王家还想去幽州做生意,我给推了,贪多当心嚼不烂。”北边王家毕竟要熟悉些,知道小眼睛成辽国南大王了,看到的全是商机,等舆论环境刚好转,就派人找七郎,透露了这么个意思。
八娘对七郞说,“和辽国做生意风险太大,而且,王家是打算做成大宋第一商贾么?过犹不及,名头太响不见得是好事。”
七郞琢磨了一番,将话带给了王家老太爷,建议王家还是闷声发大财比较好。
小眼睛无所谓,还在想着怎么才能保证自己十多年后不会将给侄儿攒的钱拿给儿子用……
虽然小眼睛无所谓,可朝廷有所谓啊。
小眼睛和辽国谈的内容完全没涉及到经商,可李昉却向官家提出,要大力发展和幽云十六州的贸易,除违禁品外的货物交易都要大力支持。
官家和重臣们商议了两天,同意了。
可光大宋支持不行啊,辽国也得同意啊,因此,王府属官就更得慎重挑选了,日后要交涉得东西可不少啊,必须得是个全才。
而九娘俨然已认为八娘是个精通各式花样内宅宅斗的全才,要八娘出主意,“大宝又冲撞后外婆了,这回是真的冲撞了!怎么办?”
八娘哪知道怎么办啊?纸上谈兵说的就是自己这号人啊,八娘苦着脸,问满脸希翼的九娘,“知道赵括么?”
九娘跺脚,“你就不能出息点?!”气呼呼的走了。
八娘晕,大宝那么可爱,自己当然也想帮啊,可前提是得有本事帮才行啊……
八娘只好去追九娘,“请大宝来家玩吧……”
虽然官家依旧遗忘了杨父,但舆论环境好了很多,大宝来杨府也不会被人吐口水了。
“难道大宝还要一直在外做客么?”九娘认为这治标不治本,乃下下策!
“陶太君那么精明的人都没办法,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八娘反问。
“当局者迷,何况儿媳再不亲,那也是儿媳!陶太君总要给些面子的!”九娘道:“我们和大宝的后娘可没交情!”
“你也说了,那是大宝的后娘!一个孝字下来,谁也没辙!”八娘摇头。
九娘哼了好几声,没再言语,第二天才恢复了理智,给大宝写信,邀请他来汴京玩……
第144章 无题
朝堂的纷争大概告一段落,杨父终于获得了官家的招见,场面话说了一番。
杨父终于结束了停薪留职,启程回雁门关了,带走的只有大郎,三郎和五郎留在了汴京,官家说了,幽州王府侍卫赴任时,他俩要当当向导。
杨父离开汴京后,九娘便游说八娘,去蒲城玩玩,因为大宝来信说,陶太君不准他去汴京。
八娘也挺担心大宝的,可自己和九娘在蒲城是完全没份量的,除了安慰大宝,也没其他作用,八娘想了想,决定狐假虎威一盘,跑去寻小眼睛,问小眼睛有没有什么令牌之类的,一亮出来就能吓傻一群傻子的……
小眼睛茫然,这是什么东西?没听过?自己应该有么?
八娘见状,便说,“你胡乱弄个牌子给我,我到时好拿去唬人!”
小眼睛没点头绪,便问八娘究竟要干嘛,八娘便将大宝的事说了,“我觉得他后娘不是好人,打算吓唬吓唬她和她的娘家!”
“那是汝南王妃!”小眼睛头疼!
“可她只是乡绅之女,陶太君又没扯王府的排场,她没准压根就不知道是汝南王大还是寿王大……”八娘道。
“可她如果真有那心机,怕不好糊弄啊……”小眼睛其实真的不蠢。
八娘道“可你是官家的儿子,她肯定不敢得罪的!”八娘道。
小眼睛琢磨了会儿,让八娘回家等消息。
第三天才给八娘送了十个特别爆发富的寿王府府牌,金光闪闪,每个都像大烧饼那么大,让人不仅鄙视小眼睛的审美,还担忧他的财政!
见八娘看着金烧饼一脸的纠结,小眼睛忙解释道:“这玩意就是唬不懂行的人的,真弄个什么千年乌木的,没准还以为你哄她呢!”
“可拿这个去唬大宝的后娘,也太小瞧她了吧?”八娘不知该做何表情。
“反正是唬不住机灵人的,”小眼睛道“但好歹是金子,总能派上用场。”
见八娘望着金烧饼不出声,小眼睛又道“那我再给你弄个千年乌木的?可这个等得久,我手上没现成的木头。”
八娘琢磨了会儿,勉强收下了十个金烧饼,“要没用,回来再还你……”
“留着吧,除了你,也没人要。”小眼睛挥挥手,很是财大气粗。
“后娘肯定没亲娘好,可也没那么坏,也许就是凑巧了,”小眼睛又开始说教,“不是人人都坏得流油的,也不是人人都有你那脑瓜子,知道胎不稳,就赶紧去害人的,武则天不也只有一个么?”
“是,就我最坏!”八娘收起十个金烧饼,冲小眼睛没好气道。
“你不是坏,你是把人想得坏!”小眼睛冲八娘摇头。
这话八娘听得心情还不错,冲小眼睛灿烂的笑了“你还真有识人之明!”
小眼睛也很高兴,“早点回来,你可别在蒲城过年啊!”
“我在雁门关过年,也不会在蒲城!”八娘笑道“到时给你带蒲城特产!”
小眼睛高高兴兴的走了,临走前,再三叮嘱八娘,别惹陶太君,千万别惹。
八娘收了十个金烧饼,想了想,索性全带上,穷家富路嘛。
九娘看着金烧饼,没鄙视小眼睛的审美,反而啧啧“王爷还真是会投其所好啊……”
八娘冲九娘瞪眼……
折氏给陶太君准备了份礼物,派杨忠跟着一起去。
本来折氏是不同意两个小娘子去的,人家的家事怎么搀和?一家子哪分得清谁完全对,谁又完全错。
因此邀请大宝来玩是最好的,跑到大宝家算什么回事?有什么立场?
可谁知陶太君不准大宝来汴京呢,折氏细下一想,倒也理解了,一家子有了隔阂,不解决,只是躲,那只能是越来越疏远……
陶太君应该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很自信的。
因此,八娘九娘起初说去蒲城玩,折氏是反对的,可介于两个小娘子的前科记录,折氏最终还是点了头,总比偷溜的好。
折氏千叮咛万嘱咐,叫八娘九娘一定不要乱插手,陪着大宝玩就是了,是以,把杨忠都给派了出去,杨忠好歹还能震慑两个小娘子一二,反正家里几个儿郎都在,忙得过来。
于是,八娘九娘带些燕子和鸽子,跟着杨忠以及两个家丁,护送着一辆小马车,出发了。
深秋的景色其实挺漂亮的,可是八娘九娘都无暇欣赏风景,日夜兼程,只想早点见到大宝。
别说,还没到蒲城,老百姓们都知道陶太君的威名了,不过,大家只说陶家老姑奶奶,陶太君?这是什么称呼?
到了蒲城,陶家名声更显,郑家?汝南王?通通不知道……陶太君这名号大家倒是熟知的了。
大宝大家倒都偶尔都在议论,只说是陶太君的孙子是个小霸王,拦截过路行人商贩,至于大宝气倒后娘,撞倒后奶奶之事,倒没人提及,看来陶太君的治家能力还是很强的。
在蒲城,八娘才知陶家多有钱,蒲城一半的商铺都是陶家的,周围一半的良田也是陶家的,陶太君的爹,当年可是号称陶半城的!
陶太君如今将家安在自己的嫁妆田上,和哥哥们比起来自然是不够看,可在八娘九娘眼里,那妥妥的大地主啊!
“有陶家舅姥爷们在,大宝竟然还好意思说他家有钱?”八娘啧啧。
九娘道:“都是一家人呗!”
一行人在离陶家不远的小茶铺停了下来,喝喝茶,歇歇脚。
茶还没倒上,就见田里一队小孩朝远处跑去,闹哄哄的!
“野小子们没事干,又打架去了!”茶老板笑着:“无碍的,别听大家胡说,只要别提杨八娘和杨九娘,野小子们才不会滋事呢!客官们放心喝茶。”
八娘九娘听得心里暖暖的,大宝够义气!
“走,咱们就看看!”八娘来了劲,看看有没有大宝!
杨忠忙叫两家丁将一小车礼物拉到陶家大门外,自己得跟着八娘九娘,别闹出事来!
八娘九娘跑得飞快,燕子和鸽子追得气喘吁吁,好吧,日后再也不嘲笑双寿和双禄了!
杨忠加快脚步,不一会儿就追上了燕子和鸽子,怪不得人家能当管家呢!
元宵节没写,今儿更晚了
第145章 陶家(一)
“那不是大宝?”九娘停了下来,对身后的八娘说道。
八娘一瞅,不是大宝是谁?
大宝正带头朝前冲锋,下一秒就和人打成了一片,精力非常充沛,神情非常专注,脸上一点阴郁皆无,远远瞧去,还长了点个子,并且没有成竹竿,一点也不像他在心中所说的那么的气恼,心焦,都瘦骨嶙峋了……
“他不会是骗我们的吧?”八娘有点怀疑,“知道自己去不了汴京,就骗我们来玩。”八娘还是挺自恋的。
九娘没吭声,但却停了下来,等八娘走近。
小孩的群架没什么章法可言,策略就更甭提了,如果说冲锋迎敌还装模做样的做了点安排,可一交锋,两拨人就没了章法,倒地报腿的,扯头发的,抓衣服的,头撞肚皮的,“你又咬我!”一小孩发出愤怒的吼声,好吧,还有咬人的……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了,双方都没鸣锣收兵的意思。
周围田地里三三两两的人在认真劳作者,没人去关注小孩间的破事。
一个小媳妇抬头擦了擦额